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面劇照出自哪部電影
電影名稱《抗癌的我》影片改編自編劇威爾瑞瑟爾(Will Reiser)本人真實經歷,以幽默逗趣的劇情帶出令人為之動容的生命啟發!25歲的亞當是個電台節目企劃,某天,他被檢查出罹患癌症,這給了他極大的打擊。然而在他的風趣好友凱爾、對他呵護有加的母親以及一位年輕醫師凱蒂的陪伴與支持下,亞當逐漸體認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也決定絕不讓這場病輕易地毀了他的人生。1電影劇情本片來源於編劇自己的真實故事,講述主人公以積極心態抗癌,最終戰勝病魔。但這並不僅是一部勵志劇,而是一部打動人的喜劇。亞當·施瓦茨,是一個普通的27歲未婚男青年。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深愛自己的女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算不上完美,但是關系和睦的家庭。可是突然有一天,這種平靜被打破了--亞當被確診出患了癌症。抗癌的我劇照(3張)這幾乎是不治之症,這紙診斷書幾乎就給亞當下了一張死亡通知單。亞當把自己患病的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女友瑞秋、告訴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凱爾、告訴了自己的媽媽戴安妮。他的媽媽無暇給予兒子悲傷,因為她要照顧亞當的爸爸理查德,他是一個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患者。每個得到消息的人都在積極地幫助亞當聯系醫生,提供這自己認為的合理可行的治療方法--雖然有的治療方法看起來像是巫術。作為癌症患者,亞當為自己確定了一個「不靠譜」的治療方案,他找到了凱蒂,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女醫生,他希望由她來治療自己的絕症。治療癌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療和化療,接受了這兩種療法的亞當很快就變成了「光頭黨」。不過,他並不孤獨,在抗癌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很多「抗癌前輩」。有了家庭的支持、朋友的鼓勵,亞當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和治療。也許抗癌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抗癌。[1]2演職員表演員表角色演員備注Adam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Joseph Gordon-Levitt ---- Kyle 塞斯·羅根/Seth Rogen ---- Katherine 安娜·肯德里克/Anna Kendrick ---- Rachael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Bryce Dallas Howard ---- Diane 安傑麗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 ---- Richard Serge Houde ---- Dr. Ross Andrew Airlie ---- Mitch 馬特·弗里沃/Matt Frewer ---- Alan 菲利浦·貝克·霍爾/Philip Baker Hall ---- Dr. Walderson Donna Yamamoto ---- Susan Stephanie Beard ---- Dr. Lee Yee Jee Tso ---- Jenny 薩拉·斯邁絲/Sarah Smyth ---- Phil Peter Kelamis ---- Jackie Jessica Parker Kennedy ---- Dr. Phillips 丹尼爾·巴孔/Daniel Bacon ---- Bernie P. Lynn Johnson ---- Claire Laura Bertram ---- < 上一頁|1|2|3|下一頁 >默認顯示|全部顯示職員表▪ 製作人:Nicole Brown;埃文·戈登伯格/Evan Goldberg;Kyle Hunter;Nathan Kahane;Ben Karlin;Kelli Konop;Tendo Nagenda;威爾·里瑟爾/Will Reiser;塞斯·羅根/Seth Rogen;Ariel Shaffir;James Weaver;Shawn Williamson▪ 導演: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e▪ 副導演(助理):Willan Leung;John McKeown;Trevor McWhinney;Haylee Thompson;Iris Torres▪ 編劇:威爾·里瑟爾/Will Reiser▪ 攝影:Terry Stacey▪ 剪輯:Zene Baker▪ 選角導演:Sandra-Ken Freeman;Francine Maisler▪ 藝術指導:Annie Spitz▪ 美術設計:Ross Dempster▪ 服裝設計:Carla Hetland▪ 視覺特效:Dottie Starling▪ 布景師:Shane Vieau▪ 發行:頂峰娛樂;E1;Forum Hungary;Lions Gate;Metropolitan Filmexport3精彩對白Adam: So, you really think that the girls gonna go for me just 'cause I have cancer? Kyle: For the millionth time, YES!亞當:你真的認為女孩會和我交往,就是因為我有癌症?凱爾:哪怕你再問千萬遍,我的答案都是:是的!4原聲資料01 High and Dry -- Radiohead 02 New Country -- The Walkmen 03 To Love Somebody -- Bee Gees 04 Stay the Same -- AutoKratz 05 Too Late for Dancing -- Shapes and Sizes 06 Days Gone Down (Stil... -- Gerry Rafferty 07 Crying -- Roy Orbison 08 Yellow LedBetter -- Pearl Jam 09 The Other Side of Mt... -- Liars 10 Carries On -- Edward Sharpe & The Magnetic Zeros 11 Where I』m Going -- Cut Copy 12 Work to Do -- The Aggrolites 13 Soul Connection -- The Diplomats of Solid Sound5影片花絮影片花絮·影片的原名叫做《我有癌症》(I'm With Cancer),後來因為片名中有「癌症」這樣的字眼而被片方改成《和他一起生活》(Live With It)。最後,則被改成了現在的名字50/50,表示亞當的癌症的治癒希望是50%。如果直譯過來的話,應該叫做《五五開》或《一半的幾率》。抗癌的我劇照(9張)·影片原定的主演是詹姆斯·麥卡沃伊,但是他卻因為個人事由而退出了劇組。在影片開拍前不到一周的時間,塞斯·羅根給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打電話,告訴他這里有個角色在等他。而萊維特在影片開拍前兩天才確定出演。·影片改編自編劇威爾·里瑟爾本人的抗癌經歷。威爾·里瑟爾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製片,而且他還在片中客串了一個小角色。[2]影片亮點導演因為這是一部小成本的獨立電影,所以找一個口味獨到但是又不乏商業頭腦的導演來執掌影片顯得尤為重要。幾經考慮之後,拍攝了《古怪因子》的喬納森·萊文得到了這個劇本。喬納森·萊文說:「我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正是發行《古怪因子》的關鍵時期,那時候的我無暇去閱讀這個本子,所以它就被放在了一邊。後來,當《古怪因子》發行並獲得了好評之後,我頓時覺得空落落的,因為我在那部電影里投入了大量的感情。無意之中,我翻開了《抗癌的我》的劇本。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劇本,我很喜歡。巧合的是,在我閱讀劇本之後的六個月時間里,我家裡的兩個人也被診斷為疑似患了癌症,雖然後來證明這是良性的,但我還是對癌症有了新的認識。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劇本,我突然知道、明白了該如何去面對這個故事,於是我便非常渴望地要去拍攝這部電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臨危受命,在影片中扮演了抗癌的亞當,而他的朋友則是由塞斯·羅根扮演。面對著這樣的一老一少的搭檔,喬納森·萊文說:「他們的配合簡直天衣無縫,可能是因為塞斯和威爾·里瑟爾的朋友的緣故,所以他出演這樣的角色簡直沒有任何障礙和難度可言。而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則絕對是我的一個收獲,他的才華和對影片、人物的理解絕對為影片加入了很多意外的驚喜。尤其是他的表演給影片帶來的一些特殊的感受,令我很是受用。應該說,他的表演為影片定下了一個哀而不傷、充滿希望和笑料的基調。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絕對會成長為一個好萊塢里數一數二的男演員。」音樂除了演員的表演,影片的原聲是另一個巨大的亮點,影片的原創音樂的作者是好萊塢新晉的作曲家邁克·吉亞奇諾,而他更是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流行樂隊,諸如珍珠果醬(Pearl Jam)和電台司令(Radiohead)等樂隊的曲目。使用這些歌曲一方面是為了突出影片的年輕化和流行性色彩,另一方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塞斯·羅根說:「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只有800萬美元,幾乎不可能使用太多的原創音樂,而使用現成的歌曲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些歌曲放在電影中還非常合適,是很兩全其美的。」喬納森·萊文說:「這些搖滾樂的確展示出了影片的個性和特色,它們都是很棒的音樂。除此之外,邁克·吉亞奇諾的那些原創的曲目也非常棒。他的音樂能深深地根植到你的電影中,並發揮出無可比擬的優勢。他是我見過的最棒的作曲,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奢望能和他合作。和他合作是一種非常愉快、不可思議的經歷,他非常在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能和電影相貼合,他是一個非常和氣的傢伙。我今後一定要把自己的所有電影的配樂工作都交給他。」[2]6影片評價雖然這是一部關於癌症的電影,但是編導卻並沒有把"抗癌"放在首位表現。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友情和生命力的故事。所以這部電影既感人又好笑。——《好萊塢報道》影片的標題(50/50)就泄露出來了這是一部喜劇片,雖然有一個並不可笑的故事,但是影片中還是充滿了笑聲。——《綜藝》隨著故事的發展,影片的主題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令人感動。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的表演充滿了說服力。——Reel Film Reviews [2]7獲獎記錄第21屆MTV電影獎(2012) 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第69屆金球獎(2012)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第69屆金球獎(2012)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8影片製作影片製作創作背景影片里的亞當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本片的編劇威爾·里瑟爾。可能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但如果告訴你他曾經參與製作了《Ali G個人秀》,你對他肯定就不會太陌生了。威爾·里瑟爾在六年前,也就是自己24歲的時候被確證患了癌症,之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抗癌歷程。他在生活中的好朋友塞斯·羅根給了他很多的鼓勵,兩個人用幽默、樂觀戰勝了病魔。距離威爾·里瑟爾被確診已經過去了6年時間,他的癌症沒有復發、沒有擴散。站在醫學角度上來說,他的癌症已經被治癒了。影片的故事就來源於威爾·里瑟爾和塞斯·羅根的生活,沒有太多的修飾和虛構,有的只是濃濃的朋友情誼以及對生命的渴望。塞斯·羅根回憶說:「當時我們在合作《Ali G個人秀》,突然就傳來了威爾患病的消息。我們在震驚、難過和悲傷之餘,還要幫助威爾走出這個人生的困境。不過,隨著我們越來越漠視癌症、關注生活本身,很多好玩的事情就發生了。與此同時威爾的身體也越來越好。後來我們覺得,對於這件事情最好的態度就是為它寫一個雜糅了悲傷、有趣和希望的劇本。當然,這個劇本肯定是充滿了真誠的,因為這裡面的故事並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我和威爾以及他的家人所共同經歷的真實的故事。」對於撰寫影片的劇本,威爾·里瑟爾說:「在一次聚會上,羅根和我說,我的故事可以寫成一個劇本並拍成一部電影,但最好要是一部能夠打動人的喜劇。如果這個劇本寫成了一個勵志劇,那就沒什麼意思了。之後我考慮一下,覺得羅根的這個建議是切實可行的,於是我便拿起了筆,寫了劇本。編寫這個劇本的難點並不是缺少感情,而是要從中發掘出好玩的亮點。幾次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拍攝一部以表現兄弟情義的哥們喜劇。於是我回憶了很多和羅根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從中找出了很多能被寫在電影里的笑料,因為是自己的生活,所以寫起來並不艱難。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羅根和埃文·戈登伯格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他們推動著我的寫作,給了我很多的意見和建議。」劇本寫完之後,獲得了很多人的首肯。塞斯·羅根說:「這是一個富有激情和情感的劇本,在看了這個劇本之後我非常感動,因為它用幽默和戲謔的方式描摹了一個人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我恰好又參與在其中。對於我來說,能參與這部電影的拍攝,是十分自豪的。」威爾·里瑟爾說:「劇本能獲得別人的喜愛,這自然令我非常開心。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那段時間的經歷,以及那些對我不離不棄的朋友和家人。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我很有可能不會撐下來。」[2]製作發行製作公司:Mandate Pictures[美國]Point Gray發行公司:頂峰娛樂[美國](2011) (USA) (theatrical)E1(2011) (Canada) (theatrical)Forum Hungary(2011) (Hungary) (theatrical)Lions Gate[英國](2011) (UK) (all media)Tanweer Films(2011) (India) (all media)Mongkol Major(2011) (Thailand) (all media)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國](2011) (France) (theatrical)特技製作公司:Wildfire Visual Effects其他公司: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camera dolliesDolby Laboratories[美國]sound mixOpen Road Entertainmenttrailer相對論傳媒公司[美國]fundingWildfire Studiospost-proction sound services相關資料更多中文片名:活個痛快.....台灣譯名 / 一半的機率 / 我得癌了 / 我與癌症更多外文片名:I'm with Cancer / Untitled Cancer Comedy.....USA (working title) / Untitled Seth Rogen Project.....USA (working title) / Live with It級別:USA:R (certificate #46558) / Canada:14A (Ontario) / Ireland:15A / Taiwan:PG-1拍攝日期:2010年2月22日 - 2010年3月31日攝影機:Panavision Panaflex Millennium XL2, Panavision Primo Lenses攝制格式:35 mm洗印格式: D-Cinema / 35 mm9上映日期加拿大Canada——2011年9月12日美國USA——2011年9月30日中國台灣Taiwan——2011年10月7日法國France——2011年11月9日葡萄牙Portugal——2011年11月10日中國香港Hong Kong——2011年11月17日荷蘭Netherlands——2011年11月17日匈牙利Hungary——2011年12月1日瑞典Sweden——2011年12月2日愛爾蘭Ireland——2012年1月4日
B. 求一部美國的印度人打曲棍球的電影,主角叫拉吉威爾,女主角是他們的球隊律師。
極速辛格 Breakaway 2011
導演: 羅伯特·里伯曼 Robert Lieberman
編劇: Jeff Schechter / Noel S. Baker
主演: Vinay Virmani / 拉塞爾·皮特斯 Russell Peters / 阿努潘·凱爾 Anupam Kher / Gurpreet Guggi / Sakina Jaffrey / 阿克謝·庫瑪爾 / 瑙倫·德沃芙 / 羅伯·勞 / 卡米拉·貝勒 / Pamela Sinha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Canada
C. 印象派的特點是什麼
印象派的特點如下:
1、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
2、繪畫技巧方面,印象派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3、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印象派觀察、直接感受表現色彩變化的微妙的畫風,影響後來的現代藝術非常深遠。
4、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又稱為外光派。
5、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公式。藝術家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和表現主義表現內心情感、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3)拉吉威爾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1、重要地位
印象主義畫家先後舉辦了8次展覽,前兩次均受到當時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以後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影響的美術流派,並擴大到其他藝術領域。印象主義繪畫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得到E.馬奈的支持與鼓舞。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
2、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畢沙羅、雷諾阿、西斯萊、德加、科羅、莫里索、巴齊約等。
3、代表作品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吹笛少年》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洪水泛濫中的小舟》
莫奈:《日出·印象》《睡蓮》《魯昂大教堂》
雷諾阿:《紅磨坊的舞會》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洪水泛濫中的小舟》
D. 有誰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
《心靈捕手》是一部由吉·士·雲辛於1997年導演的電影,取景地點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故事圍繞在年輕人威爾·杭汀,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在高級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辛·馬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成長於波士頓南區貧民窟的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是位絕頂聰明卻叛逆不羈的年輕人。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作之外,便是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聰明小孩」;一人獨處之時,就「一目十行」各式人文與科學的新知。某天「隨意解答」數學系藍勃教授所留下的數學難題,旋即引起學校師生們的驚異;在與他人打架滋事,並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之後,藍勃教授便費心地將他保釋出來,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藍勃教授期望威爾能重視並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不再惡作劇、耍蠢、吹擂而耗費生命;不過,威爾卻毫無不在意,經常耍弄前來為他輔導治療的心理專家。
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與他有「愛恨交織心結」的大學好友尚恩出馬,開導並救助前途岌岌可危的威爾。尚恩一本「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關鍵,不彼此信任就無法坦誠相待」的信念,「不以作之師而以作之友」的心態傾聽威爾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知性問難與情緒宣洩;日漸撫慰他受創的心靈,幫助他重新拾回對人的信任,並鼓起勇氣向女友表達愛意。在此同時,難忘喪妻之痛的尚恩在與威爾彼此「角力互動」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威爾莽撞的生命力沖擊,亦逐漸開啟因喪妻而封閉的心房,重新追尋情感的歸宿。
E. 請問誰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
歷史10大經典災難片
原 名:Twister
譯 名:龍卷風
導 演:簡 德 邦特 (Jan de Bont)
演 員:海倫 亨特 (Helen Hunt) ...... Dr. JoAnne 'Jo' Thornton-Harding
比爾 帕克斯頓 (Bill Paxton) ...... William Harding
卡里 埃爾威斯 (Cary Elwes) ...... Dr. Jonas Miller
傑米 格爾茲 (Jami Gertz) ...... Dr. Melissa Reeves
菲利普 西摩 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 Dustin Davis
洛伊絲 史密斯 (Lois Smith) ...... Meg Greene
類 型:動作/驚栗/劇情
片 長:113 分鍾
上 映:1996年
國 家:美國
語 言:英語
字 幕:中文
簡 介:
60年代的美國,一場恐怖的龍卷風暴襲擊了喬.哈汀一家,喬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被風暴捲走。時至90年代,喬成了一位專門研究龍卷風的氣象專家,喬的丈夫比爾.哈汀帶著女友美麗莎前來找喬,要她在離婚證上簽字。此時,一場龍卷風來到,喬和比爾共同研製的龍卷風探測儀「多羅茜」將要發揮大作用,他們想通過研究,能夠預測龍卷風詭變的路線。當又一場龍卷風襲來時,喬和比爾趕到,成功地放飛了最後一隻「多羅茜」,並且收到了完整的風暴中心的資料。風暴過後,比爾和喬的共同歷險又使愛意在兩人的心底復燃了。
本片是現代電影中「純畫面哲學」的開山之作。
原 片 名:Outbreak
中 文 名:恐怖地帶/極度恐慌/危機總動員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WarnerBros)
首映日期:1995
IMDB評分:6.4/10 (11,402 votes)
國 家:美國
類 別:動作/驚悚
導 演:沃爾夫岡 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主 演: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雷妮·魯索(Rene Russo)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凱文·斯派恩(Kevin Spacey)
影片長度:128 Mins
對白語言:英語
字幕語言:中文
劇情簡介:
1967年,非洲。扎伊爾莫他巴河谷的僱傭軍兵營中流行了一種奇怪的疾病,人員不斷死亡。美國軍醫抽取了感染血樣後,乘坐直升機離開。傍晚,一架運輸機飛來投下了巨型炸彈,整個兵營在一瞬間全被毀滅,只有驚恐的白臉猴在附近的樹林中尖叫著……
時間來到90年代。美國傳染病研究所上校軍醫山姆接到上司的比利將軍的指示,與同事索爾少校一起前往非洲去扎伊爾考察一種奇怪的病毒。他們所見的景象十分凄慘,令人震驚。但幸而這種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染,因此還容易加以控制。山姆在採集了病毒樣本後離去。與此同時,一個名亞裔船員受美國青年金寶僱傭在發病村莊附近的樹林中捕捉了一隻小白臉猴,並准備把它帶到美國。
山姆將他採集到的病毒命名為「莫他巴山姆病毒」。但在作了報告之後,山姆卻接到了停止調查的通知。原來,此次的病毒與1967年發現的病毒極為相似。而後者早已被用來製造生物武器。毫不知情的山姆被分派了新的工作。這時金寶已經把他在扎伊爾捕到的猴子偷偷地帶回了舊金山的香柏溪鎮。由於猴子不合買主的要求,金寶只得找了片樹林把它放了。
一種神秘的疾病卻很快在香柏溪蔓延。得知此事後,山姆沒有服從上級的命令去新的工作地點,而是和索爾一起駕機前往香柏溪鎮。軍隊緊急出動封鎖鎮子,想要逃離者格殺勿論。由於傳播於香柏溪鎮的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政府原有製作的應付生化武器的血清已毫無作用。華盛頓的參謀本部卻已經作出了決定,投放空氣燃燒彈將整個鎮子和病毒一起毀滅。山姆和索爾想要找到那隻猴子,制出新的抗病毒血清,以防止慘劇的發生。但他們的行動卻招致了軍方的追擊。參謀部更謊稱他是危險的逃亡病毒攜帶者,並通過電視對他們進行通緝……
片 名:天地大沖撞 / 英文:Deep Impact
導 演:咪咪·萊德爾(Mimi Leder)
主 演:羅伯特·杜瓦爾Robert Duvall
蒂·李歐妮(Tea Leoni)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類 型:劇情(Drama) 科幻(Sci-Fi)
國家地區:USA
語 言:英語
發行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首映日期:1998年5月8日
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首映票房:$41,152,375.00 (單位:美元)
MPAA定級:PG-13 級
全美票房:$140,464,664.00 (單位:美元)
片 長:120 分鍾
海外票房:$209,000,000.00 (單位:美元)
影片簡介:
14歲的萊奧.畢德曼從未想過自己會有如此驚天動地的大發現,他在觀測天空時,無意中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畢德曼彗星」,但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彗星將要猛烈撞擊地球。 電視主持新秀珍妮.萊納在緊鑼密鼓地報道致使財政部長下台的性丑聞的同時發現了彗星將撞擊地球的消息,珍妮因此被總統「請」去密談。總統已獨家報道為條件,讓珍妮將這一秘密保守兩天。
在記者招待會上,總統貝克宣布將派一支特殊小分隊到太空去摧毀向地球撞來的彗星。前著名宇航員坦納臨危授命,率領五名宇航員乘彌賽亞飛船到達彗星,並在彗星上設置核子炸彈,藉以引爆彗星或偏轉彗星行進方向,從而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人人面臨著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人人在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美國政府為使所有生靈不到滅絕,特意建造了一個以諾亞方舟命名的地下庇護所,以使少數人和動物得以存活。 用核彈摧毀彗星的行動失敗後,宇航員們在返回地球途中毅然決定駕駛裝有核彈的彌賽亞飛船撞向彗星,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地球上人類的安全,但還是有一個小彗星撞上了地球,引發了史無前例的災難……
片 名:Independence Day
譯 名:獨立日 / 天煞-地球反擊戰
導 演:羅蘭·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編 劇:Dean Devlin
Roland Emmerich
主 演: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比爾·普爾曼 (Bill Pullman)
傑夫·戈德布拉姆 (Jeff Goldblum)
瑪麗·麥克唐奈 (Mary McDonnell)
賈德·赫希 (Judd Hirsch)
羅伯特·洛吉亞 (Robert Loggia)
蘭迪·奎德 (Randy Quaid)
瑪格麗特·科林 (Margaret Colin)
類 型:動作 / 科幻
片 長:145 min / USA:153 min (special edition)
分 級:PG-13
國家地區:USA
製作公司: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首映日期:1996年7月2日
內容簡介:
當另一個世界的生命突然來到地球的時候會是什麼情況?如果明天早晨你走出門口,看到有無數的太空飛船在城市上空盤旋你會是什麼感覺?如果你知道這樣的事情正在我們的地球上發生你又會做些什麼? 這些問題已經在地球上引發過無數次的討論和假設,現在我們就要得出結論了。這是一個平常的夏日,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特別的事情發生了。 無數的陰影投落在大地上,天空上出現了不祥的物體,所有的人都被看到的景象驚呆了。 確定無疑的是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不再是孤獨的生命體,並且在這一瞬間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將發生改變。我們的地球面臨危險。
在影片中,奇異現象包圍了地球,天空燃燒了,恐懼籠罩著所有的城市,隨著這些命運攸關的事件的發生,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一種無法置信的力量到來了,它的目的就是要在7月4日這個周末毀滅地球。我們唯一能夠阻止這種毀滅的希望就在一小組人的手中,他們為了與命運和入侵者進行抗爭而團結在一起,他們中有總統、國防部長、教授、工程師……
影片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從1996年7月3日正式上映那一天起,已獲得3億多美元的收入。
片名:Armageddon
譯名:絕世天劫/世界末日
年代:1998
國家:美國
片長:153Mins
類別:科幻/驚悚/動作
語言:英語
導演: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主演: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 Narrator (voice)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 Rockhound
麗芙·泰勒 Liv Tyler .... Grace Stamper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 Harry S. Stamper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 A.J. Frost
比利·鮑伯·湯頓 Billy Bob Thornton .... Dan Truman, NASA Administrator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 NASA Scientist (uncredited)
簡介: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18天之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造成人類的毀滅,太空總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並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毀滅,而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就是身負此重任的鑽油井工人的工頭,而本·阿弗萊克不但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布魯斯·威利斯女兒(麗芙·泰勒飾演)的男朋友 ,為了完成此項訓練,兩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一個打井工人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本片是《勇闖奪命島》的製作人傑瑞·布克海默與導演麥可·貝原班人馬再度合作的電影。很有意思的是導演麥可貝與首次出演動作巨片的本·阿弗萊克以前都是大多拍小成本的獨立製作電影,這次成為了一億五千萬美元大成本電影的導演和主角!
原 片 名:The Perfect Storm
中 文 名:完美風暴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 WarnerBros
出品年代:2000
國 家:美國
類 別:冒險 / 動作 / 劇情
導 演:沃爾夫岡 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主 演:喬治 克盧尼馬克 瓦爾伯格黛安娜 萊恩卡倫 威廉 菲徹特納
影片長度:129 Mins
內容簡介
幾世紀以來,麻薩諸塞州的葛魯賽斯特港一直是北大西洋的主要漁港之一,1991年十月,受盡船老闆冷嘲熱瘋的比利與為解決經濟上沉重壓力的巴比,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船長,不顧家人以及朋友的反對,執意要在周末出航一次,與其他船員同舟共濟、一起完成目標。比利相信,只要他能冒險把船開到弗萊明角,一定有機會大豐收,雖然比利也聽說了,有個遠洋風暴正在形成當中,但是比利認為以他的經驗,一定可以安全通過海上風暴的考驗。但是直到出海後,比利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颶風,那是由三個海上颶風集結而成的超級颶風葛瑞絲。比利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將如何與這個大自然所創造的怪物正面交鋒……
原 名:War of the Worlds
譯 名:世界大戰
導 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演 員: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 Ray Ferrier
達科塔·法寧 Dakota Fanning .... Rachel Ferrier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 Ogilvy
米蘭達·奧托 Miranda Otto .... Mary Ann Ferrier
類 型:冒險/驚悚/科幻/動作
片 長:116分鍾
上 映:2005年
國 家:美國
語 言:英語
字 幕:中文/英文
簡 介:
傑伊是一個碼頭工人。他曾經因為體能超強而在中學校園里作威作福,然而現在的他只能做一個低階藍領。傑伊剛剛離婚,帶著一個17歲的兒子和一個10歲的女兒生活。他和兩個孩子日漸疏遠,但他選擇了逃避責任、不聞不問。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某一個星期一,奇怪的電磁風暴摧毀了地球上的能源系統,女兒感到不安,傑伊安慰她說並無大事。但隨後竟然從地下鑽出了無數巨大的三腳戰車,異形從天而降,乘坐戰車大開殺戒。一時間天翻地覆,人們只能慘叫奔逃。
傑伊開始時驚慌失措,隨即優秀運動員的本能發揮了作用,他領著兒女一路狂奔,只想在大災難中倖存。在偶爾的停留中,傑伊才有空思考:外星人會得逞嗎?地球還有希望嗎?雖然沒有能力拯救人類,然而在逃亡過程中,傑伊開始重新建立和兒女的關系……
中文 名 後天/末日浩劫/明日之後
片 名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年 代 2004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驚悚/動作/冒險/科幻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片 長 124 Min
導 演 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主 演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 Jack Hall
傑克·吉倫希爾 Jake Gyllenhaal .... Sam Hall
艾美·羅薩姆 Emmy Rossum .... Laura Chapman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 Jason Evans
傑伊·山德斯 Jay O. Sanders .... Frank Harris
瑟拉·沃德 Sela Ward .... Dr. Lucy Hall
伊恩·霍姆 Ian Holm .... Terry Rapson
簡 介
影片描繪的是地球氣溫一天之內突然急劇下降,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荷飾)被困於紐約,於是決定冒險前往救援……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幸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相關幕後: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末日世界》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克(《獨立日》、《酷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同時將1億美元的支票交到他手上。本片原定2003夏天上映,但由於特技場面的製作難度太大,製作周期不得不延長,成為04年暑期的鳴鑼大片。
中文 名 地火危城/活火熔城
片 名 Volcano
年 代 1997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作/驚悚/劇情/災難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片 長 104 Mins
導 演 Mick Jackson
主 演 湯米.里.瓊斯(Tommy Lee Jones)
安妮.海切(Anne Heche)
簡 介
一次大地震使深藏在洛杉磯地下深處的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流向天使之城的人口密集區,眼看一場城毀人亡的悲劇就要發生。擔任處理這次危機總指揮的邁克,先是不相信會有火山噴發,後在地質學家埃米博士的勸告下,還是採取了撤離措施。但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是在民眾中引發極大的恐慌。路上流動的岩漿被堵住了,但它們實際上是流進了隧道,貫入地鐵後,還會從地鐵的出站口流入城市……
片 名:The Core
譯 名:地心毀滅
導 演:喬恩·阿米爾 (Jon Amiel)
編 劇:Cooper Layne
John Rogers
主 演:阿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希拉里·斯萬科 (Hilary Swank)
切基·卡尤 (Tchéky Karyo)
斯坦利·塔奇 (Stanley Tucci)
德爾略·林多 (Delroy Lindo)
阿爾法·沃德 (Alfre Woodard)
類 型:劇情 (Drama) / 科幻 (Sci-Fi) / 動作 (Action) / 驚悚 (Thriller)
片 長:135 min
分 級:PG-13
國家地區:英國 / 美國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 (Paramount Pictures US)
出品公司:Core Prods. Inc. [us]
首映日期:2003年3月25日
語 言:英語
字幕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地理學家喬什·凱斯博士無意中發現了一場可能會導致全球人類滅亡的大災難,從而拉開了這部影片的序幕。凱斯發現,地心溫度因某種不明原因發生了改變,同時,這種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礙地球的正常運轉。隨著地球磁場的迅速惡化,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將緊隨其後。為了拯救地球,保衛全人類的安危,凱斯將全球最傑出的科學家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救援小組,他們計劃乘坐地下飛船抵達地心,在那裡引爆一個特殊裝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將像往常一樣正常運轉。地下飛船的駕駛員瑞貝卡、上校羅伯特·艾沃森率領一支科學精英部隊踏上了這場生死之旅。整個地球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中。這是一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但對於能否勝利歸來,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相關幕後:
這是導演喬恩·阿米爾首次涉足科幻題材的影片,這位來自英國、畢業於劍橋的導演1990年開始進入好萊塢,這十幾年間他的作品不算多,但卻是風格各異,這其中有講述南北戰爭的劇情片《薩莫斯比》,有驚悚題材的《疊影謀殺案》,還有國內觀眾熟悉的動作片《偷天陷阱》。
奧斯卡影後希拉里·斯旺克毫無疑問是整部影片最引人注目的亮點。自1999年憑借《男孩不哭》中的同性戀角色爆冷捧走小金人後,希拉里便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接片工作,先是靈異驚悚片《天賦》中飽受虐待的妻子,而後是《項鏈事件》里18世紀的法國宮廷美人,接著她又和兩位演技派大高手艾爾·帕西諾、羅賓·威廉斯一起經歷阿拉斯加的白夜(《失眠症》),現在她又要鑽到地心裡去經歷平生最刺激的冒險了。
以地球災難為題材的影片早已泛濫成災,1998年的時候是小行星,現在輪到了地核,在這樣一部以展現特技和災難場面為主的影片里,即使貴為奧斯卡影後的希拉里·斯旺克又能有什麼驚人表現呢?《地心》從開拍之初,就被人們拿來和邁克爾·貝的《世界末日》相提並論,對此,導演阿米爾說:「在拍攝的時候我們特別注意這點,甚至建立了一套所謂的『反邁克爾·貝《世界末日》』表演體系。」以力爭不讓觀眾看到前20分鍾時就打著哈欠說,好一部無聊的《世界末日》地心版。
夠你看的了。
F. 找一部電影
是《最長的一碼》,不過不知道你找的是74版還是04版,04版是亞當桑德勒演的,好像沒有《亞瑟王》里的人吧
中文片名
最長的一碼
英文片名
The Longest Yard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喜劇 / 運動
片長
113 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評級
Rated PG-13 for crude and sexual humor, violence, language and drug references.(粗俗的性幽默、暴力和毒品提及)
級別
Singapore:PG Argentina:13 Australia:M Norway:15 UK:15 USA:PG-13 Sweden:11 Canada:PG Germany:12 Brazil:16 UK:12A Canada:14A Hong Kong:IIA Finland:K-15 Philippines:PG-13 Ireland:15A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MTV
拍攝日期
2004年7月19日
官方網站
http://www.longestyardmovie.com/
演職員表
導演
彼得·塞格爾 Peter Segal
主演
亞當·桑德勒 Adam Sandler
克里斯·洛克 Chris Rock
詹姆斯·克倫威爾 James Cromwell
雷利 Nelly
伯特·雷諾茲 Burt Reynolds
製作人
亞當·桑德勒 Adam Sandler .....executive procer
Barry Bernardi .....executive procer
Allen Covert .....executive procer
Michael Ewing .....executive procer
David Gale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Teddy Castellucci
攝影
Dean Semler
剪輯
Jeff Gourson
選角導演
John Papsidera
藝術指導
Perry Andelin Blake
美術設計
Alan Au .....(senior art director)
Domenic Silvestri
布景師
Gary Fettis
服裝設計
Ellen Lutter
視覺特效
Nathan McGuinness .....senior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Douglas Smith
Marty Taylor
Marc Varisco
Edson Williams
副導演/助理導演
Alex Baik .....crow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lbert Cho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Doug Coleman .....second unit director
製作發行
洗印廠
DeLuxe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Panavision (anamorphic)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Happy Madison Proctions [美國]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國]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MTV Films [美國]
Callahan Filmworks [美國]
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美國] ..... (2005) (US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5) (non-USA) (theatrical)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 (2005) (Switzerland) (theatrical)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 (2005) (Singapore)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荷蘭] ..... (2005) (Netherlands)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2005) (Argentina) (all media)
Falcon [捷克] ..... (2005)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LK-TEL [阿根廷] ..... (2005) (Argentina) (DVD)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德國] ..... (2005) (Germany)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義大利] ..... (2005) (Italy)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新加坡] ..... (2005) (Singapor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西班牙] ..... (2006) (Spain) (DVD)
特技製作公司
Asylum VFX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Digital Filmworks Inc.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Lola Visual Effects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Pacific Title & Art Studio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Pacific Title [美國] ..... (opticals)
Pixel Magic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Rhythm & Hue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Central Casting [美國] ..... extras casting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Inter Video [美國] ..... 24 frame video services
ReelSports Solutions Inc. [美國] ..... sports coordination
Universal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2005年5月27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5年6月2日
墨西哥
Mexico
2005年6月3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5年7月28日
義大利
Italy
2005年7月29日
英國
UK
2005年9月9日
香港
Hong Kong
2005年9月15日
德國
Germany
2005年9月22日
西班牙
Spain
2005年10月12日
法國
France
2005年11月23日
劇情介紹
故事:監獄橄欖球大戰
曾紅極一時的職業橄欖球四分衛保羅·克魯(亞當·桑德勒飾),魅力十足、眾人皆知,卻因某種原因被關進了監獄。碰巧,監獄長酷愛橄欖球,然而生性殘忍的他專門僱傭那些擅長玩橄欖球的獄警,讓他們和犯人們進行「比賽」,借比賽之名行欺負之實。剛進監獄,保羅就得到了監獄長的邀請——要他訓練獄警橄欖球隊。
雖然監獄長一番威逼利誘,不過吃軟不吃硬、正義感十足的保羅決定讓監獄長吃個閉門羹。監獄還真是卧虎藏龍之地,在兩位獄友——喋喋不休的凱爾特克(克里斯 ·洛克飾)和前大學聯盟冠軍教練奈特(伯特·雷諾茲飾)的幫助下,頂住壓力,團結眾獄友以橄欖球對抗獄長。漸漸他贏得了夥伴們的尊重,成為球隊的精神領袖。可監獄到底還是黑暗的,保羅到底是放棄比賽以重獲自由,還是冒著在監獄里度過餘生的危險而堅持下去呢?
相關評論
It was hard to put a team together... until they found out who they were playing.
If you can't get out, get even
It's time to even the score
Hit hard or go home.
這部新版《最長的一碼》比1974年版本製作得更平穩。
——《今日美國》
桑得勒巧妙的在玩世不恭和真情流露之間找到了平衡。
——《綜藝》
一部沉悶而公式化的體育片。
——TV GUIDE』S MOVIE GUIDE
點評:「西格爾+桑德勒」超強組合
桑德勒的近兩部喜劇大熱《憤怒管理》和《初戀50次》全是出自導演西格爾之手,所以,桑德勒想要稍微轉型又不得罪死忠影迷,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西格爾。雖然評論界對此合作頗有微詞,認為不過是舊瓶新酒、老調重彈,但無論是對於製片公司還是影迷,這種合作都是穩當方便、上上之選。
雖然上映日期緊接《星戰前傳3》,會有不小壓力,然而美國紀念日的到來,連星期一在內的4天假期會讓更多人涌進電影院。而紀念日更直接代表著作為票房主導的學生們放暑假的日子,這絕對是每年最忙的時節。通常,往年的這個時刻,發行公司正慶賀著他們夏季頂峰的到來,不過今年異常冷淡的觀眾,則讓老闆們忙著祈禱,被特技、激光劍、星球大戰晃暈了的影迷們,也順便開始養成進影院的習慣。
影片看點
經典橄欖球影片搞笑翻拍
1974年,有著大學橄欖球聯賽背景的伯特·雷諾茲憑借《最長的一碼》成為無數人的偶像,迷人、強壯、英俊的他三十年後再度出現在了翻拍版《最長的一碼》中,不過這次擔綱主角的不再是他。新主角亞當·桑德勒既不那麼善於運動、也不那麼瀟灑,不過他的特長就是夠搞笑,而且這個表面一臉傻像的小男人還是5部過億影片的主角。
繼在《獃獃向前沖》里的橄欖球球場上成功樹立地位後,一向小男人氣十足的亞當·桑德勒又回到了成名的球場上,不過這次他可不是有點屏蔽詞語的送水員,而是魅力十足的職業橄欖球選手。雖然角色設定和桑德勒的形象差得不是一點半點,但配上近年頗受歡迎的橄欖球題材,得到原版影片中伯特·雷諾茲的重要出演,和剛剛主持完奧斯卡的克里斯·洛克的搭檔,雖然影片不一定會像原版般經典,但一定搞笑十足。
幕後製作
【老樹新枝】
本片翻拍自1974年羅伯特·奧爾德里奇執導的同名經典影片,當年保羅的扮演者、70年代的票房明星伯特·雷諾茲也出現在本片中,當今的票房明星亞當·桑德勒扮演了他當年的角色。製片人傑克·吉拉普圖(Jack Giarraputo)說主創人員非常尊重原作,在開拍前曾致電給伯特·雷諾茲,希望得到他的祝福,孰料雷諾茲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表示希望能夠參加演出。 「我不想客串,」雷諾茲說,「我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要去月球,我非常願意搭乘你們的飛船。」最終,這位年近七旬的老演員在片中扮演了橄欖球教練內特。
製片人吉拉普圖說:「1974年版本上映時,我是和父親一起觀看的,現在我們這代人可以帶著我們的下一代來觀看新版的《最長的一碼》,這些偉大的角色終於得以被傳承下來。」
克里斯·洛克在片中扮演了能將外界商品倒賣進監獄的能人Caretaker,他說所有演職人員都在向1974年的原作看齊:「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樣的電影了。這部《最長的一碼》具有豐富的喜劇元素、龐大的演員陣容,所以我希望加入進來。片中的每個角色都能趣味十足、各有絕活,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是虛設的。」
在本片之前,導演彼得·西格爾和亞當·桑德勒已經相繼合作了影片《初戀50次》和《憤怒管理》。「這就像在車庫里發現了一輛1966年的科爾維特跑車,它是美國經典,」西格爾說,「你必須小心翼翼的修復,不去碰車體,換上新輪胎,重做內飾,開出去兜兜風。在這部影片中,觀眾仍能找到當年版本中的引人之處。」為了扮好片中的角色,亞當·桑得勒接受了前國家隊四分衛肖恩·薩爾茲伯里(Sean Salisbury)的專業訓練。劇組的體育協調人馬克·艾利斯(Mark Ellis)說:「桑德勒是個不錯的運動員,他很刻苦,觀眾肯定會信以為真。」
說唱紅星尼利也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個角色,他知道觀眾肯定會為囚犯一方喝彩,因為每個人都願意支持弱勢群體。尼利除了嫻熟的音樂技巧外,還擁有驚人的橄欖球天賦,甚至連職賽隊員都對他刮目相看。
製片人吉拉普圖認為,原作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監獄中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人物,於是劇組開始物色前橄欖球員、摔跤手和大塊頭。吉拉普圖印象最深的,是原作中的大力士,他希望一些特點鮮明的角色能在本片中得以延續。不久,吉拉普圖注意到了來自印度的摔跤手達立普·辛格(Dalip Singh),他體重400磅,身高2米18,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吉拉普圖回憶說:「一開始我們收到了他的經濟人郵來的錄像帶,和常人相比,他簡直是個巨人,僅早餐就要吃掉24隻雞蛋和4隻雞,他應該是最佳人選了。」
【專業培訓】
導演彼得·西格爾說橄欖球電影是不能造假的,因為這是一項美國運動,每個人都是行家,必須保證球場場景的真實可信。為了做到這一點,劇組請到了前國家橄欖球聯盟的運動明星和知名橄欖球教練,來訓練演員掌握這項運動的技能。教練馬克·艾利斯曾經協助拍攝過《卡特教練》、《勝利之光》和《挑戰星期天》,他負責讓演員以安全和真實的方式拍攝比賽。他說:「在這些新丁敲定之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他們每個人都進行評估,發現他們的優勢和弱點,然後盡量發揮他們的長處。」
西格爾認為亞當·桑德勒已經是個運動健將了:「他曾經是華納明星隊的四分衛,最近經常泡在籃球場上,不過亞當顯然已經多年沒玩過橄欖球了,所以需要用職業球員薩爾茲伯里長達14年的比賽經驗來幫助他迅速恢復和提高技能,很快,他就能投出螺旋球,一切都得心應手。不過投球只是一個優秀的四分衛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他還必須知道如何運球、擺姿勢、鼓舞士氣、下達口令、防禦和改變打法。經過不斷的訓練,桑德勒逐漸開始領導整個球隊。」
桑德勒的身手給教練馬克·艾利斯留下了深刻印象,艾利斯說:「我們曾經拍攝這樣一個鏡頭,亞當投出橄欖球,從球出手開始,攝影機鎖定橄欖球飛出45碼,直接落到邁克爾的手中,整個鏡頭一次通過。我在這行幹了13年,從來沒拍過這樣的鏡頭。」
另外,艾利斯還帶著22個體重300磅的大塊頭先後到洛杉磯和新墨西哥州的聖達菲進行了訓練,這些人都有著不同的背景,有退役和在役的橄欖球聯盟球員,有摔跤手和搏擊手,還有演員甚至音樂人。整個訓練計劃是非常嚴格的,艾利斯說:「大多人都會在上午的訓練中筋疲力盡,但下午還有其他項目在等著他們,他們的身體和內心都經受了嚴酷的考驗,既然想建立友情、相互了解和真正掌握球技,就必須如此。」
劇組還請到了橄欖球界的偉大球員、前達拉斯牛仔隊的接球手邁克爾·歐文(Michael Irvin)來扮演片中的迪肯·摩斯。歐文說:「真實比賽和拍電影的最大區別在於,當你要做危險動作時,可以叫替身代勞。我們這幫素未相識的人聚在一起,像一支真正的橄欖球隊一樣訓練,朝夕相處,逐漸變成了真正的團隊。」
世界摔跤錦標賽重量級冠軍比爾·戈德堡(Bill Goldberg)也出現在本片中,雖然戈德堡以摔跤之王著稱,但他早年曾是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中的一名球員,後來因為傷情而放棄了橄欖球生涯。此外,4 次超級杯得主比爾·羅曼諾夫斯基(Bill Romanowski)、搏擊高手鮑勃·賽普(Bob Sapp)等多位著名運動員都曾在片中拋頭露面。
【關於外景】
片中的艾倫威爾監獄荒蕪、乾旱、與世隔絕,為了找到適合拍攝的地點,製作設計師派里·安德林·布雷克(Perry Andelin Blake)的足跡遍布芝加哥、納什威爾、夏威夷和洛杉磯,最後終於在聖達菲發現了關閉20年之久的聖達菲州立監獄--Old Main。這座監獄的外形很符合拍攝要求,旁邊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製片人吉拉普圖說:「這讓人產生一種身處無人之境的感覺,典獄長也因此會感到掌控一切的安全感。」
這座監獄建於上世紀50年代,建築外表平緩低矮,布雷克和導演西格爾覺得很有必要在其周圍建造一些體形較大的建築物。於是,布雷克和他的小組修建了哨塔、高聳煙囪的發電站和全新的正門入口,在巨大的窗口後是典獄長的辦公室,透過玻璃就能對球場上的訓練一目瞭然。而獄區中間的巨大拱形建築則賦予整座監獄以力量和權威感覺,讓囚犯們感知法制的不可抗爭。
在新墨西哥州拍攝了一個月後,劇組移師洛杉磯,拍攝整部電影的高潮戲。他們需要一個具有德克薩斯小鎮風格的橄欖球場,最終在托蘭斯找到了呈馬蹄鐵狀的艾爾卡密諾大學體育場,並為體育場安裝上了一個記分板。
精彩花絮
·加里·奧德曼曾是扮演典獄長的人選。
·史蒂夫·奧斯汀在訓練期間曾經拉傷肌腱。
·出演本片的伯特·雷諾茲和艾德·勞特(Ed Lauter)都曾出現在1974年的同名影片中。
·本片是愛德華·邦克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聯邦監獄的守衛制服上不該有德克薩斯州的州旗。
·當克魯首次登場時,一些人在含著「桑得勒」。
G. 這個是哪部電影里的主角
全民超人漢考克 Hancock (2008)
導演: 彼得·博格
編劇: Vincent Ngo / 文斯·吉里根
主演: 威爾·史密斯 / 查理茲·塞隆 / 傑森·貝特曼 / 傑·海德 / 埃迪·馬森
類型: 動作 / 犯罪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08-07-02(美國)
片長: 92 分鍾 / 102 分鍾(未分級版)
又名: 全民超人 / 街頭超人 / Tonight, He Comes
IMDb鏈接: tt0448157
H. 請問這是哪部電影里的
死寂 Dead Silence (2007)
導演: 溫子仁
編劇: 雷·沃納爾
主演: 唐尼·沃爾伯格 / 安貝·瓦萊塔 / 瑞恩·柯萬騰 / 邁克爾·費爾曼 / 鮑勃·岡頓 / 勞拉·里根
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03-16(美國)
片長: 89 分鍾 / 92 分鍾(未分級版)
又名: 寂靜 / 死城 / 歡迎光臨死亡小鎮
IMDb鏈接: tt0455760
7.2
(51565人評價)
15.4%
43.7%
36.1%
4.1%
0.6%
想看看過
評價:
寫短評
寫影評
分享到
推薦
死寂的劇情簡介 · · · · · ·
童謠本應該充滿歡聲笑語,但世界上偏偏有這么一些童謠,讓人聽了毛骨悚然。小鎮拉文斯•法爾就流傳著這樣一個恐怖的童謠:小心來自瑪麗•肖的凝視;她沒有孩子,只有玩偶;如果你看到她,不要尖叫;否則她會扯開你的嘴巴撕掉你的舌頭。這個小鎮一直就在籠罩在這個童謠的詛咒之下,只要有玩偶出現的地方,就有人遇害,死狀一樣,都是舌頭被割下。
吉米(瑞恩•科萬頓 Ryan Kwanten 飾)和薩麗新婚不久,就決定搬離這個受詛咒的地方,但最終薩麗還是沒有逃脫這個詛咒。悲傷不已的吉米決定送妻子的屍骸返回家鄉,並著手調查這個籠罩在整個小鎮頭上的恐怖詛咒。隨著調查的深入,吉米發現了這首童謠背後的另一個真相。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