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哪個電影有穿旗袍打麻將

哪個電影有穿旗袍打麻將

發布時間:2023-01-21 07:48:12

❶ 有一部電影,是有一個女的玩牌、麻將什麼的很厲害是什麼電影 2000~2010之間

《我老婆是賭聖》
張家輝、孟瑤主演
阿輪(張家輝 飾)是個情場敗將,經常給女朋友欺負及欺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沙灘救了患上失憶症的盈盈(孟瑤 飾),並招呼她回家中居住。盈盈不單美麗、性感,還身手了得,幫助阿輪收爛帳,把欺負他的女友打走。盈盈心算比計算器還要快,且賭術精湛,麻雀、賭波、賽馬,她無一不精通。阿輪深深的愛上了盈盈,向她求婚,想不到她竟答應了! 可惜,好事多磨,在婚禮舉行前夕,盈盈突然失蹤。到阿輪找到她時,原來她已在參加亞洲賭王大賽,對手是無惡不作的賭場大鱷仇曼聯,她還有一個未婚夫亨利。

❷ 電影《花樣年華》:一個書生的復仇

人是會變的,這是真理。以前看不進去,覺得枯燥無趣的書,漸漸的也看得進了。以前顏控,不覺得三毛美,但現在看三毛中年的照片,竟覺得她是個閃閃發光的女子,人群中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

同樣的,還有這部影片《花樣年華》,十幾年前王家衛風頭正勁的時候,我只看了不到十分鍾就看不下去了,色調灰暗,壓抑,除了美人與旗袍,不知所雲,果斷棄了。那時的眼裡太干凈,不諳世事,黑白分明,看不得背叛與曖昧,這片子既看不懂,也覺得很悶。

趁著這雨天,在家裡又重新看了一次, 竟然不知不覺看完了。而且第一次GET到了王大導演的功力,以前是我太膚淺。王導調動情緒的功力真是一流,昏黃的燈光,艷麗的旗袍,搖曳的美人腰肢,流暢的線條,表情陰郁的年輕男人,濕淋淋的街道, 曖昧的情慾就象是美人的旗袍,恰到好處卻又戛然而止.........

哪裡是傳說中的一段愛而不得的愛情故事, 我只看到,分明是一個書生般的溫雅男子帶著恨意的復仇之路。

故事的開頭,六十年代的香港,蘇麗珍到一間公寓樓內租房,在蘇麗珍准備離去之時,周慕雲也來到這幢樓里租房子,房東孫太太好心告訴他,不巧剛剛租給了這位太太,你可以去隔壁顧先生家看看,他家可能還有空房。這是兩人的第一次相遇,就這樣兩家人即將成為隔壁鄰居。

搬家的那一日,很擁擠的走道上盡是人,兩家同時搬進來,你的鞋錯進到了我的家,我的雜志錯進了你的家,兩個第一次碰面,打招呼。本來搬家這對於小家庭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本應該夫妻一同出馬。卻只看到兩家都是只有一個人在忙碌。陳家是太太蘇麗珍在忙,連房東孫太太也說,你應該等你先生從日本回來再搬的。另一對,也是只有周先生一個人在整理,忙碌,既要整理自己的雜志,又要整理太太的鞋子和衣物。這些鏡頭似乎也在說明,在夫妻關系中,這兩人都是更在意家庭,更多付出的那一個。蘇麗珍希望丈夫回來就有一個溫暖舒適的新家,而周暮雲則心疼他經常上晚班的太太,寧肯自己一人辛苦。 在關系中,付出更多的,更在意關系的那一個,往往是悲情者 。

有了兩對小夫妻的加入,這層樓里的生活熱鬧起來,顧太太與孫太太都愛好麻將,也會熱情的邀情兩對小夫妻參加。鏡頭一轉,蘇麗珍的丈夫在打麻將,蘇麗珍身著亮色旗袍,穿綉花拖鞋坐在丈夫身邊,輕撫丈夫肩膀。看得出她很愛丈夫,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她是從來沒坐過麻將桌的。而另一邊,周慕雲太太出場,風姿搖曳,有幾分賣弄,幾分示威的走向麻將桌,鏡頭只給了一個背影,時尚短發,紅色露背旗袍,坐在蘇麗珍夫婦對面,而同時,周慕雲下場,路過蘇麗珍身邊,需要對方讓路時,表情客氣有禮,可以看出,此時兩人並無過多交集。

而在上一個鏡頭中,周暮雲的太太還是一身暗色旗袍,坐在麻將桌上,看著蘇麗珍款款出門,閑閑說了句:」原來是接老公,難怪打扮得這么漂亮。「此時,這個女人已經開始暗地裡和蘇麗珍較勁,兩個女人的戰爭已經開始,兩對夫妻間有了間隙,有人已經暗通款曲,而其他的兩人還被蒙在鼓裡。

蘇麗珍無疑是美的,她的美在於不自知。她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美,所以她的美不是賣弄似的風情和俗艷,而是克制,婉約,典雅的美。

蘇麗珍是上海人,60年代在香港,會打字,顯然是受過很好的教育,出身於不錯的家庭。丈夫是日資企業的買辦,自己是一家公司的秘書。每日打扮妥貼出門,妝容發飾一絲不苟,工作上有條有理,幫助老闆同時應付情人和太太,處理事情滴水不漏。對待房東一家永遠客客氣氣又保持距離,這樣的蘇麗珍,既會說流利的粵語,也會說地道的上海話,這是香港第一代的職業女性。無論家裡發生了什麼,第二天仍然能收拾好心情,自強,自立,開始長出堅硬的殼。

周慕雲的太太想必也是美的,電影中從未給過她的正面。是一家酒店的前台,在那時的香港,想必也是年輕貌美夠伶俐才可以勝任的吧。周慕雲在報社工作,也是儒雅斯文的書生相貌。蘇麗珍的丈夫陳先生經常去日本公幹出差,會給妻子帶一些新奇的,香港沒有的飾品,包包,鞋子等。這樣的男人勢必是善於討女人歡喜的,年輕貌美恃靚行凶的周太太怕是也抵擋不了這樣的誘惑,天真的輕易的就放棄了底線。

在開始的最初,被背叛的兩個都還沒有發現,只是一個丈夫總是公幹,一個妻子總是值晚班,在幽暗的樓道,喧鬧的面攤,一個西裝革履,黯然神傷,細細的嚼著面,一個窈窕身姿,身著精緻美好的旗袍下樓,一個人孤單的買面,上樓,影子拉得好長。。。。那份孤寂,讓人心酸。

突然有一天,蘇麗珍提前下班回家,聽到隔壁熟悉的聲響和動靜,她顫抖著敲門,門開,是周太太。她眼含著淚光問了一堆問題,對方含糊作答,卻不讓她進門,她也終是沒有勇氣往裡走一步,看一眼......

而周慕雲去接晚班的太太下班,發現太太早已下班,那份尷尬和憤怒卻是拚命也掩飾不住。

至此,事情已清楚明白。陳先生和周太太在一起了。終於,被背叛的兩個人聚在了一起,壓抑又悲憤的討論,那兩個人到底是如何開始的?是從什麼時候起,又是誰主動的呢?

於是他們開始模仿扮演那兩個人.

第一次角色扮演:「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蘇麗珍 :你這么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說你?

周慕雲 :已經習慣了,她不管我...你呢?你先生也不說你?

蘇麗珍: 我先生早就睡了.

周慕雲: ...今天晚上別回去了.

蘇麗珍: 我先生不會這么說的.

周慕雲 :那他怎麼說?

蘇麗珍 :反正他不會.

當周慕雲去摩挲蘇麗珍的手臂時,雖然明知道他們是角色扮演,但是女方跟觸電似的馬上就躲開了.此時,蘇麗珍是抵觸的,象所有的賢妻良母一樣,對待除丈夫以外的男性都充滿了戒備和防範。

第二次角色扮演 , 他們都喜歡吃什麼?

他們兩人一起吃飯,想要了解對方的丈夫和妻子都喜歡吃什麼,口味如何?通過吃飯,角色扮演,兩個本來飽受痛苦的兩個人,突然之間有了分擔,有了一點點變化,兩人此時由同情,安慰而漸漸有了一點點滋生的曖昧,但正如蘇麗珍所言,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兩人都有道德的制高點在,不肯同那兩個一樣,做了失德和傷害別人的事。

周慕雲的復仇計劃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從那封日本來信!

王媽拿到一封帶著日本郵票的信誤以為是蘇麗珍的,可是卻是周太太從日本寄來給周慕雲的,周慕雲在讀完那封信後,憤怒的把信撕了,眼神陰郁。

可是鏡頭一轉,收音機里卻傳來了遠在日本公乾的陳先生給蘇麗珍點了一首歌。這也意味著兩個人不同的結局。周太太已經和周慕雲攤牌,做了個不留後路的決定。而蘇麗珍的丈夫陳先生,卻仍然不願拋棄妻子,仍有歸家之心。 兩個心事沉沉的人,都在聽著同一首歌曲,各懷心酸,各有決定。

第三次角色扮演,題目是:他們此時在做什麼?!

通過周太太日本來信和陳先生點歌,兩個人無疑是一起在日本。所以被背叛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自然會想起:那兩個人此時在做什麼?

看此時周慕雲的眼神

周慕雲此時復仇念頭已起。你的丈夫此時正在對我的妻子做什麼 ?我的家庭已經破碎,而你和你的丈夫卻還有破境重圓的機會。那麼,我便要狠狠傷害他的妻子!也許,此時的周慕雲也弄不清楚,他想要復仇的人,究竟是引誘他妻子的陳先生,還是背叛他的妻子?或者,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他已經把蘇麗珍當成了那個背叛的妻子?不管是哪一種,他都把復仇的對象確定為了蘇麗珍,接下來,他將開始復仇之路。

花樣年華的精彩或者說讓人費解的地方在於,導演剪輯掉了大量的關鍵鏡頭,只留下最少的鏡頭來敘述故事,所以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如同上面的那一幕,兩個人究竟有沒有突破禁忌在一起?影片中沒有明確,但我的解讀是---沒有。

因為蘇麗珍,這是個下樓買碗面都要打扮得漂亮,無懈可擊的女人。她明知道丈夫就在周家的房間里,可卻沒有勇氣推開周太太,大鬧一場,甚至往裡面看一眼都沒有。是她真的沒有勇氣嗎?!不!她並不想大鬧一場,然後離開丈夫。她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丈夫,也更想要體面正常的生活。所以,她選擇了堅持和隱忍,但這是基於對丈夫和對周太太的判斷和了解上。那種天真和不顧一切的女人,終究是不適合婚姻的,做為在生活里對自己嚴格的女人,同對自己的體型和妝扮一樣,她不喜歡脫離軌道,她始終要活得驕傲,好看,體面。所以,她不可能讓自己失控,她清楚,這,很危險。

而周太太是如何呢,在上一個鏡頭中,當蘇麗珍敲開周家的門,面對周太太之後,畫外音出現,是周太太對陳先生說:是你老婆,你到底有沒有跟她攤牌?......那你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鏡頭暗下來,有一個女人躲在浴室里哭,起初我以為是蘇麗珍在哭,可是後來是周慕雲敲門,我才明白那是周太太在哭。在那一刻,高下立見,勝負已分。

接下來,周慕雲開啟滿是套路的復仇之路。

套路一:寫小說 ,周慕雲借寫小說為名,常向蘇麗珍請教。

兩人開始合作寫武俠小說,孫太太一家與顧先生一家外出吃飯突然提前回來,顧先生大醉,蘇麗珍怕引起鄰居閑話,躲在周家沒敢出門。

第二天晚上,她才換上周太太的鞋,假裝剛下班回家。

這件事,蘇很懊悔,本來明明沒有發生什麼,卻弄得自己好像很見不得人,被困周家一天。很是難堪。

套路二,租房子 。因為周慕雲生病,蘇麗珍給他煮了芝麻糊,他能確定蘇對他有好感。然後,開始在外面租房子,邀請蘇一起來寫武俠小說,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蘇幫他寫了小說,現在拿到了稿費,而且還不斷有人約稿,想在外面租個房子,這樣蘇過來也方便,同時他也不想讓鄰居有誤會,這樣對蘇也不好。

蘇回答說:何必多此一舉呢。畢竟都是你自己寫。第一次引誘計劃失敗。

第二次,玩失蹤。

第一次計劃失敗以後,周慕雲仍然相信,蘇麗珍對他是有好感的,只是她暫時還沒有勇氣更進一步,她還需要被推著再往前進一步。於是周慕雲以退為進,欲擒故縱,故意玩起了消失,不再回家,住進了租住的賓館。

平時經常相見的人突然一連好幾天不見了,當習慣了兩個人相處,突然又失落成一個人的時候,滋味是不好受的。果然,蘇麗珍有點慌了,她打電話到報社,可是同事沒有人知道周在哪裡。終於,在蘇麗珍最焦急的時候,周給蘇打電話了,孤單已久的人哪裡經得起這樣的撩撥,蘇麗珍匆匆趕向酒店。

當聽到蘇按門鈴的時候,周慕雲低頭冷笑了一下。

也許,當機會來了的時候,他既覺得馬上就會有報復的快感,又或許,他已漸漸滋生出愧疚,這樣的報復有必要嗎?他自己或許都不知道,是否對蘇麗珍產生了感情。

蘇麗珍來了,和周見面後,問是否要幫他買點吃的,周說:"隨便。我沒有想到你會來。"「蘇麗珍卻說:"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然後離開。

周慕雲紳士的表現,讓蘇麗珍一點點卸下了防備,兩人以後經常在這間房子里會面,一起寫小說。蘇麗珍這時是輕快愉悅的,而周慕雲卻仍然陰郁低沉。

第四次角色扮演  假如蘇的丈夫回來了,親口承認自己外面有女人,蘇麗珍該怎麼辦?

雖然是假扮,可是蘇麗珍卻沒想到,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自己會這么的沒用,和這么的傷心。

因為蘇麗珍經常晚回,而被房東孫太太教育了幾句,蘇又開始退縮了。這個時候,周慕雲開始實施他最後的計劃了。他告訴蘇麗珍,他准備去新加坡工作,蘇麗珍很擔心的問,為什麼?周說:「換個環境,省得聽那麼多閑言碎語。蘇麗珍說:我們自己知道沒什麼不就行了?

這又是以退為進。他看得分明,是蘇麗珍不願失去,但又不願再近一步。

周慕雲:本來我也這么想,所以不怕別人說什麼...我相信自己不會跟他們一樣的......可是原來我會...我知道你不會離開你先生...我想走開.

蘇麗珍:我沒想過你真的會喜歡我.

周慕雲說:我以後不會再找你了。好好守著你先生吧。(真是字字誅心)

在上一次角色扮演時,他讓蘇麗珍體會到了對丈夫失望的傷心,而這一次他讓蘇麗珍切實的體會到了,如果失去了周慕雲,她的傷心將遠超過上一次,無形之中,蘇麗珍已經離不開了周慕雲。

終於第一次,蘇麗珍說,今天我不想回去了。她已經完全卸下了防備,准備交付真心。可是,他們還是先後下車,前後回家。

最後,有天,很突然的,周慕雲給蘇麗珍打了一個電話: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跟我一起走嗎?

當蘇麗珍急切的趕到住所的時候,周慕雲早已離開。他的復仇計劃不就是這樣的嗎?讓這個女人愛上他,離不開他,然後拋棄她,讓她畢生都在為自己的懦弱,缺乏勇氣而自責、後悔,也永遠陷落在被拋棄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殺人哪比得上誅心!  真狠!

一年後,沉浸在痛苦中的蘇麗珍想盡辦法找到了周慕雲在新加坡的住所,她看到了當年她遺留在周家的那雙綉花拖鞋,她釋然了。一雙拖鞋從香港帶到新加坡,終歸,她並沒有輸得太慘。

她留下了帶有口紅的煙蒂,帶走了自己的綉花拖鞋,最好的報復不過是讓他再也沒有可懷念的過往。

四年後,周慕雲重回故居,物是人非,卻與住在隔壁的已為人母的蘇麗珍擦身而過。

同年,周慕雲在柬埔寨的寺廟,將自己的心事都傾訴於一個樹洞,並用泥土封上。那是要多麼沉重,無法化解的心事,才要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解脫 ,是他對復仇的悔恨,還是對蘇麗珍的感情,還是愧疚,因為自己的報復而讓自己錯失了曾真心待他的女子?

有很多人評論說,周慕雲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換妻機會,也有人為他們四年後的錯過而惋惜不已。而我想說,這真的是最好的結局了。如果從頭來過,蘇麗珍仍然會這樣選擇。而在電影中,蘇麗珍最終也有了新的生活,她是任何時候都要活的得體的女人。

真實的生活無數次的告訴我們:所有的久別重逢都是狗尾續貂。

告別過去,方得善終。

PS:太長了,感謝讀完。寫的累死了,看來我這種智商低的人,真的不適合看王家衛的電影,人家明明拍的是文藝片,我卻要當懸疑片來看,因為,看不懂啊,看來,文藝女青年這個稱號我這種女漢子是當不了的。

❸ 徵求電影《幸福會》(Joy luck club)中文影評

電影講的是兩代人,或者確切地說,四對母女的生活。媽媽A是童養媳,14歲時嫁給一個小男孩,天天被婆婆責罵沒有生孫子下來,於是她想了個辦法,說祖宗認為他們的婚姻會給這家人帶來災禍,於是她總算換來自由,後來去到美國。女兒A小時候是國際象棋天才,由於媽媽經常炫耀她的成績,心生反感,跟母親大吵,拒絕再下棋,等到想下棋的時候,發現天賦已經不再跟隨她。長大後,母女倆一直處處矛盾,女兒想取悅母親,但屢屢失敗,直到她再婚,帶來一個洋女婿,洋相百出,以為母親會反對,結果卻意外發現母親很喜歡她的丈夫。兩代人的隔閡從此打破。媽媽B年輕的時候嫁給了一個浪盪子,絕望之際親手溺死了自己的兒子。離婚後來到美國,又再婚。但常常會陷入對過去生活的痛苦回憶之中。女兒B嫁給了一個賺錢很多的男人,但是這個男人把家裡的所有開支都平分,送了一隻貓給她做禮物,但是貓糧由女人來掏錢買,男人把家裡裝飾成鐵灰色,廚房裡貼著賬單,連冰激凌都是兩人一起付賬,盡管女人不吃冰激凌。媽媽來到女兒家,看到如此情形,問女兒為什麼要跟這個男人結婚,到底要什麼?離開這個男人,會有別人珍惜她。女兒幡然醒悟。媽媽C的媽媽新寡不久嫁給一個富豪家做姨太太,從此被家人唾棄。但C從來不痛恨媽媽,直到有一天媽媽把她接到新家,她目睹了媽媽的地位,應該說無地位可言,媽媽用自殺來教育C堅強,珍惜自己的價值。C成了新家裡讓人不敢輕視的人。C到美國後也生了女兒,女兒嫁入豪門,但是為了迎合夫家的地位和交際,漸漸失去自我,婚姻也面臨危機。C把自己母親的故事告訴女兒,女兒赫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因為正是自己的與眾不同吸引了出生豪門的丈夫,她找到了自我,也贏回了丈夫。媽媽D在戰爭時期逃難的途中由於身患赤痢,不得不遺棄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到美國後又生了一個女兒,關於她們的故事很零散,只是在電影里穿針引線,媽媽D逝世後,女兒D回到中國,找到了雙胞胎姐姐,電影結束。「喜福會」是四個老太太平時打麻將聚會的Party名稱。這部電影里四對母女的不同故事可以說是表現了代溝,以及世事滄桑是如何填平代溝的。也可以看出不同性格的女人的不同命運,媽媽A倔強不服輸,因此能沖破不幸的婚姻,也因此和女兒難以融洽相處;媽媽B單純因而婚姻痛苦,所以能提醒女兒思考自己的婚姻是為了什麼;媽媽C勇敢堅韌獨立,所以她知道女兒迷失的是自己的本真;媽媽D堅忍善良,代表了典型的中國女性形象。這樣看來,電影主要講的還是老太太們的命運。這么多故事是在喜福會的一次聚會上穿插講述的,因此盡管這么多人物的命運跌宕起伏,整個電影的調子還是溫馨溫暖的,女人們穿著中式的旗袍或者裙子,烏發如雲,耳環、項鏈、手鐲或金或玉,說的是英文,吃的有螃蟹,也有蛋糕。中西混雜,新舊混雜。媽媽們還是中國的媽媽們,女兒們則幾乎完全美國化了,她們的觀念是美國的,她們甚至聽不懂中文,她們是American Girls。但是這並不妨礙母親們用她們的觀念來教育和感化她們。盡管電影的很多細節和情節設置非常好萊塢化,然而在美國的這兩代中國女人的生活和命運就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美,始終有一根線牽著,這根線就是根,中國的根。所以,在好萊塢和中國傳統觀念、英語英語和中國面孔、中國裝扮的沖突和交融下,《喜福會》還是一部蠻好看的電影。

❹ 為了拍攝效果,在導演安排下湯唯留了八個月腋毛,敬業的湯唯你愛了嗎

作為一名演員,湯唯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演員為了塑造角色而做的。但是一個女演員能夠為了角色留了八個月的腋毛,可見湯唯是非常敬業的一個演員。而正是她的這種敬業,才讓我們看到了《色戒》中的王佳芝,也讓我們看到了湯唯這樣一個優秀的演員。

結語

湯唯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喜歡的演員,只是非常可惜近些年來湯唯減少了自己的工作量,我們也只能靠著她以往的作品來回味她的好演技。娛樂圈更新換代得這樣快,但是經典終究還是無法超越。而且像湯唯這樣為了角色能夠留足8個月腋毛的女演員也的確不太多見了。

所以還是希望湯唯能夠再出來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❺ 驚悚片開始有四個女人打麻將 牆上掛一副穿紅衣女子的畫叫什麼

《半夜不要照鏡子》
引子是四個貴婦打麻將,聊天聊到了牆上紅蓋頭女人的畫像上,然後死了一個貴婦,正片開始: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五位俊男靚女來到陰森恐怖的巫鎮,探尋傳說中的「鏡中鬼」,卻一個個被神秘力量吸到鏡子里,或慘死在鏡子前,鏡面上滲出汩汩鮮血……僅剩的一位美女按照傳說中的方式,來到最詭異的古鏡前,點起蠟燭,開始削蘋果,鏡子里的自己,冷冷地看著鏡子外的她。一隻慘白的手,從鏡子里伸了出來…

❻ 求花樣年華的影評

這是一部看後會沉重的影片,也是一部看後會思索的影片。不少人觀看它只是因為那絢麗的旗袍。的確,那26套婉約幽雅的旗袍緊緊包裹出張曼玉玲瓏曼妙的曲線時,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可如果只是為了欣賞服裝美而觀看此片的話,那未免有點糟蹋一部好片子了。
好片子像是一杯清茶,乍品沒什麼滋味,可細嘗之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會不知不覺地飄溢在你的五臟六腑間。《花樣年華》就是這樣一部片子。無論是鏡頭中精緻的特寫,還是絲絲小雨中由昏黃路燈投下的柔和光線,或是整個畫面色彩的鮮明層次,色調搭配技巧的奪人眼目,都是導演王家衛和攝影杜可風深厚功力的體現。還有不得不提的片中的聲音藝術,就算是雨滴落地的聲效都是那樣富有感染力,就更別提片中那伴隨著男女主人公在樓道里多次相遇時恰如其分地響起的影片的主旋律--抒情中帶有絲許壓抑的提琴曲了。影片的這些硬體設施做的完美無瑕,更可貴的是影片的靈魂--內容情節,王家衛一樣描寫的匠心獨運。
像是片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場景:周慕雲一個人在面攤落寞地吃著雲吞面,此時的鏡頭長時間地定格在他的面部。他的眼神里充滿苦悶和孤獨--為了總不歸家的妻子。這時蘇麗珍提著精緻的保溫壺出現在潮濕的石板路上。鏡頭由她纖細的手拍起,逐漸上移到她的胸前,卻始終看不到她的臉。這種開放性的構圖可以引起觀眾無數的想像力。她來到面攤前,同樣一份雲吞面,臉上帶著一種沉思的憂郁的神情--為了不歸的丈夫。另一對在享受愛情,而這一對只是在各吃各的雲吞面。不得不說,此刻導演用一種明暗線交織的手法既含蓄又內斂地表現了兩種愛情的理念。而這種意境,只有在反復細細地品味後才能理解,可謂是該片的一個經典的情節。
還有一處讓人記憶深刻的片段出現在該片的中下段。周慕雲終於鼓起勇氣向蘇麗珍表達了心中壓抑已久的感情。可蘇卻用無語沉默來迴避。周看出了兩人不可能在一起的結局。於是,他請蘇麗珍幫他做件事--拒絕他,讓他練習承受住那份痛苦,蘇答應了。可當周說完「以後你自己好好保重」隨即放開她的手頭也不回地走開時,蘇卻開始心潮洶涌。此時運用了一段長鏡頭,特寫出了蘇的手在被松開瞬間的抽搐,跟著緊緊抓住另一隻手臂,手上的青筋凸現,一種油然而生的痛苦陡然現於手部。接著鏡頭移到她的臉:不忍、難過、沖動、壓抑......種種表情交匯在一處。緊接著,蘇伏在周肩頭痛哭的場面出現,周的手不斷輕輕地拍打著她的肩,安慰地說「好了好了,只是演戲,只是演戲.......」一種壓抑已久的情感的驟然爆發,導演卻沒有刻意煽情,只是用嫻熟的鏡頭語言來婉約地表達,卻得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成功效果。只這一點,就可以讓許多動輒讓演員虛情假意地喊出「我愛你!」的導演好好學習。
片尾,周慕雲離開香港這個傷心地之後,蘇麗珍來到他的房間,點燃一根雪茄,不抽,只是放在那裡任它的煙霧繚繞、盤旋、四散。一種她曾經熟悉的香味。她呆坐在椅子上,眼淚開始滑落。一滴一滴,最後連成一片。此時,電影中的背景聲全部消失,一陣寂寥後,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響在蘇的心裡,也回盪在觀眾的耳畔--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
無言......
也許一切都應了該片的英文譯名:In the mood of love
只是那「情緒中的戀愛」,在那個消逝了的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就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沒有什麼新意,無非就是一個講述婚外戀的愛情故事;就影片的情節來說,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說簡單而又平淡。那麼,為什麼這樣一部故事普通、情節簡單的影片能被人們稱之為經典?關鍵就在於導演王家衛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別致的表現手法,通過這些藝術手法為這個普通的故事賦予了一個內蘊深廣、新穎脫俗的主題,使這部電影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一、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含蓄美。
藝術貴在含蓄,電影藝術也同樣具有這個藝術法則。含蓄的表達使得藝術作品的內蘊更加豐富、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題思想更具有韻味,令人回味無窮。《花樣年華》中正是具有這樣的藝術特色。導演王家衛用一種隱喻式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為這部電影增加了內在韻味。猶如一首朦朧詩,每一個字包括每一個標點都有它代表的象徵意義,也像是一幅寫意畫,每一個線條隱含喻意。頗具特色的隱喻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得這部作品在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顯得既含蓄又有深度。影片不僅僅是反映了周慕雲和蘇麗珍因為各自的愛人出軌的不幸,也不僅僅是反映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而是映射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人們的普遍的感情生活和道德觀念等內容。
(一)隱喻式的表現手法對影片主題的含蓄表達。
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它的主題並不是直接告訴觀眾的,而是隱含在每一個細節中,要靠觀眾去體會的。《花樣年華》中王家衛用隱喻蒙太奇和重復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題含蓄而又自然傳達出來,在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的同時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會的真實現狀,賦予影片時代色彩和社會意義,提升了影片的藝術價值。例如,影片通過蘇麗珍替何老闆給何太太(何老闆的妻子)和給余小姐(何老闆的情人)打電話、買禮物的情節,說明了老闆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間來回周旋。結合整個劇情,我們無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會的小資們的真實生活和情感現狀。不只是蘇麗珍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出牆」,很多人和他們一樣都在外面有情人,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花樣年華》中,導演正是運用一些系列隱喻式的表現手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時代特徵和文化內涵等內容暗含在每一個細節中,在深化主題思想的同時,使其在表達上具有含蓄美。
隱喻蒙太奇是表現蒙太奇中的一種藝術技巧。隱喻蒙太奇是「把表現不同形象的鏡頭畫面加以連接,從而在鏡頭的組接中產生比擬、象徵、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1]能給人一種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的感覺。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多次運用隱喻蒙太奇這一手法對影片的細節上的處理,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增加了影片的含蓄美。如影片中 「昏暗的路燈」這一鏡頭的多次出現,這盞路燈似乎就是蘇麗珍寂寞和孤獨的內心。丈夫老是不在家,只有她獨自一個人每天去小面攤吃飯。猶如街頭道路等一樣,孤苦伶仃。再如,影片中幾次「掛鍾」的空鏡頭的出現,很容易就使觀眾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歲月的無情,很具有隱喻意義。還有周慕雲離開香港去新加坡時出現在影片中的一棵樹的鏡頭,這個鏡頭導演用仰視的角度去拍攝,由一片藍色的天空和一棵細高的小樹組成的畫面,交待了場景由香港到新加坡的轉換和時間上是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轉換。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暗示著周慕雲和蘇麗珍之間的感情已經越來越遠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已經永遠的不可能了。《花樣年華》中這些隱喻蒙太奇技巧在細節處理上的應用,增加了影片主題的含蓄美,調動了觀眾的情感和思緒,使觀眾無形中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生活的兩個已婚男女之間既相愛而不能愛的無奈、傷感的情緒。
此外,《花樣年華》中反復出現主人公周慕雲和蘇麗珍各自走過狹窄的樓梯,從家到小面攤和從小面攤到家的畫面。這一畫面反復出現,表面上是對主人公生活的表述。而實際上王家衛使用的是 「把表現同一內容的鏡頭畫面在影片中反復出現,以突出、強調這一內容象徵意義的蒙太奇技巧」[2],也就是重復蒙太奇技巧。導演之所以要這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使用這一表現技巧,目的就是要,以他們不斷地從樓梯上上上下下、進進出出畫面來象徵他們孤獨、冷清的生活狀況,為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間發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筆,同時也隱喻了他們兩個人之間會有故事發生。在這部影片中,另一處巧妙使用重復蒙太奇的地方是,周慕雲為了寫小說在賓館里租了一間房子,蘇麗珍知道後去賓館看他時,蘇匆匆走上賓館的樓梯,然後又匆匆地走下賓館的樓梯的鏡頭反復出現。蘇麗珍上去又下來、下來又上去,上下樓的畫面重復很容易就讓觀眾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激烈的心理斗爭。此處暗喻著一種矛盾,實質上對周慕雲產生了感情,想去看他,但又因為自己身為人妻,受道德的束縛而避免「跟他們一樣」。這里的重復效果,巧妙而貼切的展現了人物的矛盾心理,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導演在向觀眾傳達這些思想內容時,不是直白的告訴觀眾,而是把這一切都隱藏在畫面的不斷重復中,增加了電影的韻味。
(二)明暗和色彩對主題的暗示。
影片的明暗和色彩雖然不是表現主題思想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明暗和色彩在《花樣年華》中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昏暗的色調和女主人公身上不斷變化的服裝色彩對影片的主題表達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把絕大部分畫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採用這樣的色調,暗示了故事中的時代氣氛、生活真實和情感主題,造成一種陰暗、低沉、壓抑、傷感的氛圍。暗調在《花樣年華》中的使用給人造成一種懷舊、傷感的思緒。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樓梯、走廊、陰暗的房間和黑暗的街道中……灰暗的畫面效果為影片蒙上了一層時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會狀況和影片中兩個主人公的感情遺憾。暗示著周慕雲和蘇麗珍不可能擊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們終究不可能越過內心中道德的束縛。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調為背景,使主題顯得厚重、深沉、壓抑,把觀眾的思緒帶入了一種「悲」的 狀態,使人預感到了影片「悲」的結果,讓人感受到了一個發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愛情故事的真實。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面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里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3]。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三)道具的象徵意義。
在這部電影中,似乎沒有多餘的東西,每一個鏡頭、畫面,每一段對白、音樂,包括每一件道具在影片中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象徵意味。王家衛沒有放過每一個細節對主題的表現作用。影片中的旗袍、綉花拖鞋等道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象徵意味。不但為影片增添了民族氣息,也增加了主題的含蓄性。
旗袍是《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蘇麗珍身上更換了27次的漂亮的旗袍暗含著多層的象徵意義。《花樣年華》中導演把旗袍作為一種隱喻道具,無形中向觀眾傳達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緒變化,起到了塑造藝術形象的作用。「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裝,象徵著高貴、典雅」[4],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服裝樣式都是旗袍。導演王家衛把這樣一件代表高貴、典雅的服飾作為女主人公的唯一服裝,可謂用心巧妙。在影片中旗袍象徵著蘇麗珍高貴的個性特點,她一直對自己、對周慕雲說「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表現了她心中高貴的個性特點。而且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在一定意義上,旗袍在影片中也是傳統思想的象徵。正是由於蘇麗珍的「高貴」個性,以及受到傳統道德思想的影響,使她無法克服自我、沖破道德的束縛去追求自己的真愛。這就是成就了他們「無言的愛情」的主要原因。
《花樣年華》中出現了四次的蘇麗珍的一雙綉花拖鞋,在影片中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房東的突然回來,蘇麗珍被控在周慕雲家裡,為了避嫌,她穿著周妻的皮鞋假裝成剛下班回家,於是就把他的綉花拖鞋留在了周慕雲的家裡。周慕雲一直把這雙綉花拖鞋珍藏,就連離開香港去到新加坡,他也帶著這雙鞋。這就為賦予這雙綉花鞋特殊的寓意。它象徵著周慕雲對蘇麗珍純潔而真摯的愛,是二人之間美好愛情的象徵。後來,蘇麗珍去了一次周慕雲在新加坡住所,她並沒有見周慕雲,在周的房間里默默地停留了片刻就走了,臨走時她悄悄的帶走了那雙綉花拖鞋……刻畫出了她對自己和周之間沒有結果的愛情的無奈心理。周慕雲在屋內到處亂翻,卻再也沒有找到這雙綉花拖鞋,它永遠的消失了。綉花拖鞋的消失,是他們之間愛情永遠不會有結果的象徵。
二、敘述形式上的簡潔對主題的強化作用。
「電影天生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著,或者說電影就是因敘事而存在的」[5]。電影和小說一樣,人物與情節是一部電影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一般情況下曲折的故事情節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最能吸引觀眾。而在《花樣年華》中 ,王家衛卻以高度簡化的情節和高度省略的人物以及極其精煉的人物對白來敘述故事,風格有點像法國新浪潮電影中淡化情節、淡化人物性格等的敘述特點。這種敘述形式所帶來的效果就是,整部影片簡潔精練,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使人感到影片在敘述過程中沒有一絲多餘的成分,每一個細節都與主題有著緊密的關系。
(一)高度簡化的情節。
《花樣年華》的情節是非常簡單的,從開始到結尾,沒有絲毫的跌宕起伏。影片中情節的高度簡化使得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顯得非常的整潔、干凈,沒有贅余。如從蘇麗珍、周慕雲租房到他們搬家的情節過渡。租房的畫面之後緊接著就出現了搬家的畫面,中間沒有任何其它的情節。而且在周慕雲去找房子租的時候,孫太太告訴他「真對不起,房子已經租給剛才那位太太了」告訴他隔壁有空房讓他去看看,然後就出現了兩人搬家的畫面。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過渡極度簡潔、緊密。這樣快捷的過渡雖然有時候可能會給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帶來一定的難度,令人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但是仔細體味,就會發現這種過渡對影片主題的表現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能夠有力的強化、突出主題。猶如中國的唐詩宋詞,語言簡潔但意境深遠。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簡化了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是「怎樣開始的」,高度簡化了除主線以外的其他情節和內容。所有的情節和鏡頭都緊緊地圍繞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變化而進行,直奔主題。影片中周慕雲發覺自己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發生了婚外情、蘇麗珍也覺察出自己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發生了婚外情後,二人心理都很難受,不願面對事實。這時影片的場景突然從公寓切換到了咖啡館,男女主人公在咖啡館的場面突然的出現。他們在咖啡館里想要知道「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緊接著畫面又一下轉到了在狹長的街道上,二人模擬周妻和蘇夫之間的戀情是怎樣開始的,是誰先主動的?從公寓到咖啡館再到二人在街上的模擬畫面,情節跳動的跳躍性很強。再如周慕雲在賓館的客房裡寫小說,蘇麗珍去看他,銀幕上蘇麗珍上樓的畫面剛剛結束,就出現了二人在門口告別的畫面,省略了蘇麗珍進入房間後的內容。整部影片省去了一些過渡性的情節,只保留了最能表現主題的主要情節,強有力的突出了主題。這種對情節的簡化造成了情節與情節之間的空白 ,也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使人不斷地在回味影片所要傳達的思想意圖。
而且這種對情節的簡化在無形中強化了對影片中人物飄忽不定、復雜微妙、難以捉摸的內心情態的變化的表現力,使得這部電影具有很強的抒情性質。在影片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幅畫面和每一個細節包括音樂、色彩等都能都流露著對情感的抒發,表現著人物心理的復雜、矛盾、微妙的變化。 周慕雲臨走前的一個晚上和蘇麗珍在一條昏暗寂靜的街道上見面,周說「我知道你是不會離開你先生的」,蘇麗珍伏在周的肩頭哭泣,之後是他們坐在汽車里離去的畫面,蘇在車里說「今晚我不想回家」,並沒有交代他們去哪裡、干什麼。只是接著出現的是一面掛鍾的鏡頭,畫外是周慕雲的聲音「是我,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給我一起走?」。然後出現的是周、蘇在不同的地方聽著蘇的丈夫為蘇麗珍在收音機里點播的周旋的《花樣的年華》二人神情黯然。這一系列的情節快速轉換,很直觀明了刻畫出了男女主人公內心的遺憾、無奈、傷感、失落的復雜心理和微妙的變化過程。捨去次要的,緊抓主要的,突出強調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過程,增加了影片的表現力,使觀眾能緊緊抓住影片的主旋律。
(二)高度省略的人物。
在《花樣年華》中,除了在情節上的簡化之外還有對人物的省略。整部影片中除了男女主人公之外就是幾個與主題關系緊密的人物,幾乎沒有其它閑雜人物的出現。就連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也沒有實際出現,只是出現了幾次背影和聲音。有人把王家衛的這種手法叫做「人物的缺席」,其實就整個影片中出現的人物來看,應該用「人物的省略」更為恰當。就整部影片來看,出現的能夠看得清面目、有台詞的人物只有十個,其中包括只有一句話台詞的搬運工、新加坡房東,就連房東顧太太也只出現了一次,只有一句台詞。房東孫太太家就只出現了孫太太和傭人兩個人物,孫先生、孫太太家的其他人根本就沒有出現。並不是說孫太太家裡就只有孫太太一個人,從「王媽,開飯吧、三哥他們都餓了」一句話中可以判斷出他們家還有其他人,但是影片中並沒有出現。此外影片中還省略了何老闆的情人和太太、顧先生一家人、還有周慕雲工作的報社的其他同事、蘇麗珍上班的公司的其他同事等人物。導演設計如此多的人物沒有出現,已經不只是人物的「缺席」了,實際上應該是對人物的省略。
這種大量省略人物的方式,增強了對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內心情感的發展,使故事的發展緊緊圍繞著周、蘇二人,無疑對突出表現主人公之間的心理變化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強化了影片的主旨。
(三)高度簡練的人物語言。
對白是電影聲音中最主要的元素,「它有幫助了解人物性格、情緒,提供事件發展線索的作用」〔6〕。《花樣年華》中人物的台詞非常地簡練,人物的對白往往只有簡短的一句話甚至幾個字。如周慕雲和何蘇麗珍見完最後一面坐在計程車內離去時影片只出現了蘇麗珍的一句話「我今晚不想回家」。周慕雲即將要去新加坡時給蘇麗珍打電話,只用了一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來表現他內心希望和蘇麗珍在一起的心理。周慕雲的這句話之後,是周慕雲所住的賓館房間以及周站在窗前痛苦等待,然後靜靜離開的情節,接著是蘇麗珍匆匆的下樓梯的鏡頭、床上默默坐著的鏡頭,很長一段時間後出現了一句話「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從周慕雲說那句話到蘇麗珍說這句話的過程中沒有其他的人物對白,只有背景音樂。短短的兩句話使觀眾體會到了他們兩個人一個在痛苦的抉擇,一個在痛苦的等待的心理情態。再如,周慕雲的妻子在給蘇麗珍的丈夫打電話時,也只有簡短的兩句話「你到底給你老婆說了沒有?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了。」而且沒有出現蘇麗珍丈夫的聲音。只這么簡單的兩句話,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兩個婚外戀者的人物情態。簡潔精煉的人物語言,是這部影片一個特點,有時候簡簡單單幾個字、幾句話就把影片想要表達的內容貼切表達出來的,話語雖少但是句句都是意蘊很深,使整部影片充滿抒情意味。
影片運用高度省略的藝術手法,簡化了情節、簡化了語言、省略了人物,為觀眾留下了大量的想像空間。取雜留精,使得主題更加突出、鮮明。
三 、平緩均衡的節奏,使影片主題更具抒情意味。
「電影,既是一部善於講故事的機器,又是一支抒情言志的彩筆」[7]《花樣年華》雖然情節的過渡很簡潔,但是整部影片在敘事節奏上顯得很均衡,令影片具有很強的抒情意味。觀眾就像坐在一輛勻速而平緩行駛的列車上,一路觀賞優美的風景一樣,在觀賞的過程中引起了一系列感想和思考。從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搬進同一座公寓到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間發生婚外情再到他們之間發生感情然後到男主人公的離開,這一系列的情節推進都是同一個節奏,從開始到結尾沒有任何起伏。正是由於這種平緩的敘事節奏,使影片有充分的時間去刻畫細節,更好的表現主人公豐富而復雜的心理,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同時給觀眾留下想像、思考的時間。
而影片中人物的動作和主題音樂的協調是十分的完美。在主題音樂舒緩的三拍子節奏下蘇麗珍獨自拎著飯盒出去買飯時走路的動作,周慕雲在小攤上吃混沌時的面部動作、坐在辦公室邊抽煙邊寫稿的動作等等,每當主題音樂響起時,人物的動作和著音樂「啪——噠——噠」三拍子緩慢節奏運動著,如同一位舞蹈家在音樂中翩翩起舞一樣優雅、合拍,令人陶醉。王家衛用慢鏡頭的手段把人物的動作和電影的主題音樂完美結合,動作與音樂完全一致的節奏。強烈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聽著主題音樂看著蘇麗珍在昏暗狹長的樓道里緩慢行走的動作,我們不能不體會到她內心的寂寞與壓抑。看到周慕雲默默離開賓館房間的一系列動作,我們無不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痛苦與無奈。還有二人在賓館的房間里一起寫小說的慢鏡頭,也在主題音樂的旋律下以舒緩的節奏呈現,展現了二人在一起度過的那段令人留戀的美好時光。導演把這些動作用慢鏡頭拍攝下來配合音樂的旋律放出來,舒緩的節奏感很強。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在平緩的節奏下,我們感受到了影片所要抒發的感情思想、感受到了二人由寂寞到相愛再到離去的愛情過程,到底是對是錯,已經說不清楚了。

《花樣年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塑造了一個新穎脫俗、豐富多義而又含蓄蘊藉的主題。表現了「那個時代」、表現了道德與情感的矛盾、表現了六十年代殖民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表現了人性的復雜微妙。周蘇二人想「愛」 而又不去「愛」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受到的是人性、社會、道德之間復雜的關系,給人一種淡淡的遺憾和無奈。王家衛沒有把影片所要表現的內容僅僅定位在男女愛情上,而是通過一系列獨特的表現手法為其添加時代色彩、民族色彩和人性內涵,這正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

❼ 色戒電影中女主角挨打是多少時間的時候

這個情節發生在1小時43分左右,女主角跟漢奸王在一起的時候被打。《色·戒》是由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王力宏、陳沖主演的劇情片,於2007年11月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作家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以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准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將他們趕盡殺絕的故事。



(7)哪個電影有穿旗袍打麻將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何賽飛的主要戲份集中在與貴婦名媛的「麻將戲」上,因此打麻將成為何賽飛急需受訓的項目。對於麻將戲,李安的要求是「不僅要打得熟絡,打得優雅,而且要打得漫不經心。」

該片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大獎,台灣方面頒給李安及製作公司2000萬新台幣(約500萬元人民幣)獎金,李安轉手捐給新晉導演。

湯唯在正式拍攝前接受過一連串特訓,學蘇州評彈來培養氣質,學打上海麻雀來應付數場麻雀戲份,學習如何正確穿旗袍、穿高跟鞋走路,學習上海口音,學社交技能,符合舊上海的感覺。


❽ 拍完電影《色戒》後,相戀三年的男友為何與湯唯分手

兩人分手的原因,據坊間傳聞是因為湯唯接演李安的《色戒》,這原因和鄧超和赫蕾的原因相似的。女朋友接大尺度的戲,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播出,這個尺度可能真的超出了一般男人的界限。

湯唯的前男友田雨

王啟年的扮演者田雨,名不見經傳。隨著《慶余年》的熱播,幾乎個個人物都被大眾所熟知,話題度居高不下。其中王啟年,隨著范閑的隨身護衛滕梓荊的死亡,王啟年這個一開始只是小配角的人物,就走到了主角身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人物。

很多替人田雨惋惜,明明演技在線,卻一直只能演一些配角,但田雨自己卻早已習以為常。身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台柱級青年演員的田雨,一直為人低調,每一次都把角色那捏的恰到好處,讓觀眾直呼過癮。他的感情也是非常幸福,期盼田雨在未來能帶給我們更多經常的作品。

❾ 香港麻將電影

1、打雀英雄傳

《打雀英雄傳》是由鍾盛遠執導的喜劇片,陳小春、李彩樺、元華等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為爭奪「麻雀之王」,各方開始准備的故事。

2、雀聖3:自摸三百番

《雀聖3:自摸三百番》是《雀聖》和《雀聖2:自摸天後》的續作,是由林子皓執導,王晶編劇的麻將題材喜劇,郭晉安、森美、元秋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雀爺」萬叔的產業引發的爭奪戰的故事。

3、雀聖2:自摸天後

《雀聖2:自摸天後》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無厘頭喜劇片,該片由王晶導演,主要演員有應采兒、元秋、元華、王天林等。

該片講述了,家庭主婦細芬(應采兒飾)非常喜歡打麻將,但丈夫子雄(尹子維飾)不讓她去玩麻將,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去和街坊鄰居打麻將。細芬的麻將水平非常之高,尤其善「自摸」,因此被街坊鄰居們稱為「自摸天後」。

4、千門八將

香港電影,1981年上映,由孫仲執導,劉永/陳觀泰/羅烈等主演。被認為是大火的賭片《賭神》的前驅,香港賭片的前輩。

千門有八將,系八種角色扮演,分工合作成為老千社團成員。千門八將,角色分為「正、提、反、脫、風、火、除、謠」具體見詳細劇情。

5、雀聖

雀聖(Gong fu mahjong)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喜劇,導演以及編劇都是王晶,主演分別是生郭晉安、Cookies成員傅穎、同門師兄妹元華及元秋等。

該片講述了賭徒自摸西遇到天生過目不忘的茶餐廳伙計阿旺,阿旺偷偷摸摸跟自摸西學。二人迅速賺到不少錢,被在澳門擁有不少賭廳之天九哥留意。

❿ 電影《花樣年華》中,女主角蘇麗珍的多套旗袍有什麼作用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面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里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閱讀全文

與哪個電影有穿旗袍打麻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天堂里的電影用手機怎麼看 瀏覽:903
木雄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81
最好看的香港武俠十部電影 瀏覽:522
豆瓣評價在吧八點以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4
地獄審判者勇斗惡龍是什麼電影 瀏覽:154
電影曝光怎麼樣 瀏覽:206
好看的電影tvb 瀏覽:955
音樂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98
手機電影免費觀看網站迅雷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2
韓國最好看電影思悼 瀏覽:119
如何使用手機一起看電影 瀏覽:997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搞笑國產 瀏覽:885
好看的魔法打鬥電影 瀏覽:210
悍匪前後夾擊搶劫運鈔車是什麼電影 瀏覽:896
如何拍微電影賺錢 瀏覽:902
人民的利益是什麼電影 瀏覽:926
好看的搞笑電影推薦一下 瀏覽:568
10月歐美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548
對女人的酷刑有哪些電影 瀏覽:372
vr眼鏡要下什麼軟體才能看電影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