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電影排名是看票房而不是看賣出的票數
1、票房對比不但是電影之間的單項對比;而是也有國家間地區間的對比。
如果用票數,對於很多票價高的電影不公平。例如有些電影票價60元一張,跟20元一張的相差3倍,用人次統計,很不公平。
2、電影也有地區國家間的對比,而比人次,肯定是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佔便宜,日本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吃虧!
3、電影公司是要賺錢的;而拍電影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一個電影不賺錢,但是能得大獎,可以,但是一個公司,每一部電影都不賺錢,不就倒閉了嗎?哪怕有100億人去看電影,有有什麼意義呢?
4、人次在電影統計中是一個次要參數,但也是參數之一。不過不如票房重要而已。
例如戰狼2觀影人數1.6億,是世界單體市場觀影人數最多的電影。
❷ 對一部電影來說,票房和口碑哪個更重要
口碑,如果算上最近幾年電影院的大量增加和消費習慣的轉變,票房總量激增,用爛片票房除以總票房得到的這個佔全年票房比例相對更有意義和說服力一些。
回顧一下近年來的國內總票房:
2009年 :62億元
2010年:102億元
2011年:130億元
2012年:179億元
2013年:217億元
爛片一般只能是見仁見智,我就拿幾個比較公認的舉例吧,別見怪
2009年的《三槍拍案驚奇》的總票房約2.36億元,佔3.8%。
2010年的《大笑江湖》的總票房1.59億元,佔1.5%。
2011年的《白蛇傳說》2.05億元,佔1.5%。
2013年的《小時代1》4.8億元,佔2.2%。
2013年的《富春山居圖》3億元,佔1.3%。
2013年的《不二神探》2.8億元,佔1.2%。
2013年的《小時代:青木時代》2.9億元,佔1.3%
如果大家列舉出一些爛片也可以用這套方法來比較一下。
看上面來說《三槍拍案驚奇》應該是口碑差票房最好的
所以現在的爛片跟2009年那個年代的爛片票房比例來比,可以說消費者還是更加理智了,只是我們的票房總量在上揚,接觸電影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一些爛片在映期的排片比例又那麼高,《小時代》時甚至達到了40%左右的排片比例(部分地區更高),只能說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更小,商家的卡位戰更加高明了。
❸ 電影的票房是如何計算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
但此公式只是一個演變轉化後的公式,而還是不完整的表達公式。
在數學公式上要得到同樣運算結果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是計算方式,如「9÷3-1」和「1+1」的結果都是等於2。但「9÷3-1」和「1+1」的表達方式就完全不一樣,「1+1」更為簡單易明。同理,常規票房預測公式也應該有更為簡單的表達式。要找到更簡單表達形式,首先要理解收入是怎樣構成的。
銷售收入(票房收入屬於銷售收入)通常的表達方式為「銷售收入=A產品數量×A產品單價+B產品數量×B產品單價+C產品數量×C產品單價…………」。為了方便統計和預測,一般轉化為「銷售收入=銷售數量×銷售產品的平均價格」。
參照以上方式,票房收入的表達為「票房收入=觀影人次×票價A+觀影人次×票價B+觀影人次×票價C…………」。若進行簡單的轉化,可得到「票房收入=總觀影人次×平均票價」。而展示公式也是在這基礎的表達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三者乘積的實質就是「觀影人次」。因為在實際情況中更有條件找到「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個三個預測數據,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
拓展資料:
票房(Box Office)原意是指公開出售電影或劇院門票的地方,現特指電影或戲劇的商業銷售情況。票房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在現今的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
票房在英文里的意思為「盒子辦公室」。這個詞來自於早期的戲院,要進入便宜的座位區需花費一個銅板,這個入場費是要放在位於入口閘門上一個鎖住的小箱子。當箱子裝滿的時候,會有工作人員將箱子拿進一個小房間進行清點並收藏。因此這個財務部門相關的小房間就被稱為「盒子辦公室」(Box Office)。
❹ 電影票房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電影票房是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的。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4)電影院票房和觀影人次哪個更重要擴展閱讀:
2018年一季度分賬票房189.49億元,同比增加39.96%。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票房取得320.21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票房271.51億元同比增加17.94%,不含服務費票房為299.64億元,同比增加18%。
2018上半年 s』b觀影人次9.01,同比增加1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 189.65億元,同比增長 80.1%,占總票房份額的 59.21%,占據市場主體地位。
前6個月中國影市多個數據紀錄均被打破,在檔期方面,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四個檔期票房均創造市場新紀錄。
❺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賣出的票數還是賣電影票的盈利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乘以單位票價。要算盈利的話,一般影院能分到票房的30%,投資方(就是我們看到的出品公司)能分到票房的30%(也有說25%的),就是說一部電影的票房要達到投資額的2.5—3倍才能收回投資,當然一部電影投資的收回不止是票房這一塊,還有其他的如版權啊什麼的。
目前票房的統計一般水分不大,但是投資額的宣傳水分比較大,目前很多電影的投資動輒說投資了上億元,這個真有點扯。
目前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是阿凡達(全球票房27億美元),中國電影的最高票房也是阿凡達(大陸票房13億人民幣)。
中國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是唐山大地震(大陸票房6.7億人民幣)
❻ 電影票房是什麼意思
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票房的起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為此,八旗子弟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
歌唱者需持有執照,所謂唱票,這些業余歌唱者之間就互稱為票友,以後票友就成了業余演唱者的代稱,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
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
以後天津、上海、武漢、南京、常州、蘇州、台灣、四川、濟南、香港、澳門、煙台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的華人居住區也都成立了票房,而且在大學、中學、工廠、農村、街道、茶樓、飯店、公園等到處都有。
(6)電影院票房和觀影人次哪個更重要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
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❼ 電影重要的不是票房多少而已,他關
現在的商業電影時代,對於人來說最為看重的就是電影的票房。因為這關繫到他們的收益,而且演員也關心,因為他們的很多收益也是和票房掛鉤的。因此一個商業電影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是票房所決定的。(當然一些個人風格的電影除外)
而就國內來說,現在大家對於越來越多的電影不知如何選擇,因此除了電影本身的粉絲和電影主演的粉絲,大部分人都會根據現在電影的口碑選擇是否進電影院進行觀影。那麼現在的電影到底口碑佔多重,而且豆瓣評價佔有多重我們其實心裡也有著疑惑。因此我想就電影的票房和豆瓣的評價進行比較,看看豆瓣是否對電影票房有重要的影響。
選取的指標為:電影票房、豆瓣的評分、豆瓣的評論人數
下面來看一下電影票房和豆瓣評分人數的折線圖。
從電影票房和豆瓣評分人數的折線圖來看,兩者幾乎完全沒有任何的重合性。證明在這些電影中豆瓣影評人對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接下來就要看看豆瓣的評分是否會有影響。
從上圖來看似乎仍然沒有影響。
❽ 用票房來評價一部電影並不客觀.為什麼不統計觀影人次
認同,口碑重要!
票房代表看的人多,沒有好口碑,看的人不會多的。
比如捉妖2高開低走,再比如,紅海行動,口碑起來後,逆起!
❾ 影院丨如何增加票房人次和影響力:電影院也需要
許多人認為,電影院作為電影產業的最終端,並不需要過多的策劃營銷活動,因為觀影人次自然會根據檔期變動和影片的好壞而上下浮動,沒有人會因為影院的營銷活動而去看一場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但是事實真是如此么?不盡然,以下的文字將詳盡的闡述影院為什麼要做市場營銷活動,影院能做哪些營銷活動,以及影院該怎麼做營銷活動,等等。
一、影院為什麼要做市場營銷活動?
原因不外乎三點:1.增加票房。2.增加人次。3.增加影響力。
二、影院能做哪些市場營銷活動?
1.明星見面會、首映式
明星見面會和電影首映式是最常規也是最有效果的影院活動。只要有明星到場,現場氣氛、觀眾反應、媒體報道,都能夠充分調動起來,但是中國的明星見面會資源存在著整體匱乏、分布不均的現實問題,不可能全國各地的影院都能夠在一年當中舉辦豐富多彩的明星見面會活動。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物以稀為貴,偶爾一次有分量的明星見面會,往往才能夠產生真正的轟動效應。
2.新聞發布會
影院但凡舉辦較高規格的市場營銷活動,都會舉辦相應的新聞發布會,讓媒體在第一時間與活動主要人員進行深入溝通,得到影院市場營銷的豐富信息。
3.專題報告會
上映國產推薦影片時適合舉辦專題報告會。由於此類國產影片較為正統,內容往往以英雄模範事跡為主,雖然缺乏商業性,但往往都能得到一些相關政府機關單位支持,因此,可以藉助契機,與相關機關單位深度合作,觀看主題影片,同時對觀眾進行某些方面的現場教育,舉辦類似報告會形式的正統儀式,將使組織團體觀影的活動取得較好效果。
4.媒體放映場
與媒體充分溝通的很好的一種方式,讓媒體在第一時間准確把握上影信息,可以以此為平台,與當地媒體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按照慣例,一部新片大片上映前,每個城市只能有一家影院可以申請一場媒體場。這也是很多影院競爭的重要資源之一。牢牢把握住媒體場,很多時候也就意味著牢牢把握住了媒體。
❿ 韓國電影票房為什麼要用觀影人數計算而不直接用錢計算
樓上的幾位不知所雲,同一個人反復看一個片子和統計用人數還是用錢有一毛錢關系嗎?韓國這么做是因為當初做統計時票房收入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例如影院為納稅等問題不配合,技術不具備等等,不過據說他們有打算改進了,畢竟錢數更能直觀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