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滾蛋的是哪個電影

滾蛋的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08 00:28:27

如何評價電影版《滾蛋吧,腫瘤君》

據報道,今年白百合憑借一部《捉妖記》讓她人氣大漲,身價猛翻。近日,由她與吳彥祖、李媛等領銜主演的勵志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也接連上映。目前,僅過去兩天,該片的票房已經達到了一億。
很多觀眾看完以後,都被片中雖然身患癌症,但不向命運低頭的熊頓所感動。據悉,該片中的熊頓是一名樂天派的漫畫家,在經歷了丟了工作、被男友劈腿等一系列事件以後,又發現自己身患腫瘤,但她仍然保持著一顆樂觀的心態面對。 此次,吳彥祖在片中飾演的是熊頓的主治醫生,也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理想情人,包括熊頓。在裡面,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也讓熊頓對生活更加有信心,有力量。
《滾蛋吧!腫瘤君》8月13日上映,兩日票房破億,自8月14日起迎來首個觀影周末,截止到8月16日凌晨累計票房1.5億。而與白百何同期打擂台的王珞丹新作《宅女偵探桂香》,排片與票房都相差甚遠,上映四天累計票房2500萬左右。
此次是白百何與王珞丹在大銀幕的首次正面交鋒,藉助《捉妖記》累計的超強人氣,以及《腫瘤君》本身不錯的電影質量,白百何、王珞丹的「小妞之戰」已經立見高下。豆瓣《腫瘤君》7.9的高分也遠超過《宅女桂香》的4.3分。從票房大盤的走勢,此次之戰王珞丹已無翻盤可能。

Ⅱ 《滾蛋吧!腫瘤君》:熊頓姑娘傳遞了哪些正能量

新聞事件:

8月13日,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全國公映,上映首日截至當晚23:30,該片收獲了4178.3萬票房,票房佔比41.27%,排片佔比29.62%,兩日後票房破億。在觀影調查中,不論男女老少,或情侶或個人,所有人無一例外的都被感動了,大多數觀眾都說自己哭了,還有觀眾是紅著眼抹著淚出來的,似乎還沉浸在影片中,在采訪中仍然有要哭的沖動。為什麼影片會產生如此正能量的效果呢?

心理解讀:

電影的原型——熊頓,本名項瑤,1982年出生,是一個可愛的漫畫家、繪本達人,因為自嘲自己像只熊,胖乎乎的,同時認為自己像牛頓一樣,是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中才有了繪畫靈感,所以她叫自己「熊頓」。2011年8月21日,29歲的她被檢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她管這個瘤叫「腫瘤君」。

這個姑娘在患病後是如何繼續保持正能量的呢?下面我們用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的基礎理論——六邊形病理及治療模型解讀熊頓姑娘和腫瘤君之間的故事:

一、接觸當下vs脫離現實

在與腫瘤君相處的時間里,熊頓總是可以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和情感狀態,並用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比如,她會在屁股疼痛時畫出形象的漫畫在微博上求助,「就像是有人把手伸進我胸口使勁捏我的心臟一樣……」她這樣描述腫瘤帶給她的疼痛。

ACT的所有核心過程都與當下有關,只有在當下,接納和解離才會發生;只有在當下,承諾行動才能最接近價值。

二、觀察的自我vs概念化自我&經驗性自我

熊頓給自己畫了漫畫形象,生病前和生病後,除了發型的變化,頭上的熊耳朵和臉上洋溢的笑容是不變的,這是她的積極的概念化自我(所有的信念、想法、觀點、事實、想像、判斷、記憶等等來自自我概念的,用來描述作為一個人的「我是誰」,即我的自我描述)。對於自己的發病之初,熊頓描繪了自己全裸時身體狀態,好像有一個觀察的自我在看著一切的發生,她知道這個人是自己。

她也會因為過去閱讀漫畫的經歷和感受去幻想窗外的英俊少年,但她並沒有被經驗性自我(自我體驗、經歷的過程)束縛住,也能清楚地在此時此地去觀察——「這是五樓好嗎?少年是超人呀!會飛呀!」從而回到當下、避免脫離現實。

觀察的自我看到事情本來的樣子,不去評價、批評,或進行任何會讓我們陷入與現實的斗爭的思考過程,因此,它所給予的接受是最真實、最純潔的。觀察的自我不會受到傷害。如果你的身體因為生病、年老或受傷而被損害,觀察的自我在注意著這些損害;如果產生了疼痛,觀察的自我注意著疼痛;如果產生了不好的想法或記憶,觀察自我同樣會注意著它們。但是不管身體上的損傷,還是痛苦的感情,抑或任何糟糕的想法和記憶,都不能傷害到你觀察它們的那部分。

三、認知解離vs認知融合

熊頓不是沒有不開心的時候,她也會有一些負性的想法,比如身材的變化、病情的惡化等等,她也會大哭,但她不會沉浸在痛苦的認知當中不能自拔,她知道那些想法和情緒不是她,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通過畫漫畫的方式她讓自己從對疾病的認知中解離出來,一切都像是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融合就是人們是受自身思維的文字內容支配,對描述而不是被描述的事件本身做出反應。當融合出現時,思維就在沒有任何額外輸入的情況下控制行為。認知解離並不會消除語言的意義,但減少了自動控制,從而更好地參與當下。

四、接納放下vs迴避控制

對於腫瘤君及其所帶來的一切,熊頓姑娘都欣然接納,她並非是在忍受一切,而是發自內心地、主動地、自願地接納。

如此,她才能在剃了光頭後發現光頭的功能——涼風吹、不用洗頭發等;她才能在做骨穿時叫得撕心裂肺後看到自己的骨髓時還聯想到可以用吸管吸溜骨髓的那種大骨頭;她才能在看到要輸入的橙色葯物後聯想到自己是在輸入橙汁;她才能在承受病痛折磨時改變語境——把治療的過程當作是與腫瘤君的戰斗並且充滿鬥志。

接納是採用不同的反應態度通過尋找症狀背後的意義或功能、賦義、改變語境等方式將最初的刺激轉化為別的刺激,痛苦是客觀存在的,但對痛苦的認知或感受卻是主觀的結果。

五、明確價值vs缺乏價值

熊頓的朋友老正說:「被網友樹立成抗癌偶像『勵志姐』並不是熊頓畫這個漫畫的初衷。」因為她只是個愛美、愛畫畫、熱愛生活、渴望愛情的普通姑娘,只是她一不小心生病了。

在與腫瘤君交往的過程中,天性樂觀的她更清楚地看到了她的親人、朋友、粉絲們對她的愛,也更珍惜生活中一切可以讓她快樂的元素——父母、朋友、食物、化妝品、帥哥等等。她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開心快樂地生活,這是她的價值所在。

在ACT中,價值是自由選擇的,是事情發展的言語構建的結果,是活動變化、發展模式、價值行為模式本身內在活動的主要強化物。選定的價值提供了更加穩定的方向指引,即便在個人面臨巨大逆境時仍能激勵行為。

六、承諾行動vs行動受限

熊頓姑娘篤信「生活給予我的,不管是幸運還是坎坷,是快樂還是痛苦……所有情緒與經歷統統可以成為付諸筆尖的素材」,所以她將「苦逼加二逼的病房生活」畫成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她做了,並且做到了,她用她笑對腫瘤、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感染了很多人。

承諾是表達個人價值的途徑,如果沒有任何體現價值的行動,又談何價值?承諾下的行動包括特定時刻下的以價值為基礎的行動反應,並與服務於價值的行動模式緊密關聯。承諾的工作也是ACT模型中會隨著具體的問題行為發生改變最大的部分。

我想熊頓姑娘是沒有學過ACT的,但誰說只有學過了才能成為ACT的實踐者呢?ACT本身就來源於生活,最後也是要回歸生活的。

有網友說:「腫瘤君贏了,但她也沒有輸。」是啊,你是你自己的作者,何必寫那麼難演的劇本。希望在天堂的熊頓姑娘依然開心快樂。

(作者:王分分,祝卓宏)

【參考資料】

[1]Hayes, S. C. (2004).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and the third wave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 Behavior therapy, 35(4), 639-665.

[2]Hayes, S. C., Luoma, J. B., Bond, F. W., Masuda, A., & Lillis, J. (2006).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Model, processes and outcome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1), 1-25.

[3]張婍, 王淑娟, & 祝卓宏. (2012). 接納與承諾療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療模式.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6(5), 377-381.

[4]新聞來源:《滾蛋吧腫瘤君》觀影哭成狗 觀眾點贊正能量 http://www.askci.com/ent/2015/08/14/828389m90.shtml

(內容來自中國科普博覽《新聞心解》欄目,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新聞心解為中國科普博覽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創辦的特色圖文專欄,我們力圖從心理學角度剖析社會熱點,透視生活萬象)

Ⅲ 白百何評分最高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告訴你怎樣的哲理

歷經生死,更加知道死的意義。經歷過、愛過、堅強過,戰勝過自己。縱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對於生命即將結束的熊頓來說,已經沒有遺憾。

一、《滾蛋吧!腫瘤君》是韓延人生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通過講述一位29歲的女漫畫家面對癌症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種生活方式!狗熊的「熊」名字和牛頓的名字經常這樣介紹他的名字!作為一個腦洞很大的漫畫家,她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了卡通,把自己的生活畫得像卡通一樣。

但沒人想到,在男友出軌被辭退後,她又患上了腫瘤,而且已經到了晚期。29歲對她來說是一段艱難的時光,但漫畫家的心態讓她樂觀起來,直面生死。她有少女的一面,在任何事情上都保持天真。在真實的本性之下,是她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Ⅳ 滾蛋拿命來,是什麼電影

滾蛋拿命來不是一部電影,是不是要找《滾蛋吧腫瘤君》!

Ⅳ 黃渤演的一部電影叫外國人滾蛋的是什麼片子

應該是精武英雄陳真的電影吧。

Ⅵ 看完《滾蛋吧!腫瘤君》後你有怎樣的感悟

無奈的選擇,卑微的樂觀,硬撐的堅強,誰也不願喝卻不得不喝的雞湯。總體而言,《滾蛋吧腫瘤君》在我心裡評分較高,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電影,在枯燥的生活里,好好放聲大哭以釋放內心。最後向飾演熊頓父母的兩位資深演員致敬。

Ⅶ 《滾蛋吧,腫瘤君》讓觀眾們賺足了眼淚,腫瘤到底是什麼

相信大家都看過《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它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患有腫瘤的人,在和醫生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它講述了一個將死之人對待生活和朋友的故事,以及對於活在這個世上的留戀與不舍,這部電影也是獲得一致的好評,也讓觀眾留下了自己的眼淚,當然,這部電影確實非常感動,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看一下。

當然,如果是剛開始出現症狀的話,也可以使用中葯來進行相應的慢性治療,但是相對來說,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即便是治療成功之後,身體也會不如之前那麼好,身體免疫力會受到一定的損傷,所以這也是這部電影獲得觀眾眼淚的原因,確實非常的感動,表達出了疾病的殘酷和對生活的不舍。

Ⅷ 如何評價電影版《滾蛋吧,腫瘤君》

8月13日,根據已故80後漫畫家熊頓漫畫《滾蛋吧腫瘤君》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全國上映。該片由白百何、吳彥祖主演,80後導演韓延操刀,主創團隊強調,「這是一部有靈魂的商業電影」。
「這部電影的誕生實際上是熊頓的遺願之一。」導演韓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熊頓,本名項瑤,作為漫畫家、插畫師,曾出版過《熟女單身日記》《減肥俠》等多部漫畫繪本。2011年8月,熊頓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俗稱「淋巴癌」)患者。2012年2月,她開始以《滾蛋吧腫瘤君,記錄與腫瘤抗爭的病院日子》為題在天涯發表連載漫畫,其幽默而細膩的筆觸,讓無數網友捧腹又淚奔;同年8月,她的「抗癌」漫畫系列被出版成書《滾蛋吧,腫瘤君:我與癌症斗爭的一年裡》。
2012年11月16日,熊頓因病情惡化離開人世,年僅30歲。
該片編劇、出品人之一,80後小伙兒張維重是第一個聯繫到熊頓、洽談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影視改編權的人。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12年2月底,自己正在醫院陪護生病的姥爺,閑暇之餘,在手機上看到了熊頓的抗癌漫畫,瞬間覺得心底「被擊中」。他想要見到她,「把漫畫變電影」。
彼時的張維重大學畢業剛兩年,和家人、小夥伴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影視傳媒公司,公司加上他總共只有4個人,尚無什麼作品。他輾轉找到熊頓,原本擔心「她會不會看不上我這么小的公司」,可一見面,幾個年輕人一拍即合。
「有點二、很實在、沒城府,說話像機關槍」,這是熊頓給張維重的第一印象。熊頓和張維重聊了很多關於電影的設想,順利簽訂了影視改編權協議。除去改編權費用,這個小團隊還承諾給熊頓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紅,盡管當時他們都覺得「票房」二字還非常遙遠。
但就在今年8月5日,熊頓的父親出席了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北京首映禮,並當場宣布,將把自己所得的部分票房收入,用於支持成立「熊頓生命陽光公益基金」,幫助亟需援手的癌症患者。斯人已逝,而精神長存,這讓張維重很感慨。
在2012年3月簽訂影視改編權之後的半年中,張維重及其團隊又對熊頓進行了多次采訪,「熊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故事」。
韓延也對記者證實:「熊頓本人生前是希望能全程參與這部電影的創作的。當時,她的病情本來有好轉跡象,她還設想要在電影末尾真人出鏡。她還曾經說,等電影上映了,她要再畫一部漫畫,名字就叫《滾蛋吧導演》……」
韓延和張維重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在電影籌拍的3年中,劇本曾修改過多次,但不管表達方式如何變化,劇本主線始終未變,「忠實於熊頓的精神」。
韓延認為熊頓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精神偶像」。「我們只是想讓熊頓的故事激勵更多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好地活著」。
此前,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舉行了多次看片會,甚至是「粗剪版本看片會」,均反響熱烈。
今年4月,尚未加特效、未加後期音效的《滾蛋吧腫瘤君》粗剪版本,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內放映、送審。一位電影局領導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自己看完後非常興奮。這位常常審片、淚點很高的領導,對《滾蛋吧腫瘤君》的評價是,「非常令人感動、非常值得推薦」,是國產電影的誠意之作、希望之作。
這也是韓延第一次見到電影局的領導,並經歷審片全程。原本緊張忐忑的韓延發現「一切特別順利」。這位與他把酒暢談的領導感嘆:「熊頓是一個在精神上極具力量的姑娘。這部電影,是把精神健康送給了中國觀眾。」在價值觀多樣、人們普遍焦慮的當下,該片所傳遞的健康心態,無疑能夠擊中觀眾的軟肋,引發共鳴。
同樣在今年4月,《滾蛋吧腫瘤君》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了一場粗剪版試映,參與看片的都是年輕人。放映結束後,韓延被淚奔的觀眾團團圍住,許多人告訴韓延,看完片子,自己開始思考「應該怎樣活著」。
這並不出乎韓延的意料。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早在第一次看到劇本時,自己就覺得,「如果能把這個故事呈現在銀幕上,那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韓延覺得冥冥之中與熊頓有緣。熊頓去世的日子,正好是韓延的生日。而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開機的前一天,韓延的兒子又呱呱墜地。兒子的到來讓韓延對生命、對熊頓多了一層厚重的理解。
片中,韓延沒有過多地刻畫癌症帶給熊頓的肉體折磨,他認為「抗癌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他想強調的是一種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即便沒有癌症,熊頓可能也會遇到其他挫折,我相信她也會畫出其他抗擊挫折的漫畫」。
事實上,80後、90後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挫折及問題,在影片里都得到了體現,如北漂、失業、失戀、大齡剩女,等等。熊頓本人,就是一位典型的「北漂女」,在北京與朋友租住在合租房裡,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著。但她始終不甘於向命運屈服,即使面對絕症,也要笑對每一天。在韓延看來,這才是《滾蛋吧腫瘤君》的社會意義所在。
在拍攝之初,韓延就與兩位主演達成了默契:不煽情,只以走心的表演感染觀眾。很多次,監視器外的韓延都忍不住淚流滿面,但他仍然提醒演員:「這里(情緒)可以稍微收一點點……」 曾經有一場戲,從晚上8時開始反復拍攝,一直拍到了第二天天色微亮,只因為演員、導演都想追求最佳的情緒狀態。
該片製片人之一李宏瑞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入戲太深的熊頓扮演者白百何,「直到《滾蛋吧腫瘤君》殺青一個多月後都無法抽離角色,完全沉浸在熊頓的世界裡,幾乎自己就是熊頓」;而扮演醫生的吳彥祖,由於其母親因癌症離世,自己也曾與母親一同與病魔抗爭,使得他在塑造人物時的情感格外豐沛、真實。就在不久前,吳彥祖還在微博上發文,向熊頓禱告:「希望我們的演繹沒有辜負你的故事。」
在韓延看來,青年是《滾蛋吧腫瘤君》的主要受眾。作為一部頗為「主旋律」的商業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也充分考慮了年輕觀眾的口味。如,在體現熊頓「腦洞大開」的幾場特效戲份中,各種「二次元幻想」層出不窮,甚至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里的經典橋段,也被詼諧再現。「所謂商業元素,我認為,無非是電影語言的通俗化。」韓延對於該片上映後的反響充滿信心。
「這部片子的投入在4000萬元左右,雖然我本身並不對票房期待,但我當然不希望片方賠錢;從主創的角度講,我們也相信這樣一部讓人笑中帶淚的正能量作品,不應該賠錢。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分享熊頓的精神。」韓延說。
據悉,《滾蛋吧腫瘤君》將在全國200多家IMAX影院同步開映,這也是IMAX公司少有的、與中國都市喜劇題材電影的合作。韓延表示,該片還將登陸北美市場,把熊頓的故事帶到大洋彼岸。

Ⅸ 黃渤在影視劇中說了句滾蛋是什麼影視

泰囧

Ⅹ 《滾蛋吧!腫瘤君》是一部怎樣的情感片

引子:上映10天,票房4億,即使面臨好萊塢大片《終結者5》的攻城拔寨之勢,依舊日進2000萬,作為一部小成本情感片,《滾蛋吧!腫瘤君》票房之堅挺,表現之穩定,實屬近年所鮮見。藉助良好口碑所製造的連鎖效應,長線上映下,破5億甚至更高票房也指日可待。

8月20日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節,這一天,大批新片與觀眾見面,內地影市票房再次井噴,單日超過2.3億,上映8天的《滾蛋吧!腫瘤君》票房持續堅挺,單日再收近6000萬票房,總票房也劍指4億。8月21日即七夕節次日,《滾蛋吧!腫瘤君》以近3000萬票房再回單日票房榜首;22日,周六,《滾蛋吧!腫瘤君》上映第10天,獲近4000萬票房後,《滾蛋吧!腫瘤君》總票房勇破4億......10多天來,在國內外新片的輪番圍攻、夾擊下,《滾蛋吧!腫瘤君》信步破4,昂首近5,堪稱這幾年十分罕有的現象級電影,驕人戰績的取得,則要歸因於過硬的品質,過關的口碑。

從開畫至今票房走勢看,《滾蛋吧!腫瘤君》一直扮演著市場領軍人物的角色。上映首日便入賬4120萬,成功瓦解《捉妖記》對市場的長期制霸,在眾多新片中更一騎絕塵。接下來的五六日三天,影片豪取3560萬、5360萬、5460萬,四天累積1.97億,與2億只有「一步之遙」。在公認的票房低迷期周一到周三,影片仍毫不客氣的攫取著日均3000萬的票房,幾乎佔去大盤半壁江山......

《滾蛋吧!腫瘤君》上映12天票房柱狀圖表

《滾蛋吧!腫瘤君》首周擠進全球票房前五名,實屬不易

《滾蛋吧!腫瘤君》的出色表現不僅盤活了低迷的大盤,即使是在全球電影票房榜中也搶得了一席之地。影片上映首周即全年第33周,全國共收獲票房6.5億,《滾蛋吧!腫瘤君》抓取近2億票房,幾乎佔去1/3,在全部上映的11部新片中,領銜第二名近1.5億,市場霸主地位無可撼動。在這一周的全球票房榜中,《滾蛋吧!腫瘤君》也以優異的表現名列第五,排在前四的《碟中諜5》《秘密特工》《神奇四俠》等無不是投資過億甚至兩億的大片巨片。

值得注意的是,《滾蛋吧!腫瘤君》的平穩表現力,持久耐續力,強大爆發力,是在多種不利因素之下逆襲完成的。首先,暑期檔電影市場被「國產片三巨頭」(《煎餅俠》《捉妖記》《大聖歸來》)過度消費;其次,由於種種原因,該片沒有進行大規模路演,而這恰恰是《戰狼》《煎餅俠》等國產片票房熱賣的主力因素之一;再次,影片上映之際遭包括《終結者》《新娘》在內的眾多國內外新片齊力圍攻,形勢相當不容樂觀;最後,影片絕症、抗癌、悲情、勵志的主題也不屬於「討好型」的,逆市而上頗具風險......但即便如此,《滾蛋吧!腫瘤君》仍能笑傲江湖,濤聲依舊,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內容為王,品質當道。

《滾蛋吧!腫瘤君》自點映以來口碑就不斷爆棚,好評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評分近8.0,點映就豪取1200萬,甚至將《捉妖記》虐在腳下。而且這樣的優異表現並非曇花一下,更成為現象級持續性上演。看熊頓,觀自己,珍親情,惜時光,談人生,愛生命......正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最具現實意義的熱議話題。熊頓面對絕症的樂觀與堅強,亦被不少影迷篤粉視為勵志標簽,由此而發的情感共鳴、心理共振自然而然助推著影片票房、口碑的持續攀升與走高。

閱讀全文

與滾蛋的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粵語全部電影 瀏覽:309
東廠不敢殺的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546
電影蜘蛛網怎麼做 瀏覽:603
為什麼老公不愛看小電影 瀏覽:103
剛上映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150
好看的青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3
產後多久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334
如何發展我國的電影產業的發展 瀏覽:691
姜棟元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40
恐怖電影叫紅什麼女孩 瀏覽:478
電影木乃伊二免費 瀏覽:864
下載的電影怎麼放apid 瀏覽:176
和閆妮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1
好看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856
好看的宗教電影惡魔的耳語 瀏覽:54
臨潁電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訂票 瀏覽:382
女生好聽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麼電影 瀏覽:234
考中央電影學院要多少分 瀏覽:533
外國好看電影剪輯動作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