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哪個電影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2-17 10:11:50

『壹』 推薦一下:有關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勵志電影

周星馳《喜劇之王》、《食神》;《肖申克的救贖》
符合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立刻想到的是這三部,想起別的再補充……

『貳』 什麼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死地」最早出自《孫子兵法》,是形容己方形勢的一種說法: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在這種形勢下,只有通過「吾將示之以不活」,激發起士兵的鬥志,速戰速決,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則只有等死。

現在就是比喻把自己放在一個根本沒有退路的地方,只能往前,不能往後,拚死斗爭,還有可能勝出,否則就只能束手就擒。

http://www.fed.cuhk.e.hk/jsncs/extra/extra1a.htm

『叄』 什麼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解釋: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出處:《孫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示例:若我不先發制人,終必為人所制,~,等死耳,不如速發難。 ★孫中山《訓練革命軍人之演講》
近義詞:背水一戰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軍事或決策
成語故事: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簡化而言:...「陷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這是戰後韓信親口所言,他把王侯之間爭霸天下的戰爭,簡化為極其簡單的士兵保命哲學.

『肆』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什麼意思

置之死地而後生

【注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釋義】道家,兵家哲學。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士兵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軍事或決策

【結構】復句式

【相近詞】背水一戰,絕地逢生,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破釜沉舟

【感情色彩】褒義詞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伍』 置之死地而後生什麼時候上映

中文名
生死交鋒
其它譯名
置之死地而後生,真假毒販闖獄門
出品時間
2006年
出品公司
3L Filmverleih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日期
2006
導 演
John Herzfeld
類 型
動作犯罪
主 演
保羅.沃克,勞倫斯·菲什伯恩,傑羅德.布切,Richard Bairos
片 長
90分鍾
上映時間
2007年5月3日 德國
色 彩
彩色

『陸』 你知不知道中國有句老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什麼電影成龍

這句台詞正確答案出自《絕地逃亡》國語版,他們被抓進警車里,在聊天時說的

『柒』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典故出自哪

【釋義】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3]《孫子·九地》 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 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打趙國,趙王歇和大將陳余率20萬大軍在井陘口迎戰。陳余不聽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與韓信硬拼,韓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河邊列陣,士兵們背水一戰,越戰越勇,然後派兵輕取趙軍大營,殺死陳余,活捉趙王歇。[4]

『捌』 孫子兵法里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是什麼意思啊!求解

釋義: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出處:出自先秦孫武的《孫子·九地》。

原句: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釋義:孫子說:把部隊置於不能退縮的境地。如果魏兵斷掉汲水的道路,那麼蜀兵豈不是要拼盡全力死戰?這樣一來士兵就可以以一擋百了。

(8)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置之死地而後生」典故:

韓信作為漢代第一功臣,為大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漢趙之戰」是韓信作為主帥取得的一場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這一仗打得是非常之精彩。打完仗以後,所有的部下都到韓信的軍帳中來,對韓信表示祝賀,兵法上是這么教我們的,「右倍(背)山陵,左前水澤」,什麼意思呢?

就是安營紮寨、行軍布陣,我們的後面應該是山,這樣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畢竟敵人要從後面的山上翻過來偷襲我們是很困難的,陣前應該是水,畢竟敵人要過水來打我們也是很困難的,一般像這樣安排的營寨才是安全的。可是元帥您恰恰完全相反,哎呀,我等左思右想還是不得其解。

韓信聽了這些疑問,就笑著說,其實這個道理兵書上也說了,可惜各位平時沒有留意。兵書上怎麼說的呢?「置於死地而後生,置於亡地而後存」,像我們這種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斗,一定要把我方置於死地才有戰鬥力。

何況諸位想想,我們這支軍隊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不過散兵游勇、烏合之眾,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是臨時糾集起來的,這叫做「驅市人以戰」,等於是在街上臨時吆喝一幫人,也沒有經過軍訓就讓他們去打仗了,這樣他能打仗嗎?

惟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置於死地,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到處在生命的險境,然後必然殊死作戰,為自己的生命而作戰。

後人讀到韓信漢趙之戰,常常斷章取義的理解「置於死地而後生」,我死都不怕,還有什麼可怕的,我就拼了。人其實是對生有著無限的眷戀,才會渴望生,懼怕死。置於死地是把人放在唯有生才是希望的境地,唯有不顧一切的為生而努力。

雖然人人知道生命有限,可真到自己身上歲月就變成無限了,唯有置於死地的時候才激發對生的強烈欲求,才能體會生的價值與美好,才會感嘆歲月的無情,來珍惜生的恩情。

韓信,他敢於「置於死地而後生」,背水列陣,以漢軍三萬破趙代二十萬眾,收趙地,追斬趙代二主,那是因為他胸中已經有了取勝之道,韓信把士兵對生的渴望激發出來了,每一個士兵是為自己的生而在戰場上拼殺著。如果韓信胸中沒有取勝之道,而把士兵逼上死路一條,那歷史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胸有成竹的韓信早有兩點認知,其一,就是韓信已經料敵在先,認為當時攔截他三萬漢軍的趙代大軍人多勢眾,對漢軍必主「輕」將「驕」。「輕」必「貪」,必會盲動盲出貪一勞永逸之功。而後來戰局,果如韓信所料。

其二,就是韓信從沒有指望過,也知道不可能有劉邦或者其他漢軍方面的支援,他的「置於死地而後生」中最高超也是最大膽的賭注是下在自己而不是任何盟軍的身上。這個說穿了就是那兩千漢營里僅有的輕騎兵,他們肩負趁趙代聯軍蜂擁而出之後闖營拔旗,虛張聲勢,為最後擾亂敵軍軍心,不戰自潰的重任。

「置於死地而後生」絕非只是大義凜然的勇氣,也不只是單憑對生活得一腔熱情,它是一種生的智慧,它是一種自我的救贖,明白自我所處的位置,並對自我有種堅定的信念,懂得在救贖的過程中需要忍耐,需要恆久的毅力。



『玖』 求:你知不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哪部電影那個時間段

英倫對決37分左右

閱讀全文

與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達電影里如何刪除訂單 瀏覽:257
電影里的鹿表示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963
生命線索是哪些電影的合體 瀏覽:424
幾部好看學校電影 瀏覽:244
電影網站怎麼賺錢嗎 瀏覽:234
吉吉影音里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93
哦有趣的一部電影英文拼音怎麼讀 瀏覽:349
專家看待中韓電影如何發現 瀏覽:588
愛奇藝里好看且免費的電影 瀏覽:416
免費的英語電影喜劇 瀏覽:26
好看又勵志的電影片段 瀏覽:193
美國電影為什麼爆乳 瀏覽:836
老虎和蛇電影叫什麼 瀏覽:685
怎麼確定電影票價 瀏覽:754
類似於金剛川八百的電影還有哪些 瀏覽:440
好看的動畫電影小飛象 瀏覽:627
喜劇電影不花錢有哪些 瀏覽:597
介紹電影有哪些主題 瀏覽:223
有部電影叫丈夫什麼小叔 瀏覽:538
騰訊怎麼贈送電影票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