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綠皮書,是說明什麼
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其實也就是白人與黑人的那些事
B. 電影綠皮書反映了中國和美國什麼樣的文化差異
影片體現了美國種族歧視與包容,而種族間的矛盾在中國是不存在的,而且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很大,不會出現如此強烈的排斥情緒。
C. 如何評價電影《綠皮書》
今天剛看完綠皮書這部電影 ,在該略過的地方略過,在該詳細的地方詳細,並且在劇情和感情以及對種族歧視的思考都是由淺入深的,如果僅僅是由淺入深的話,那這部電影就會差點意思。在電影末尾,很靈氣的又從深入淺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一點,這部電影不只是在講種族歧視,它巧妙地用一些不起眼的鏡頭和台詞來講其他問題,很喜歡呢。
D. 綠皮書是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和電影一樣,真實的故事主要發生在1962年。
音樂家謝利出生在哪裡?
許多文章都說唐·謝利出生在牙買加的金士敦,其實不然。《綠皮書》的真實故事披露,謝利1927年1月29日出生在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他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父親埃德溫是一名牧師,母親斯特拉是一名教師。作為一個神童,謝利從2歲開始彈鋼琴,18歲開始在波士頓流行樂團專業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謝利真的因為他是黑人就被告知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嗎?
是的。白人戲劇製作人索爾·胡克對二十多歲的謝利說,他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事業,理由是美國觀眾不願意看到一位「有色」鋼琴家出現在音樂舞台上。相反,胡克建議謝利專注於流行音樂和爵士樂。他最終還是聽從了胡克的建議,把古典音樂和爵士樂以及其他類型的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創造出自己的風格。盡管膚色阻礙了謝利作為古典鋼琴家在音樂舞台上的光芒,他的流行音樂仍然大放異彩。
謝利很討厭彈琴的時候,會在鋼琴上放一杯威士忌嗎?
謝利討厭夜總會,因為他覺得聽眾對他的音樂不夠尊重。他還覺得爵士鋼琴演奏家在夜總會表演有失身份。謝利在1982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有些鋼琴音樂家「邊彈邊抽煙,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鋼琴上,如果不像阿圖爾·魯賓斯坦(19世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那樣受到尊敬,他們就會發火。但你不會看到阿圖爾·魯賓斯坦一邊抽煙,一邊把杯子放在鋼琴上……」
謝利真的住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里嗎?
是的。正如電影《綠皮書》中描述的那樣,謝利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一個高雅的藝術家公寓里住了50多年。有時,他也覺得自己被困在城堡的塔里,希望自己能在下面的音樂廳里演奏。1955年,他在卡內基舞台上舉行首次演出,演奏了艾靈頓公爵的《New World A-Comin' 》。以後,每年他都和他的三重唱在那裡演出一次。
為什麼人們稱呼唐·謝利為「謝利博士」?
據《紐約時報》報道,謝利被朋友和觀眾稱為「謝利博士」,但他從未上過研究生學院。人們認為他的頭銜可能是指他的兩個榮譽學位。
唐·謝利總是在施坦威鋼琴上演奏嗎?
根據托尼的說法,這是真的。電影中,托尼在謝利即將表演的場地發現鋼琴是舊的,也不是施坦威鋼琴,這個場景的靈感來自真實的事件。「當我打開它的時候,我看到鋼琴里有雞骨頭,」托尼回憶道,「我說,如果8點之前我們還沒有施坦威鋼琴,音樂會就沒法舉行了。」雖然最近的施坦威鋼琴在40-50英里之外,但托尼的堅持得到了回報,鋼琴及時到了。在現實生活中,托尼並沒有說這是故意對謝利進行種族歧視,也沒有提到在場的任何人發表種族主義言論。他回憶起當時的地點是一所高中,那裡可能真的沒有更好的鋼琴。
謝利真的拒絕用手吃炸雞嗎?
是的。就像電影里一樣,托尼大大咧咧的性格與保守嚴謹的音樂家謝利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電影里,我們看到托尼勸謝利去吃炸雞。謝利在沒有刀叉的情況下,用蘭花指捏著那塊炸雞,不知道如何下手。
E. 如何評價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這是一部講述人間大愛的正能量影片,所以獲得奧斯卡獎項也是應該的。很多人沒事乾的時候都喜歡看電影,但是如果你要看綠皮書的話,建議找一個安靜的下午細細品味,這部電影講的不是我們眾所熟知的小人物奮斗,也不是反抗資本的壓榨,而是在講述自我的找尋和心靈的歸屬問題。
如果想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拯救世界這樣的場面那就要大失所望了,這部電影的結局也是比較感傷的,由於他是黑人,所以被一個餐廳禁止進入,後來只能到另外一家餐廳談鋼琴。每個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悟都不同,如果有興趣的話,還是要自己好好品味一下。
F. 《綠皮書》與同類型種族題材電影相比有哪些不同
《綠皮書》若是作為一部公路片,我可以給五顆星,底層的白人混混和著名的黑人鋼琴家——旅伴的選擇就決定了這會是一部好片。但是作為一部想要揭露更深層的矛盾的片子,我覺得還是太過溫和,即使這種溫和是導演的刻意而為。唐博士在電影里有一段情緒爆發的獨白:"I am not white enough, not black enough and even not man enough. Then tell me, who I am?"他是需要被消除歧視的一類人,卻也是被政治正確傾向著的人。導演還是在用普世價值觀感動著觀眾,而沒有從黑人視角來看待種族歧視的問題。
G. 電影《綠皮書》里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樣的
電影《綠皮書》里的時代背景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時代。
劇情簡介:托尼由於夜總會關門裝修,也亟需一份工作。有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了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當他到達豪華公寓後,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負責在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
當然,兩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他們很容易身陷麻煩之中,但托尼需要錢,而唐需要一個能照顧他的專業司機。給托尼付錢的唱片公司給了他一本「綠皮書」指南,上面列著當地黑人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因為很多旅館和餐廳都是只限白人。
(7)綠皮書電影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維果·莫特森飾演托尼,紐約一家夜總會的保鏢。托尼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他不善言談,內心熱愛家庭,有位漂亮的妻子和兩個還小的兒子。
2、馬赫沙拉·阿里飾演唐,古典樂鋼琴家。唐受過高等教育,談吐不凡,對於吃穿也有極高的要求。他被上層白人歡迎,卻從沒真正地被平等對待過,同時也與自己的族群有著很大差距。
H. 電影《綠皮書》的原型是誰如何評價這個電影
即使網上關於托尼和雪利的真實故事不只一個版本,但寧願相信他們有這種真實的友誼。一開始他們看不慣對方的行為,這是因為固有種族思想影響,但是在旅行演出過程中,兩人互相扶持,開始相互了解,欣賞對方的優點,最終成為好朋友,是最令人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