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晚婚的獲獎記錄
這部電影席捲了本年度以色列電影學院獎的9個獎項,是20年來在此得獎最多的影片。
Ⅱ 江蕙的《晚婚》 歌詞
歌名:《晚婚》
填詞:李宗盛
譜曲:李宗盛
歌曲原唱:江蕙
情讓人傷神 愛更困身 女人真聰明 一愛就笨
往往愛一個人 有千百種可能 滋味不見得
好過長夜孤枕 我不會逃避 我會很認真
那愛來敲門 回聲的確好深 我從來不想獨身
卻有預感晚婚 我在等 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讓我擦去臉上脂粉 讓他聽完全部傳聞
將來若有人跟我爭 他答應不會默不作聲
他能不能 能不能 讓我擦去臉上脂粉
讓他聽完全部傳聞 再聊聊若是非得分
先相約誰都不許苦撐 他能不能
能不能 他能不能 我能不能
我不會逃避 我會很認真 那愛來敲門
回聲的確好深 我從來不想獨身
卻有預感晚婚 我在等 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讓我擦去臉上脂粉 讓他聽完全部傳聞
再聊聊若是非得分 先相約誰都不許苦撐
他能不能 能不能 讓我擦去臉上的脂粉
讓他聽完全部傳聞 將來若有人跟我爭
他答應不會默不作聲 他能不能 能不能
讓我擦去臉上脂粉 讓他聽完全部傳聞
再聊聊若是非得分 先相約誰都不許苦撐
他能不能 能不能 他能不能 我能不能
他能不能 我能不能 他能不能我能不能
《晚婚》是由江蕙演唱的歌曲,李宗盛作詞作曲。收錄在江蕙2000年的專輯《我愛過》中。
歌手簡介:
江蕙,本名江淑惠,1961年9月1日出生於台灣省嘉義縣,中國台灣閩南語女歌手。
1981年,以本名「江淑惠」發行日文專輯《東京假期》正式出道;1984年,發行閩南語專輯《惜別的海岸》開始走紅;1990年,獲得第一屆台灣金曲獎女演唱人獎;
1992年,發行以國語唱片規格製作的閩南語專輯《酒後的心聲》,風格由悲情轉為溫暖明亮,專輯銷量達到300萬張,獲得第5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專輯獎、台灣樂壇十年(1975~1993)台灣百佳專輯整體排行第28位(演唱排行第4);
2000年至2003年,連續四年憑借作品獲得台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宣布不再報名台灣金曲獎演唱人獎,改報「最佳台語專輯獎」;2004年至2005年,連續兩年獲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台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9年,憑借《家後》一曲獲得第20屆台灣金曲獎第十屆至第十九屆最愛歌曲;2010年,發行專輯《當時欲嫁》獲得第22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台語流行演唱專輯獎」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2013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遠走高飛》,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截至2015年,江蕙已在台灣金曲獎獲得5次最佳演唱人獎,5次最佳專輯獎。
Ⅲ 晚婚是什麼體驗
晚婚的體驗就是,當我從一個青春期少年一直到一個由你老大說的時候,我依然找不到我的女朋友,我父母甚至都已經對我絕望了,他們甚至想讓我去領養一個孩子,我真的是內心非常的絕望。
Ⅳ 晚婚的影片製作
這是導演多佛.科薩什威利(Dover Kosashvili)劇情長片處女作。他此前的畢業作業、35分鍾短片《按規矩辦事》(By the Law/With Rules,1998)受到評論界廣泛贊譽,獲得幾項國際獎,包括1999年耶路撒冷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和1999年戛納電影節CineFondation獎。多佛1966年生於喬治亞,自1972年起居住在以色列,曾在特拉維夫大學學習哲學和電影。
因為導演自己就是喬治亞出生的以色列人,一直在剖析喬治亞家庭的習俗,拍自己關心且熟悉的生活,這是基於個人經驗創作的劇本,導演本人就有過無法向父母介紹的女朋友。 影片開始用細節豐富的場景來鋪陳Zaza及父母與17歲的女孩及全家相親的過程,怪異的像中世紀的騾馬交易,比如台詞說:「你覺得這協議達成了么?」,「去帶女孩來」,有尖銳的諷刺性。導演明白樸素風格的力量,並有天分和想像力將人們僅僅圍坐說話的漫長場景處理得體。
其中一個精彩的喜劇細節是Zaza的母親將她的符咒(傳說保佑姻緣好運的小男孩被割的包皮)偷偷放在她准兒媳的床下,滿懷希望以為萬無一失,卻不知那准兒媳的舅媽還是將它收在罐子里——裡面已經裝滿了同樣的紀念品。
本片沒有對任何一方盲目斷言,它的同情在雙方間游移,對這破壞性的狀況帶有新鮮的洞察。它擺出了一些艱難的問題又不予解答,最後結局讓觀眾深思和回味。導演否認影片是對嚴厲傳統的控訴,「你們看到批判了嗎?」他問,「我愛這些保守的人們,也希望你們,作為觀眾,也愛他們。如果你們不,說明我的影片失敗了」。盡管導演意圖在此,很多觀眾無法同情那個專橫的大家庭對朱迪思的所作所為。但導演不認為那是暴力,「或許放任個體為所欲為是更暴力的。」
導演解釋,「Zaza認為一切都是信仰,其實都是未經證實的,所以在片中,他盡力尋找比信仰更可靠的東西……在影片的開始,Zaza嘲笑這些信徒。在結尾他發現如果你想生存,你就必須成為這些信徒中的一員。」至於這基於信仰基礎上的結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導演不置可否。「我同時看到事物的喜劇性和悲劇性,盡力讓這兩類元素滲進影片的每個節拍」。導演確實不動聲色地將喜劇和悲劇結合得天衣無縫。
導演與片中主角一樣曾在特拉維夫大學學哲學,並對認識論研究很感興趣。超越片中人物質疑的「什麼是永恆的愛?」,影片也在問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什麼是可知的?愛情和傳統的沖突只是表象,導演是想表達自己關於存在主義的思考,我們相信各種規范就是為了讓棘手的世界成為我們希望的樣子。
演Zaza的演員有點像年輕時的艾爾o帕西諾(AL Pacino),表演出色。可惜導演對朱迪思著墨甚少,使得這個人物還不夠豐滿。
Zaza的母親是由導演自己的母親扮演的,這位肥胖的媽媽既專權又很有同情心,演得不溫不火,讓人印象深刻。「我沒有找到一位能不帶口音說喬治亞語的以色列女演員,」他解釋,好在母親的表演很讓他驚喜。
Ⅳ 電視劇晚婚主題曲好久不見是誰唱的不要說是陳奕迅唱的。
陳迪
Ⅵ 晚婚是什麼感受
晚婚的心情就像每天在坐過山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起伏特別大。
看見朋友圈同學九宮格曬孩子,抱怨孩子吃夜奶、夜哭、各種調皮搗蛋不聽話,然後自己懷孕後發胖、掉頭發、黑眼圈,我真的是劫後餘生的感覺,我去,幸好我沒結婚呀,我可以晚上睡到像死豬一樣,可以想去哪玩去哪玩,不用擔心要喂孩子,身材也沒什麼變化,真的很幸福呀。
可是看見別人秀恩愛,心裡又不是滋味了。和男朋友吃大餐、去旅遊、看音樂會、看電影,反正就是各種曬,恨不得任何事情都要曬一張男朋友。而我呢,看電影一個人,周圍全是情侶,吃飯對面只能擺玩偶,出去逛街都不敢晚回呀,因為沒有人陪。
和大學同學聊天,滿滿的女權意識呀。早結婚簡直是毀一生呀,兩個人什麼都不懂,結婚之後怎麼過日子呢,自己還沒活明白呢,竟然可以養育另一個人;再說了,新時代女性誰還早結婚呢?婚姻真的就是圍城和禁錮呀!為了家庭犧牲自己真的值得嗎?
和親戚七大姑八大姨聊天,接著就變成了家族歷史罪人。你看看我們家,有你這么晚結婚的嘛,和人家早結婚的比咱家整整要晚一代人啦,就因為你拉低了我們整個家庭的水平。
條件不要那麼高,眼光不要那麼挑,找個差不多的不就得了嘛,再等哦,過了30可是沒有人要了。
關鍵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別隨波逐流,做自己就好了。
Ⅶ 晚婚婚假
根據《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職工結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晚育的給男方護理假7天。
4.育婦晚育並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產假延長到135天至180天,由所在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5.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6.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7.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8.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間工資待遇:在婚假、護理假、產假期間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不影響工齡計算、晉升、調級。
Ⅷ 晚婚的介紹
《晚婚》是2001年上映的以色列、法國劇情電影,由多佛.科薩什威利執導,Lior Ashkenazi、Ronit Elkabetz等主演。該片講述了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博士Zaza愛上了比他大三歲的摩洛哥離婚女人朱迪思,家庭成員們集體出動進行干預,但最後兩人克服了困難結合在一起。
Ⅸ 為什麼很多明星都是晚婚
結婚的明星往往沒有未婚的明星吸粉能力強,明星晚婚或者隱婚,都是為了不掉粉,持續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使用的伎倆。
其實歸根結底來說明星這樣做就是為了錢,如果沒有曝光率,沒有粉絲關注,他的作品就越來越少受到關注,唱片,電影都是如此!
所以說很多明星都選擇晚婚甚至不結婚,都是為了自己的事業著想!
Ⅹ K粉只喲晚婚,愛你三千遍,預謀等等,這些都是什麼人
我覺得不管是怎樣的人,害就是一種最好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