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姜文所导演的电影以及他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
姜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也是一名政治性很强的导演。姜文至今执导的四部电影,全都是把政治题材隐藏在个人故事中的电影,讨论的政治议题也都是中国社会中争论得最撕裂的那一类。所以,理解姜文这样的导演和他的电影,必须引入政治的视角。没有基本的政治认识,则很难看懂姜文在电影中寄寓的各种隐喻。
B. 怎样评价姜文导演作品
姜文是中国导演界的异类和奇葩。这可不是骂人的词语,反而使我本人对姜文导演的肯定,而且没有比这两个词更合适且贴切的形容他了。姜文相比于他的请兄弟姜武,他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都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天赋的创意和魅力,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昆汀·塔伦蒂诺我认为名副其实。
后续姜文自导自演的《让子弹飞》即使为了商业效果做了妥协,但仍然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姜文在其中影射讽刺的社会现状的镜头应接不暇,值得思考的点直到今天还具有十足的话题性。我们可以看到姜文将众多文化元素糅合到一起并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表现效果,也足以看出姜文的功力。
C. 姜文的电影,是行业内一直有不断争议的话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说他牛
姜文的电影十年前初看时不懂,十年后再次品味依然无法理解。有人曾说姜文的电影就像是语文的某种阅读理解,通篇看下来是一篇爽文,但一看题目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不得不说,姜文不管在演员行列还是导演圈里都是一个极具个人风格的人,爱他的人会为之疯狂,不爱的人则不以为然。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4.姜文个人极具爱国主义。姜文是一个极具个人风格的人,性格爱憎分明的极其明显,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环境的熏陶下使得他对于政治历史问题十分关注。对于早期电影《鬼子来了》的拍摄,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不怎么主流的电影,他却说道:“这部电影不仅要重现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更要起着一种警世的责任与担当。”由此可见,姜文对于日本的厌恶之深切,同时也愿意用电影承担起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份责任。
D. 姜文在国际上名气大吗
衡量姜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概有这么几个参考角度,一是从泛行业内,也就是所谓圈内,二是在特定的影迷群体中,三是知识分子/学院,四是广义上的普通影迷。
《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姜文彻底转入商业大片领域,放弃了西方影展路线,如前文所说,这个领域的中国电影要输出到海外,继而获得影响力,是天方夜谭。
、
E. 姜文几乎每个电影都被认为是神作,你能看懂姜文的电影吗
NO.1《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这也是一部别样的青春片,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这就是一种回忆。比较年轻的,我们图的就是一种好奇,一种新鲜。电影豆瓣评分8.7,这是姜文处女作,真正的出道即巅峰。
F. 如何评价姜文的《鬼子来了》
寓言,简单通俗有趣的故事,简单通俗易懂的道理。《鬼子来了》就是一则寓言。没有宏大复杂的叙事,没有夺人眼目的奇观异景,也没有炫目新奇的剪辑,但是姜文的电影总会奇异的调动观众全身的热情,眼睛,精神不自觉地沉浸在影像之中,既不会拒别人与千里之外,也不会诱你入陷阱之中,那个真叫享受。
影片据说是因为没有按照正常程序与观众见面而遭到了禁映。但是在看过影片之后我觉得即使是一步步的走来,《鬼子来了》一样免不了遭禁,因为相对于中国电影,尤其是关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姜文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如今的“新新人类”,“玩笑”中国旧社会的农民,“玩笑”抗日战争,“玩笑”主流正义。最重要的是影片中一直暗含着对于八路的模糊“玩笑”,这个就有些过火了,难怪即使面对禁映的尴尬,故事来源的小说《生存》的作者尤凤伟都坐不住了,最后闹到了对簿公堂。尤凤伟打官司时曾指控“电影对原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显然,作者是说,这些玩笑可不是我的原意。
G. 《邪不压正》是姜文导演的一部佳作,对于这部作品如何评价
这无疑又是一部极具姜文个人风格的电影。其实带上个人风格就说不上好坏,但是作为金牌老导演,肯定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影片拥有着姜文以往的怀旧与浪漫,血腥与情色也变得和缓了许多。总体来说,《邪不压正》这部片子,讲述了仇恨也讲述了勇气与成长。李天然如何将“仇恨”化解成成熟的食粮,获得新生的故事。
总结一下,姜文拍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还有 《邪不压正》, 我觉得《邪不压正》算是既不文艺又不商业的一部,为了迎合大众,但又不太成功的片子。当然,我是跟姜文自己比较的,要是拿出来,放眼整个影视界还是比较不错的,可以一看。
观点粗糙,欢迎关注、讨论。
H. 如何看待姜文所导演的电影以及他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
姜文自导自演的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便是怪。无论是《让子弹飞》还是《邪不压正》,观影时都有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有些时候我甚至get不到姜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但这种怪异并不影响姜文电影的吸引力,或许正是这种怪异,才吸引我一次次走进影院,为姜文的电影买单吧。
I. 观众说看不懂影评人却喜欢, 姜文电影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姜文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因为他的电影看得懂的人就会觉得非常的精妙绝伦,但是看不懂的人就觉得平平无奇。他的电影如此两极分化,主要就是因为它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在他的电影中,而且他的电影初看其实是比较普通的。不过,姜文的电影其实和真正的商业电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由于现在的观众很多都是看着商业电影长大的,所以姜文的电影。就会感觉是有点无聊,可能没有那么哗众取宠。不过,姜文的电影确实别有自己的一番含义,我们要从深度去挖掘,而不是只是单纯的看表面。只有这样子看姜文电影,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他想要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