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品牌VR眼鏡比較好
VR 眼鏡並不僅僅只有類似暴風魔鏡這樣的眼鏡盒子,粗略地劃分來其實有以下幾種:
而我們更多人所熟知的暴風魔鏡其實只是移動頭盔中的純光學設備,遵循 Cardboard SDK 並且一脈相承,不過是改變了材質、鏡片,充其量進行了反畸變、反色散演算法,這類設備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光學結構造成虛擬距離,拉遠並放大手機屏幕上的內容,智能手機作為數據傳輸設備同時負責利用自帶陀螺儀捕捉人頭部移動。因此評測此類頭盔主要需要評價鏡片呈像效果以及移動端(手機)的適配程度。
盡管價廉,移動端頭盔的物實在稱不上美,我也很少推薦我的朋友去購買純光學設備頭盔,之前我也寫過一篇幾乎全是光學設備的頭盔評測,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有時候我真的很好奇這種類型的頭盔如何編造出那麼花哨的文案的,要知道他們的產品跟 Cardboard 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什麼 「超舒適,可佩戴兩個小時」,講真目前這個狀況真不會有人戴頭盔戴兩個小時,什麼 「海量 VR 游戲內容」,大部分也是其他游戲廠商開發的然後直接搬到自己的 「應用商場」。純光學設備尤其喜愛強調視場角,指的是人在頭盔中能看到的角度大小,視場角對於任何頭盔都很重要,理論上視場角越大,沉浸感越強,而人本身的市場角通常只有 90°左右,因此市面上的大部分設備都是滿足這一要求的。但同時這個數據也不必過分參考,對於依賴手機的純光學設備,手機的尺寸反而可能會決定你能看到的范圍。
而更好的頭盔應該是擁有外置硬體設備的,事實上在上面這個分類中,除了 cardboard 系,其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硬體設備在其中。所謂硬體設備,包括屏幕、IMU、交互觸板、散熱裝置等等,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IMU。簡單來說,IMU(慣性測量感測器)地意義在於更好地實現頭部定位以及交互,減輕使用者的眩暈感。VR 紙盒容易讓人頭部眩暈不在於鏡片不夠好,而在於它純粹依靠手機內置的 IMU(陀螺儀感測器等),想想我們平時用手機地圖導航經常找不到北的狀態就知道手機的陀螺儀效果一般。因此,同樣是鏈接手機的 Gear VR,和普通的手機盒子,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這些設備(尤其是非連接手機的),常常會強調刷新率,研究表明,頭動和視野的延遲不能超過 20ms,否則會有很明顯的拖影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用虛擬現實眼鏡在頭部轉動的時候會倍感頭暈,足夠的屏幕刷新率是降低延遲的一個必要條件,通常來說刷新率越高體驗感越好。索尼大法號稱自己的刷新率可以達到 120Hz,是目前數據顯示最高的,理論上也就應該效果最好,然而體驗到 PSVR 的真容的人還是少之又少,因此 120Hz 的質感到底有多好,我們還是無從得知。而目前大家公認體驗最好的 HTC Vive 的刷新率為 50Hz。
不過,僅僅擁有外置硬體設備可能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 VR 頭盔,在目前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的 VR 設備中,大部分只能追蹤頭部的旋轉,而對於身體的移動毫無反應,這也就導致了我們視覺和身體知覺的錯位,真的 VR 設備應該能對周圍環境進行定位重構並允許身體的自由活動。在這方面,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CV1 都做出了努力,雖然定位的方式不同,而且各有各的麻煩,但這就像早期的大哥大,總需要有笨重的先行者來嘗鮮。
早期對 VR 產生濃厚興趣的消費者很多是重度游戲愛好者。誠然,如果 VR 眼鏡能達到想像中那樣優異的沉浸感,VR 游戲的迷人之處不言而喻。遺憾的是,現在談 VR 游戲還是為時尚早,一方面是因為 VR 設備還沒有舒適到可以讓人連續玩兩三個小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VR 游戲內容還太少。
不過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游戲迷,只想玩現有的這些 VR 游戲,不怕頭盔重不怕其他配置麻煩資金充足而且一下都不想等了,想必你也早就查到要買什麼 VR 設備了。當然這是開玩笑,我的意思是說你可以去訂 Oculus Rift CV1 和 HTC VIVE 了。
2. vr眼鏡有哪些品牌vr眼鏡哪個牌子比較好
隨著VR行業的興起,現在很多都選擇做VR眼鏡,而且牌子特別的多。
我就舉幾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品牌,大鵬、暴風墨鏡、HTC、樂視、UGP、三星、等等。
每個牌子都有每個牌子的特點,但是VR眼鏡主要的一點都是方便大家看電影、或者玩游戲等等。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品牌產品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望採納!
3. 最好的看電影的VR設備是哪個
從觀影角度出發,我們從現今多款品牌中挑選出了三款極具特色的VR設備。愛奇藝的巔峰之作——愛奇藝iQUT未來影院、綜合性較高的HTC VIVE FOCUS VR一體機、突出性價比的小米VR一體機。
愛奇藝iQUT未來影院採用沉穩磨砂黑的復合材料作為機身外殼,正面和左側分別印有「iQUT」和「iQIYI」的LOGO。
所有按鍵、介面全部集中在頭顯上方,包括USB Type-C、3.5mm耳機介面、加蓋式Micro SD卡槽、電源鍵、確認鍵以及返回鍵,並在上下兩面邊緣位置留有3處散熱口,內置超薄靜音散熱風扇。空鼠手柄形狀呈水滴型,並採用自家獨特按鍵設計,相比傳統按鍵增加了輔助鍵和左側音量鍵。
HTC VIVE FOCUS VR一體機共有兩種配色,筆者選用的是電眼藍。機身以輕質聚合物為主,正前方兩個前置攝像頭,其間印有「VIVE」的LOGO,上方為散熱口。
頭顯正上方為USB Type-C介面、電源鍵和PC用特殊介面,下方則是可調節瞳距的按鈕和Micro SD卡槽,邊側留有3.5mm耳機介面和音量鍵。空鼠手柄外形較為扁平,由觸摸圓盤、返回鍵、Home鍵、扳機所組成的傳統按鍵設計,並在右側額外增加音量鍵。
小米VR一體機以白色磨砂塑料為主,前端鋁合金前蓋印有「MI」的LOGO。頭顯左側留有老式Micro USB介面和3.5mm耳機介面,上方邊緣處則是電源鍵與音量鍵。空鼠手柄外形圓潤飽滿,並同樣採用傳統按鍵設計,但沒有音量鍵。
4. 求專業人士推薦一款經濟實用的VR眼鏡,用於看電影之類的,個人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 VR眼鏡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PC VR和移動 VR。
(1)PC VR 的特點是:需要連接 PC或主機使用往往計算性能比較強,顯示效果好,並且可以進行空間行走。(有一個特例就是 PS VR,它連接的是 PS游戲機,可玩的資源更多。)
PC VR的代表產品是 HTC Vive和擁有三個攝像頭的 Oculus Rift,帶上之後你可以在虛擬世界裡行走,但是有一定范圍限制(比如:HTC Vive大概需要一個 20㎡的場地)。
(2)移動VR(又分成手機盒子和一體機)
手機盒子代表產品有三星 Gear VR和谷歌 Cardboard,原理就是弄個透鏡放在手機上讓你看 VR。好處是方便,有手機就能看;但是由於手機體積小,而 VR的運算量大,所以發熱嚴重,用著用著就卡了。
而一體機說白了就是個手機,只不過這個手機的核心部件集成在了VR眼鏡內部。因為體積大,所以散熱更好,性能穩定一些,但是和在旗艦級手機上使用手機盒子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3)NOLO
這一款可以理解為是 PC VR和移動 VR的組合款,NOLO由定位接收器、手柄以及一個探測器組成,裝在手機盒子上面之後,同樣可以讓你實現在虛擬空間里行走能力。
選購VR看哪幾點?
解析度
(1)手機盒子的解析度
影響手機盒子品質的因素除了手機自身的屏幕解析度,最主要的配件就是透鏡了;不過各大廠商一般都會宣稱自己使用的是進口透鏡,但是效果都比較一般,也沒有太大的差異,購買時挑選一個評價不錯的牌子或者憑個人喜好購買就可以。
(2)一體機的解析度
對於一體機而言,2K的屏幕是入門級的選擇,所以盡量買 2K或者更高解析度。(2K是指橫向解析度達到 2000px以上,比如 2160 x 1200px解析度的設備的就達到了 2K標准)。
(3)PC VR的解析度
起點是單目鏡達到 1080 x 1200px,此時雙目屏幕的解析度就是 2160 × 1200px,能滿足絕大多數游戲的流暢運行;當然也不宜過高,解析度過高的話圖像會在鏡頭上發生壓縮、產生銳化效果,得不償失。
延遲
延遲會直接影響玩 VR設備是否會頭暈!一般延遲(運行頻率)保證在 90Hz即可(各個產品的都會標注這一參數,數值越低越好);如果畫面延遲率高,就會頭暈。
可視角(FOV)
可視角:指鏡頭上能看到的視野范圍,一般的 VR設備可視角保持在 96°—120°之間就可以,因為具備體感旋轉技術,所以可視角太大也沒有必要。
另外,大部分都支持調節焦距,也就是說輕微近視的人不戴眼鏡也可以看得清楚,一般調節范圍在600度左右,超過600度近視就要選擇佩戴眼鏡了。
佩戴的舒適感
要說舒適感,最好的還是 PC VR,因為需要外接設備,所以通常被設計成頭盔狀,無論是舒適度還是貼合度都比較好。
PC端 VR也就是:HTC vive、Oculus這兩款比較好的
而其他的就屬於一體機或者是手機+VR設備了,如果可以個人是覺得還是HTC vive的設備在各個方面比較突出一點
5. 手機最好的看電影的VR設備是哪個
你最好,去淘寶買一體機去,一體機多好,愛奇藝,索尼
6. 哪種VR設備看電影好
看電影可以買VR一體機,既不是很貴又不是很便宜那種,像vive focus就很好,解析度高,而且速度快,看電影正好
7. vr看電影哪個牌子好
無論是用VR看電影還是VR體驗游戲,幻影星空VR個人感覺是可以的,但想要VR看電影還是要看內容的,不是所有電影都可以用VR看得到的
8. 請問各位 大神 用哪款VR眼鏡 看電影效果好 質量好
想要好效果 HTC 三星這些 至於那些幾十元的雜牌 你就不用想了
9. 推薦一款看電影的VR眼鏡
我完全理解為什麼人想利用頭盔來看電影,記得有一次拿 Gear VR 看一段宮崎駿動畫的短片,其實是 2D 的,虛擬現實中,我身處月球,畫面投射在星空中的熒幕上,那一瞬間的感動無以附加,如果人能獨擁一個宇宙看一場電影,誰要在電影院聽陌生人嘰嘰喳喳。
如果只是想看電影,其實選擇陡然多了很多,有錢可以買柔宇科技的 Royole-X(3999 元),畫面清晰,佩戴舒適,當然這並不是一款 VR 設備,但很多號稱自己是 VR 設備的設備也不是啊!況且看電影這種事情只要頭盔能做到 3D 顯示就好了。
Royole-X
但是如果你還是想買一個所謂的 VR 盒子,那麼我首先會推薦大朋。大朋的應用 3D 播播實在是驚艷到我了(這個我已經念了無數遍了),雖然我不確定版權有沒有問題,但是電影資源真的很多,而且效果但很棒,緩沖無壓力,就算最後你選擇了其他的眼鏡盒子,你仍然可以考慮用 3D 播播來看電影,這款應用應該是目前可見的對用戶最友好的 3D 電影播放應用了。另外大朋的頭盔我覺得舒適度也還算可以,目前有一款在淘寶上眾籌,99 元,我覺得買一買嘗個鮮也不會有多大問題(當然也不要聽信廣告讒言,抱那麼大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