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電影地雷戰說的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抗日戰

電影地雷戰說的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抗日戰

發布時間:2022-03-17 23:36:19

❶ 老電影地雷戰是在什麼地方拍的

八一電影製片廠以海陽地雷戰為背景,以趙守福、於化虎、孫玉敏三位全國民兵英雄為原型,在海陽實地取景拍攝電影《地雷戰》。

❷ 電影《地雷戰》《地道戰》的拍攝地點分別在哪裡

《地道戰》在河北保定冉庄取景拍攝,《地雷戰》在山東海陽朱吳鎮取景拍攝。

河北省正定縣高平村是「抗日先鋒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壞後,不具備外景拍攝條件,因而選擇臨近的冉庄、李庄、唐庄進行拍攝的,導演將這三個村莊合而為一,影片中的高家莊實際上是這三個村莊的「合成」。

1943年春,中共海陽縣武委會在小紀區南埠村召開各區武委會主任會議。參謀楊兆龍傳授了埋雷方法,並發給各區數顆鐵制地雷,海陽民兵才開始認識了地雷,並同地雷結下了不解之緣。

是年5月,小紀區瑞宇村民兵副隊長於鳳鳴在瑞宇、東村莊之間公路上埋下兩顆地雷,炸死炸傷從行村出來搶小麥的日偽軍5名,揭開了海陽地雷戰的序幕。

(2)電影地雷戰說的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抗日戰擴展閱讀: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從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使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阻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地段。地道戰曾在北京也有發現,說明這個戰術,對保護廣大的戰區群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5年5月,高平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隊長劉傻子帶領村裡七八十個人打退了1000多個日本鬼子,而且還打死了50多個偽軍。戰斗結束後他去打掃戰場,結果被敵人打了回頭炮。

劉傻子就是《地道戰》中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這兩個人物的原型。電影中,高老忠最後鳴鍾向鄉親們報警的時候,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而在實際中,劉傻子也的確犧牲了。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據歷史遺物顯示,地雷戰戰術形成並匯集成冊是在民國30年12月28日(1942年),作者署名劉丁,書名叫《地雷課本》,全書共分十課,第一課《總說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區的地雷戰概況,由此書可知,地雷戰最初是在太南地區誕生。

至1941年,已經形成戰術,匯編成冊後流通至其他地區。

❸ 電影地雷戰梗概500

★《地雷戰》的梗概: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為對付地雷陣,日軍從青島搬來了工兵,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他們讓被俘村民在隊伍前踩地雷,再次進攻趙家莊。趙虎領導民兵巧擺地雷陣,用子母雷、連環雷 、釘子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發絲雷等各種各樣的土造地雷打擊敵人。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激烈的戰斗,終於全殲進犯之敵。

❹ 電影《地雷戰》

地雷戰類型劇情∕抗日戰爭導演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出品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講述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和附近幾個村莊,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損失慘重。為此,區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依靠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密碼:565e

❺ 地雷戰發生在中國哪裡

地雷戰最早發生在山東海陽縣。
戰時期,我省海陽縣的地雷戰聞名全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海陽民兵共作戰2000餘次,斃傷俘敵1500餘名,繳獲各種武器600餘件,涌現出縣以上英雄模範500多名,其中趙守福、於化虎和孫玉敏3人還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的光榮稱號。
1940年2月,日軍侵入海陽縣,很快佔領了行村、大山所、魯古埠和鳳城等沿海村莊,並在那裡建立據點。日偽軍瘋狂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海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中共海陽縣委積極發動群眾,建立起青抗先、農民自衛團等抗日武裝,配合主力部隊、地方武裝狠狠打擊敵人。

❻ 抗日地雷戰的劇情和人物簡介

1942年日軍「五一」大掃盪後,我根據地大幅度減少,八路軍損失嚴重,日偽氣焰囂張。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八路軍改變戰術,化整為零,將部分主力部隊分解為比較小的戰斗單位,組織成武裝工作隊進入敵占區進行游擊活動。
在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晉察冀軍區呂正操司令員和政委向你交代任務:進入敵占區平陽縣,組建一支抗日游擊隊,截斷經過平陽的日軍鐵路補給線,開辟一片新的抗日根據地。
接受任務後,你隻身一人進入平陽縣,開始游擊隊的創建工作。
游擊隊員的來源有:
原來的革命同志,如朱老忠,趙虎,張嘎,史更新,肖飛等,林嫂;
投身抗日的熱血志士,如柳忻,蘭姑,吳海,楊鐵山,周亮等,九爺,張長庚,雷石柱;
上級派來協助工作的,如李向陽,劉洪,魯漢等。
各自為王的地方武裝,如李霜泗,金花婆,向天虎,向天豹等;
反正的偽軍,如鄭之光,康伯充,田大山,黃成傑等;
相互聯手的友軍,如方仲雄,陳懷忠,唐聯西等;
後面幾類人物通常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加入隊伍,如玩家的等級或屬性值較高,或和某些特定人物對話等。
整個游戲過程共有36關,每關的任務各不相同,打據點,殺漢奸,救同志,搶糧食,下地道,上火車,過鐵路,搞機槍,凡是那時候用到的戰略戰術,游戲裡面應有盡有。關與關之間環環相扣,劇情緊湊嚴密,扣人心弦,玩起來欲罷不能。
《地雷戰》是西山居繼《劍俠情緣》之後推出的又一個精品,於98年3月上市。其製作源起於1996年發生在日本光榮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提督的決斷」 事件。為了抵禦在游戲軟體業內國外有不良傾向者的文化侵略,西山居製作了這款愛國主義題材的游戲。其首發式是在南京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天津市南開大學(抗戰時期曾被日本鬼子夷為平地)同時舉行的。 一.己方人物(按出場序)
1.朱老忠:原型出自小說、電影《紅旗譜》
2.趙虎:原型出自電影《地雷戰》
3.張嘎:原型出自電影《小兵張嘎》
4.李向陽:原型出自電影《平原游擊隊》
5.史更新:原型出自小說、電影《烈火金剛》
6.蘭姑:????不確定
7.柳忻:原型原型出自小說電影《烈火金剛》
8.肖飛:原型出自小說電影《烈火金剛》,
9.李霜泗:原型出自小說《紅旗譜》,電影版的《紅旗譜》叫李雙泗
10.張長庚:????不確定
11.九爺:????不確定,《鐵道游擊隊》中的李九?年紀大了點
12.雷石柱:原型出自小說《呂梁英雄傳》
13.林嫂:原型好像出自電影《地道戰》,不確定(可能是《鐵道游擊隊》里的芳林嫂)
14.雨來:原型出自小說《小英雄雨來》
15.趙勇剛:原型出自京劇電影《平原作戰》
16.魏強:原型出自小說《敵後武工隊》
17.劉洪:原型出自小說、電影《鐵道游擊隊》
18.魯漢:原型出自小說、電影《鐵道游擊隊》
19.康伯充:????不確定
20.吳海:????不確定
21.鄭之光:原型出自電影《小兵張嘎》胖翻譯(那個胖胖的,給張嘎繳了槍的那個,又還他了)
22.金花婆:原型出自小說《紅岩》,傳奇人物雙槍老太婆
23.方仲雄:????不確定
24.向天虎:????不確定
25.向天豹:????不確定
26.黃成傑:????不確定
27.田大山:????不確定
28.楊鐵山:????不確定
29.周亮:????不確定
30.陳懷忠:????不確定
31.唐聯西:????不確定
二.NPC(按出場序)
1.呂正操:時任冀中人民自衛軍司令員等職。
2.黃敬:時任中共晉察冀區委書記等職。
3.李正:原型出自電影《鐵道游擊隊》
4.錢宇森:原型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5.彼德:虛構人名,在抗日戰爭期間,我軍民在敵後戰場營救了許多美軍飛行員,並給予了他們很好的治療和照顧。彼得是這些飛行員的代表。馮小寧導演的電影《黃河絕戀》講述的就是我抗日軍民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
6.傅正明:???不確定
7.宋學義: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8.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9.馬寶玉: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10.胡德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11.胡福才: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12.林彪: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師長
13.聶榮臻: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
14.羅榮桓: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主任
15.肖華: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主任
16.楊勇: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686團副團長
17.楊成武: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團長
18.李宗仁: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19.王銘章:時任國民黨第122師師長(台兒庄奉命守滕縣,全師殉城),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20.龐炳勛:時任國民黨第40軍軍長(與張自忠合作大敗板桓師團)
21.徐祖貽: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參謀長
22.池峰城:時任國民黨第二集團軍第31師師長(據守台兒庄,讓主力部隊集結完畢,和日軍打了三天巷戰)
23.湯恩伯:時任國民黨第20軍軍團長
24.關麟征:時任國民黨第52軍軍長
25.孫連仲:時任國民黨第二集團軍總司令
26.張自忠:時任國民黨第59軍軍長,絕對的民族英雄。中國在抗戰當中犧牲的級別最高的軍人。
27.杜聿明:時任國民黨第5軍軍長,抗日名將。
28.鄭洞國:時任國民黨第5軍副軍長(遼沈戰役和共軍和解那個副剿總)
29.戴安瀾:時任國民黨第5軍第200師師長(遠征緬甸的先頭部隊,做戰英勇,客死他鄉),我們的民族英雄。
30.邱清泉:抗日名將。時任國民黨第5軍第22師師長(國軍王牌師師長),後戰死於淮海戰役。
三.敵方人物(按出場序)
1.土肥原賢二:真實人物,建立過著名的特務機關「重光堂」,戰後被處以絞刑
2.寺內壽一:真實人物,日本陸軍上將,伯爵,曾被希特勒接見討論中國戰場事務,戰後病死於新加坡
3.高敬天:不確定。懷疑原型是《鐵道游擊隊》中的高敬齋
4.岡部直三郎:真實人物,日本第六方面軍司令官,戰後病死獄中
5.西尾壽造:真實人物,日軍第一任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6.谷壽夫:真實人物,就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殺主犯,戰後被處以死刑
7.富岡:真實人物,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人之一 ,戰後被處以死刑
8.野田:真實人物,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人之一 ,戰後被處以死刑
9.川岸文三郎:真實人物,日軍20師團長
10.松井石根:真實人物,南京大屠殺主犯,戰後被處以絞刑
11.哈巴狗:原型出自小說、電影《敵後武工隊》
12.劉麻子:???不確定,疑似《敵後武工隊》中的劉魁勝
13.重藤千春:真實人物,日軍憲兵大尉
14.高得遠:???不確定
15.佐佐木二郎:真實人物,製造過潘家峪慘案,後被擊斃
16.山岡道夫: 侵華日軍山西派遣軍的參謀長
17.土居明夫:真實人物,日軍少將
18.富田直亮:真實人物,日本陸軍少將,戰後逃過審判,解放後在台灣幫蔣介石練兵
19.武藤信義:真實人物,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大將,病死於沈陽
20.德川好敏:真實人物,日軍航空兵團司令官,中將
21.永田鐵山:真實人物,日本陸軍省軍務局長
22.中山源夫:真實人物,日軍12軍參謀長
23.山田:???不確定,名字太普通
24.川島芳子:真實人物,有中日兩國國籍,著名女間諜,戰後被處死刑
25.橋本群:真實人物,日本陸軍中將,作戰部長
26.福富伴藏:真實人物,日軍少將,第11軍參謀長
27.坂西一郎:真實人物,日軍第20軍團司令官
28.松井久太郎:真實人物,日軍駐中國總參謀
29.松井蒼松:真實人物,日本駐上海總領事
30.小林淺三郎:真實人物,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
31.岡村寧次:真實人物,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戰後居然逃過制裁!
32.細川忠康:真實人物,日軍第四十三軍司令官
33.龜田:名字太普通,不好確定。《小兵張嘎》中有一個龜田
34.山浦敏事:應該是寫錯了,真實人物叫三浦敏事,日軍中將
35.坂本順:真實人物,日軍少將
36.瀨谷:真實人物,日軍少將
37.岡村次郎:真實人物,參與台兒庄戰役
38.磯谷廉介:真實人物,日軍第10師團長
39.藤田信義:真實人物,參與台兒庄戰役
40.坂垣征四郎:真實人物,9.18事變主犯,陸軍大將,戰後被處以絞刑
41.安藤利吉:真實人物,日本陸軍大將,戰後在獄中服毒自殺
42.中村正雄:真實人物,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長,昆侖關一役中被擊斃
43.今村均:真實人物,第5師團長官,中將
44.三木:真實人物,參與昆侖關一役

❼ 地雷戰出自於哪年

電影《地雷戰》
1962年 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
編劇:柳其輝、屈鴻超、陳廣生 導演:唐英奇、徐達、吳健海 攝影:鄭治國、柴森
主演:白大鈞 趙長瑞 吳健海 魯在蘊

❽ 電影地雷戰

當我看完《地雷戰》後,我非常感動,也為我們國家感到驕傲!電影里,八路軍為了保護國家,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其他國家侵略我們國家!於是,我們用鐵雷來炸敵人!可鐵雷用得差不多了,八路軍便自己造石雷,有很多種類,有:天雷、水土雷、連雷、頭發絲雷、飛雷等!這些雷炸得敵人落花流水、落荒而逃。連日本鬼子龜田嚇得拔腿就跑,還是被我們炸死了!其他日本鬼子都被我們趕回小日本了!
2007年2月26日,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昭一在一次演講中大放厥詞,說什麼「也許20年內,日本可能成為中國的第N個省。」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輿論嘩然。一時間,中日關系再度成為一個媒體熱炒的話題。
這讓我想起一年前,曾接到一位紐西蘭華裔學者的邀請,讓我參加一個由多國學者參與的跨國研究課題:《中日韓民族意識中的他者表象》。通俗一點說,就是中國(日韓)文化如何想像對方?為何如此想像?以及他們各自的文化(包括電影、電視等通俗文化媒體)是如何賦予這一想像以特定感官形式的。當時,考慮到自己在這方面知識積累薄弱,恐有礙於研究的深入,遂謝絕了對方的邀請。今天想來,中日韓之間,彷彿確有展開此類合作研究的必要。
多年來,三國之間囿於「同宗同源」的傳統思維,在彼此的文化認識上產生了一個惰性十足而疏於明辯的錯誤理念,即用所謂「同文同種、同宗同源」忽略,乃至有意掩蓋存在於三種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說嚴重一點,這種忽略,正是我們彼此無知的開始。事實上,中日韓之間的諸多隔膜、誤解、猜忌、責難與政治、外交摩擦,無不與此相關。古人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力圖打破三國關系的僵局,勢必在文化上要加強對彼此的理解和溝通。而這一點,三國的文化學術界都還有大量未知疆域等待開墾。
其他方面情況我沒有發言權。但從影視文化上看,我認為三國各自影視文化想像對方的單一化、模式化,不但不能促進、加深彼此的相互認知與理解,相反,他們仍在因襲某種歷史思維的慣性,不斷地將對方的歷史和文化加以「妖魔化」。(中韓關系更為復雜微妙,此處存而不論,僅就中日關系而言)
僅就中國電影而論,一提起日本人,便立即使人聯想到「豬頭小隊長」、「松井」、「偷地雷的」等等一系列為國人熟知的銀幕形象。可以說,從中國銀幕最早出現日本人形象的三四十年代(如《狼山喋血記》、《松花江上》、《麗人行》、《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算起,經五六十年代(如《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等),到八九十年代甚至晚近(如香港電視劇《霍元甲》、《陳真》,電影《絕境逢生》、《烈火金剛》、《舉起手來》),中國銀幕上的日本人形象就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一言以蔽之,在半個世紀的中國電影中,中國人心目中的日本人,大抵已被十分頑強地固化為「鬼子」這一「非人」的醜八怪形象了。
導致這一文化表象被固化的原因很復雜,歸結起來無非三個方面:第一是歷史原因:也就是日本對中國長達數百年的入侵、掠奪與欺凌(從明朝東南沿海的倭患算起)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無法癒合的歷史創痛;第二是現實原因:中國人鑒於自身的歷史創傷記憶而始終對當代日本的右翼政治及軍國主義化心存芥蒂;反過來日本也對所謂「中國威脅」感到寢室難安,暗藏對「中國崩潰」的陰暗期待;第三是心理原因,由於上述原因的綜合作用,造成中日之間彼此誤解、蔑視和對立,並將此種非理性心理與某種動聽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詞藻混淆起來,從而掩蓋了這種誤解和對立的現實危害性。
我認為,中國文化界、電影創作界對日本當代社會、文化總體認知的匱乏,以及歷史記憶的慣性作用,都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警惕。我們沿著歷史的維度進行梳理,如果說三十至六七十年代中國電影對「鬼子」形象的塑形及模式化,尚且與抗日戰爭的客觀歷史直接相關,那麼,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當中日雙方對話、交流渠道日益豐富之後,中國文化依舊保持著「日本想像」的單一化,則只能歸結於我們自身文化建設的某種不足。雖然,這中間也出現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清涼寺鍾聲》等一些從理性角度反思中日民族關系與民族情感的電影作品,但是很顯然,這種作品還無法構成此類作品的主流形態。
相反,中國人似乎更習慣於把日本人虛構成為「羅圈腿、蛤蟆嘴、仁丹鬍子、東洋鬼」的醜八怪形象。彷彿不如此就不足以分辨「鬼子」的「異質性」,而「異質性」的一個標志,就是把日本人由「人」虛構成一群沒有人性,沒有情感,沒有人的靈魂的「衣冠禽獸」。但是,作為一種話語,它究竟與日本,與日本文化有多少關系?它能否反映日本的民族性格、民族本質?這一問題卻從來沒有人提出來並給予嚴肅的思考。當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背負著沉重歷史創傷的民族,自然需要一種能夠達成心理宣洩和慰籍的特定方式,需要一種對異族的「妖魔化」想像來維系自身對於歷史的記憶。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文化因由,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假如這種「創傷記憶」演變成一種被固化了的,帶有某種先驗意味的文化咒語,以至於人們在它的面前甚至忘記了思辨和反思的時候,它就有可能墮落成為一種「記憶仇恨,撕裂族群」的扭曲心理。
有一種說法,主張中國對日本的侵華史採取一種「記史但不添恨」的態度,不管別人意下如何,我本人是舉雙手贊成。道理很簡單,我們記憶歷史的目的只能是以史為鑒,構築和諧。如果歷史記憶只是用來累積歷史的仇恨和宿怨,增加現實的誤解和對立,那麼這種歷史觀便與日本右翼所推行的歷史觀一樣,對中日關系的未來將十分危險。
實際上,歷史上的中日關系一衣帶水,唇齒相依,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兩者關系更是緊密到了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程度。就連不斷宣揚中國崩潰論的某些日本右翼分子也能看到,假如真如他們所說,中國經濟一旦陷於崩潰,那麼受到打擊首當其沖的恰恰是日本自己。既然和則兩利,爭則俱損,為什麼不選擇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呢?既然要相互了解,單單靠這些幾十年一貫制的「豬頭小隊長」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再說具體一些,中國電影界對日本電影的了解遠遠不能滿足雙方電影文化交流的需要。從80年代至今,中國電影界真正對日本電影有所認識的專家、學者屈指可數,老一代的有中國影協的陳篤忱、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俞虹;中年一代的有原北京電影學院的應雄、中國影協的晏妮;可惜,老一代學者已經退出一線,中年一代也大多移居他國;再年輕的一代,更是人才寥落,花果飄零。創作界的情況也大地如此。為什麼我們總是追問中國電影除了「鬼子」和「豬頭小隊長」再很難出現相對比較客觀、比較現實的日本人形象?其根本原因正在於我們自身對日本的無知。無知必然導致單一,必然導致「妖魔化」,而單一和妖魔化反過來又必然加深、延續我們自身的無知。
盡管由於自己的知識局限,我沒能參加那項跨國的合作研究,但我仍然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以一種理性的、建設性的態度介入中日文化的互動建構。畢竟,除了彼此仇恨和對峙之外,中日之間還可以有其他選擇。那麼就讓和解從「認識」開始。

❾ 地雷戰講的是什麼故事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1942年,是抗日戰爭期間最艱苦的年月。當時在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事情。那時候,日本強盜不斷地向我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掃盪。

軍區為了粉碎敵人的蠶食政策,加強邊沿地區的對敵斗爭,特地從主力部隊抽調一批幹部,來組織和領導各地的民兵武裝;同時,還集訓了一批民兵骨幹,學習使用地雷的本領,號召人們對日本強盜展開地雷戰。

人物介紹:

1、趙虎

演員白大鈞

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為使敵人不容易發現地雷,正反復試驗改進造地雷的技術。為了研製「頭發絲雷」,生拉硬扯地從女民兵玉蘭的頭上偷竊了幾根頭發,「造成了玉蘭的極大誤會」。

2、玉蘭

演員魯在蘊

民兵隊長,她為八路軍紡紗織布、做軍鞋、運給養、站崗放哨、抬擔架、照料傷員,又負責給八路軍送情報和帶領青婦隊隊員埋地雷。

閱讀全文

與電影地雷戰說的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抗日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新好看的神話電影 瀏覽:149
周潤發和一個小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66
李鍾碩主演的所有電影有哪些 瀏覽:340
電影院提前離場怎麼走 瀏覽:203
微電影總結如何寫 瀏覽:528
電影院的爆米花大約多少錢 瀏覽:367
觀看電影免費 瀏覽:772
男人出獄後搶劫鑽石什麼電影 瀏覽:616
看電影能費多少流量嗎 瀏覽:342
怎麼做電影最後的字幕 瀏覽:130
7月19日有什麼好電影 瀏覽:534
如何提取一部電影中的字幕 瀏覽:733
倫理電影怎麼才能看 瀏覽:778
鯨魚被注入基因是什麼電影 瀏覽:469
美國為什麼拍災濫電影 瀏覽:893
哪些人認為宮崎駿的電影好 瀏覽:311
關於英國公主電影有哪些 瀏覽:371
電影雙語怎麼默認切換 瀏覽:759
怎麼利用路由器的u口下載電影 瀏覽:396
魔戒電影怎麼看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