《攀登者》于2019年9月27日在上海影城举行全球首映礼。到现在2019年10月14日已经上映17天了。
总体来看,电影是值得观看的,不管是电影画面还是主演表现,都是值得称赞,尤其是登顶珠峰之时,场面相当的宏伟,电影就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历史课,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主要传递的一些情怀,爱国主义、探索求知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这些东西很正,但不会出错,而且确实是和平年代最容易缺失的,还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胡歌,他一直以来的作品,大多都是电视剧,而从小荧幕转到大荧幕中,胡歌的表现,也足够让人感到惊艳,虽然是配角,但是并没有什么违和感,有点让人期待他接下来主演的几部电影了。
这部电影特效一流,攀登过程惊心动魄,那个年代国家虽处于艰难坎坷时期,但中国登山队等英雄们仍坚持数次挑战从北坡攀登地球最高峰探索无止境的科学边界,在极寒缺氧雪崩风暴等人类生存极限空间里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吴京张译章子怡都演得很感人。吴京和张译两人之间的戏很让人动容,这种战友情、兄弟情很让人感动。
(1)攀登者电影票多少一张扩展阅读:
影片开机
影片从2019年1月5日正式开机,定档9月30日上映,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监制徐克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影片开拍
2019年2月16日,章子怡在微博上宣布该片正式开拍。3月1日,该片公布演员阵容 。4月22日,《攀登者》在珠峰正式杀青,宣布定档于2019年9月30日 。5月17日,该片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SIFF中国日”活动,并曝光两款国际版海报。
影片发布会
6月16日,《攀登者》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登峰时刻”发布会,并邀请到1975年攀登珠峰的桑珠、夏伯渝两位前辈 。
2019年8月,片方在七夕到来之际发布“未尽之言”版情感海报。9月10日,《攀登者》发布井柏然版人物预告片。9月26日,电影《攀登者》发布同名主题曲MV。
Ⅱ 你觉得吴京出演的《攀登者》票房能达到多少能否排进中国影史前三有何依据
吴京这个人是非常有演技的,我想这无人会否认的,他出演的《攀登者》票房多的不说,最起码能有个十亿以上吧,像之前的《流浪地球》都能成为中国影史前三,可见是非常厉害的。
Ⅲ 《攀登者》是不是辜负了你的期待
我认为《攀登者》是绝对没有辜负我的期待的。《攀登者》是国产电影在此类题材上的突破,论特效水平和专业程度,不输给《垂直极限》和《绝命海拔》。而且影片还让观众看到了两次登顶,从1960年的3人到1975年的9人,那种伟大的使命感和坚忍不拔精神的传承,意义超越登山运动本身。
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完整的珠峰北坡登顶,从冰塔林、北坳到大风口…以及传说中的第二台阶和“中国梯”,身为登山片爱好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Ⅳ 攀登者票房
《攀登者》票房破10亿是个不错的成绩,而且排片量也是持续上涨,上座率成为了同期电影第一,可见大家对于电影的喜爱了。而这次影片剧组亮相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电影制片人黄霁、领衔主演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出席了此次活动,并亮相闭幕红毯仪式。
活动现场,制片人黄总表示:“电影《攀登者》依然在电影院热映,也希望广大的观众能够走进电影院共同见证这一集冒险、动作与奇观为一体的电影,感谢观众们的一路支持。”
“《攀登者》代表了电影人的诚意与责任感,戏里戏外都有着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敢于拼搏的精神难能可贵。”
此前电影《攀登者》国内票房突破十亿大关,还通过官微发布了一篇“感谢一路同行的观众”的文章,向一路以来支持《攀登者》的广大观众朋友们表示致敬与感谢:“《攀登者》既是对往昔英雄的礼赞,也是普通人的跋山涉水。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攀登者的时代,所有人都在攀登。感谢一路前行的每一位观众!攀登者的目光永远看向前方,看到更新的高度。”
Ⅳ 吴京《攀登者》豆瓣7.0却票房大卖:到底是神作,还是烂片王
每一年的国庆节,都是各大电影抢票房的日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必然规律。所以,国庆档三大电影虽然还未上映,票房就已经破亿。以《攀登者》为例,它上映第一天,在豆瓣就打出了7.0的分数,评论区里更是留下了近万条评论。与电影上映前留下的诸多差评形成对比的,是上映后人们接连不断的好评。
无论是背景,还是演员的演技,这部电影都成为了很多人的心中具有爆发性的作品。但上映后,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6.6,票房成绩也远不如《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网友的评价来看,该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成功塑造了几位男性角色。
作为英雄类电影,吴京是整个故事的定海神针。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不知从何时起,感情戏成为吸引观众的最大武器。一直以来不爱与不爱的国产电影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应该如何处理感情戏?《犯罪嫌疑人》是一部典型的男主人公的英雄电影,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感情戏毫无例外地受到观众的谴责。不仅是电影,连续剧也一样。
Ⅵ 2022 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已飙到 56 元,为什么电影票价格会突飞猛涨
中国电影的票房创收已经极端依赖所谓运动式观影。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奇葩之处。本来,大家对中国电影的最终预期是和成熟市场一样:影院的普及培养出一大批有事没事去电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稳定的消费给相关产业持续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但现实是,这个目标目前只在一二线城市部分实现,更多的新新青年们因为票价也好因为工作因为游戏也好,总之是没有把看电影当成自己的日常节目。但他们又不是压根不看,而是偶尔去看,不仅自己去,还带老人伴侣孩子去。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部爆款电影刷爆社交网络,或者某个特殊节日到来的时候。
这就是运动式观影的内涵:绝大多数时间里的绝大多数影院门可罗雀,但在某个集中的节点上却人满为患供不应求。旱涝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制作公司也好院线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托在运动式观影的发生上。
那么在当下,什么运动式观影是最可预测的呢?春节档。张艺谋的名字不能保证什么,易烊千玺的名字也不能保证什么,甚至连吴京,也可能产出像攀登者这样的在国庆档票房不上不下的电影。换句话说,没有什么导演演员题材能保证运动式观影的出现,而春节档可以。
因为春节就在那里,它依然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而当看电影稀里糊涂地成为年味活动的一种,成为一种新的习俗之后,春节档的观众体量就得到了保证。爆款电影的出现是必然事件,运动式观影的发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电影的制作质量无关。还记得一七年的春节档吗?那个档期齐聚了大闹天竺西游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烂片,还有乘风破浪这样的平庸之作,但丝毫没有妨碍它刷新春节档票房新高。为什么?因为无论如何,一家人总是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电影烂不烂无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几部大烂片里选那部不太烂的就好了。
票价飙升也是同样的逻辑:多少公司院线一年就指着春节档赚钱过活呢!既然加价幅度只要不超过过年预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够一顿饭钱)你们就会来,那我干嘛不加呢!
Ⅶ 今年平均每人花44元看电影,你看了哪部电影
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实际当中只是有少部分人在看电影,大多数人一年甚至几年也不会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我没看过,我拖后腿了。
Ⅷ 《攀登者》上映,国庆档的电影你看好谁
国庆档电影 我比较看好《我和我的祖国》。
很多媒体都指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国庆高质量电影增多,在去年票房基数较低的情况下有望实现高增长。《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相对于其他两部电影质量明显偏高,有大爆的基础。
Ⅸ 请问我们买电影票时的票价和票房有直接联系么
有间接关系。因为影响电影票房有两个点:1.口碑。2.观影人次。不过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观影人次越多,说明这部电影的票房会越来越高。
举例:《攀登者》目前该部影片已经48.4万人想看,那么上映时这些去看电影,按照一人一元的票价来看就有48.4万元;如果按照每人10元票价来看就是484万;随着电影口碑的直接发酵观看的人会越来越多。
《犯罪现场》目前想看的只有2.5万人,同样每人一元的票价只有2.5元,每人10元的票价就是25万。
因此电影票房和票价是有关系的。而和观影人数和口碑是直接关系。
Ⅹ 电影《攀登者》票房已达8亿,却有些投资者慌了,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因为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就已经超过10亿了,上映这么多天只获得了8亿的票房,投资者们不慌才怪。今年的黄金周已经结束快一个星期了,国庆节人们除了看阅兵以外,大部分人都去电影院看了今年的国庆的,今年国庆档有三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就是题目中提到的攀登者,这三部电影加起来的票房已经超过了50亿,除了攀登者以外的投资人应该是都赚的挺多的。
所以说这些投资者到最后肯定是要亏的,虽然票房已经超过8亿了,但是距离收回成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我是投资人的话,我给一部电影投资了几个亿,但黄金时间快要过去的时候,成本价还没收回来,我肯定也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