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羅進是哪個電影

羅進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28 17:50:40

① 進一進二是什麼電影

《歲月神偷》。進一進二指的是羅進一和羅進二,是出自電影《歲月神偷》的,而且在電影中羅進一獲得了百米跨欄比賽冠軍。該影片講述了以做鞋謀生的一家人,經歷人生百味,感悟歲月的變遷,身邊人,事物無比重要的溫情故事。

② 緊急!!!《歲月神偷》影評,專業評論,需要影評者姓名,謝謝啦~

又想起電影《歲月神偷》,愛不釋眼,連看三遍,等有空還想看一遍,推薦出來後不知
有幾個人看過。

電影的導演就是片子里的弟弟羅進二,電影的角度也是他小時候的印象。我很喜歡這種
從兒童角度看世界的電影,因為會比較簡單輕松一些,也許跟自己大腦不夠發達有關系
,當年的《城南舊事》我就喜愛不已。

羅進二外號大耳牛,是個天生聰明幽默不守規矩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公布考試成績,
就他是全差時還能偷偷跳爵士舞把全班同學逗得哈哈大笑,所以經常被老師罰著數時間
、重復抄寫。他還喜歡到處偷自己喜歡的東西,如自己夢想做個太空人,就偷了一個金
魚缸經常套在頭上,視覺效果非常可樂可愛。

大耳牛的記憶里最珍貴的就是他的家庭親情。雖然從小生活貧困,家庭不幸變故多:品
學兼優又帥又好脾氣的哥哥羅進一因為白血病早逝,勤勞能幹非常愛子的父親也因為生活
操勞或者哥哥的原因,哥哥走後沒過幾年也去世了。但他的家庭父母恩愛,兄弟情深,
哥哥的初戀傷心而美麗,雖然只靠父親守著一個鞋攤養活全家,生活時時局促,但因為
家人的溫情便有了那句有名的台詞「日子就像鞋字一樣,一半難,一半佳,難一步,佳
一步。」

電影的剪輯非常有水準,作者心中要表達的內容全都行雲流水般顯示了出來,恰到好處
,幽默、傷情、溫馨,而融會劇情、貫穿全篇的音樂更是時時讓人有畫龍點睛的感覺。
大耳牛嘴裡說出帶著童稚的旁白雖然是粵語,看著字幕細細品味卻越聽越有味道。

幾個主要演員都讓人感覺很舒服。任達華演父親,吳君如演母親,李治廷演大兒子,鍾
紹圖演小兒子。羅先生做得一手好鞋,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僅能養家糊口;羅太太為人辛
辣直率,人稱「俠盜羅嫂」。大兒子羅進一16歲,品學兼優,是運動會的冠軍,全家人
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驕傲;小兒子羅進二8歲,在父母溺愛之下,天性頑劣,出了名
的頑皮整蠱。他們四個都因此得到香港金像獎提名,最後任達華影帝,李治廷最佳新人
,小演員沒得到最佳新人獎讓很多人惋惜不已。

因為看八卦,基本沒拉下國內流行的大片,但那些電影從來都輪不到重看,實在不值得
。最近忍不住找出看了陳凱歌的《趙氏孤兒》,當然盜版質量很差,但實際劇情一直讓
我強壓著不滿,看來看去,近來也就是《歲月神偷》有味道了。

by 未名網Trim

③ 《歲月神偷》:小弟羅進二在故事裡,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2010年3月,國內上映了一部由吳君如,任達華主演的電影《歲月神偷》, 電影透過懷舊的色調,隱晦的象徵,以及雙線敘事的方式 ,將導演想要表達的親情,愛情的故事,表現的淋漓盡致。

《歲月神偷》是導演羅啟銳半自傳式的故事,裡面的主要角色,羅家一家四口以及富家女芳菲幾個。故事整體,看起來有些俗套,但卻仍舊能夠讓人產生滿滿的感動, 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真情實感。

這個故事,是根據羅啟銳自己的故事改編的,電影里的小弟羅進二,就是導演自己,而老大羅進一的原型,正是導演早逝的哥哥。

那麼,小弟羅進二在故事裡,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他是故事的參與者,也是故事的講述者,更是故事的見證者。

參與者:神偷的具象化

「偷」,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光彩的動詞,可「神偷」,卻又在不光彩中,加了一道光環。

電影的開始,就是小弟偷東西的情節,隨後畫面一轉,成了小弟頭上套著一個透明的魚缸,從魚缸里看世界。

他的視角中,這個世界, 像是一道舊風景, 所有的東西,隨著時光的倒影,慢慢扭曲變形,而他參與的,像是自己的過去。

《歲月神偷》這個名字里,歲月本身就是無法觸碰的東西,它們總是悄悄地流逝,而神偷,卻又是具象的動作,這個動作,由故事的參與者去扮演,顯得實在很多。

以神偷比作歲月,那麼, 小弟,其實就是那個具象化的「歲月神偷」。

小弟是小偷,他自小調皮,聰明,卻又有些不好的習慣。

比如說,他前面出現的畫面里,總帶著「偷」的動作,從偷魚缸,到偷猴子像,再到偷夜光杯,偷旗子, 這些東西,隱喻的,正是「歲月」偷走的寶貝。

小弟是「歲月神偷」的具象化,故事裡,除了用「偷」這個動作作為隱喻,其實還用了很多旁證。

例如,自己一個人供了半份月餅會,在那個時代,對於底層的小老百姓而言,月餅是一種奢侈品,供月餅會,那就相當於現在的孩子,拿著巨額的錢去做了一件大人才做的事,而這些錢,是哪裡來的呢?

是小弟在明星照片上,刻意模仿人家的簽名,然後轉賣照片而來。

關於小弟喜歡的馮寶寶,故事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情節,那就是小弟說過長大後要娶馮寶寶,可轉眼間,媽媽去取笑他連自己的老婆也賣了。

這些說明了什麼?人小鬼大?

不是,說明了小弟在事情的選擇上,更傾向於成人化,也就是未來。 是以未來人的眼光,參與過去的記憶,將過去的那段歲月,具象化成自己。

講述者:第一人稱的故事講述

這是電影里,最明顯的一個特色,小弟作為故事的參與者,可他又是這個故事的講述者。

電影以小弟的第一人稱敘事,透過幾乎像畫外音的方式,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上去看這個故事。

故事裡的羅家人物,每一個是什麼樣的人物性格和生活狀態,都透過小弟的口說出來,在前半段的講述里,小弟口中的過去時光,是懵懂的,打打鬧鬧,充滿了歡聲笑語的。

尤其是,電影里,羅進一病了以後,參加知識競賽活動中,因為記憶的漸漸喪失,以至於比賽落敗,隨後就有了小弟在講述過程中,爸爸媽媽不斷找人詢問打聽答案的畫面。

在小孩懵懂的認識里,爸爸媽媽是打聽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知道,他們打聽的,並不是這些選題,而是治療的方法。

可這樣的時光,卻慢慢走遠了, 「離開」,成了他後半段故事的記憶,改變了他童年的基色。

那麼,是誰的離開呢?

最早離開的,是芳菲。

小弟在介紹芳菲的時候提到過,哥哥喜歡芳菲,他也喜歡,芳菲在這個時候,就是個大姐姐的人設,在他的死纏爛打下,他也確實是經常跟在哥哥和姐姐身後。

可當芳菲的家境被進一發覺,富人和底層窮人之間的隔閡,變得格格不入,進一更是下意識地遠離芳菲,就連她的電話,都不敢接。

10號風球的到來,也預示著屬於他們家的風暴,即將開始, 而這裡面,是兩個人的離開。

一是哥哥,二是奶奶。

羅進一的白血病,奶奶的漸漸老去,都讓這個原本窮困,卻溫馨的故事,變了顏色。

電影里,對於奶奶這一塊,並沒有用什麼筆墨,但奶奶告訴小弟的那一段話里,就暗示了她的老去,羅進一的葬禮上沒有奶奶的身影,同樣也是一道伏筆。

在這個過程中,奶奶要麼是病了,沒法出席,要麼,就是已經不在了,當然,作為一個看電影的觀眾,也許更傾向於前者,畢竟,這里的離開,還伴隨著小弟的成長,如果奶奶算一個,那麼一定是在哥哥之後。而羅進一去世的幾年後,他們的老爸,也去世了。

當然,除了故事裡小弟親近人物的離開,還有很隱晦的兩個人物的離開, 一是馮寶寶,二是醫院里的無名氏。

先說馮寶寶。

馮寶寶是上個世紀早期的童星,可她卻命途坎坷,在10多歲的時候,遠走國外留學,圓了自己的讀書夢。

小弟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童年往事,而《夜光杯》,是馮寶寶在1961年上映的作品,電影里,有一幕是夜光杯在魚缸里倒下的鏡頭,似乎也暗示了在小弟的故事線里,馮寶寶離開影視圈去讀書,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再說醫院里的無名氏。

小弟和哥哥跟著媽媽北上的時候,說是去探望親戚,但最後卻停留在了醫院里,窗外大雪紛飛,透過窗戶,他和哥哥清晰地聽到窗外的呼救聲和哀嚎的求救聲。

隨後,是醫生宣布對方送來的太晚,救不回來的事實。

擔架上的這個人物,甚至連臉都沒看清楚,可他/她在雪地里的一灘血以及那種死亡的聲音,卻讓小弟清楚意識到: 死亡,代表的,是徹底的離開,是未知的所有恐懼。

見證者:他是哥哥的倒影

為什麼說小弟是他哥哥的倒影?

在整個故事裡,他是調皮搗蛋的代名詞,而哥哥則是榜樣式的優秀鄰家孩子形象。 在哥哥的光環下,調皮搗蛋愛說謊,愛偷東西的小弟,反而容易被忽略掉。

電影里,羅進一曾經跟初戀女友芳菲提到過 「雙影彩虹」 的概念,並聲稱一條彩虹是另一條彩虹的倒影,一明一暗,顏色順序相反,多年難得一見。

結局中,這條雙影彩虹,卻在小弟跟媽媽從墓地走過之後,顯現了出來,彩虹出現了,可小弟和哥哥一樣,也沒見到,這就意味著 他自己,是身在其中的。

可這並不夠證明,他成了哥哥的倒影,活成了哥哥的樣子。

於是,故事中,做了無數的鋪墊,去證明這個結論。

首先就是任達華所扮演的父親對小弟學校學了什麼的三次詢問,問題都是同樣的幾個: 今天教了什麼?中文教什麼?英文呢?

可小弟的回答,卻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教中文和英文,中文教中文,英文教英文;

第二次:教中文和英文,中文教英文,英文教中文;

第三次:教中文和英文,中文教「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英文教「男人,鍋,我是男人,這是鍋……」等簡單詞彙,語句。

這三次的回答, 站在小弟的角度上,是遞進式的 ,一開始他還老實,懵懂,照實說,接著,是他開始意識到父親的詢問,只是順口一說,父親並不在意答案是什麼,所以他調換來說,可最後,他卻是老老實實地將學校教的東西,一一說出來,這就是他在哥哥的影響下, 思想上的開始成長和變化。

此外,小弟 兩次對他偷來的那些東西的丟棄,也是他在向哥哥靠攏的表現。

在醫院里,他向哥哥學習跨欄,後來坐在大樹下生悶氣,可轉眼間,他卻用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一一拿出來,討好地哄羅進一,這是他第一次丟棄這些。可此時,羅進一還在,他的丟棄,是不成功的。

羅進一不在了以後,他聽從奶奶曾經說的,將東西丟到苦海,試圖填滿苦海,換取哥哥回來。這一回,他的丟棄,是成功的,但他沒換回和哥哥的重逢,卻映證了一個道理: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除了這些,故事裡,小弟放棄了小偷的行徑,倒背26個英文字母,考入哥哥考的學校,學哥哥學的跨欄,唱哥哥愛聽的《渴望的自由》,嚮往哥哥所說的雙影彩虹,甚至,跟哥哥長得一模一樣……這所有,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在羅進一死後,小弟漸漸地成了哥哥的倒影,活成了哥哥的樣子。

他見證了哥哥從曇花一現的優秀,到逐漸暗淡去世的過程,也見證了自己漸漸地成了「別人」的經歷。

幼年時期的小弟,偷了不少的東西,成了「歲月神偷」,可他悄悄偷走的,不僅僅是哥哥的歲月,也是自己的時光。

於是,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成了小弟這個神偷的結局。

④ 好像是香港電影,裡面的兩個小孩分別叫做羅進一、羅進二,我想再看一遍,那個電影叫什麼來著

歲月神偷

⑤ 經典電影歲月神偷觀後感

60年代的香港,風雲變幻,有港英政府的無情壓制,又受到內地運動的波及,還有時不時登陸的台風暴雨,老字型大小的永利街就處在這樣一個風暴的漩渦中心。

在永利街頭有鞋匠羅的哥哥在開理發店,在永利街尾,鞋匠羅一家四口以做鞋為生,羅先生做得一手好皮鞋,但在那個年代也僅能養家糊口,羅太太為人辛辣直率擁有一張利嘴,能把死的都說成活的,人稱:「俠盜羅嫂」。大兒子羅進一16歲,品學兼優,經常拿全校第一,還是跨欄冠軍,而弟弟羅進二8歲,從小在家人的溺愛之下,天性頑劣,是出了名的頑皮整蠱,全校倒數第一,有時還愛小偷小摸,一家人住在不大不小幾平方米的平房裡過的雖然貧苦,但也還算其樂融融。

電影以羅進二做為敘述主體,以羅進二的眼光來看60年代的香港,在他眼裡他的哥哥什麼都強,可是羅進一最最在意的就是被人看不起,進一深知英文在那年代的香港很重要,所以他考上了最好的英文高中,進一很喜歡魚,在不大不小的幾平方米的平房裡有隻魚缸,裡面養了很多魚,還有一隻他最鍾愛的「紅彩雀」。他想把他最鍾愛的「紅彩雀」送給他喜歡的女孩芳菲,但在見到女孩家的富麗堂皇,又聽見她對金魚的認知比他還要多,心裡的自卑不由的越發強烈,想起自家的平房一遇狂風暴雨就支撐不住的樣子;想起芳菲可以擁有自己的吉他而他每次只能去借學校的用;想起自己認為是最好的金魚在跟芳菲家裡大魚缸里的那些熱帶魚一比,根本不值一提。想起在過中秋節他們一家人要共享兩塊月餅的模樣。那一刻,羅進一的心很難受,他知道兩人的差距太大,所以不敢再跟她走的很近,直到他拿到了從未拿到過的跨欄銅牌;直到看到成績單上五科就有三門紅時父親的恨鐵不成鋼、母親眼裡的悲傷;直到聽到芳菲全家因香港受到內地運動的波及變得很不安穩而要移民的消息;直到又一場颶風暴雨將他的家吹的支離破碎;直到......他忽然昏倒在地,被醫院查出患有血癌...

羅進二雖然在學校永遠考倒數第一,雖然調皮搗蛋小偷小摸,可是在聽到英國警察嘲諷似的話,說在香港只有英文好才有得撈,可是就算是英文好出身低賤也還是沒得撈,如果能倒背出英文26個字母才算得上英文好,將來在香港才能像他們那樣有的撈人人奉承,才算有出息。又聽到奶奶說人都是會老去死去的,不管再怎麼不舍,因為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如果想與已故的人重逢,就只有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存起來,扔到苦海把苦海填滿,才會再次和親人重逢。小小年紀的他雖懵懂卻若有所思。當看到哥哥因為血癌變得那麼柔弱,不能再運動不能再思考不能再讀書寫字,又看到醫院門口有人就那麼輕易地死去,連大雪都覆蓋了他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他很害怕,害怕有一天也像那樣失去了他的哥哥,所以他就把他所有的寶貝全存了起來要送給哥哥,拚命的學習哥哥的長項。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樣強。

也就是在那麼一場颶風暴雨之後,彷彿就一天光景,感覺什麼都沒變,進二還是會被老師罰站,可是也就彷彿一天光景,進二眼裡的哥哥不再可以那麼強悍,每隔幾天還要換血。彷彿一天光景,進二眼裡的`父親頭發花白了不少,鬱郁寡歡了許多,背也更加佝僂了。彷彿一天光景,進二眼裡的母親就沒有了從前「俠盜羅嫂」的強悍,沒有了她的那張利嘴,面對哥哥的絕症,有的只是知道再多錢也於事無補的不甘和怯懦。真的只是彷彿一天光景.....

進二的父親常嘆:鞋字半邊難。可進二的母親卻總是這么安慰自己:鞋字半邊也是佳啊,一步難一步佳,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難一步佳一步。苦日子總是會到頭的,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歲月神偷》用朴實平凡的生活打動了我,當我看到醫院里,進一向護士要瓶水護士都要小費,護士打針下手輕重還要看家屬給的「誠意」以及羅進一的母親在進一急需換血的一段對白時不禁潸然淚下,「你是要換新鮮血還是冷藏血?」「兩種有什麼分別?」「新鮮血300塊,冷藏血200塊,你昨天不是問過了嗎?」進一的母親怯懦的說:「哦,我只是想知道今天有沒有便宜點。」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種無奈,面對護士的白眼和不耐,進一的母親再沒了以前的氣勢,因為這個社會有錢才能救命啊,不會因為你的軟磨硬泡牙尖嘴厲有所改變,反而會因為你沒錢而對你不管不顧。當我看到進一的父親為了英國警察要多收的那幾塊保護費不惜與其翻臉時,我突然發現其實都道歲月無情,可真正冷酷的不是歲月,是社會反映出的黑暗,真正冷酷無情的是社會的制度,是人心的泯滅啊。

突然想起一句話:我們無力改變這世界,那就改變自己吧。讓自己變強,直到世界因為你而改變。雖然進一還是沒能逃脫病魔的手掌,可是在他死之前能實現他的夢想,能再見到他喜歡的女孩,我想他還是幸福的。最值得欣慰的是,進二不再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孩,他也考進了進一的學校,成為最優秀的學生。雖然跨欄還是沒進一厲害,可是他真的有為自己為哥哥奮斗努力過。

生活總是充滿可能和不可能的,我們每個人也都經歷過那段什麼都可能、也什麼都不可能的日子。歲月是會悄悄的留下痕跡,可是我們能做的更多的還是珍惜,珍惜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在我們的歲月里也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

⑥ 電影歲月神偷,羅進一怎麼死的

《歲月神偷》中羅進一得了血癌(也就是白血病),經過快一年的治療,一次換血之後,與自己喜歡的芳菲見面後喝水時吐血身亡了···

拓展資料:

《歲月神偷》是美亞電影、天下影畫、大地時代文化聯合出品的一部電影,由羅啟銳執導,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鍾紹圖、秦沛等主演。是李治廷的處女作。

2010年,該片獲得了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並在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最佳電影歌曲獎等獎項。

⑦ 歲月神偷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1

《歲月神偷》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電影中一個雖貧窮但都過的十分幸福,簡朴的家庭,這個家中有兩個兄弟,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比弟弟整整大了八歲,哥哥十分優秀,憑著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在學院裡面哥哥認識了一個女孩,並且十分喜歡她。但直到有一天,哥哥知道了女孩的家庭十分的富有,或許是深知自己配不上她,於是從那以後便和女孩少了聯系。而弟弟則與哥哥相反,他十分調皮搗蛋,而且很喜歡偷東西,他所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他自己所喜歡的,他的學習也很差。他們的爸媽呢對他們兄弟倆也很是疼愛。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一家所待得小街鎮來了台風,台風過後,家裡已所剩無幾,但壞事卻接二連三,他們發現了哥哥有病,因白血癌過多的——血癌。

父母賣了許多貴重的東西,才好不容易有了為哥哥治療的費用,他們希望給他最好的治療,最終卻還是無力挽回哥哥的生命。在那之後,弟弟把自己曾經偷來的所有東西統統都扔進了苦海,因為奶奶說過: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都扔進苦海,就能與自己想見的人見面。過了幾年後,爸爸也去世了,只剩弟弟和媽媽兩人在世上相依為命,弟弟經過努力也考試了曾經哥哥考上的那所學校。後來他和媽媽一起去看了爸爸和哥哥,那天天空出現了彩虹,而彩虹下面是那對母子的身影。

這部電影看得騸人淚下,世間所有情都可貴,有愛情、友情,而親情卻無價。沒有哪一個父母願意放棄自己的孩子,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不願放棄。失去孩子的痛是無法測量的,更無法想像的,既然這樣,我們更加應該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學習孝敬父母,自己所有的優秀和好都是父母所驕傲的,只有願意,不會有做不到的!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2

看完《歲月神偷》後給我一種很希奇的心裡感受,假如這部影片抽去時代背景的話,和美國的那部《姐姐的守護者》非常一樣,無論是人物組成,還是故事節,尤甚煽情手法,所幸的是,《歲月神偷》有著更高的追求,它的特色就體現時時代特徵和民族性中。

《歲月神偷》以20世紀60年代末的香港為背景,富有時代特徵的店鋪、服裝和音樂都告誡我們這是一部旨在緬懷的影片,堅信香港人看到務必會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即便大陸人看來,也能了解其中好多有共鳴的地方,這也是它的「國內特色」,影片中經典的嚴父慈母形象設計幾乎是每個國內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家庭氛圍,而那種底層小人物用心奮斗希望下一代成才的故事也能讓大家心有戚戚,尤甚小朋友雙筆寫作業偷懶的情景現時仍然通用……這些讓我們心動的情節使得《歲月神偷》擺脫了《姐姐的守護者》那種強制性煽情的俗套,因而當後半部電影情節急轉直下,呈現諸多煽情場景的時間,觀眾才呈現發自內心地流出自我的眼淚。

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影片的前半部分對平常家庭日常的描寫才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那一場街坊們大街上吃串飯的情景不僅交代了影片涉及到的某些人物,也生動反映了那個時代人與人之中的關系。按照那樣平平淡淡中帶有一絲溫馨和感動的套路去下去,影片很可能像《天水圍的日與夜》一樣成為經典,但對商業元素的追求和過度戲劇化的轉折,使得影片離經典一步之遙,最後沒能跨越過去,只能算是佳作,而無法稱之為傑作。

魚的記憶力僅有三秒,這句話在電影里反復提及,記憶是影片所要SHOW給我們的核心資料。編導對60年代的緬懷,包含著對自我家庭的記憶和對香港的深情,以至是香港電影的輓歌。那個馮寶寶、蕭芳芳照片成為商品的年代是香港電影輝煌的時代,而如今的香港電影卻還在逐漸流失特色,在香港電影百年的今天,諸多導演都表現了對曾經的黃金時代的緬懷,尤甚在《旺角監獄》中都有緬懷香港電影的台詞。

群眾常說回憶過去預示著1個人已經老了,但記憶是最希奇的東西,有本書中曾說每一個人生下來就背負著自我民族的記憶。記憶有時間在時光的摧殘下會變得不真的和虛偽,但記憶中對往事、故人的感情卻隨著時間逐漸增深。《歲月神偷》的名字告訴了我們影片的主題,但影片中對於這一主題的表現卻相當含蓄,影片首要的故事節都產生在不長的時間內,我們只能映照現實才能體味出40年前與今日之對比,才能體味出「神偷」的特異。從這個角度講,影片把成功的失敗寄託於它所能引發的共鳴,假如群眾只把它當做一部煽情的影片來看,《歲月神偷》就流失了它所被寄託的主旨。

任達華和吳君如在影片中都發揮很好,國內式媽媽的經典形象在兩個人的演繹下會讓每一個人勾起某些往事。飾演主角的小朋友發揮一樣出色,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搶盡了兩位大牌媽媽的風頭。影片的配樂非常舒緩,到了感情的爆發之時也運用得很出色,看完影片後,好多人都想把影片中那一首首英文插曲找來聽聽。

在電影院里,四周有好多女小孩在影片後半段開始啜泣,盡管它的煽情性情節還在俗套卻足夠感動觀眾,假如你的淚腺較淺,那麼進影院的時間請自備紙巾。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3

又看了一次《歲月神偷》這部電影。之前一次看,是在高二的時候了,那時候同全班人一起看這部電影,看完的時候班裡面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哭了。過了這麽長時間了,當我再次見到電影中的人物,聽到那熟悉的歌聲,那個純情的年華,還是忍不住有種想哭的沖動。

六十年代的香港,狹長的永利街里,一家人原本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雖說艱難度日,卻也是其樂融融的.日子。街坊鄰居的和睦,兄弟兩人的情誼,進一跟芳菲的純情初戀……原本該是多麽的幸福的日子。然而,命運總是不肯讓我們永遠的這麽快樂幸福下。先是一場掃盪整個香港的暴風雨,緊接著更有一個潛伏已久的噩夢,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就在一夜之間,由於突發的變故,支離破碎……

想來進二說的沒錯,其實,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來才是最大的小偷……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發現自己開始漸漸的愛上了這部電影。眼中看到的,確實正如他人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悲劇性極強的電影,因為在歲月面前,無論是純情的初戀,抑或是家庭的親密,不管怎麽樣的一種幸福,到最後,都會變得如同一層薄薄的霧,被風一吹,也就散了。

所有的魚,都只有三秒鍾的記憶,從魚缸的一頭游到另一頭,早就已經忘記了之前到過那裡,所以,它們能夠很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有一段時間,曾瘋狂的想當一條魚,因為覺得當一條魚,生活能夠無憂無慮,能夠很自由。可是又有的時候,心裡覺得好生的矛盾,假若,這份自由是用我所有的回憶換來的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承受。

人生在世,也許確實就像羅母說的那樣,一步難,一步佳,又一步難,又一步佳……從來沒有永遠的幸福,也從來沒有永遠的苦痛。我們都只是漫長的歲月之河裡的過客罷了,不論生前的地位是多麽的高貴抑或多麽低賤,最終所得的,不過也就那一剖黃土。

很喜歡裡面那首歌,《歲月輕狂》,不是嗎?歲月輕狂呵!童年的色彩會漸漸褪,青春的愛戀會漸漸散場,即使是已經約定了白頭偕老,也隨時可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禍,將兩個人拆開,一切,遲早都是會被歲月偷走的,年華如水!

有的時候一個人在湖邊,總會不知然的想起那些年走過的路,見過的人,也會想到現如今的生活,那些東西,我是那麽拚命的想抓住的那些東西,大概是有很少我真的能夠保留住的罷?!

常常會幻想是不是有某種機器,能夠將我頭腦那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的部分啟用,把我所有的記憶都用只讀的方式裝進,這樣的話,每個我見過的人,每件我經歷過的事情,每份青春里的友誼以及每場失敗的愛戀,我都能夠在腦海里清晰的回憶起。只可惜,每次見到曾經認識的某些人,要等到對方說起來的時候才能夠回憶起原來有過這樣的一個人,甚至有的時候即使對方說出來自己是誰了,我都沒辦法在自己的腦海里搜尋出一丁點的關於他的東西。呵,忘記雖說能夠幫助我們治癒傷痛,卻也同時可謂是人生的一大痛苦的事情了罷?

想起每次過年在家,某鄰居的大叔將自家的音響開得超大聲的在K歌,而每次,都會聽到同樣的一首歌:你知道你是誰,你知道年華如水……每次,明明是在新春初始佳節里,卻總是抑制不住。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4

這是一部香港文藝片,沒有香港傳統武俠片的精彩打鬥場面,沒有周星馳無喱頭搞笑對白,沒有古惑仔哥們義氣與快意恩仇,沒有槍戰片千均一發、高潮迭起的緊張氣氛。嚴格來說,這部片子平淡得像一碗白開水,毫無精彩之處。但這部片子還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不為別的,只因還原真實的生活。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香港的60-70年代(具體不可考,未深究,累!),主要描寫鞋匠羅一家四口的悲歡離合。鞋匠羅一家在街尾以做鞋為生,艱難度日。電影以鞋匠羅4-5歲的二兒子羅進二為主人公,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描寫。羅進二透過金魚缸球面玻璃打量著這個滿目瘡痍的香港,以羅進二大量的心理活動及內心獨白描述鞋匠羅一家的生活狀況。鞋匠羅飽償生活之艱辛,對生活充滿失望,脾氣比較暴躁,鞋匠羅的妻子認為生活雖苦,但對生活充滿信心,一邊鼓勵丈夫,一邊安撫兩個兒子,夫妻倆都把希望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大兒子羅進一身上。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掃盪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這個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支離破碎.......大兒子羅進一被查出患有腦癌,雖經四處求醫但終究無力回天........

故事很平淡且老套,但其實生活本質就是這樣平淡無奇,妄想每天都有精彩生活是不可能的。如果每個人的生活如一部起伏迭宕的大片,那得一顆多大的心臟才能承受這些大起大落的變故啊!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可取之處在於用一個小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通過他的成長來慢慢看清生活的本原: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大的嘆號,包含了太多的無可奈何!就像電影里所說的一樣,我們得拿生命中最喜歡的東西去填苦海,才能與親人相見。我們總唏噓於命運的捉弄、感嘆於人生道路的曲折,但也不必自怨自艾,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凡事需自信面對。正也如電影里所說的一樣:「鞋」字一半是難,另一半是佳。

日誌剛寫完,外面開始下起雨來了。最近天氣太熱了。每天都是汗流夾背,晚上都睡不著,著實不舒服。很久沒有下雨了,這場雨真是久旱逢甘霖!痛快啊!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晚安,深圳!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5

《歲月神偷》從一個孩童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香港六十年代末羅姓一家的平凡瑣事。暖黃的色調,舒緩溫暖的歌曲伴隨孩子的童真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了六十年代的香港,開篇短短幾個畫面,構成了一幅香港百姓眾生相。

一、偷不走的親情

小兒子充滿童趣,把魚缸戴在頭上幻想著自己成為了太空人,在大街小巷穿梭著。導演正是用他的視角展開劇情,一是選擇一個親身經歷的人更具說服力,二是他代表的是香港年輕的一代,是希望和未來。大兒子門門皆優,全能人才,在跑道上揮灑著青春的汗水,在魚缸里尋找著一輩子的愛情記憶,但是最終被癌症擊垮。兄弟倆的感情是本片描繪的一個重點,當弟弟站在台階上高揮著手對哥哥說道「你好棒」;當哥哥抱起正被父親訓斥的弟弟坐在街角哭泣;當哥哥病逝,弟弟在奔跑中嚎嚎大哭時,所有憋屈的情感在這里得到釋放,我們在弟弟的哭聲中釋放著自己的淚水。

羅家夫婦在平淡而平凡的生活中挺過了一個又一個波折,台風吹垮了房屋,病魔奪去了兒子,時代變遷奪去了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但他們依舊堅挺著,微笑著,期望著。片中有二處表現夫妻關系的細節讓人動容,一是羅父親自為羅母定製的皮鞋,羅母取名為「難,佳」,一步難,一步佳,這正是生活最好的詮釋。二是羅父為救兒子當掉了戒指,戒指已經當去,但無名指上的印痕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羅母細細的一個牽手動作,表現的也正是不離不棄的夫妻情。

當然,跟所有青春發生的事一樣,少不了朦朧而美好的愛情。單純,簡單,卻又因為距離的懸殊無疾而終,但彼此的心有靈犀都被觀眾看在了眼裡。那首「我渴望自由」就像那條紅彩雀一樣,我們深信有些記憶永遠不會忘記。除此之外,還有祖孫情,兄弟情,以及街坊鄰里之間的和諧氣氛。

二、時代印記

說到底,片中最感人的就是那些在大時代背景下的頑強不屈的市井小民。本片又名《1969太空漫遊》,我們都知道,60年代是香港最黑暗的年代,大批大陸人南下香港尋金,本土人掀起了移民潮,外來人口的湧入,市場的沖擊,空前混亂。護士打針要錢遞水要錢,警察要收「保護費」,再加上大陸文革的沖擊,香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混亂和黑暗。盡管如此,導演用孩童的主觀視角表現,既富有了幾份童真,又將社會的黑暗展現,當然最主要的是呈現給觀眾一種美好的情緒,這也是導演的浪漫主義情懷。所謂的情懷就是回憶里無論多麼現實,丑惡的面目都會變成美好,至少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紛繁復雜。

雖然影片表現的年代已久,但導演對場景的還原,對細節的處理可謂尤其用心,也是是因為導演親身經歷的緣故吧。最具香港特色的,除了那懸掛著紅旗飄飄的衣服,波仔糕外,還有獨特的街道。

在那個還沒有那麼多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的年代,香港主要以街為單位,鄰里之間,街頭巷尾也是一大特色。導演故意安排了兩場吃飯的戲來表現那個年代的特色,以及鄰里之間的關系。第一場是大兒子為鄰居讀信那一幕,第二場是父親訓斥兩個兒子。 雖然吃飯是以家庭為單位,但鄰里之間不分彼此,誰家做了好吃的,叫來大家一起吃,誰家缺個湯,少份菜,彼此分分。羅父訓斥兒子也有鄰里幫忙說嘴。

羅母說:「做人嘛,總要信」,羅父說:「千萬要保住頂」。影片的最後,在一排西洋墓碑前,父親用中國傳統方式幫大兒子蓋住頂。數年過去,小兒子長大成人,哥哥口中的兩條彩虹終於在歷經了所有磨難後出現,這也象徵著他們的明天,小小的一家,縮影了整個香港。香港也即將迎來它的明天,不再迷茫混亂。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6

這是電影《歲月神偷》的主題曲《歲月輕狂》中的一段歌詞。舒緩的曲風,娓娓道來人間百味,難忍眼淚。

1967 年的香港,現實很殘酷的一點一點切割著一個少年自尊的心。作為一家手工鞋店的長子,羅進一帥且高,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跨欄總是得第一,歌喉美妙且會自彈自唱。美麗純情的女孩子芳菲和他兩情相悅。

進一帶著芳菲去看金魚,告訴芳菲,金魚很幸福,因為它只有三秒鍾的記憶。可是,有些事,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掉。

如果時間在芳菲生病前靜止,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進一拿著孔雀魚去看生病的芳菲,卻在一大棟洋房面前愣住了。當芳菲從旋梯上款款而下時,進一的心中是否只想逃離?半間屋子大的魚缸中魚兒搖曳多姿,而芳菲又了解那麼多養魚的知識。進一瞬間明白了,原來芳菲早就明白他們之間的距離,只是在小心翼翼地維系著一個少年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但是自尊還是在剎那間跌落,碎了一地。

彷彿在瞬間吧,那些讓進一賴以自豪的歌聲、成績、跨欄全部都被丟掉了,最可怕的被丟掉的還有——身體。進一得了白血病。

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北京的治療沒有結果,進一回到香港。「一定會好起來的」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夢想。帶著最初和最後的一個吻,進一到了另一個世界。陪伴他的,只有父親栽下的一棵開著紅花的樹。

看著這部影片,哭點很低的我從頭哭到尾。羅先生干著修鞋、做鞋的粗活,對太太卻是心如發細。他的眼中她最美,「一條街的女人就你最漂亮」;他把她因雞眼疼痛的腳捧在懷里,細心地揉搓;他給她做一雙柔軟的帶花的紅色的皮鞋,花下面的鞋面剪了一個洞,為的是把雞眼露出來不磨腳;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最重要的是保住頂,以至於狂風襲來,一家人吊在房頂下歲月神偷觀後感歲月神偷觀後感。其實他就是一家的頂呢,遮風、避雨,承載了太多太多壓力的他在大兒子去世後的幾年後也去了。

羅太太呢,是和倔強的先生完全不同性格的一個人。她懂得忍,當巡捕一次又一次地無理索賄時,她卻總是周旋其中,化解干戈;她懂得愛,因為進一的學習和生意的蕭條而大發雷霆的先生面前,她不委屈,不抱怨,只是輕輕地把手搭在先生的肩上,滿眼都是理解、理解;她樂觀,兒子在病中,她還買狀元餅憧憬著未來。當先生嘆著氣說鞋是半邊難,她卻笑著說鞋也是半邊佳。先生做的新鞋她也給起了名字:左邊叫難,右邊叫佳。

一步難、一步佳,一步佳、一步難,誰的人生不是這樣呢?

歲月神偷觀後感範文7

看了電影《歲月神偷》,心中湧起一次次淡淡的憂傷和莫名的感動。

簡單的情節,平淡的敘述,將家庭的親情和少年懵懂的愛情演繹的真實而又親切。它彷彿在述說你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你的昨天。進一的家庭無疑是拮據的,但親情讓貧苦的家庭一樣溫馨。它讓你回想起少年時上學的情景,男生和女生,簡單而又熟悉。有的是對未來的遐想和憧憬,不用面對未來的挑戰和世俗的眼光。但父母卻要為這個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進一得了白血病,阿爸阿媽即使將全部值錢家什當了也要為兒子輸血,進二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家裡都在為進一深深的祈禱,每一個情節,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感動,在於能引起深深的共鳴,在於平淡中演繹的真實。

純潔而又浪漫的初戀,讓人陶醉讓人感動。一旦離開莫名的想念,一旦見面會心的微笑,一旦分離來往的書信,一旦重逢深深的擁抱,初戀,遙遠而又讓人回味。曾經有段歲月時間過得漫長而又急速,曾經有個人偷走過你的心。你會因為TA的一個小小的禮物而欣喜若狂,TA的一個甜蜜的吻而心神盪漾。你是完全的心有所屬,你的世界滿是TA的影子。而這一切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溜走,所以初戀是不加糖的咖啡,在苦澀中有讓人回味的甘甜。

而我們終要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生活也會經歷無法預料的變故,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擁有。年少時我們不懂父母的苦心,愛情的脆弱,一旦明白了,歲月已經不再停留。歲月偷走了我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也在偷走我們經歷的感情,所以,生命中的每一天,要用心去過,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擁有的,會被歲月不知不覺的偷走…

⑧ 跪求1982年日本出的《海峽》 電影網盤資源

《海峽》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hCqKEs81G16h5znAXHVzg

提取碼:x1ju

根據福建省文聯主席楊少衡長篇小說《海峽之痛》改編的兩岸題材電視劇《海峽》主要講述了羅進和杜榮林,一位國民黨上尉和一名解放軍連長60年來恩怨情仇的故事,而故事就是發生在兩岸從對峙到恢復交往這一段歷史背景下。海峽兩岸杜、羅兩家歷史恩怨和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展現了海峽兩岸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血肉親情。

⑨ 求電影《歲月神偷》中羅進一對芳菲描述彩虹的台詞

芳:天虹啊
羅:咦,是哦
芳:好美啊
羅:你知不知道,有時天上,會同時出現兩條彩虹的。
芳:是不是就是(double rainbow)[雙影霓虹]啊
羅:是啊,一條顏色和另一條是剛剛相反的。
芳:真的嗎,你又來了
羅:真的,一條是另一條的倒影來的嘛
芳:那是不是就是,一條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另一條紫…藍…青…紅……,信著你先啦,看過才算真。
羅:不過很少的,有時很多年都不見一次
芳:不怕,我們一定會見到的

⑩ 電影歲月神偷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歲月神偷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歲月神偷觀後感1

這是電影《歲月神偷》的主題曲《歲月輕狂》中的一段歌詞。舒緩的曲風,娓娓道來人間百味,難忍眼淚。

1967年的香港,現實很殘酷的一點一點切割著一個少年自尊的心。作為一家手工鞋店的長子,羅進一帥且高,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跨欄總是得第一,歌喉美妙且會自彈自唱。美麗純情的女孩子芳菲和他兩情相悅。

進一帶著芳菲去看金魚,告訴芳菲,金魚很幸福,因為它只有三秒鍾的記憶。可是,有些事,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掉。

如果時間在芳菲生病前靜止,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進一拿著孔雀魚去看生病的芳菲,卻在一大棟洋房面前愣住了。當芳菲從旋梯上款款而下時,進一的心中是否只想逃離?半間屋子大的魚缸中魚兒搖曳多姿,而芳菲又了解那麼多養魚的知識。進一瞬間明白了,原來芳菲早就明白他們之間的距離,只是在小心翼翼地維系著一個少年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但是自尊還是在剎那間跌落,碎了一地。

彷彿在瞬間吧,那些讓進一賴以自豪的歌聲、成績、跨欄全部都被丟掉了,最可怕的被丟掉的還有——身體。進一得了白血病。

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北京的治療沒有結果,進一回到香港。「一定會好起來的」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夢想。帶著最初和最後的一個吻,進一到了另一個世界。陪伴他的,只有父親栽下的'一棵開著紅花的樹。

看著這部影片,哭點很低的我從頭哭到尾。羅先生干著修鞋、做鞋的粗活,對太太卻是心如發細。他的眼中她最美,「一條街的女人就你最漂亮」;他把她因雞眼疼痛的腳捧在懷里,細心地揉搓;他給她做一雙柔軟的帶花的紅色的皮鞋,花下面的鞋面剪了一個洞,為的是把雞眼露出來不磨腳;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最重要的是保住頂,以至於狂風襲來,一家人吊在房頂下歲月神偷觀後感歲月神偷觀後感。其實他就是一家的頂呢,遮風、避雨,承載了太多太多壓力的他在大兒子去世後的幾年後也去了。

羅太太呢,是和倔強的先生完全不同性格的一個人。她懂得忍,當巡捕一次又一次地無理索賄時,她卻總是周旋其中,化解干戈;她懂得愛,因為進一的學習和生意的蕭條而大發雷霆的先生面前,她不委屈,不抱怨,只是輕輕地把手搭在先生的肩上,滿眼都是理解、理解;她樂觀,兒子在病中,她還買狀元餅憧憬著未來。當先生嘆著氣說鞋是半邊難,她卻笑著說鞋也是半邊佳。先生做的新鞋她也給起了名字:左邊叫難,右邊叫佳。

一步難、一步佳,一步佳、一步難,誰的人生不是這樣呢?

電影歲月神偷觀後感2

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劇中說到一個父親為了做皮鞋給兒子讀書連孩子都沒有時間看一眼,父親有兩兄弟一個是在街頭開皮鞋店,一個在街尾開理發店,日子總算過得可以!

但是劇中主要的就是圍繞著一家四口很一個大兒子的女朋友而產生的!

當時這部電影上映時我就覺得這部電影沒什麼好看的,但是今天無聊就放來看看,看了才發現歲月真的那麼重要,令我想起了童年時候的我!

評語:任達華飾演父親,在劇中他本來就是想省吃儉用的賺點錢供大兒子上大學,可是卻忽略了對家庭的感情了,每天只做皮鞋外根本沒有看兒子一眼,直到兒子得了白血癌後才懂得感情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這個體會到爸爸其實是家庭最重要頂樑柱。

吳君如飾演媽媽,在劇中她是一個口舌滑的一個母親每次來買皮鞋的顧客都給他說服了,除了做飯外,最重要的.是在兒子得血癌後帶著兒子到北京去看,可是得到的就是失落的消息,後來又回到家裡的醫院,這個證明媽媽是最疼兒女的。

李治廷飾演哥哥,他在劇中演的是一個讀書比較優秀的學生,但因為認識一位有錢的女孩子就為感情而讀書變得差了,當時老爸為此事而當著街坊的臉罵了他一頓,後來這個女孩搬到美國去了,所以他讀書也稍微有進步了,可憐的是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哥哥跟弟弟很好,這個已證明兄弟感情還很好。

張堅庭飾演哥哥的女朋友,它們都是兩情相悅的情侶,後來因為父母要移民到美國才跟哥哥分開,但是她發現寫了好多信都沒有他回復就向爸爸請假回國看哥哥了,後來才知道他得了白血病,可惜的是哥哥後來就吐血死了,這個證明了愛情是最偉大的。

還有哥哥的弟弟也是劇中的重要人物,因為他令整部片增加了不少童年的記憶,也許這個片子只有小孩子才體會到童年的快樂吧,他是一個很壞的孩子讀書非常差,而且經常偷東西,後來被爸爸發現了,打了他一頓後才慢慢的變好了,哥哥的死令他喚醒了他讀書的樂趣,從此以後他也考上了哥哥讀的學校,這個證明了偷東西小時候哪個都會有,最重要的是要改。

好了,就評論這么多了,還有很多故事都沒寫下,如果你想知道故事情節的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歲月神偷》,實在是感人淚下啊!

閱讀全文

與羅進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戰爭電影有哪些 瀏覽:751
有什麼成龍拍的電影好看的電影 瀏覽:941
假面騎士空我有什麼電影 瀏覽:764
奇才遇上籃球是什麼電影 瀏覽:109
怎麼更新飄花電影 瀏覽:32
龍貓電影怎麼做的 瀏覽:481
如何從電影中有所收獲 瀏覽:985
開心鬼撞鬼電影咳嗽肚子疼怎麼辦 瀏覽:194
av全是高潮部分的電影怎麼搜 瀏覽:826
最好看床戲電影 瀏覽:904
西瓜影視的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884
電影婚事2017講的什麼 瀏覽:582
歐美大尺度古代神話電影有哪些 瀏覽:87
央視六套每年收購多少電影 瀏覽:550
泰國神話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260
哪個電影網可以免費龍嶺迷窟 瀏覽:406
扶貧電影是什麼意思 瀏覽:259
好看的中國禁毒電影 瀏覽:485
網路受限制怎麼看電影 瀏覽:134
電影頻道2月9日演的電影是哪些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