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里橋屬於北京的哪個區啊
六里橋屬於北京的豐台區。
六里橋東鄰六里橋立交橋,西近小井,北為馬管營和八一電影製片廠,南至廣安路。因橋而得名。六里橋因位於廣安門外六里而得名,清雍正年間從廣安門至小井村修了一條石板路,在距廣安門外六里的柳巷村旁有一條西北東南方向的溝渠,寬約三丈,旱季可行車馬,雨季水流成河,於是路修到這里便搭了一座石板橋,兩側裝有護橋欄桿,遠望呈彎月形,被稱為六里橋。
(1)湖北電影製片廠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六里橋東南角原有「五顯財神廟」建於明代,清代曾屢次重修。廟坐北朝南,山門一間,戲台三間,正後殿各三間,東西配殿各六間,石碑三塊,山門、戲台連為一體。大殿山門、戲台等均為大式懸山頂,筒瓦,調大脊,建築布局規整。1949年以前,香火極盛,北京地方文獻資料多有記載。
清《天咫偶然聞》記載:「廣安門外財神廟,報賽最盛,正月初二,九月十七日,傾城往祀,商賈及勾闌尤夥。廟貌巍煥,甲於京師。」史籍上所記述的情景,直到解放初期1950年時,還可見到。廟宇曾被六里橋小學佔用。曾為豐台區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六里橋建立交橋時,被拆除,現僅存古槐兩棵。
㈡ 呼市電影院製片廠屬於哪個街道辦事處
大學西路街道
㈢ 環球影城在哪個區
環球影城(即北京環球度假區)在北京市的通州區。
北京環球度假區,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毗鄰東六環和京哈高速公路,是亞洲的第三座,全球的第五座環球影城主題樂園。2001年,北京市政府和美國環球主題公園度假區集團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2015年,簽署了《合資協議》;同年11月,基礎工程啟動建設。2021年9月1日,開始試運行。2021年9月20日正式開園,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兩家度假酒店、北京環球城市大道面向公眾正式開放。
2021年5月7日,北京環球度假區獲得LEED「能源環境設計先鋒」金級認證,成為全球首家獲此殊榮的主題公園度假區。
北京環球度假區的交通路線:
自駕:京哈高速「田家府站」及六環路「張家灣北站」有兩個出口,自駕及選擇乘坐計程車、網約車、旅遊專線巴士、旅遊大巴的遊客,可選擇在該出口駛出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
飛機:北京環球度假區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均有軌道交通連接,乘坐飛機或火車抵達北京的遊客,可通過轉乘軌道交通的方式快捷前往。
地鐵:北京地鐵「環球度假區站」為北京環球度假區配套建設項目,與北京地鐵七號線和八通線相連接。前往北京環球度假區的遊客,可選擇乘坐地鐵在該站下車,從B、C、D出站口步行約7分鍾即可抵達北京環球城市大道入口安檢處。
㈣ 幫我介紹一下隨州
地理環境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跨北緯31度過19分至32度26分,東經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萬。其中,山地面積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積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灘面積80平方公里,分別占總面積61.3%、30%、7.6%、和1.1%。隨州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恰好處於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交接地帶,真可謂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沖,扼阻襄漢咽喉。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曾對隨州的地理形勢作了如是描繪:「隨北接黽厄,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要地;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其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於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
早在遠古代中期以前,隨州地區全部原始的海洋所覆蓋。在其後的呂梁構造運動中(約距今17億年前後),因地球構造運動加劇,岩漿不斷迸發,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隆起,局部地區海水退縮,使湖北境內的鄂西和大別山區第一次成為陸地,但隨州地區依然沉睡於大海之中。寒武紀早期(距今6億年前後),包括隨州在內的大洪山一帶才成為古海島。寒武紀晚期(距今5億年前後),隨南盆地發生過大規模火山噴發。志留紀末期(距今4億年前後),隨著隨州西北部的武當山一帶上長為陸地,隨州乃至湖北大部分地區相繼成為陸地。在二疊紀(距今2億多年),地殼又一次升降頻繁,湖北地區又有兩次大的海進海退,隨州地區也處於時隱時現的變化之中。直到三疊紀末期(距今約2億---1.9億年),地殼再次上升,隨州終於連同整個湖北地區告別了大海。
地球的構造作用造就了隨州奇特的地勢和復雜的地形,形成了良好的地勢特點和復雜的地貌觀:山脈與河流交錯,山谷與坡地相銜,丘陵與平地呼應,有「萬山千泉百洞」之稱。隨州的北面是屬於淮陽山脈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頂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皺斷塊山大洪山,其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其間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的平原,稱之為隨棗走廊,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平原之上,有�水流貫其間。�水是漢水東面最大的一條支流,它發源於大洪山北麓,流經隨州、安陸、雲夢,至應城與雲夢交界的蝦咀分流,西支經漢川北部至新溝注入漢水,東支由雲夢入孝感至武漢諶家嘰注入長江。在�水兩岸,愛百條支流呈葉脈狀分布,其中流量較大的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水系,可稱之為涢水流域。可謂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同樣,地球的構造作用也給隨州留下了大理石、銅、金、鐵、硫、石油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生態環境
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據統計,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館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溫暖的氣候條件,良好地地貌特點,造就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帶,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植物種類,其中主要包括中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和北亞熱帶的常落葉混交林。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隨州的動物資源也相應豐富,從腔腸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到哺乳類,應有盡有,而且至今還保留有一些珍貴的物種如大鯢、金魚等。可以說,自古以來,隨州大地一直是動植物棲息和繁衍的理想場地。
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在人類的遠古時期,良好地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是原始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備條件。由於隨州地區處磨擦生代以來氣候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綠草成茵、果根豐富、動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帶石灰岩分布廣泛、溶洞發育,因此,隨州大地便成為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重要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編鍾與隨州
編鍾與隨州
一九七八年春,湖北省隨州市爆出了一條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新聞:在城西兩公里一個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當時,由於是「文革」剛剛結束不久,軍隊仍然參與著地方的一些工作,而且,我所在的部隊又是隨州境內唯一的建制師,因而在地方的邀請下,我們部隊參與了對古墓的挖掘和保護工作,而當時我剛調任師部政治部新聞幹事,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項工作,所以,對於古墓發掘的部分工作,親歷親為,對當時的一些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擂鼓墩」在發掘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山崗,北望桐柏,南面渦山(大洪山),山嶺綿亘,古冢森森。相傳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九年),令尹(相當宰相)杜越椒發動叛亂奔隨,楚莊王率軍追擊至此,親自擂鼓督戰,最後全殲叛軍,此地因而得名。兩千多年後的一天,隨著人民解放軍戰略施工的一聲炮響,使這個沉寂多年的地方再次揚名——一個空前的考古發現展現在世人面前。
曾侯乙墓建於紅沙岩坡上,鑿石為穴,墓的主人是戰國早期曾國(春秋時為隨國領地)一名叫乙的國君。墓口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深11米,墓壙面積約220平方米,其形狀極像我們今天的三室一廳單元房,分東、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優質梓木隔成的小室,用材總量達380立方米。其中中室最大,南北長9.75米,東西寬4.75米,主要放置編鍾等青銅禮器,其餘三室放置棺槨及其他隨葬品。主棺分內外兩層,外棺槨高3.5米,內外槨全是彩繪;殉棺21具,多施彩繪,殉葬人多是13-25歲的青年女性。從屍骨中存有銳器或作掙扎狀的情況分析,這些殉葬者可能是被生葬或是被殺害後裝入棺槨的,可見奴隸社會實行的殉葬制度是極其殘酷的。
古代帝王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寢及其隨葬品被毀被盜,往往不惜花費人力物力,把墓葬修的十分堅固,保護措施也相當嚴密。曾侯乙墓也是如此。從整個墓葬結構看,棺室上部及周圍填有厚厚的木炭,總重約6萬公斤,是用來防潮的。木炭之上蓋有一層半米厚的梓木方材,梓木上填有厚達10餘米的青膏泥黃褐土,這種土具有很強的密封作用。褐土上面密密排列著分別重達數噸的石條,叫做封頂石。再往上才是厚厚的堆土層。
然而,如此嚴密的防範措施也未能阻擋住盜墓者的光顧。發掘過程中,在墓上方西端發現了一個由雜草叢生的地表直插墓室的深達十幾米的盜洞,盜洞底端墓室的淤泥中,發現一具屍骨和幾件古代盜墓用的工具。據考古專家分析,盜墓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戰亂頻發,民不聊生,幾個盜墓者乘著月黑風高,夜深人靜,前來盜墓,經過幾個夜晚,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洞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還是墓中有什麼暗器,一個盜墓者腰間系著繩子,剛進入墓室便一命嗚呼,上邊的人見此情景,都逃之天天。所幸的是,墓內文物並未丟失。
不知是由於千百年的自然滲漏,還是那個盜洞所至,墓室打開後,發現裡面充滿了積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窯里流出的一般,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無一倖免。但令人費解的是,在污水中湮沒了兩千多年的各種文物竟然毫發未損,出土後稍加整理,便光亮如初,璀璨奪目,風姿依然。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條、方梓木、黑木炭,重達成千上萬噸的覆蓋物,還有一件件珍貴文物,都需要從地下起運到地面上,為此,我們部隊專門派出了一個連隊配合考古隊,鍬挖鎬刨,晝夜奮戰,還特地抽調了一部吊車(吊車司機馬樹祥同志,現轉業在徐水縣公安局工作)專門負責較重文物的起吊,確保了挖掘工作順利進行。隨著墓內積水被抽干,墓內大量文物顯露出來。經考古工作指揮部與部隊首長協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軍車運送到部隊營房,擺放在我們師部禮堂寬大的舞台上,逐一進行清點、擦拭、整理和測試。
經過初步清理,曾侯乙墓共出土各種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器及竹簡等文物一萬五千多件,大大小小,林林總總,擺放在禮堂里,儼然一個中型博物館。墓中出土的文物,可以說是件件精美無比,個個令人叫絕。我記得,有一件二尺多長的金彈簧,是用直徑不足一毫米的金絲纏繞而成,拿在手上,彈性十足,熠熠生輝,使人難以想像,在當時的條件下,工匠們是如何鍛造成型的;在眾多的文物中,有幾十件木質漆器也十分搶眼,漆器中有碗、缽、匣等,裡面塗有一碼的磚紅色,外表則繪有黑紅相間的漆畫,表現主題一般為游魚、鴛鴦等,色澤艷麗,圖案生動,這些漆器經過泥水的長期浸泡掩埋,不但沒有變型、腐蝕,就連一點褪色掉漆的地方都沒有,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還有一件後來被專家定名為「鹿鶴」的青銅器,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出土文物中絕無僅有的,造型非常別致:一隻體態修長的仙鶴頭上卻長著兩只鹿角,引吭高歌,展翅欲飛。望著這只氣度非凡,栩栩如生的「鹿鶴」,使人不能不折服先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後來,「鹿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志,從武漢沿316國道乘車去隨州,一進城區,便遠遠看見那隻高傲的「鹿鶴」矗立在街心花壇,似乎在向人們展示著古代隨州的燦爛文明(鹿鶴今已不存此處)。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鶴為原型。
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124件古樂器,其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鍾最為壯觀。這套編鍾共65件,總重2500多公斤,小的不及水桶那麼大,大的則有五、六百公斤,設計精巧,氣勢宏偉,出土時分三層掛在銅鑄的鍾架上,只要敲擊鐫刻在鍾下方的標音位置,就能發出或渾厚或清脆的聲音,音域寬廣,音色優美。經湖北省有關專家用精密儀器測試,其准確的發音竟與現代標准樂器絲毫不差!我記得,當時測試過後,在場的專家們都驚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們怎麼也無法理解,2500年前的人類,十分簡陋的冶煉條件,卻如何鑄造出如此絕美的樂器?這套編鍾的出土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第八奇跡」。
在文物清理過程中,湖北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制組匆匆趕來,在全面反映發掘工作的同時,重點拍攝編鍾演奏的情況。於是,就在我們部隊的禮堂里,在專家們的指導下,由我師宣傳隊的幾名女兵擔任樂手,一台獨特的編鍾音樂會拉開了帷幕: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鍾聲優美渾雄,令人震撼。後來,正是由編鍾演奏的這首《東方紅》樂曲還在中國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反復播放,古韻新聲,傳遍世界,傳向太空。前些時,我有幸又踏上了隨州大地。渦山腳下,水河畔,如今的「擂鼓墩」已闢作游覽景區,風景如畫,遊人如織。
二、炎帝神農與隨州厲山
由於神農與炎帝有時代早晚之別,所以在探討其生地時也宜將二者分開。至於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則另當別論。
(一)神農生地
據大量的文獻記載分析,神農生於烈山。《國語•魯語》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也說:「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禮記•祭法》的說法也基本相同:「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前文已充分論證烈山氏、列山氏、厲山氏實為一人,其子柱或農即神農。烈山,很可能就是神農之先輩也可說是第一代神農放火燒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總之神農起於烈山已無疑問。
�
唐代蕭德言所編《括地誌》記載:「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唐代後期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志》記載:「隨縣,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隨國城也,歷代不改。……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一百里。《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故曰厲山氏。」
�
北宋王存等主編的《元豐九域志》記載:「隨州:神農廟,在厲鄉村。」
南宋羅泌《路史》記載:「神農井在賴山(即厲山),舊說汲一井則八井皆動,人不敢觸。今惟一穴,大木旁蔭,即其處立社。」
清代章學誠主持編纂的《湖北通志•輿地誌》記載:「厲鄉,在州北,今名厲山店。……亦雲賴鄉,故賴國也。有神農社。」
上述記載無一例外地表明,神農生於厲山,厲山位於今隨州北。神農生於隨州厲山一說代代相因,眾口一詞,足證不謬。
(二)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
雖說炎帝神農氏合一的史實形成於遠古,但合一的觀念至秦漢之際方才形成。
�
最早指出炎帝神農氏生地的學者,是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鄭玄根據《國語•魯語》中展禽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關於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論,參之以秦漢之際炎帝與神農合一的定說,在為《禮記•祭法》的類似記載作注時,將厲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視為一人:「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鄭玄以為烈山氏(神農氏)同炎帝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處。時隔不久,三國時吳韋昭率先響應鄭說。他在為《國語•魯語》展禽的話作注時說:「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於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由於先秦典籍只有神農氏(烈山氏)生地的記載,未見炎帝生地的記載,以致鄭玄、韋昭將炎帝神農合一後的生地定在烈山。
�
那麼,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究竟是「烈山」還是「華陽」?我們認為,神農氏與炎帝在先秦典籍中是先後出現的兩個部落及其首領的稱號,因而不可能同一生地。之所以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會出現「烈山」和「華陽」兩說,前者或許是因神農生地而沾上了炎帝,後者則很可能是因炎帝生地而沾上了神農,由於五行學說將炎帝派定在南方,這就使「華陽說」釜底抽薪,而使「烈山說」錦上添花了。合二而一以後,華陽由炎帝而沾上了神農,烈山由神農而沾上了炎帝。可是,炎帝位於南方已成定論,因而「烈山說」比「華陽說」更理直氣壯。況且,古代的曾國,奠都於隨州的厲山(烈山),其公族為姜姓,無疑是正宗的炎帝苗裔。因此,如果一定要找出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厲山說」的理由最充分。何況,炎帝神農氏的遺跡,以長江支流的漢水中游最為多見,以隨州的厲山最為集中。谷城縣相傳是因炎帝神農氏在那裡嘗五穀而得名的,神農架相傳是因炎帝神農在那裡嘗百草而得名的。至於隨州的厲山,則有神農洞、神農宅、神農井、神農社等遺跡湖北省隨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隨州志•勝跡》,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88年版。由此,說厲山是炎帝神農故里是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的。
隨州旅遊
隨州市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以「炎帝神農故里、編鍾古樂之鄉」而聞名海內外,有著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隨州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地,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日,有大量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鍾,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譽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一。
隨州曾是隋文帝楊堅封地,隋朝因隨州而命名;隨州山川秀麗,大洪山、桐柏山、中華山、徐家河、封江等風景名勝旅遊區享譽省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州。被譽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類風景名勝之精華,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封 江、徐家河水庫岸柳依依,百島競秀、漁舟游弋,有「水上公園」之勝名;平靖黃土、 武勝三大古關雄踞險地,突兀而立,氣勢非凡;吳山雞鳴山,相傳得名於張三豐,道家發源地;高貴三潭風景區等。處處佳境引人入勝。
隨州歷史文化名人眾多,上古有炎帝神農;春秋有季梁、隨侯;戰國有曾侯乙;唐時有胡紫陽,李白與胡紫陽交往頻繁,寫下了大量詩文,流傳至今的有《題隨州紫陽先生壁》、《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等,今隨州擬重建餐霞樓,保護現光寺等文物古跡,擴建成現光山旅遊名勝區;唐代詩人劉長卿曾在隨州任刺史,有《劉隨州集》傳世;宋代有歐陽修,他4歲隨母親來隨州投靠叔叔,24歲才離開隨州北上求學,留有五眼橋、八角樓等遺跡;元朝有明玉珍,農民起義軍領袖,大夏國建立者。原名旻玉珍,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柳林古城畈人。元末農民起義攻重慶,陷成都,定四川,自稱隴蜀王,於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於重慶,國號大夏(史稱「明夏」),建元天統。明軍大舉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後被封為歸義侯。第二年朱元璋懷疑明升有異心,將其全家送往高麗
地理區位
隨州地處湖北省的北部 , 西走川陝 , 北通中原 , 南望江漢 , 自古就是連接荊楚與中原的重鎮 ,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域。隨州南有大洪山環列 , 北有桐柏山拱峙 , 是中國著 名的南北界河一一淮河的發源地地貌形態有山地、丘陵、沖積平原。 2000年6月25日 , 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隨州市 , 全市版圖面積 9636 平方公里 , 轄曾都區、廣水市和經濟技術開友區、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 人口258 萬。這里山青水秀,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歷史文化
隨州歷史悠久據《禮記》、《左侍》等眾多文獻記載 : 隨州上古為烈山氏 , 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 " 本起烈山五千年前 , 炎帝神農氏在此 " 創耕耘、殖五穀、嘗百草 ", 開啟史 前農耕文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 , 這里使封因為隨。《左傳》中有 " 漢東之國隨為大 " 之說。每年的農歷四月二十六日 , 隨州市都要舉辦隆重熱烈的 " 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 ", 以紀念華夏始祖的生辰在這一天 , 世界各地的烈山宗親會等海外華人組織 , 都要組團前來參加節慶替典活動。
說起隨州的文化家底 , 不能不提到青銅編鍾1978 年夏 , 在隨州城西一公里處的擂鼓墩 , 發掘出的一座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 , 共出土各類珍貴文物 l5000 多件 , 其中一套大型昔銅編鍾苛謂稀世珍寶。這萎虧屬有實 65 件 ,軍三層 , 雄渾神奇 , 洋洋大觀《其規模之恢宏 , 鑄造之精美 , 錯金銘文之珍貴 , 音律音階之完備 , 不僅給世界一個驚奇 , 也讓天下人對隨州這個地方刮目相看。這套2400 多年前的編鍾在隨州出土, 是 "20 世紀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之一 ", 尊其為 " 中華樂器和禮器之王 ", 也不為過它的發現 , 改寫了中國音樂史 , 將中國古代的音樂歷史向前推進了500年。
基礎設施
突出歷史文化名域的神韻與風采 , 追求現代開放城市的氣魄與胸懷——隨州人用這樣的形象定位 , 來改造和妝 扮自己的家園。市政廣場、神農大道、白雲大道、波導路等市 政工程全面啟動並相繼竣工 ; 沿河大道、 316 烈山大道、解放路商業步行街高標准包裝改造 , 立交橋維修、明珠廣場植綠、白雲山公園商業旅遊街和88條街巷道路建設等工程的實施,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白雲湖水庫即將完工蓄水,屆時白雲湖將成為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區內湖;城南新區標志性建築市政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 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房地產業 , 建成現代化住宅小區和商業步行街12處 , 市區街道已形成五縱六橫的大格局。城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 , 人口40 余萬。武漢至安康復線鐵路、西寧鐵路及與武康鐵路的唯一聯接線 ,312 國道、316 國道、l07 國道貫穿全境 , 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的漢十高速公路和即將竣工的隨岳高速公路均在隨州城郊交匯,即將開工的麻竹高速公路將經過隨州開發區淅河鎮。
產業概況
隨州堅持 " 開放興市 ,工業興市,項目興市」,一座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導公司催生信息產業城。波導隨州公司是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在總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產企業。目前 , 在隨州安家 , 與波導手機配套引進的有德立電子科技公司、 陸發特技公司、韓國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簽約的日本東芝松下三井技研聯合公司等 8 家企業。按照波導公司的市場規劃 , 隨州公司年銷售收入三年內突破 100 億元。
東風公司催生改裝汽車城。隨州改裴汽車有著 30 多 年的發展史。 2004 年 , 東風汽車公司在原湖北汽車製造 廠的基礎上 , 重新組建東風隨州專用汽車製造公司。目甜隨州以此為龍頭共有汽車製造和零部件生產企業 53家。去年實現總產值 29 億元 , 已成為湖北乃至整個中南地區改裝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重要生產基地。2007年,隨州榮獲「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的稱呼,有數家中外知名汽車企業入駐隨州。
武漢健民催生醫葯化工城。 2000年 , 武漢健民集團先後兼並了隨州制葯廠、楚天制葯廠、楚天外用葯公司 , 擁有顆、粒劑、口服液等 18 個劑型共 137 個品種 , 年銷售收入達 2 億元以上。以武漢健民為代表 , 隨州醫葯化工產業全行業以上企業個數已達 59 家 , 擁有 10 余億元的資產。
武大科技園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 , 武漢大學正式在隨州建設王業園區 , 集研發、成果孵化、產業化、 風險投資與園區管理功能於一體 , 具備了 10 個產業化項目的生產技術。這些項目都是填補了國內及省內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 目前 , 工業園己啟動生產改性納米硅嗣膠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纖光纜專用石英材料項目 ,年銷售額 12 億元 , 利稅 4 億元。
鐵樹集團催生紡織服裝城。 2003 年 , 香港集嘉、柳鶯兩公司聯合收購了鐵樹公司 , 成立了隨州鐵樹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一個以鐵樹、景康為龍頭 , 集紡紗、印染、服裝 加工等為一體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正在隨州大地顯露生機。今年 , 隨州市充分發揮紡織服裝工業對勞動力資源的吸納能力 , 積極培育品牌 , 沿 316 國道建立紡織服飾工業走廊。
香江集團催生商貿旅遊城。香江集團是以家居流通、 物流市場為主業 , 以房地產、金融為兩翼的全國性大型企業集團。 2003 年 , 香江集團計劃沿 316 國道征地 1000畝 , 投資8 億元 ,興建香江隨州商貿中心。目前 ,一個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批發市場已正式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 , 以編鍾、炎帝神農等人文特色為主的旅遊業繼續鞏固和發展 ,2004 年隨州市旅遊接待人數超過 300 萬人 。 旅遊綜合收入 9.3 億元。
隨州擁有優雅的人文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 峰峻、林幽、洞奇、湖美、泉醇 ", 不僅是地處隨州西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楚北天空第一峰 " 大洪山的典型寫照 , 也是隨州山水風光絕佳景色的濃縮。在這塊土地上 , 古隨國的遺風、炎帝神農文化、編鍾文化的內涵和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 , 融為和諧、淳厚的人文氛圍。隨州將打造旅遊城市,炎帝神農歷山風景區、大洪山國家地質公園正在緊張施工建設中,繞城公路將連接擂鼓墩與歷山風景區。隨州博物館新館將於2008年10月開館,以慶祝編鍾出土30周年。
隨州行政區劃
隨州行政區劃
隨州市是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地級市,全市版土面積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萬,下轄一市一區:廣水市、曾都區。
廣水市共有18個鄉鎮。
曾都區共有29個鄉鎮、辦事處、場。
廣水市共有18個鄉鎮,分別是:
馬坪鎮 平林鎮 郝店鎮 城郊鄉 武 勝 關鎮
楊寨鎮 吳店鎮 李店鄉 太平鄉 廣水辦事處
陳巷鎮 駱店鄉 長嶺鎮 十里辦事處
關廟鎮 余店鎮 蔡河鎮 應山辦事處
曾都區共有29個鄉鎮、辦事處、場,分別是:
洪山鎮 雙河鎮 柳林鎮 三里崗鎮
均川鎮 澴潭鎮 安居鎮 萬福店農場
新街鎮 洛陽鎮 何店鎮 府河鎮
淅河鎮 萬店鎮 高城鎮 殷店鎮 東城辦事處
草店鎮 小林鎮 淮河鎮 新城鎮 西城辦事處
萬和鎮 尚市鎮 唐縣鎮 吳山鎮 南郊辦事處
厲山鎮 北郊辦事處
㈤ 長春市各個區域的郵編是什麼
長春市共轄7區3縣(市),分別是南關區、寬城區、朝陽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九台區和農安縣、榆樹市、德惠市。
各區編碼分別為:
南關區、寬城區、朝陽區、二道區、綠園區:130000
雙陽區:130600
九台區:130500
農安縣:農安鎮
榆樹市:130400
德惠市:130300
長春,簡稱「長」,別稱春城,古稱喜都、茶啊沖、黃龍府,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業基地。
長春地處中國東北地區,位於東北的地理中心,分別與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哈爾濱市接壤,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
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
(5)湖北電影製片廠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長春的地形地貌:
長春地勢較為平坦,為東部山區與西部松遼平原過渡地帶。以富峰鎮-上河灣一線為界,東南部屬丘陵-低山區,海拔高程多為200-400m,最高山峰為雙陽區東南部的老道洞山,海拔711m。西北部為沖洪積台地,屬高平原波狀起伏地形,海拔標高160-200m。
至農安-德惠-榆樹一線進入松嫩平原,海拔高程為137-160m,相對高差5-10m,地形坡度多在5°以下,最低處為榆樹市與松原市交界拉林河谷,海拔137.5m。全市低山丘陵佔地2.84%,高平原(台地)佔37.5%,河谷平原佔59.66%。
長春的氣候:
長春的氣候介於東部山地濕潤與西部平原半乾旱區之間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類型。
東部和南部雖距海洋不遠,但由於長白山地的阻擋,削弱了夏季風的作用;西部和北部為地勢平坦的松遼平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暢通無阻,故氣候總的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4.6℃,歷史上最高氣溫可達4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春
㈥ 影視基地
北京影視基地匯總
基地名稱/位置
始建時間
面積
基地簡介
曾拍作品
備注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
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距北京45公里,距首都機場25公里。
2005.12.26
中影集團影視基地暨國家數字電影工程建立
15萬平方米
1、古裝:設有明清建築,有街道、四合院、酒樓、茶樓、戲園子、水榭、客棧、民房、城牆、江南園林、華北小鎮等。
2、拍攝及後期製作基地:擁有後期製作單位,1500多套影視設備,另有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影視評審交流服務中心,可開新聞發布會以及頒獎等。
攝影棚區包括大小規格不同的四個攝影棚。最大的約1800平方米,最小的約900平方米。前期製作區共設計了16個攝影棚,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其中包括5000㎡超大攝影棚1個。
新版《紅樓夢》、新版《西遊記》、《聊齋之花姑子》、《鐵齒銅牙紀曉嵐》、《三槍拍案驚奇》、《梅蘭芳》《大宅門》、《像霧像雨又像風》、《無極》、《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
第一期總投資近20億元
主要功能:影視後期製作中心、影視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影視拍攝中心、影視展示與傳播中心、影視版權交易中心、影視動漫製作中心、影視教育培訓中心、影視製片公司集聚中心和影視旅遊中心。
范圍:楊宋鎮建設區及其周邊地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核心區外圍是影視基地輻射區,范圍包括廟城鎮、雁棲鎮、懷北鎮、懷柔鎮的部分區域和懷柔新城一部分區域。
飛騰影視
位於懷柔區楊宋鎮
2001年
23萬平 米
影視城分為北區和南區兩個部分。南區古城室外景區,以仿明清建築為主,包括街道、四合院、酒樓、茶樓、當鋪、戲園子、涼亭、水榭、客棧、妓院、民房、牢房、及王府、縣衙、廟宇及各種規格的城牆等等應有盡有,江南水鄉,北方小鎮,御花園等等均以原木古法製作;北區是攝影棚區和生活區。攝影棚區主要用於室內拍攝,非常值得遊客一游的是:這里有全國唯一的「太和殿」實景復制拍攝廠。
《少年包青天》、《倚天屠龍記》、《我是真的》、《俠隱記》、《東方飛雲》等影視劇
1.拍攝中國明朝, 清朝時期建築物為背景的歷史劇。
2.近代建築物背景。
3.室內攝影棚。
北京團城演武廳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南路紅旗村1號
始建於清乾隆14年(1749),原為清代帝王操練和檢閱健銳營雲梯部隊之所
40000平方米
城池、殿宇、亭台、碉樓、教場混為一體的武備建築群。是乾隆皇帝閱兵的場所,又是健銳雲梯營演武之地,主要建築為團城、演武廳、東西朝房(已毀)、西城樓門、碑亭、放馬黃城(已毀)教場、月台等。
平谷飛龍影視基地
位於北京平谷郊區
2004.11
飛龍谷位於平谷縣城東北16公里黃松峪鄉,佔地11平方公里,是一條南北長8公里的峽谷。
《武林外傳》
國華影視基地
位於香河縣錢旺鄉後大街村北
360畝
匯集了百年前東西琉璃廠一條街、松竹齋、榮寶齋、四大排樓、等及永定門、火車站。還即將建造江南水鄉、碼頭、上海車墩、天津租界、港澳街、醫院、教堂及五六十年代的景觀。
《趙氏孤兒》《狼煙北平》《決戰北平》《百年榮寶齋》》、《春天的故事》、《百年往事》、《幸福來了你就喊》、連續劇《神話》等
好萊塢影片《最後一小時》,
總耗資兩個多億,由劉國華個人投資興建
王佐軍事影視基地
(八一電影製片廠影視基地)
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王佐鄉
1993年
佔地705畝
建築83300平方米
是全國唯一一家多功能軍事影視生產基地。可為影片攝制提供外景拍攝場地及使用道具,並供遊客參觀。基地分為"文戲"、"武戲"兩個區域。文戲區佔地200畝,區內設有"雙清別墅"、"江南水鄉"等景點,並規劃建設"豐澤園"、"南方小鎮"等。武戲區建有"咸陽城"、"道具城"、"車炮庫"等景點,並設有"軍事戰區"、"軍事訓練區"、"特技表演區"、"戰車展覽區"等
《人間正道是滄桑》、《大瓷商》、《我的團長我的團》、《隱形將軍》、《我的兄弟叫順溜》、《喬家大院》、《決戰浦東》、《太行山上》、《小兵張嘎》、《激情燃燒的歲月》、《闖關東》、《亮劍》等;電影有《天下無賊》、《手機》、《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等
至1998年底,已攝制各種影片1814部(輯):軍事教育和國防科研片416部(輯),科學教育、軍訓簡報133部,新聞紀錄片、新聞期刊片1050部(輯),故事片212部、美術片3部。並攝制電視劇33部、電視專題片36部,漢語譯制故事片54部、漢語譯制軍教片140部,外語譯制紀錄片32部。
螢火蟲影視基地
位於北京通州區張家灣開發區
15000平方米
擁有六個不同規格的攝影棚共計4200平方米,各影棚均建設了配套的導播間、會議室、對詞間、服裝室、化妝室、道具室;基地內配套附屬設施完善——辦公樓、演職員宿舍、可供百人同時使用的大小餐廳,能同時滿足三個百人攝制組的使用需要。基地儲備了攝影減震器、移動道、升降車、全套近千台燈光器材等拍攝所需前後期設備。並且,為達到拍攝工作的前後期步驟統一,公司配置了包括前、後期攝、錄、編全套設備及專業操機人員。
20集電視連續劇《省長一家人》、100集系列情景喜劇《向陽照相館》、100集系列情景喜劇《為您服務》、100集系列情景喜劇《影樓麻辣燙》、61集系列電視系列喜劇《笑笑茶樓》、86集系列情景喜劇《大學生宿舍》
金鷹影視基地
2002年
位於八達嶺高速昌平環島西側1.5公里處
2002年
25畝
生產區:由600平方米裝有中央空調設備的標准攝影棚、導播機房、非線編輯機房、服裝間、道具間、化妝間、演員休息室、器材倉庫等組成。多種影視照明燈具,服裝,道具,景片台板可供選擇租用。
生活區:分為住宿和餐廳兩部分。基地招待所設有兩人間和三人間客房,辦公室、會議室等一應俱全。全天提供淋浴熱水,具備接待60-70人的住宿條件,能夠提供70人同時就餐。
昌平老北京影視基地
位於北京市外圍北部40公里的昌平區南口鎮。
總面積 60萬平
1.以1:15的比例將北京的古風貌完美再現
2.以1:1的比例建成的其他明、清時期的建築物
古裝:明清時期老北京最有名的老字型大小及賭場、妓院、煙館、錢庄、茶樓、酒館、刺綉行、並且有著各種層次的四合院、胡同等。
《還珠格格》、《卧虎藏龍》、《鐵齒銅牙紀曉嵐》、《雍正王朝》等100多部知名影視劇
北京北普陀影視城
位於北京市外圍南部30公里的大興區南宮村
30萬平方米
設有:中國明朝, 清國時期的建築物。
城中有紅樓夢園、北普陀寺等古色古香的建築,明清古鎮三街一村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松、竹、梅三園。還有國內外唯一紀念紅樓夢作者的曹雪芹祠廟等20多個景觀。
《天下第一樓》《百年往事》
皇城景區影視拍攝基地
2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0平方米
專業攝影棚一座。實比例環繞城牆300米;
明清風格實比例皇宮、城樓、王府、民宅、庭院、街道、衙署、營寨等;
佔地12萬平方米古戰場一處。
北京懷柔星美影視城
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鳳翔2園1號
《大宅門》、《大染坊》、《倚天屠龍記》《五月槐花香》、《鐵齒銅牙紀曉嵐一、二、三》、《還珠格格三》等電視劇的主要取景地。還有《老鼠愛上貓》、《小魚兒與花無缺》、《康熙與韋小寶》、《我這一輩子》、《穿越時空的愛戀》、《康熙微服私訪記》、《天下糧倉》、《走向共和》《皇嫂田桂花》《馬鳴風蕭蕭》等一大批影視作品。
北京宏穎影視基地
地址:海淀區
已投入拍攝
北京環球影視公園地址:東郊南皋鄉
2009年投資開建設
項目由美國環球公司和首旅集團共同出資,總投資高達上500億。是一個集游樂項目、酒店、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
㈦ 長春市外五縣市共有多少個鄉鎮
長春市外五縣市共有:53個鎮、27個鄉、3個民族鄉。
分別是;
德惠市:下轄10個鎮、4個鄉 。
10個鎮:大青咀鎮、郭家鎮、松花江鎮、達家溝鎮、大房身鎮、岔路口鎮、朱城子鎮、布海鎮、天台鎮、菜園子鎮。
4個鄉:同太鄉、邊崗鄉、五台鄉、朝陽鄉。
榆樹市:下轄15個鎮、9個鄉、1個民族鄉 。
15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樹鎮、弓棚鎮、閔家鎮、大坡鎮、黑林鎮、土橋鎮、新立鎮、大嶺鎮、向陽鎮、泗河鎮、八號鎮、劉家鎮、秀水鎮、保壽鎮、新莊鎮、其中,五棵樹鎮、劉家鎮。
9個鄉:育民鄉、紅星鄉、太安鄉、先鋒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恩育鄉、城發鄉、環城鄉。
九台市:下轄12個鎮、2個民族鄉 。
12個鎮:九台街道、營城街道、九郊街道、沐石河鎮、城子街鎮、其塔木鎮、上河灣鎮、西營城鎮、土們嶺鎮、葦子溝鎮、興隆鎮、紀家鎮、波泥河鎮。
2個民族鄉:胡家回族鄉、莽卡滿族鄉
農安縣:下轄13個鎮、13個鄉 。
13個鎮:農安鎮、伏龍泉鎮、哈拉海鎮、靠山鎮、開安鎮、燒鍋鎮、高家店鎮、華家鎮、三盛玉鎮、巴吉壘鎮。
13個鄉:前崗鄉、龍王鄉、三崗鄉、萬順鄉、楊樹林鄉、永安鄉、青山口鄉、黃魚圈鄉、新農鄉、萬金塔鄉、小城子鄉。
雙陽:下轄3個鎮、1個鄉。
3個鎮:太平鎮、新安鎮、鹿鄉鎮。
1個鄉:長嶺鄉。
(7)湖北電影製片廠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長春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Ⅰ型大城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工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
曾作為「偽滿洲國」首都的長春,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跡。
網路,長春。
㈧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香港路257號屬於哪個街道那個社區居委會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香港路257號屬於唐家墩街道香江社區管理。有人口107612人(2010年)。轄10個居委會、2個「城中村」改制公司:天門墩、香江新村、西橋、工人新村、唐蔡、馬場、汽運、陳家墩、站東、八古墩、唐家墩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子湖實業有限公司。
歷史沿革
如果說「胡同」是從蒙古語轉化來的,那麼「條」就是北京本土化的創造發明,且最具特色,並在幾百年的時間里與街、巷、胡同共存延續至今。
歷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以「條」而稱的街巷,已很難考證,僅1987年出版的《北京市城區街巷地名全圖》中,就有422個稱「條」的街、巷和胡同。
(8)湖北電影製片廠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唐家墩街道城市范圍內,全路或大部分地段兩側建有各式建築物,設有人行道和各種市政公用設施的道路。唐家墩街位於江漢區原西北部城鄉交接地帶,東以三眼橋北路為界線,與江岸區接壤;西以新華路為界線,與常青街、北湖街接。
南以建設大道長江日報路口和三眼橋北路口為界線,與江岸區接壤;北至京廣鐵路線,與漢興街接壤轄區面積6.49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有人口107612人(2010年)。轄10個居委會、2個「城中村」改制公司:街道原義指兩邊有房屋的比較寬闊的道路。
㈨ 大雁塔街道的行政區劃
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代碼:610113002
大雁塔街道轄翠華北路、翠華南路、大雁塔、雁塔路、市委黨校、八一花園、總裝、鑽探、科技學院、西勘、西影廠、武警醫院、青龍、省委等14個社區居委會,太平堡、大雁塔、後村、觀音廟、王家、鐵二、鐵一等7個村委會。
雁塔區大雁塔街道辦事處 地址:樂游路33號
大雁塔街道1993年管轄鐵爐廟一村、鐵爐廟二村、王家村、後村、觀音廟、太平堡、大雁塔等7個村委會。有陝西省測繪儀器廠、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西安分院、西安電影製片廠、陝西省手錶零件一廠、西安礦業學院、西安地質學院、陝西省科技情報所、中共陝西省委、西北地質勘察局、陝西財經學院、郵電部第四研究所、陝西省建三公司、西安市建二公司、西安寶石軸承廠、35醫院、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西安統計學院、西安聯合大學、陝西省國防工辦、西安市第四印染廠等26個單位的家委會和育才路、西影路、後村等6個居委會。
【一勘西安分院小區家委會】 一勘西安分院家委會成立於1987年,是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西安分院的家屬區。地處西影路中段,有家屬350戶、1250人。
家委會工作人員由分院委派,下設治保、調解、衛生、計劃生育、社區服務等組織,制訂《家屬區管理實施辦法》,嚴禁小商販及閑雜人員進入,裝有報警器、防盜門、防護網等安全設施;設有老年和青少年活動站、閱報欄、宣傳欄、法制教育專欄和閉路電視;並經常組織晚會、舞會、晨練、球類及象棋比賽。寒暑假還舉辦青少年書法、繪畫學習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在開展創建十星級文明家庭活動中有330戶達標,占總戶數的95%以上,曾被西安市政府和雁塔區政府命名為文明小區。
【大雁塔村委會】 大雁塔村位於大雁塔腳下的大慈恩寺南側,村因塔得名。村名始於唐代,村中田姓人家家譜記載:祖上唐代已居此,原名曲池坊雁塔村。1993年有兩個村民小組,150戶、538人,耕地42畝。80年代前屬蔬菜專業村,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大都從事旅遊服務業,圍繞大雁塔和曲江風景區開設飯館、工藝品商店、停車場等。有村辦、聯辦企業8個,從業人員130人,工農業總產值4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00元。
建有幼兒園、校外輔導學校和村民綜合活動樓,老年人享受退休金待遇。
【觀音廟村委會】 觀音廟村位於西影路中段北側,因村東有觀音寺得名。1979年以後,村委會投資1150萬元,創建工業開發小區,給村民擔保貸款,給獨生子女每戶發放資金1000元,支持發展第三產業和私營企業;1993年,全村有兩個村民小組,195戶、789人。有村辦企業6個,個體企業18個,是年工農業總產值1207萬元,總收入11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491元。
㈩ 中國十大影視基地知多少
橫店
橫店影視城
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
提到中國的古裝影視劇,就一定會聯想到被譽為「江南第一鎮」的橫店,這里是亞洲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已有500餘部影視作品在橫店取景拍攝,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每天都有劇組在這里演繹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每個月底的時候,在明清宮苑都會舉行一場明星見面會,在橫店拍攝電影的劇組都會輪流出現在這個活動上。[2]
上海
上海影視樂園
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
上海影視樂園又稱為「車墩影視基地」或「松江影視基地」,以老上海風情場景著稱。這里有十里洋場的繁華,也有石庫門里弄的市井,置身其中,恍若隔世般穿越時空回到30年代燈紅酒綠的舊上海,黃包車、有軌電車、老爺車穿梭在灰白色的街道中;「外白渡橋」、「黃浦江」、天主教堂,這里曾經上演的愛情故事將引領人們重溫那段若即若離的亂世愛情。《情深深雨蒙蒙》的大部分場景就在此取景拍攝。
象山
象山影視城
浙江省寧波象山縣新橋鎮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而《神鵰俠侶》則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部。隨著象山影視城的拔地而起和電視劇《神鵰俠侶》拍攝的落戶,使象山一下子成為萬眾注目的熱點。踏入影城,彷彿就踏入了武俠的世界,古戰場、作坊區、村街區、歸雲庄、活死人墓、陸家莊、襄陽城、蒙古包等八大景點各具特色。
象山影視城已晉升全國影視基地前三甲。[1]
中山
中山影視城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
整個影視城圍繞國父孫中山的生平而建,集中反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進程。影視城包括中國景區、日本景區、英國景區、美國景區,走進中山影視城,除了全面而詳細地了解孫中山的革命足跡,更能尋覓到不少民國題材電視劇中熟悉的場景。
長影
長影世紀城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潭風景區西側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老牌的電影製作單位,被譽為新中國電影搖籃,長影世紀城是我國首家電影製片工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電影主題公園,是借鑒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和迪斯尼游樂園的精華建造而成。特效電影是長影世紀城最具特色的旅遊娛樂產品,又被人們譽為「世界特效電影之都」。
北普陀
北普陀影視城
北京市瀛海鄉南宮村
北普陀影視城距故宮直線距離16公里,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影視拍攝、影視培訓、會議招待、文化交流業為一體的大型多功能影視城,繼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城,涿州影視城之後新崛起的,以明、清建築風格基調第三大影視外景基地。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蘇州園」,據說引發狂潮的《還珠格格》第一部有90%的戲份都是在這個院中拍攝完成的。
同里
蘇州市吳江區同里古鎮
純正水鄉,舊時江南,這就是同里,每個角度都有景。整個同里古鎮就是一個天然攝影棚,具有得天獨厚的水鄉風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築,古樸的小鎮,寧靜的深宅和長長的石板路,攝影基地就是古鎮本身。基地建築依水而立,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十多年來,不僅吸引了數百萬海內外客人,還吸引了大批影視劇組。
鎮北堡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寧夏銀川西郊鎮北堡
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成為賀蘭山東麓風景旅遊景觀,並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韻味,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藝術家們稱贊為「神秘的寶地」。更難能可貴的是,兩座影視城中的城堡,本身就是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跡。城裡的瓮城被電影界稱為「幸運之門」,曾出現在幾十部影視劇的鏡頭里。
焦作
焦作影視城
河南省焦作市
以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時期文化為背景的仿古建築群著稱,主要景點由文化廣場區、周王宮區、市井區、楚王宮區、古戰場區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場景,吸引了國內影視導演們紛紛率劇組前來焦作影視城取景拍戲。
涿州
涿州影視城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愛看歷史大片,就不會對涿州影視城陌生,這邊的曹操與劉備還在激戰正酣,那頭的富庶長安城卻叫人流連忘返,一踏入這篇「熱土」,血氣方剛不再是說說,歷史的感覺就此尋回。最宏偉壯觀的當屬銅雀台景點,集亭、台、樓、閣、廊、橋、院、闕於一體,氣勢雄偉,歷史的硝煙味就彌漫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