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陈可辛等,他们几个谁在电影圈的地位高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因为他们这些大导演每个人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要是真的将他们弄出个排名,也只能是心中的个人排名。
而且要是比较权威的话,还得将他们获得的奖项一一说出来,毕竟说到底名气会骗人,但荣誉不会。
作为题目中四个导演中资历最老的一位导演张艺谋,他获得的奖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也是几位导演中获得奖项最多的人。
所以综合来说,题目上的四位导演,我觉得地位最高的就是张艺谋导演了,能跟其抗衡的华人导演应该只有李安和陈凯歌了,陈凯歌导演吃老本所以我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贰』 陈凯歌的电影票房一般,回报率也不是很高,为什么投资人还会让他继续拍片给他烧钱呢
陈凯歌导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的,即使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他到底拍过那些电影,但是很有趣的一点是对他的名字却很是熟悉。而因为种种的原因,在一些稍微懂行点的人就会产生了一些疑问了,陈凯歌其实所拍摄的这些电影的票房都很是一般,而且回报率也并不高,可以说是很低了,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投资人愿意投资他去烧钱拍大片儿呢?
至于电影能不能上映,上映以后有没有效果,或者是能不能回本,这些都没什么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洗钱。总之,陈凯歌电影一般,但是仍有人愿意投资,肯定是有原因的。你们怎么看呢?
『叁』 陈凯歌再也没拍出《霸王别姬》评价这么高、质量这么好的电影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陈凯歌,编剧是芦苇。还有他们的大哥吴天明。
陈凯歌不知道张国荣能明白多少,只是疯狂讲着。讲完张国荣站起来和他握手,说:“谢谢你给我讲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陈凯歌回忆说:“这是一个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间。这样的经验只有这一次。”
拍这个电影找来张国荣、葛优、巩俐、张丰毅助阵,顾长卫担当摄影。拍完,芦苇找张艺谋来看。张艺谋评价说这是学好莱坞学得最像的电影。那会儿好莱坞是个贬义词,张艺谋一句话把芦苇和陈凯歌气得够呛。
1994年,《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邀请芦苇做电影《风月》的编剧。芦苇查了资料,发现故事只是源于坊间只言片语,没有真实历史依托。他说没有真实感的故事不会精彩,陈凯歌不信,两人不欢而散。从这里开始,陈凯歌的喜好一步步走向了魔幻题材。
再说,“哥哥”张国荣的离世,经典已经是过往了。像《霸王别姬》这样的高评价影视作品再也不会出现了。
『肆』 陈凯歌的电影为什么票房都那么高
《妖猫传》是由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角川公司、二十一世纪盛凯影业、英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电影,由陈凯歌执导,王蕙玲编剧,黄轩、染谷将太、张雨绮、秦昊、阿部宽、张榕容、刘昊然、欧豪、张天爱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讲述了一只口吐人语的妖猫搅动长安城,诗人白乐天与僧人空海联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影片于2017年12月22日中国上映。陈在国内虽然一直和张平起平坐,在国际上那可是相差得天差地别,张从90年代一直到新千年初期,都是国际上好评率最高影片回报率最大的导演之一,就算到了现在商业片负面新闻缠身的时候,前段时间美国媒体评选的世界好评率导演依然能排到23,而陈早就迭出前百,不知道排哪。所以张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上映的时候,都有各种媒体捧臭脚,美国报纸花两页正篇给英雄唱赞歌,法国媒体在戛纳追着张的十面埋伏连环报道,给了接近满分的评价日本就不用说了,从90现代知道现在,张都是其最爱的外国导演之一,最近的一部日剧都反映了。而陈的无极上映的时候,和张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不一样,陈是墙里墙外都烂透了,陈早年就两部电影都在法国被授予金闹钟奖(年度最无聊电影),还有去好莱坞拍的那个温柔得杀我,被影评人骂翻,在国外根本没人捧他臭脚,要么冷淡反映,要么恶评连连
『伍』 陈凯歌所拍摄的电影,都有什么风格
作为中国大陆第五代领军人物导演陈凯歌,一直被人当作富有精英意识和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型导演,一位富有浪漫文学气息的导演。既能写得一手好字,也能习一手好文。陈凯歌四十年的导演经历共出产了16部电影。
《霸王别姬》成了中国第一个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导演,为华语电影树立了难以逾越的丰碑,也以一部《无极》在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浪潮中尴尬转型,饱受争议。他以驾驭历史题材见长,也偶有涉足当代题材、尝试玄幻类型,作者风格明显,充满人文情怀。
陈凯歌这么多年以来仔细算算也算是大大小小,好的坏的拍了十几部作品了。但是现在说起来,能想起来的一定是《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而这部影片不仅在中国影响巨大,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影响很大,这部电影还在1993年获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第一部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电影。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陆』 为什么陈凯歌电影里的人物都不正常,大多比较癫狂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艺术效果,以夸张的人物形象来凸显想通过电影表达的情感。当一个人物被塑造的疯疯癫癫的时候,故事反而会变得更有质感,戏剧的冲突更是得到了强化,这个时候更能激发观众的感受力,凭借这人物形象去体会当时的环境和情感,也就是通俗说的让观众更能够感同身受,打动观众。
但是很遗憾,这种塑造人物采用的癫狂的艺术手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我只看过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当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看懂讲的是什么,甚至是迷茫,但是再回想《妖猫传》的情节才慢慢懂得了陈凯歌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所以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很有深意的,我们需要慢慢去品味。
『柒』 为什么陈凯歌再也没拍出类似《霸王别姬》这么好的电影了
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已经有很多很多了。我以前也看过很多相关解读。
现在就着《妖猫传》即将上映的机会,我再来续个貂,谈谈我在看过别人很多意见之后,自己思考综合的看法。不一定对。大家凑合看看,或许能有点帮助吧。
提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有一个人是无法绕开的,那就是汤臣电影公司老板,前台湾女影星徐枫。
徐枫1950年出生于台湾,1967年徐枫出演银幕处女作《龙门客栈》后来他一直出演武侠片女主角,成为大电影胡金铨的御用女一号。1971年《侠女》让她声名鹊起,1976年《刺客》和1979拿到两次金马奖影后。这是当年的侠女徐枫。
人长得漂亮,又是女明星,扮演的还是风流潇洒的侠女,于是被汤臣集团老板汤君年看上。说起汤臣集团,最著名的莫过于上海的汤臣一品了。汤臣在上海和香港都开发出很多著名的楼盘,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徐枫和汤臣老板结婚的事情在港台,别说港台,现在咱们这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富豪看上女明星(比如赵薇.......)实在是太多了。1980年徐枫结婚并淡出娱乐圈。
不过徐枫不想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富太太,所以让先生出资成立了“汤臣影业”。一开始汤君年并不是太同意太太去开电影公司,但没想到汤臣影业干得不错,徐枫是个非常有头脑的电影人。
1990年投资出品的《滚滚红尘》就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多个大奖。
1992年徐枫说服陈凯歌拍摄了后来名垂影史的《霸王别姬》。其实从《滚滚红尘》就可以看出很多《霸王别姬》的影子。
我前面说了这么多,一句都没有提到陈凯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目前业界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徐枫才是《霸王别姬》的主要推动者,而不是陈凯歌。
所以我要介绍这么多关于徐枫的经历。因为我也相信这个说法。
2015年有一回,徐枫接受采访,说起当年拍《霸王别姬》的经历。她说“这部片能完成,Team work(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又说“我当时为了拍《霸王别姬》,跟他谈了200多个小时,他当时连张国荣是谁都不知道,我还借了许多录影带给他看。”
《霸王别姬》原著小说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写的,李碧华还写过《胭脂扣》、《青蛇》都被拍成著名电影。
在1990年代,陈凯歌绝对不会想到去拍一个香港女作家的作品。《霸王别姬》从始到终,都是徐枫在主导,是徐枫选择了陈凯歌来拍摄这部电影。
我常常说,好莱坞通行的电影制作模式是制片人负责制,中国电影是导演负责制。这个当然不是绝对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好莱坞体系下导演相当于一个项目经理,制片人相当于董事长,导演是按照制片人的意图来完成一部电影。导演作为项目经理,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但是电影的创意,想达到的效果等各个方面,是制片人说了算。
比如最近上映的《正义联盟》,扎导就得按照华纳高层的意思来拍,而且后面没有剪辑权。也就是说电影剪成什么样,不是导演说了算。
当年《霸王别姬》的拍摄模式,肯定和好莱坞的这个模式不完全一样。但估计可以类比一下。因为我们从很多相关采访和相关报道中都看到,是徐枫引导、甚至是逼迫陈凯歌按照她的意思来拍这部电影。
那为什么徐枫要找陈凯歌拍电影,而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呢?
划重点:徐枫曾经说过,陈凯歌识别题材品味的能力有所欠缺,但是陈凯歌的导演能力又非常强。这样的人不适合做主导者,适合做执行者。他可以做好项目经理,但不能做一个决策者。
以前,徐枫说类似这样的话的时候,很多人是不信的。其实在《霸王别姬》最风光的时候,陈凯歌执意要拍《风月》,徐枫劝他不听,徐枫说“到了拍《风月》的时候,陈凯歌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再之后,拍《荆轲刺秦王》也是如此。
其实从后面这两部电影来看,陈凯歌还是具有优秀导演水平的。这点谁也无法否认。
但只能说,陈凯歌心里对历史、文学、电影审美,有他自己的一些调调,可惜的是,他的这些口味和大众的口味不一致。他感觉是很好的,他很想表达的玩意,大众并不买账。这导致了大众无法欣赏他电影里深层次的那些东西,或者说内涵。
终于到了《无极》,这种分歧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巅峰。以至于现在提起《无极》,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这部恶搞短片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陈凯歌再也没有逃脱《无极》失败的阴影。
以前大家对徐枫的话半信半疑,但随着陈凯歌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终于对徐枫的话信了八成。
恐怕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陈凯歌可以完成非常优秀的导演技术工作,但千万不能由着他拍,要限制他的自由发挥,那就是一种灾难。
《霸王别姬》的成功,虽然写着“陈凯歌导演作品”,可惜的是事实一再证明,光凭陈凯歌个人无法达到如此艺术高度。其实是徐枫和陈凯歌,加上演员张国荣等的高超发挥,成就了这部影视经典。离开了徐枫这种制片人的制约,陈凯歌无法做到。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一生最大的荣光,却也在后来成为他最大的负担。实在是有点命运的无奈。
以上是陈凯歌再也无法拍出《霸王别姬》这种高度电影的主要原因。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它原因。比如,人的一生,很可能就只有那么一次机会拍出《霸王别姬》。在那一次就把才华用尽,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陈凯歌以后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好电影,只能说那个时候刚好是他一生创作的巅峰,后来再也达不到了。
比如夏雨,出道即巅峰,第一部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后面无论是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题材也好,其它原因也好,反正也是再也没有一部电影能达到处女作的水平,这也很正常对吧?
另外时间在流逝,陈凯歌毕竟年岁不小了。实际上张艺谋在2002年以后,可曾有过哪一部真正让大多数人都满意的电影吗?也没有了。
陈凯歌在《无极》遭遇大规模恶评以后,一共只拍了4部电影,加上即将上映的《妖猫传》,是5部。比起张艺谋、冯小刚这些和他齐名的导演来说,产量少得多。恐怕与投资人的信任程度减低有很大关系。
这次的《妖猫传》是陈凯歌能否一举翻身的最后机会了。依照过去十几年来,陈凯歌作品的惯性思维,恐怕这次也不能让人放心。陈凯歌想要在电影里表达的那种他所欣赏的品味,真的是和大众口味有点点不搭啊。
我们能很明显从《无极》中看出陈凯歌想表达点什么东西,但为什么观众无法产生共鸣呢?陈凯歌的电影向来不是以故事情节作为卖点,相反他的故事总是让人觉得非常奇奇怪怪。
很难说为什么陈凯歌的电影为什么总是拍成这样,但这么多年都是如此,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能突然让人眼前一亮吗?
不管怎么说,这部《妖猫传》我总还是要去看一看。
『捌』 陈凯歌.张艺谋.徐克.王家卫.吴宇森.李安这六个导演谁最牛为什么还有没有更厉害的华人导演
李安是目前为止在电影界中取得最高艺术成就的华人导演,也是最优秀的华人导演,这一点不容置疑,李安的艺术修为和人格也是最高的。李安算的上是国际性的艺术大师,我个人认为在亚洲的东亚地区除了日本的黑泽明比李安厉害一点之外,其它的大陆什么‘国师’‘大导演’之流都难以望其项背李安,黑泽明是世界公认的艺术大师,就连拍出《教父》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和斯皮尔伯格等这些好莱坞的大师们也对黑泽明自愧不如、十分敬佩,甘愿虚心向他学习获取教益。李安就曾经抨击“大陆的导演都很自恋,艺术是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而不是孤芳自赏火气很大的东西,当导演拍电影,不是想表达我们自己最重要,不是说我有一个什么东西你一定要看,你把自己放那么重要,就是自我,就是业障,而不是艺术。”显然这句话就是意指大陆那几位‘国师’级别的大导的。李安虽然是我的偶像,但是我曾经仔细的对比分析黑泽明和李安的作品,客观公正的说,黑泽明确实比李安更厉害,比如黑泽明的电影在某一桥段里无论是画面张力的饱满程度、还是人物表演细节都已经达到了几近完美无可挑剔的程度,也就是说好得不能再好了的完美程度。而李安的虽然也很棒,但是仔细想想在李安的电影里同样一个桥段还是可以找到另外一种更完美的表演方式的,所以李安的功力相对于黑泽明还是稍微欠缺。而大陆的那些大导‘国师’们则是以农民的角度和自恋、自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理解艺术,也就是说,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艺术的真谛是什么,有清华大学肖鹰教授曾解析说第五代导演由于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成长起来,没有真正的受到过良好系统的教育,在文化学识方面由于先天性的不足导致这一代导演对很多问题的看待和理解过于浅薄,所以他们的电影创作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电影艺术视角大多停留在中国农民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一点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在很多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例如,不要说张艺谋的早期作品那时足足的农民味,就算是后期作品如《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等依旧是无法摆脱中国农民的学识水平去理解历史和社会问题,具体细节这里就不赘述了。至于香港的吴宇森、徐克也是很有才华和品味的大导演,总的来说,他们有其很多出色之处,曾经有很多经典的创意,但也常常搞出一些失控的东西来,令人啼笑皆非,好坏参半,显得有些杂乱,集成功与失败于一生。例如徐克的早期作品《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倩女幽魂》系列《黄飞鸿》系列《青蛇》等古装片都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但徐克同时也搞出很多令人不忍卒读的东西,而吴宇森也类似徐克好坏参半,相对来说吴宇森的作品要少一些,他的《英雄本色》名噪一时成为经典,但也只是局限于拍出了现代社会那一份江湖豪情与兄弟义气,而吴宇森的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刻画与反应并不深刻,吴宇森除了香港枪战片刻画那种江湖豪情是他的强项外,其它则是不行,可能这也是后来老吴虽然到好莱坞发展,作为两个到好莱坞发展的华人导演之另一位李安由于艺术功力深厚在好莱坞如鱼得水他的戏路越来越宽,李安无论拍摄什么题材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吴宇森则越来越窄最后走入死角在好莱坞混不下去的原因,回国后吴宇森拍摄的《赤壁》《太平轮》等大片都只能算是哗众取宠忽悠人骗钱的东西而已,其艺术成就基本乏善可陈。总的来说,吴宇森的创意并不多,功力也稍微欠缺,艺术底气不足。而徐克是一个好导演,他的作品偏向于娱乐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同时也有很高的品味,但是我个人分析徐克缺少黑泽明、李安等人的那种心思细腻坚毅性格,所以徐克的作品常常会呈现两个极端的现象,就是容易失控的问题,对整部作品的掌控不能始终如一的拿捏恰到好处,例如他的作品偶然会呈现很经典的一幕,十分惊艳,但在同一部作品里面也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片段出现,这就大大的影响和降低了一部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如徐克在其经典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对东方不败这个人物形象刻画成为了武侠片不可超越的经典,尤其是在河边喝酒那一幕简直可用惊艳来形容,但是在这部作品里续集第三部中却出现了“你有科学,我有神功,你们的科学有个屁用”“你只是一个武林高手,说到一代将才王者风范你根本就不配东方不败这个名字”‘’我要称王,一定要有大将,我要收你为大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等雷人台词,还有用神功挡炮弹抓钢珠等令人尴尬、违和的桥段出现,这就大大影响了整部作品的电影氛围和艺术效果,不但使得原先建立起来的人物形象彻底崩塌,而且使得整部电影的故事环境也很杂乱。所以用徐克自己的话说他一生都在学习黑泽明大师,但是却一生都没能迈进黑泽明那道艺术门槛,徐克就只差那么一点点,甚为可惜。至于大陆有点小才华的导演姜文也算一个,姜文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他的电影幽默风趣、诙谐不断对社会问题的刻画却很深刻发人深省,是有一定的功力,但是如果离艺术大师的话,那还差的远了。其它香港导演很多也都是好坏参半,可忽略不说了,所以我个人给华人导演排名的话,是这样的——
1、李安 2、胡金铨 3、徐克 4、王家卫 5、吴宇森 6、姜文 7、杜琪峰 8、陈嘉上……
『玖』 陈凯歌的电影怎么了,为何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呢
因为陈凯歌拍摄电影的手法有点含蓄,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得到他想表现的内涵。如果有人能明白陈凯歌的电影所要说明的东西,那么就会认为他的这部电影拍得很好很有内涵。而有的人可能更喜欢导演能把电影内涵直接表现出来,所以领悟不到陈凯歌所想要说明的东西,就会认为这部电影是烂片。
我们不能因为陈凯歌拍了烂片就否认他的导演功力,或许就是因为他导演出了太过成功的《霸王别姬》,所以之后的片子如果不如《霸王别姬》,就被认为是烂片。其实陈凯歌的这些电影如果换一个导演来导,或许观众认为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了。
『拾』 为什么陈凯歌在电影圈地位很高
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陈可辛等,他们几个谁在电影圈的地位高,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因为他们这些大导演每个人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要是真的将他们弄出个排名,也只能是心中的个人排名。
而且要是比较权威的话,还得将他们获得的奖项一一说出来,毕竟说到底名气会骗人,但荣誉不会。
作为题目中四个导演中资历最老的一位导演张艺谋,他获得的奖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也是几位导演中获得奖项最多的人。
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过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我的父亲母亲》获得过第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活着》获得过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活着》获得过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一个都不少》获得过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大红灯笼高高挂》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而自己也是一个演员,凭借着《老井》这部电影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中国的首个A类国际电影节影帝。虽然没有拿到过奥斯卡的奖项,但他的不少作品都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提名,也是国内第一个以电影导演去导演奥运会开幕式的人。
可以说张艺谋导演的一生真的是一个传奇,我们现在看的一些网文小说里的穿越导演可能都没有张艺谋的人生精彩。
再说说陈凯歌导演,陈凯歌导演出生于影视世家,可谓是年少成名,尤其是拍摄出一部《霸王别姬》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当年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能拿到这个奖项真的是非常牛了,当然现在也很牛,但现在奥斯卡貌似被很多导演讽刺,所以就不谈了。
《霸王别姬》这部作品也让陈凯歌一夜之间火遍全世界,大家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导演,可惜后劲不足,虽然之后陈凯歌导演导了不少影片,没有一部超越《霸王别姬》的影片就算了,还拍出过《无极》这样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出来,所以虽然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不缺投资人,但是市场好像不太买他的账。
冯小刚导演,说实话,小刚导演的作品在国内确实很吃香,尤其是国内电影人才还没有被培养起来的那些年,记得那段时间里国内的电影院几乎不是香港片就是台湾片亦或者是好莱坞的大片,我们大陆自己出产的电影很少,并且制作水准也相对来说不太高,这个时候冯小刚导演站了出来,是他打断了这种垄断式的局面,所以他在国内的电影圈里地位是很高的,但是说要超过张艺谋或者陈凯歌那就有点开玩笑了。
陈可辛导演跟冯小刚导演类似,他的作品主要影响力都是在我们中国这边,不过他的电影确实拍得好看,最喜欢的就是那部《投名状》了,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同样名气到不了国外,没拿过什么国外的大奖,国内的大奖好像是都拿过。
所以综合来说,题目上的四位导演,我觉得地位最高的就是张艺谋导演了,能跟其抗衡的华人导演应该只有李安和陈凯歌了,陈凯歌导演吃老本所以我就把他排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