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到底是林夕還是羅大佑作詞的
林夕……當年這首歌獲得了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是梅姐和林夕一同上台領獎的,梅姐還介紹說「這是我們的作詞人,林夕先生。」然後林夕說了兩句,並且說羅大佑有事不能來領獎,有視頻為證的。這首歌是經典中的經典,也是天作之合,林夕羅大佑加梅艷芳,這樣的陣容讓這首歌註定成為經典……
『貳』 似是故人來原唱是誰
《似是故人來》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所屬專輯《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於1992年10月發行。
這首歌曲是1990年度電影《雙鐲》的主題曲,並獲得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1991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199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叄』 似是故人來是那個的歌
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這首歌很好聽。是他自己寫的
這是林夕自己撰文談歌詞創作過程
詩是自主 歌詞要配合架構 --《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是電影《雙鐲》的主題曲,要電影內容涉及XXX戀的問題,...聽過這首歌後,我發覺可以適合小調的需要.這首歌是很齊整的,但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每句都很長.這首歌的每一段都有四句,每句有十三個字,每十三個字又可以很整齊地分為三個小節,而每小節又可以一個四四五的結構(56i6 56i6 56365)這種四言和五言的結構,給一人一種頗為 "文言"的感覺,很易於誘人填出套句,但我警愓著自己不要填文言, 但事實上我是需要用文字言去填,因此填詞的整體語言策就是要用一些淺近的文言.
開始填寫歌詞的時候,我曾經徘徊於老套文和淺近文言之間,花了一些時間,但現在已經易於控制了. 檢讀過去所填的歌詞,我明白到自己在過去填詞的時候,有些字是故意用的, 目的是讓人感到那些是淺近的文言,但有些句式是刻意將舊文言句式翻新, 使人不會產生老套的感覺,歌詞中某些詞語,如"終老" \"苦短"\"執子之手"\"恨台上卿卿或台上我我"一類, 如果填普通的歌曲或其他旋律的歌曲,一定是不會用的,但在這首歌中卻一定要用.由於句子太長,若真的用文言,句子的密度會很高,也就會很復雜,而這首歌的 tempo(節奏)是較快的,一點也不慢.即使現在的所謂慢歌,已不再是顧家輝時代慢歌,每個bar(小節)都有很多音,非常緊密的.填上復雜的文言,若是當作詩來聽還可以,但當作歌詞來聽的話,聽的人可能不易消化,沒法感受.
歌詞配合著旋律,目的是要感動聽眾,並非要給聽眾灌輸什麼深的道理,因此不能不讓聽眾有一些舒徐的空間.四四五的句式,易於將文言句式翻新和運用疊句,例如"同時過路,同做過夢","何日再在,何地再聚","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間上終老","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戲",都是將文言句式翻新的.這四句是完全沒有浪費.剛才談到要避用那些比較深的文言,其實" 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間上終老" 句中的"或 "和"在 "是十分白話化的,前面 "同是過路,同做個夢"是比較傳統的兩兩相對,但這卻用"或 "和"在 "將上一句跟下一句扣上,使十三個字連在一起也不會使人感到堆砌."台上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戲"一句,其實都是相當白話的,只不過是用上文言句式.如果沒有這首歌的結構,沒有旋律,將這個句子當作詩來處理,看的人一定不會感到它的好處,這個句子一定要嵌入這個旋律,唱出來,才會感到歌詞結構是有道理和有效的.如果我們是讀詩的話,歌詞的某些部份也許會是太過平鋪直.
我絕不喜歡那些可以用讀散文方法來讀的詩,因為那些詩的思路如流水賬,由第一行至最後都不用停,思想不須有任何跳躍,然而,這種情形在歌詞中是自然的而且必須的.歌詞當中是須要有些像"金句 "之類的東西,指出什麼什麼道理.這些道理在詩中寫出來,讀者不會感到特別,只會感到過於直接,但在歌詞中卻可以是配合著旋律唱出來的最重要的部份,它可能成為重復,也可能成為整首歌的高潮.一般而言,我們稱這些重句為hook link。
這首歌其中有一段是屬於變奏的,它是從前面四段脫離出來.在未填詞以前,要預先計劃好在哪個置上寫些什麼東西,比如歌名.這首歌最明顯的是最後一句,"似是故人來,斷腸是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 ",若果在此處還不填上句可以使人上口的句子,給聽眾一個concept(意念)的話,這首歌就會太過復雜了.因此,先清晰地build up (建立)好,然後才用其他東西與之配合此外,這首歌是十分長的,差不多像是作文那般,整張原稿紙填得滿滿的,梅艷芳也曾投訴這首歌太長,難於記憶.假如要寫一首這樣長的詩,句子當中是需要運用一些比喻或意象之類的技巧.在這首歌當中,我不能在歌詞中製造一些畫面的效果,因為我沒有看過這套電影,若果製造出來的畫面跟電影內容不配合的話就會有問題,.....
原作者: 林夕
來 源: 流行歌詞文化
『肆』 似是故人來這首歌是什麼意思
《似是故人來》中的「故人」是你往日所熟知的人,如老朋友或戀人,也包括已故之人。所謂「似是故人來」就是逝去的舊時光里的「故人」重新出現在你的面前,或者說往日的那種情感重又湧上心頭,叫人怎能不心起漣漪!
《似是故人來》是1990年度電影《雙鐲》的主題曲,並獲得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1991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199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似是故人來》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所屬專輯《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於1992年10月發行。梅艷芳這首歌錄音室版本有2個版本,一是出現在羅大佑音樂工廠1991年發行的《皇後大道東》專輯中,此版本無匹配的伴唱帶。
《似是故人來》-梅艷芳
作詞:林夕
作曲:羅大佑
同是過路同做過夢 本應是一對
人在少年夢中不覺 醒後要歸去
三餐一宿也共一雙 到底會是誰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 總是最登對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 你想做的戲
前事故人忘憂的你 可曾記得起
歡喜傷悲老病生死,說不上傳奇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 不是我跟你
俗塵渺渺天意茫茫 將你共我分開
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 似是故人來
何日再在追何地再聚 說今夜真暖
無份有緣回憶不斷 生命卻苦短
一種相思兩段苦戀 半生說沒完
在年月深淵望明月遠遠 想像你幽怨
俗塵渺渺天意茫茫 將你共我分開
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 似是故人來
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間上終老
離別以前未知相對 當日那麼好
執子之手卻又分手 愛得有還無
十年後雙雙萬年後對對 只恨看不到
十年後雙雙 萬年後對對 只恨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