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調音師模仿哪個電影

調音師模仿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03 11:19:03

1. 印度電影《調音師》為什麼叫調音師

因為很久之前有一部法國微電影叫《調音師》。這個印度電影是基於之前內個法國電影的基礎上的擴充,所以在國內叫《調音師》,這個電影還叫看不見的旋律。

調音師,可以將聲音調為預期的效果。電影名稱也是在影射劇情,故事從主人工口中說出來,是為了達到主人工預期的效果,修飾了什麼,隱瞞了什麼,欺騙了什麼,這就看觀眾如何理解了。看這個電影過程中,發現很多破綻,比如說滿配警長殺不死瞎子男主,胖子醫生最後被女主反殺,出了電影院急忙和老婆吐槽。但是細想劇情過後,精妙之處便有所感悟。

相關資料

在這種劇情下,展露出來的破綻是導演故意的,觀眾懷疑劇情的同時,也在懷疑敘說故事的男主,也延伸到,思考男主口中的真相是怎麼才是最合理的(哪裡開始撒謊)。

本人偏向於相信男主勾搭女主,為了金錢殺死老明星和鄰居,並編造出警長和醫、彩票姐弟等角色劇情,故事全程就是男主在歐洲和女二碰面,並意圖圓謊遮掩在印度犯下的罪行。有興趣可以試試我這個角度。

2. 《調音師》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細節

《調音師》這部根據同名短片改編的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多餘的鏡頭,每一幕似乎都存在神醫,細糾之下讓人脊背發涼。

綜上某墨認為從男主說西米反殺除掉醫生那裡就是阿卡什的謊言了,事實上西米根本沒有反擊而是被他們賣掉了器官,那顆路邊酷似肝臟的樹木就是暗示。同時男主移植了西米的眼角膜重獲光明卻依舊偽裝成瞎子過著瀟灑的生活。

3. 原版調音師上榜,都有哪十部必看的經典法國電影

2018年上映的印度調音師可謂是好評如潮,其僅張弛有度的節奏讓觀眾大呼過癮。而原版的調音師是法國電影的經典之作,從其氣氛的烘托和劇情的逐漸推進不難看到印象主義的特點。法國人的電影手法傾向於繪畫的印象風格,在氣氛的烘托和表現自然主義上有很高的手法。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法國的十部必看的經典電影。


1.《美女與野獸》由讓·科克托執導,1946年上映,該影片是電影史上最傑出的魔幻電影之一,該影片營造出夢幻的場景,將童話元素完美融合,講述了一段絕美的愛情。

以上的電影可謂都是佳作,不看可會後悔哦。

4. 調音師:逐漸墜入深淵的人性

印度電影《調音師》是根據法國同名懸疑短片改編而成。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一直假裝盲人的鋼琴師阿卡什,意外成為一起兇殺案的唯一目擊證人之後,所遭遇的一系列離奇經歷。

在我看來,與其說《調音師》講述的是一個懸疑故事,不如說講述的是一個人逐漸墜入深淵的故事。

影片以主角阿卡什假裝失明開始。阿卡什為什麼要假裝失明呢?用阿卡什自己的話說,假裝失明能讓他更加的專注,帶給他創作的靈感。但是,這只是阿卡什自己的說辭,每個人都想要隱藏自己陰暗的一面,讓自己看起來人畜無害。

假裝失明給阿卡什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依靠假裝失明,阿卡什住著每月只需500盧比的救助房,吃著別人端到嘴邊的食物,就算只是靜靜的坐在寺廟外發呆,別人也會同情他並把錢塞到他的手上。甚至因為假裝失明,阿卡什認識了蘇菲而收獲了愛情。

阿卡什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到倫敦參加比賽,為此他需要20萬盧比。從阿卡什在樂器店裡與樂器店老闆的對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有一個富婆看上了阿卡什並且有能力幫助阿卡什完成他去倫敦的理想,只要阿卡什願意,但是阿卡什拒絕了。此時此地的阿卡什雖然假裝失明騙取了大家的同情心,但是內心當中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阿卡什一共目睹了兩起兇殺案,第一起謀殺案是著名演員辛哈被自己的老婆西米和其外遇對象警長馬諾哈爾殺害,第二起謀殺案是隔壁鄰居達薩太太(因為看到了馬諾哈爾的長相)被西米殺害。兩起兇殺案都意外的被阿卡什撞見,只是因為阿卡什假裝失明才得以脫身。

目睹第一起兇殺案之後,阿卡什的內心在劇烈的掙扎,死亡的威脅與良知在糾纏。最終良知戰勝了死亡的威脅,阿卡什決定去警察局報警。來到警察局阿卡什卻意外的發現馬諾哈爾是警長,在人生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阿卡什失去了曝光真相的勇氣。之後有一個鏡頭是阿卡什幻想著自己在警察局當面拆穿警長馬諾哈爾和西米殺害辛哈的真相,可見阿卡什內心在當時依然很糾結,良知在譴責他,讓他坐立不安。

目睹第二起兇殺案之後,阿卡什的內心已經沒有了掙扎的跡象,恐懼已經占滿了阿卡什的內心,良知已經沉睡,阿卡什只想盡快的逃離這個恐怖的地方。然而西米還是發現阿卡什假裝失明的事實,最終設計將阿卡什弄瞎。

馬諾哈爾認為就算阿卡什就算瞎了也不保險,於是決定將阿卡什殺人滅口。阿卡什在逃跑的過程中被賣腎三人組(濕婆神婦女、司機莫里以及醫生斯瓦米)所救。

然而,人性是復雜的,三人組救阿卡什只是為了獲取阿卡什健康的腎,阿卡什最終以1000萬盧比為誘餌保住了性命,並讓三人組承諾醫治他的眼睛。三人組是阿卡什目前唯一的希望,他選擇了相信人性,相信三人組。

現實給了阿卡什迎頭痛擊,在阿卡什成功綁架了西米向馬諾哈爾要贖金之後,三人組拋棄了阿卡什並將阿卡什和西米關在了一起,濕婆神婦女和司機莫里踏上了所要贖金的道路。

為了能夠逃出升天,西米游說阿卡什合作,此時的阿卡什內心存留者所剩不多的對人性的信任,答應了和西米合作。在成功砸破窗戶有機會逃出去時,阿卡什也沒有想過丟下西米,而是想讓西米和他一起去警察局自首,西米的回應卻是痛毆阿卡什,將阿卡什打得奄奄一息。在阿卡什快要死掉的時候,醫生打開了房門,才救了阿卡什一命(因為醫生發現西米的肝臟與酋長女兒配型成功,想將西米帶走賣個好價錢)。西米將攻擊目標變成了醫生,最後還是阿卡什醒來救了醫生一命。

故事的結尾以蘇菲兩年後在倫敦偶遇阿卡什而結束,阿卡什向西米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在阿卡什的講述中,醫生載著阿卡什和西米走在了去阿聯酋的路上,並承諾將獲得的錢財份阿卡什一份並幫助他治療眼睛,在路上阿卡什請求醫生不要殺害西米,途中西米醒來,殺死了醫生,並將阿卡什放在了路中央,想開車撞死阿卡什,是一隻盲兔撞在了車上導致車側翻才救了阿卡什一命。

影片當中,車輛兩次經過了一棵長得像肝臟的樹,第一次是在講述阿卡什兩年後在倫敦偶遇蘇菲之前,汽車在這棵樹旁並未做任何停留。第二次是在阿卡什對蘇菲的講述中,西米將車停在了樹旁放下了阿卡什。

兩次鏡頭對比,我們可以了解到阿卡什在說謊,阿卡什最終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賣掉了西米並治療好了眼睛。為什麼阿卡什會向蘇菲撒謊呢?在我看來,應該是阿卡什希望自己在蘇菲面前保持一個善良的形象,蘇菲在阿卡什假裝失明的時候依然給了阿卡什愛情,是阿卡什內心最後一塊光明的地帶,讓阿卡什對人性的善良依然還保持著一丁點兒的幻想。

但當蘇菲說到阿卡什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賣掉西米的肝臟治療眼睛時,阿卡什冷漠的走開了,阿卡什對人性僅存的一點兒美好幻想隨著蘇菲的話坍塌了。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阿卡什用拐杖打飛了路上的罐子,這進一步證實了阿卡什已經恢復了視力。當阿卡什打飛罐子的時刻,打飛的不僅僅是罐子,還有自己人性中最後的善良,從此人間又多了一個惡魔。影片也到此結束。

《調音師》這部電影全程無尿點,帶給觀影的人對人性的思考。

人性從來都是復雜的,我們總是在善與惡之間徘徊。生活當中有光明,也有黑暗。我們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就算身在黑暗,也要心向光明。

5. 印度電影《調音師》與法國原版有何不同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8

6. 印度電影《調音師》的故事情節分析

我覺得這部電影用「鋼琴師」更合適,因為整個情節與「調音師」關系不大。但這只是小細節,並不影響該電影的優秀品質。

毫無疑問,《調音師》的劇本寫得非常棒,故事情節緊湊,結構嚴謹,沖突和懸念跌出,在長達兩個小時里,緊緊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調音師》的主情節是假扮盲人的男主角阿卡什無意之中目睹了一場兇殺案:一對偷情男女殺死了女方西米的丈夫。他本想報警,卻發現警察局長竟然是兇手之一。此後,故事圍繞主角躲避兇手追殺展開情節,揭示了人性的兇殘與醜陋。

由於主情節的轉折點(激勵事件)發生在電影播放進度的大約四分之一處(開頭三十分鍾後),為了避免觀眾感覺拖沓或失去興趣,故事還安排了一個次情節,既男主角愛上一家音樂酒吧老闆的女兒蘇菲。此外,導演把整個電影高潮的一部分作為開頭:一名獵人在曠野中槍擊一隻兔子,但沒有打中,留下一個沒有結果的畫面。這個懸念像一個鉤子,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讓他們保持繼續觀看的興趣。

電影在最後十分鍾左右的地方達到高潮,女主角西米在汽車後備箱中掙脫束縛,將准備出賣其眼角膜的狠毒醫生殺死,並把變盲的男主角趕下汽車;在她將車掉回頭,准備加速撞死鋼琴師時,影片開頭出現的那名獵人,在射擊兔子時,子彈意外擊中了開車路過的女主角,導致車毀人亡。這一事件揭示了惡人有惡報的主題思想。

影片達到高潮後急轉直下,把鏡頭轉向兩年後的英國倫敦。鋼琴師曾經熱戀過的酒吧老闆女兒蘇菲出現在一個廣場,與男友告別後,意外發現一家酒吧的門口有阿卡什表演的海報,原來鋼琴師如願來到了倫敦。女孩上前相認,鋼琴師認出了她,並告訴他倆分手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事情。

結尾鏡頭是鋼琴師告訴蘇菲自己真瞎了,但分手後,卻用拐杖打飛地上一個被人踩扁的易拉罐,明顯表示他並沒有瞎,只是無法原諒在他遇到麻煩時,蘇菲不施援手的冷漠行為。

7. 求一部國外電影假裝盲人教人彈琴,然後遇到殺人犯殺了人,還踩到現場的血摔倒了。還繼續裝盲人,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2010
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飾)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里剛剛發生一起兇案……
本片榮獲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8. 印度電影《調音師》與法國原版有何不同

這個我看過,不過膽子小的人最好不要看,喜歡刺激的可以看法國原版的調音師,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三秒,它的驚悚的劇情把整個跌宕起伏的畫面描繪的很不錯。


原版的沒有結尾,印度的這個解釋的非常清楚,你看了之後不會那麼害怕,也會知道前因後果。反正看你自己的喜好,他們各有千秋,只是法國的在說男主故作聰明的做一些事情,在聰明的人也有失手的時候,而印度的更側重於說明人類的黑暗,人類那個不可告人的一面,更加的批判這個社會的可怕,沒有人事真心的,人類的虛偽無知!

9. 一部電影,裡面有個假裝瞎子的調琴師

應該是印度2018最新的懸疑電影《調琴師》
開始以為是個文藝片,竟然是個懸疑片,劇情多次反轉,直到結局還扔抖出個大包袱,建議仔細觀看,步步挖坑,後期一個個填坑,真的好片,豆瓣8.7分,個人認為印度18年最佳影片。
vx 公主號 影劇萌
去廣告觀看
點擊 在線影視 閱讀原文 搜索

10.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AndhaDhun)

其實調音師是一部改編的作品,曾經有一個短片是《調音師》,講述的就是一個盲人是一個調音師,但是他去一個主人家調音的時候卻發現了一次兇殺案。其實這個盲人他是在裝瞎,他本身是看得見的。這部印度的電影,它就是根據這個短片進行改編的,講述的是一個鋼琴師的故事,這個鋼琴師為了能夠讓自己能力更加的突出,所以就想要裝瞎,然後假裝自己看不見,但是他卻意外的目睹了一次謀殺案,然後引發了一系列的故事。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的人都有一個最大的疑惑,那就是這個鋼琴師他最後到底有沒有復明,到底這些人是誰殺的?誰又是幕後最大的主謀,所以其實確實是比較傷腦筋的,很多人都說這個盲人最後其實是已經復明的,從他最後把易拉罐准確的用拐杖撥開就可以發現,其實他已經復明。但是他還要繼續裝瞎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想要擺脫曾經的一切,很多人都說很有可能最後他是聯合了醫生把壞女人給賣了,然後用她的眼角膜移植給了自己,也有人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回答。

其實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細思極恐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這部電影裡面全員惡人。也就是說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人,每一個人在這個短片之中都表現出了自己最大的惡意,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原來一方的說辭並不可信,而且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並沒有看懂,因為這個男主角很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有瞎掉,很有可能他只是短暫性的失明,在某個時間點就已經復明了。

閱讀全文

與調音師模仿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好看的搞笑電影排行榜 瀏覽:16
樂視投資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41
2021最好看的日本電影 瀏覽:432
蘋果手機怎麼上傳電影下載 瀏覽:865
去年上映的日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447
韓國好看電影評分高犯罪 瀏覽:850
日本好看的電影愛情推薦 瀏覽:344
如何通過圖片找到電影的名字 瀏覽:724
那些好看的動漫或者電影 瀏覽:995
大蛇類電影哪個好看些 瀏覽:582
狼群之中電影結局是什麼 瀏覽:898
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是什麼獎 瀏覽:288
好看的印度電影靈魂奔跑者 瀏覽:544
誰的電影解說最好看 瀏覽:347
洪金寶演的什麼禿鷹電影 瀏覽:262
愛奇藝哆啦a夢最好看電影 瀏覽:668
電影片段如何搜索 瀏覽:893
卡特教練電影想要表達什麼 瀏覽:67
電影售票系統鼎新怎麼樣 瀏覽:30
小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