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雜訊擾民屬於哪個部門管
居民區噪音擾民歸於環保部門管理。
市民遇噪音擾民可撥打12369向當地環保部門進行投訴或,或聯系當地城市管理部門或110協商解決。
如仍不能解決,只能委託律師起訴,要求停止侵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1)電影院噪音監測歸哪個部門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雜訊擾民是一個行為後果為定義的違法行為。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
《雜訊法》對噪音擾民行為並沒有提出聲響一定要達到多少分貝才構成噪音擾民的必要條件。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和區域開發、改造所產生的雜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
Ⅱ 如何檢測噪音,到哪個管理機關投訴
環保局有噪音檢測設備,可以到環保局投訴。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減少噪音的3種方法:
1、降低聲源噪音,工業、交通運輸業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噪音源的運動方式;
2、在傳音途徑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傳播,改變聲源已經發出的噪音傳播途徑,如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築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護,在聲源和傳播途徑上無法採取措施,或採取的聲學措施仍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需要對受音者或受音器官採取防護措施,如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十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分別不同的功能區制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准,劃定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聲環境質量標準的適用區域,並進行管理。
Ⅲ 噪音是歸哪個部門管理的呢
工業雜訊:12369;夜間工地施工:96310;市區船舶雜訊:88019194;社會生活雜訊:110。 治理噪音污染可以安裝聲屏障隔音屏來減弱噪音,阻擋噪音傳播
Ⅳ 噪音向哪個部門檢測,噪音向哪個部門檢測知識
社會上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就能做了,不過一般不會接受個人委託的
Ⅳ 電影院排風設備的噪音應該由哪個部門來管理
這個屬於文化局管理范圍
Ⅵ 測噪音找什麼部門
環保部門
Ⅶ 娛樂場所噪音歸哪個部門管理
根據《中華人名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及第五十九條,歸環保部門管理,如果經監測雜訊超標排放的應責令改正可並處罰款。
Ⅷ 噪音投訴找哪個部門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根據您的描述,噪音投訴去哪個部門主要是看什麼類型的噪音,具體如下:工業雜訊以及建築管理施工所產生的噪音,可以撥打12369進行投訴。交通雜訊像機場雜訊、鐵道交通雜訊、汽車鳴笛等,可向所在地的交通管理部門投訴。
生活雜訊:例如鄰居夜間擾民可找物業出面解決或撥打110找公安進行協商。商業雜訊:如果店鋪有使用高音喇嘛叫賣、音響放歌等產生雜訊的擾民行為,可撥打當地城管局電話進行投訴。撥打電話投訴,要告知對方自己所處的地點、噪音來源及時間並描述噪音給自己帶來了哪些不便。讓我們感到煩惱的 通常情況下都是夜間,夜間擾民是晚上22點至次日6點。具體情況參照以下列舉:1、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9點或者10點鍾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如果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2、小區里裝修時間12時至14時、19時至次日7時才是不擾民。每個省份規定的時間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異,居民正常休息時間內操作算擾民。容許裝修的時間集中在7時到12時,14時到19時。3、晚11點到次日早7點,分貝高於80分貝,即為擾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根據《城市區域雜訊標准》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噪音擾民可以自己找發出噪音者協商,也可以找物業幫忙協商,協商不成的選擇可以報警,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公民在進行裝修或日常活動時應當注意自己是否會對鄰居造成不良影響。如果自己是受害方,也要用恰當的辦法去解決問題,最好不要發生沖突從而影響鄰里間的關系。當然,對於屢說不聽的人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Ⅸ 噪音擾民該哪個部門管
噪音擾民歸當地的環保部門管,或者也可以報警以及聯系當地城市管理部門。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Ⅹ 噪音擾民歸哪個部門管
噪音擾民歸當地的環保部門管,或者也可以報警以及聯系當地城市管理部門。當居民對周邊噪音進行投訴時,市政府的投訴受理中心會根據噪音的種類,把投訴件根據職責來轉交給各個相關的主管部門,而相關部門就會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來對噪音進行查處,可能涉及到的部門包括公安機關、城管、環保局、交通委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第二十四條
在工業生產中因使用固定的設備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工業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擁有的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的種類、數量以及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所發出的雜訊值和防治環境雜訊污染的設施情況,並提供防治雜訊污染的技術資料。
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的種類、數量、雜訊值和防治設施有重大改變的,必須及時申報,並採取應有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