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的发行流程是什么
楼上已经说的很全了,作为个资深的影迷,我只对片方和发行方说一下吧.
众所周知,国内的引进影片像好莱坞大片都是采用的票房分帐的形式:比例大致为,制片方38%,发行方7%,影院方面55%.一个优秀的电影想要卖出一个好的票房,除了实力强大的制片方之外,一个善于营销的发行方也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我们知道,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派拉蒙在其中是首屈一指的,每年会出品大量质量上乘的佳作(铁达尼号,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等等),然而在发行的时候,派拉蒙则经常选择20世纪福克斯作为发行方,很简单:福克斯这个强大的影视传媒,在营销方面做的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
发行商的职则有:与院线沟通上映事宜,影片的宣传,制片方与院线的相互联系中间方。
好来坞电影发行一般采用招标的形式,发行商竞标取得电影发行资格...楼上已经说的很全了,作为个资深的影迷,我只对片方和发行方说一下吧.
众所周知,国内的引进影片像好莱坞大片都是采用的票房分帐的形式:比例大致为,制片方38%,发行方7%,影院方面55%.一个优秀的电影想要卖出一个好的票房,除了实力强大的制片方之外,一个善于营销的发行方也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我们知道,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派拉蒙在其中是首屈一指的,每年会出品大量质量上乘的佳作(铁达尼号,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等等),然而在发行的时候,派拉蒙则经常选择20世纪福克斯作为发行方,很简单:福克斯这个强大的影视传媒,在营销方面做的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
发行商的职则有:与院线沟通上映事宜,影片的宣传,制片方与院线的相互联系中间方。
好来坞电影发行一般采用招标的形式,发行商竞标取得电影发行资格.而在国内,电影的发行基本被zhongying垄断了。你看国内上映的电影大都会打上中影的标签:比如最近的美国大片阿凡达。
自己写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② 一部电影上映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策划-剧本-筹备-拍摄-后期-发行-宣传-上映
③ 一部电影从拍摄到发行都要经历哪些环节
1、确定剧本内容及版权归属部分,寻找剧本制作者,该改编的改编,作为投资制片方,应该有一个负责前期统筹的助理帮助完成这一部分及后续部分。
2、确定剧组成员,比如前期的导演、美工等在内的主要剧组成员,筹划拍摄场地及费用
(这一部分包括了制片成本预算、前期道具和服装制作、后期特效处理、外景地选景、导演选角等部分、制表、剧本及台词本和道具本等等各种东西的制作等等等等)
3、与合适的演员及其他剧组成员签约,开始尝试宣传,找记者开发布会
4、进入拍摄环节,同期开始进行粗剪(后期部分),如果有特效制作,此时也应该进入正轨了。
5、拍摄出一部分内容并粗剪后,可以进行二次宣传,并送去后期进行合成,制作片花。同时可以考虑寻找发售者,即院线或代理公司洽谈利润分成。
一般来说,4、5这两部分环节就可以确定此片的下场如何了,如果没有院线购买,这片子拍出来也没用,所以此时重点在于对比制作成本和利润分成的接受程度。
而且还有一点,确定你所制作的影片不在《广电总局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的范围内,否则剧本还是要受审。
6、如决定继续拍摄,那么在拍摄完成并杀青后,同样要进行宣传工作。
7、随着拍摄进度的完成,后期部分应该也提前完成了一些,那么就是后期制作的完成,以及输出磁带去送审(电影审核委员会),同时制作预告放到网络、电视台这些媒体部分进行最后宣传
8、确定院线环节后,准备洽谈衍生品情况,比如音像版权、网络影视版权等等。
9、审核通过后,做拷贝,向院线发售,重点在于上映期的确定和网络影视版权的冲突与否。同时召开首映式。
10、等待公映,考虑参加电影节问题,一般情况下,冲击提名是很好的选择,这一部分可以放到第4、5部分联系,这样可以提前安排好参选的电影节。
11、公映期开始前,安排好网络影视版权的同步,和后续音像制品的发售(一般间差在一周到一个月内,即公映一周后放网络,两周或一个月后放音像)
在8-11这部分环节中,如果想加重宣传,而制作成本和效果又很值得考虑一下的话,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选择电影节
没规定只有大成本和名导才能参选,小成本也有独立电影节之类的,如果能卖出海外最好,否则只能让其他公司代理海外,这样会很吃亏。
综上所述,大致就是这些了。
④ 独立电影该怎么发行
独立电影一般由一些电影人,如比较有财力而又不愿受好莱坞各种条框束缚的名导演、或是初出茅庐没有大量资金的影人独立制作,发行时既可以在制作后找大的发行公司洽谈(比如让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有前途,能有好的票房),他们可以出资金宣传,让影片上映;或是参加一些专为独立电影设立的电影节(比如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那里有许多大公司的营销人员专门物色好的电影,与制作者协商,再经过发行公司的包装、修改以及一系列宣传上映。
所以独立电影的上映往往会受到比较大的变动,但这也是电影运作模式的必须。发行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
《女巫布莱尔》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发行范例,你可以关心一下。
⑤ 电影发行需要什么手续
当然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影)电视厅(局)、文化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贯彻实施《电影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号,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对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的管理,现就已经设立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以下统称电影经营单位)重新办理审批和登记手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已经设立的电影经营单位必须在1997年1月1日前向管理电影的行政部门重新申请审批,领取相应的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重新登记手续。
二、原有电影经营单位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规范,并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属于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进行登记。
关联资料:宪法法律共1部行政法规共2部
三、电影经营单位办理重新登记手续,应向《电影管理条例》规定的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原登记机关与重新登记机关不一致的,原登记机关应将登记档案移交重新登记机关。
四、重新登记的电影经营单位按新设立企业提交重新登记所需材料,原提交的登记材料中已有《国有资产产权证明》或验资证明的,重新登记时可免交相应的证明。重新登记收费按变更登记收费标准执行。
五、各地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电影管理条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审批和重新登记工作。
六、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电影的行政部门参照广播电影电视部制作的审批登记表和许可证样式,制作《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审批登记表》和《设立电影放映单位审批登记表》以及《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和《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七、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和文化厅(局)于1997年5月底前将重新办理手续后的发行、放映单位重新登记情况的统计资料报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计财处。
附:
一、(1)摄制电影许可证样式(略)
(2)摄制电影许可证(副本)样式(略)
二、(1)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样式(略)
(2)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副本)样式(略)
三、(1)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样式(略)
(2)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副本)样式(略)
四、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许可证(略)
五、设立电影制片单位审批登记表(略)
六、设立跨省级电影发行单位审批登记表(略
参考http://www.chinaacc.com/new/63/70/2006/2/sh64233157302722600214280-0.htm
⑥ 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要经历哪些流程
一般商业电影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工作,包括提构思、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采集作业方式进行,并由执行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剪辑、配音、配乐、设计字幕、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1、选择剧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不过在导演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型制作电影。
3、选择导员、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了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参与,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多数时候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摄影、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发行商的表现来评判。
⑦ 中小成本电影如何自己发行
策划阶段:
和开馆子是一个道理
方励表示,一部电影无论大小,首先要清楚主创是不是为市场在做;而对于投资人而言,“电影值不值得做,价值是什么,这些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尽管电影的创作是主创的冲动使然,但作为投资方,要清楚这个电影如果真的拍出来了,能不能被观众接受:“这个电影是否题材太陈旧、离观众太远?排除掉这些因素之后,电影还能拍,还能打动观众,这才应该投资。”
而电影也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一类是低成本、靠故事取胜,另一类则是满足了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励笑言:“这就跟开馆子一样,你是要开个苍蝇馆子,纯靠味道取胜?还是要开个豪华餐厅,让人觉得去消费很有品位。”
拍摄阶段:
不赞成新导演用明星
具体到小成本电影,方励表示,大制作代表的就是巨大的商业风险,所以自己并不赞成年轻导演去争取大制作:“因为他(她)可能并不具备驾驭明星的能力,那么,就算是他(她)拿到了足够的投资,但最后还是会出问题。”
在方励看来,如果自己要投资做一个小成本影片,最好是不用一线演员,降低成本:“其实只要电影本身质量够好,在电影上映前信息传递到位,院线愿意给你的电影排厅,而首轮放映的口碑不错,这个电影就能赚钱了。”
放映阶段:
要把握好投入产出比
方励认为,营销的目的是把该传递的东西传递出去,而且恰巧能传递到你所需要的地方去。他举出《观音山》为例:“成本才400万元左右,所以,其实我们收入两千万就算赚钱了。尤其是现在的传播渠道这么多,你可以卖给电影频道、卖给网络,这样的话,成本就降成了两三百万,其实收入一千万就算是回本了。我当时计划是保3(千万)冲5(千万),所以我们的发行、宣传用到了500万,但如果我只想收入1000万,那我的发行和宣传费用会更低,不管怎么说,我始终能收回成本。”
方励最后总结说:“每部电影都是有个性的产品,只是要分析计算合理、策划到位,都能成功。”
⑧ 电影拍出来怎么发行呢要走哪些流程我们暂时还不是影视公司,如果不行是不是注册影视公司就可以
一是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发行。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进入城市院线发行;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发行。前者以《英雄》为突出代表,而《暧春》则在后一种情况中较有代表性。
二是胡乱发行。这类电影虽然进入发行环节,但是缺乏市场运作,所以发行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有的甚至是票房收入都不抵发行宣传费。其中一种情况是拍摄者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发行以及资金回收的问题,片子拍完后,发行方只好硬着头皮去发,院线还不一定能排上片。这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而在好莱坞,发行放映商不看好的题材,制片商无论如何是不肯投产的。另一种情况是影片的发行是一些根本不懂发行的人在做,其操作既没有经验也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结果往往也是发行得一塌糊涂。
三是依赖政府或是各类团体组织的发行,即通过行政命令等一些非市场渠道进行发行。这样的发行模式在前些年尤其显得突出,特别是一些主旋律色彩浓郁的电影,发行方往往会采取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发行,行政指令、红头文件、团体订票等等,曾经一度起到不小的作用。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开 启,政府干预的力度逐渐减少,这种发 行模式也逐渐难以为继。
四是有的国产片根本没有经历发行环节,即所谓的“零拷贝”。其中一种情况是,制片方拍摄电影之前对于电影的 发行销售根本没有概念,拍摄资金筹集到了之后便将电影给拍了,拍完才意识到还有一个发行的问题,还有资金回收的问题,但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电影往往由于质量低劣或者是缺乏宣传发行费,根本不具备进入影院发行的条件;还有一种情况是制片方对于影院发行没抱希望,而将影片资金回收寄希望于电影频道的收购和音像版权,由此采取低成本策略;还有一种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拍摄者往往具有严重的迎合倾向,根本不考虑市场情况,影片拍摄的结果是“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奋斗目标,仓库是直接归宿”。
在目前国产电影的发行操作中,后三种情况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第一种情况则是屈指可数。
国际上传统的电影发行方式,就是制片方带着电影去参加国际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举办针对电影发行人员的招待酒会、派对。
政策上,我国《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发行、放映电影片,必须持有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根据本条的规定,凡是要发行、放映的电影片,必须持有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目前的作法是将《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印制在电影拷贝的片头上。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曾经在1993年和1996年下发通知,对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发放办法加以规范。规定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领取手续,只有拷贝审查通过,一切手续齐全的影片才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含画面)。
网络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为电影的发行又提供了一个新的便捷的渠道,制片商和发行商纷纷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交易、配送、放映和结算.电影的发行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