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百壯士完整版電影
你好,我是大大大大魚兒01,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提取碼:5upk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貳』 八百電影評價
對於很少進影院和果粉這些非資深非主流觀眾來說,《八佰》前半段的激戰和中場的護旗,足以成為犒賞他們視覺和情緒的饕餮盛宴。
作為有一定藝術審美基礎,有個人獨立思考,和對歷史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觀眾,比如我,對影片則是感到失望。
工業化技術度方面是華語電影絕對一流水準,曹郁的攝影也完全有實力問鼎甚至是橫掃明年三金獎杯。
最糟的恰恰是導演編劇管虎,是他把一個難得的好題材拍成了一桶半熟的爆米花。將戰斗場面升級做誇大渲染,並不為過。射殺戰俘,也是華語電影里珍貴的一次血性飛揚,不必理會聖母婊的聒噪,這樣處理既真實也理所應當。你死我活的戰場,殺敵就該理直氣壯。
真正的錯誤是價值觀的混亂和缺失,沒有對歷史的尊重和負責之心,反而讓人看出其中有點卑劣的商業算計。
首先,珍惜生命不等於貪生怕死。對懦弱的逃兵新兵著墨太多,此類人物會有但絕非戰場主流,電影里對姜武、張譯、包括歐豪和那個小湖北的怯戰描寫太多太過,也是創作者人文意識的泛濫與意淫。
其次,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來龍去脈,被編導做了個人喜好化的騸割。以怯戰小兵視角,切入這個歷史事件也可以接受。但是,撤退到租界和其後孤軍營生活以及謝將軍的結局,不應該有個如實的表現嗎?這不是八佰這個集體和這場戰斗完完整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嗎?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這才是給觀眾負責任的講述自己要說的歷史。截取事件一段高光時刻,掐頭去尾誇大煽情之餘,又以畏死來曲解反戰的含義,離佳作和史詩的門檻實在是百步之遙。
第三,在藝術手法上總體寫意,局部寫實的比例,明顯不適合表現歷史戰爭題材,尤其是華語電影創作和觀賞環境,也與影片宣傳定位相悖。
銀幕上那匹白馬,就是管虎創作上的一顆私心。我不是講述歷史,是自己說書。謝將軍和日本將領騎白馬相見,說為各自的榮譽而戰時,這電影已經徹底垮了,那座四行倉庫已經轟然崩塌成廢墟了。
如果不做商業計算的煽情,樓頂護旗一場和前半段接近寫實的戰斗拍攝風格一樣,情緒的沖擊和情感的升華只會更真實深刻。而不是現在這般強行煽情無休無止,讓人感到疲勞尷尬。
可能導演只怕觀眾不知道,我這電影就因為這場戲而審查受阻的。毋庸諱言,審查真的不盡人意。但有些導演的本事和腦子,還真不一定是審查這口鍋給砸壞的。
自己屁股坐歪了,摔倒了不能怨椅子。
《八佰》電影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它的上映,能讓一些年輕人知道了哪怕是十分輕淺的歷史事件和愛國感情,也是一件功德之舉。至於電影的藝術品質,那就另當別論,真的不談也
『叄』 電影八百為什麼取名八百
電影800這個電影之所以取名叫800,是因為中間有800個戰士或者800個人。
『肆』 《八佰》的歷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樣的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中,抵擋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10月底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該營本來有近800人,但在淞滬會戰的前期戰斗中犧牲了許多戰士,所以守衛四行倉庫的這個營實際上只有414人(也有423人的說法)。
負責這個營軍事指揮的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為了麻痹日軍,故意對外宣稱第一營有800名戰士。因此,這部影片取名為《八佰》。事實上,日軍一直認為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有一個團甚至一個旅的兵力,直到該戰役結束,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大將才大呼上當。
(4)八百電影是哪個地方的方言擴展閱讀:
八百壯士四天四夜的奮戰,不僅振奮了租界中人,更讓他們意識到中國軍隊仍在戰斗,警醒了全國四萬萬同胞認定中華不亡,為後續不屈不撓的抗戰勝利打下精神基礎。
而歷史沒有忘記他們,2014年,謝晉元及八百壯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伍』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5)八百電影是哪個地方的方言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
『陸』 八佰電影沒有國語版嗎
有的
電影八百是拍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上海四行倉庫的事情,當時淞滬會戰是從全國各地調部隊去參戰的,所以全國各地的人都有,當時還沒有普通話這一說,很多人都說的自己家鄉話,電影為了讓觀眾更好的感受當時的場景,所以都說各地方言,有的聽起來像四川話,但不是全都是四川話。
『柒』 電影八百是講的那段故事 電影八百是哪個時間段的故事
1、電影《八百》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期間,謝晉元帶領四百多名戰士拚命阻擊日軍,為大部隊的撤退贏得時間。
2、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上海事變,是中日戰爭時期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一個師在戰場上一般撐不過2個小時就被打得喪失戰鬥力了。
3、在淞滬會戰中,國軍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第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還有其他148個師和62個旅,共計80餘萬人,死傷30萬人。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共計20餘萬人,死傷4萬餘人;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打了三個月時間,後來,日軍在航母的掩護下從中國軍隊的側翼登陸,為了避免我軍被包圍殲滅只得撤軍,淞滬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失敗而告終。不過這一仗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將美國成功的拉下水,國軍誓死抗戰的決心贏得國際輿論普遍的贊揚和同情,為中國抗戰爭取了大量的物資援助,很多國人和華人華僑在愛國熱情的感召下毅然奔赴戰場、為國捐軀。
『捌』 電影八百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百的歷史背景介紹
1、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發生的淞滬會戰期間。
2、《八佰》是真實事件,中國正處於低谷時期,中日交戰三個月,奈何中國敗了三個月。
3、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號稱有800人,而八百壯士因此得名。
『玖』 影片八百的拍攝地在哪裡
《八佰》拍攝地點:寧波、蘇州。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9)八百電影是哪個地方的方言擴展閱讀
《八佰》評價
戰爭是冰冷和殘酷的,《八佰》中的「靜」凸顯了這樣的冰冷和殘酷。電影開篇用搖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蘇州河北岸的「靜」,這是滿目瘡痍之地,沒有居民,只有殘破與荒涼。
「靜」是《八佰》一面,由「靜」到「動」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戰爭的對抗與角力的「動態」,也是人物變化成長的弧光,更是主題精神的升騰的過程和姿態。
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