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理解民国时期电影

如何理解民国时期电影

发布时间:2022-10-29 21:49:56

如何理解民国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民国风”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化产业符号,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深受广大观众追捧,比如电视剧《潜伏》、《伪装者》等。然而,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上层年年借款,财政耗费在内战与对外赔款当中,很多老百姓朝不保夕不说,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很难得到保障,按理说,它应该是被唾弃的,最起码不应该被怀念。可为何很多人还是喜欢“民国风”,甚而喜欢民国呢?专家分析称,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有一部分人,是不了解民国时期的现实,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民国时期的审美,喜欢那个时代一些漂亮的东西。确实,民国处于中国从古至今过渡、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国传统美与西方古典美、摩登美互相融合的时期,由此产生的一些事物,确实很美。你可以说他们不懂历史、斥责他们理想化,但不能乱扣帽子。

其次,有一些人了解那段历史,熟知那时期的种种乱象,与另一部分人不同,他们喜欢民国,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喜欢、推崇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特殊的爱国情怀,哪怕在绝境之下,也敢于同各种敌人斗智斗勇、作斗争,对美好的生活,有渴望、有向往。他们喜欢的是,国家与民族命运最为屈辱和悲壮的时候,不同人物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感和命运在时代大背景的交织下有如惊涛骇浪般折冲转圜跌宕起伏。正所谓,知晓黑暗,才更懂得阳光的可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档实景演艺节目,它讲述的,正是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一群人,特别是一对年轻恋人为了理想、为了国家甘愿牺牲奉献的悲壮故事。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上海,陈曼丽与徐子文都是党员,同时也是一对恋人,为了挽救更多生命,他们参与了一次特殊行动,而在这次行动中,徐子文不得不亲手结束自己恋人的生命,而陈曼丽,是在知晓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场大型实景演绎,就是《再忆·1937》,它是“参与式街区实景演绎”,只要进入街区,观众有机会参与其中,在逐渐行进中,体验精心营造的环境、氛围,甚至推动故事发展。从而对故事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了解,获得更绝佳的体验。

Ⅱ 民国人为何热衷于看电影当时的追星族是什么样的

电影是一种通过视觉跟听觉将艺术传播到人群当中的物质,经过漫长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电影已经逐渐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而民国时期的人们热衷去看电影,也是因为当时的处于我国的特殊阶段,受中西方结合的思想,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比较具有鲜明的特色,电影在当时比较受人们追捧。

三、民国时期的追星族

民国时期的追星族不像我们现在社会那么疯狂。在民国时期,如果有比较喜欢的明星,最多会去看他所演的电影,有经济能力的会通过朋友联系到明星,邀请他一起吃饭,或者给她送花等。而且那个时候的普通人们比较在意的还是衣食住行问题,不会有太大的精力去追星。

Ⅲ 为何民国人喜欢看电影那时候的追星族是啥样的

电影作为一门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早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的业余生活。

事实上早在十九世纪末的英法美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娱乐需求也不断提高,“电影”这种新兴产物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清朝一直都是,腐朽、落后、陈旧的代名词。但是在其王朝统治末期由于“洋务运动”,以及来自西方列强瓜分的影响,为行将就木的晚清注入了一股,错综复杂的新鲜思想与意识形态,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西方文明。

(2)民国时代年轻追星族

除了这些既多金又有脸面的上层追星族之外,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市民、学生等群体,其实也是民国时期追星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当时追星只是上游社会的一种消遣游戏,但是在民间其实也有一大部分狂热的追星族。

很多民国时期的年轻人都对看电影特别着迷,因为电影在当时社会作为一种新奇事物,对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大多数年轻追星族甚至还以能模仿,电影中的各种桥段或者歌唱主题曲而受到欢迎。

虽然当时社会依然处于波谲云诡的态势之中,但是擅于接受新思想的年轻人,却依然成为了民国电影最忠实的观众。

同时,他们也是电影明星以及歌星的忠实粉丝,其中大多数人甚至还因为热爱电影,在毕业之后从事了与电影有关的工作。

笔者认为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年轻人,之所以会对电影这种新鲜事物特别钟爱。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未出现过一种如此有吸引力的娱乐文化形式,所以当电影出现之后才会让民国人,如此热衷。

结 语

如果说二十世纪初一直到四十年代末其,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过玫瑰。笔者猜想这些所谓的玫瑰就应该是民国女明星。因为玫瑰不仅有炽热鲜红的外在美,同时还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尖刺。当民国女明星遇到多金多才帅气的绅士时,或许才会沦陷在爱情的泥淖中。

对于现代人来说电影就是一种普通的娱乐文化,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看电影。如果说民国时期的电影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那么现代社会中的电影就具有一种独享意味。

因为即使一个人去看电影也不会觉得孤独,尤其是去看偶像拍的电影时更有韵味。

民国电影文化其实既是中国电影文化的开端,同时也是后世电影文化的重要积淀。以电影为中心而形成的娱乐文化,虽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为香港以及整个中国电影行业,都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标志性贡献。

Ⅳ 民国时代,中国电影受到了好莱坞怎样的影响

中国电影商业类型建设受到了好莱坞的直接影响。

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制片产业的兴起,逐渐完成了短故事片向长故事片,这为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形成了转化的基础条件。



中国电影市场的变革,中国电影受众的思想进步,使中国电影本身变化呈现出必然的趋势,就近期新出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一出好戏》和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开始获得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早在西方出现发展并趋于成熟,对于中国本土电影市场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改变。

Ⅳ 民国的电影有哪些

 一、《小城之春》 费穆英年早逝,《小城之春》成为他整个一生探索与追求的巅峰。然而这部影片当时卖座不佳,总体来说影响并不大。在数十年后,它才重新被发现。在一次香港影评人集体推选世界十大名片时,《小城之春》名列第三;在推选的十大中国片中,《小城之春》名列首位;同时也被英国老牌电影杂志《视与听》846位影评人评为影史TOP250的127名(获得13票)。

二、《马路天使》 马路天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新现实主义先驱,风格深沉隽永,节奏明快诙谐,描绘活泼市井生活的伟大的艺术杰作,我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电影九十年优秀影片”之一。

三、《宋家皇朝》 电影《宋家皇朝》(又名《宋氏三姐妹》)由张婉婷导演,罗启锐编剧,张曼玉、杨紫琼、邬君梅主演,1997年公映。

四、《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将传统故事《铡美案》置放于抗日战争的背景之下,拍摄的一部典型的家庭伦理片。这个故事看似老套,其实是契合了中国人重视伦常的道德观念,可以说这样的故事中国人是百听不厌、百看不厌的,非常适合拍摄成中国自己的类型片。

五、《夜半歌声》 《夜半歌声》是三十年代的一部著名电影,1995年再次翻拍,导演于仁泰在电影情节并未做原则上的改动,只是弱化了原片中强烈的抗争主题,而着重于描写艺术和爱情的感染力。

影片中的宋丹平可以说是为张国荣量身打造,他的忧郁、他的俊美、他的多情以及他的歌声都和张国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观众不仅能欣赏到张国荣出色的演技,更能在片中聆听由他创作的三首歌曲。《夜半歌声》荣获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等多项大奖的提名。

六、《渔光曲》 《渔光曲》是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以该片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该片同名主题曲也成为传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七、《风云儿女》 中国著名电影《风云儿女》,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由著名电影艺术家田汉、夏衍、许幸之为编剧导演。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后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八、《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巴金:《激流》的第四部《群》,所述的不再是高家的故事了),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九、《不了情》 《不了情》张爱玲的言情故事,刘琼、陈燕燕的男女情事,当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资情调”,剧情缠绵悱测,堪称文艺类型片的代表作品。后来,还有发展到香港的同类片名和不同内容的一种无限延续。

十、《桃花泣血记》 《桃花泣血记》1931,联华公司出品,卜万苍导演。著名金童玉女金焰和阮玲玉联袂出演,卜万苍浪漫悲情风格的代表作品。

Ⅵ 民国时期的中国电影在世界是一个怎样的地位

民国时期的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地位不是很高。因为那时候电影才刚刚传入中国,整体的水准不是很高。

Ⅶ 民国时期 有点内涵的电影

民国没有拍什么现在还流传甚广的电影吧,故事发生在民国期间的片子在下到是看过几部:清末民初的《西洋镜》,讲的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史,夏雨主演的,情节几乎没有什么波澜,人物质朴可爱,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民风和社会面貌;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兹主演,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电影《面纱》,非常推荐的一部、关于爱情的片子。故事发生在中华民国期间,也多少带点社会风貌的描述,好玩的是黄秋生和夏雨也在里面演了配角;由徐静蕾自导自演,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灰常喜欢的说。茨威格的笔锋下,女人的内心世界往往细腻而饱满,而老徐对小说的理解与诠释可谓精彩之极,翻拍成的电影虽然有许多的改编,细节的营造,时间上也比较短,至少把小说中的精髓表现到位了。在下挺满意这部电影,据说还凭此片拿过西班牙一个什么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大奖。还有就是根据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的一些电影啦,李安的那部,呵呵虽然饱受争议,撇开其他因素,单凭电影而言在下看来是比较完美的。

Ⅷ 民国时期电影

压岁钱、八千里路云和月、新旧上海、太太万岁、联华交响曲二:春闺断梦、联华交响曲三:陌生人、春蚕、国风、新女性、桃李劫、天堂春梦、万家灯火、小城之春、夜店、都市风光、中华儿女、歌女红牡丹、风云儿女、渔光曲、银汉双星、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剪梅、神女等【国外的我比较推荐像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朱迪嘉兰的影片】

Ⅸ 民国电影审查制度,为何夫妻吻别、男女嬉戏都要被“咔嚓”掉

民国时期的电影有好多影片是很真实的,放到今天来说就是好莱坞级别地大片,但是当时的电影检查制度异常的严格,好多电影只要出现吻戏,床戏等等,一律不得播放。就连车站的送别,以及拥挤买票都是有伤风化的。

当时的学生们和混混们开始拉帮结派,扰乱治安,自诩为替天行道。所以这令当时的政府很是头疼,于是在三年的时间内,电检会一共查禁武侠神怪片六十多部,约占国产片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这些内容和那些有伤风化的吻戏男女嬉戏一样,被封杀的一干二净。

Ⅹ 如何理解民国时期的京剧、话剧和电影的发展状况

你这得去图书馆查书去,戏剧戏曲电影史,书上肯定都有,如果一个学生靠在网上提问来考取研究生,那挺可悲的。
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史,中国电影史,叫这类名字的书就有一堆一堆的,你查过几本?

与如何理解民国时期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宫崎骏好看的动画电影排名 浏览:768
农村爱情电影免费 浏览:803
中山电影院什么时候开业时间表 浏览:468
看一场电影需要2什么 浏览:738
腾讯视频是会员怎么看不了vip电影 浏览:536
主角名叫迪尔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269
支付宝如何兑换淘票票电影兑换券 浏览:680
济南哪些电影院可以看夜场 浏览:129
好看电影推荐国内喜剧校园 浏览:703
最好看的十大剑侠电影 浏览:20
西瓜看电影免费 浏览:739
山1电影节在哪些电影院 浏览:256
电影酒吧免费 浏览:405
有什么感人的爱情电影吗 浏览:402
18年2月16日上映了哪些电影 浏览:611
2018年火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
哪个怪兽电影好看 浏览:372
网上买电影票怎么最便宜 浏览:182
万达电影院的需要多少平方 浏览:429
如何用苹果6手机下载电影 浏览: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