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啥絕地求生又叫吃雞游戲
因為它英文版得了第一名的字幕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出自電影決勝21點)
然後中文版的字幕是英文版的翻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這游戲是韓國開發的,先有英文版後面有的中文版,中文版是騰訊代理並翻譯的。
這個游戲剛火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今晚吃雞」是什麼意思,會不會太直譯了,當時就有好多人在科普解釋。這題材類型的游戲最早火的是H1Z1,當時好多直播,因為傳言這類游戲的視頻要被和諧,開始大家取名做跳傘游戲。後面吃雞這個詞火了大家都叫做吃雞游戲。最後到現在,這種類型的游戲都會被叫做吃雞。
② 吃雞游戲是個什麼梗呢
吃雞游戲起源於絕地求生,是一個多人槍戰游戲。獲得勝利的玩家或者隊伍,屏幕上會出現大吉大利,今晚吃雞這幾個字,所以起名叫吃雞游戲。
③ 吃雞是什麼游戲 吃雞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吃雞,指的是steam上正火熱的FPS游戲,絕地大逃殺里的獲勝台詞。當你的隊伍名列第一的時候,游戲里就會有這么一句話:「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其實在英文版中,這里的台詞應該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直譯過來應該是「贏了贏了,雞肉晚餐」,但是游戲的中文翻譯很有靈性,意譯成這么一句順口又不失原意的台詞,也無怪乎在各大主播之間流傳了。
但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出自絕地逃生這部游戲,要說這台詞的出處,還得說到這部電影:《決勝21點》
在很久以前,也就是電影設定中的那個年代,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有種雞肉飯,價值1.79美元,而平均每贏一把的回報大約是2美元。也就是贏一把正好可以吃一頓雞肉飯。這么一來,這個台詞的來龍去脈我們就搞清楚了。
④ 一部外國電影,類似於吃雞游戲中的毒圈
《穹頂之下第一季》Under The Dome(2013)
出自:第一集
美國2013年傑克·本德執導CBS播出電視劇
《穹頂之下》(Under The Dome),是CBS出品的科幻懸疑電視劇,由傑克·本德執導,邁克·沃格爾、科林·福特、蕾切爾·李費佛和娜塔麗·馬丁內茲等人主演,於2013年6月24日首播。[1]
該劇講述了緬因州的一個小鎮突然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像蒼穹一樣籠罩,裡面的居民也陷入了媒體的炒作中。很快小鎮居民之間就開始爆發沖突,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鎮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秘密。[2]
⑤ 吃雞是什麼游戲
吃雞是指的《絕地求生:大逃殺》游戲。當玩家在游戲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屏幕就會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吃雞」代指玩家在《絕地求生:大逃殺》游戲中取得了第一名。
(5)吃雞游戲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吃雞這個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來自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一段台詞,後來在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出現而火遍網路。《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一款大逃殺類型的游戲,每一局游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游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吃雞」一詞隨著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走紅。
⑥ 「吃雞」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是哪款游戲帶起來的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我相信都非常喜歡玩吃雞游戲。每天如果不跟隊友開上兩把,就覺得手癢癢。每當你勝利的時候,游戲最後就會冒出幾個字「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由此這八個字就在朋友圈甚至是一些社交網站上瘋傳了起來。每次遇到小夥伴都會上去來說一句:兄弟,今晚上吃雞不!其實這八個字並不是胡亂捏造出來的,它是由美國電影《決勝21》中一句台詞而得到的,同時吃雞這款游戲是由H1Z1演變而來的。
還等什麼呢?喊上你的小夥伴,我們先來打一把吧。以上就是我對吃雞由來的解釋,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請寫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⑦ 吃雞是個什麼游戲為啥叫吃雞
吃雞是《絕地求生:大逃殺》這個游戲。
在《絕地求生》中當你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祝賀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這段話的英文原版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這句話隨著游戲的流行而被玩家廣為傳播,以至於「吃雞」成了玩這個游戲的代名詞。
《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一款大逃殺類型的游戲,每一局游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投放在絕地島(battlegrounds)的上空,游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吃雞」一詞隨著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走紅。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來自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一段台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幾十年前,賭錢贏一把最低能賺2美元(12.5752人民幣元),一份包含三塊雞肉和土豆蔬菜的飯是1.75美元(11.0033人民幣),當贏一次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金錢去買一份雞肉飯了,因此該詞常常成為當時求好運的一個說法。
(7)吃雞游戲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絕地求生的角色設定:
玩家可以自定義角色的性別,發型,服裝。性別,發型有9種,頭發顏色有六種, 無論玩家創建出了什麼樣的角色,所擁有的屬性都是完全一樣的,角色不能升級改造變化。外觀可以花費一定數量的游戲內貨幣來重置。
標准跳功能可以在標准情況下使用,對於需要快速有效的跳過(或頂部)盒子,集裝箱,圍欄等手段的玩家來說可以使用游戲內角色的攀爬功能,這個功能使游戲中的角色能夠快速地在其前面障礙物。
⑧ 吃雞游戲是中國研發的嗎
作為一款「躺著都有可能贏」的游戲,最刺激的當屬,在荒島上各種「轉角遇到愛」的火拚了。
游戲的規則很簡單:在荒島上互相廝殺,最後一人吃雞為王。
看似很簡單。
但這期間相對沒有限制的玩家設定,可以說造就了不少的玩法,當然這對局長來說基本沒啥影響——
畢竟,經常不是落地成盒就是為他人做嫁衣……
不過,游戲歸游戲,要是將這種設定放在現實中,可能原本的大吉大利,分分鍾就會演變成為一場徹徹底底的「絕地求生」了。
比如,今天局長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就堪稱游戲真人版——
《大逃殺》
作為求生系列的題材作品,這些年類似的影片也不再少數。
比如前不久格倫小哥的《大騷亂》、辦公室版大逃殺《貝爾科實驗》,亦或者是大表姐擔當的《飢餓游戲》……
可以說這些作品,也是圈粉了不少「求生粉」。
但與之不同的是,這部日版《大逃殺》的故事設定,雖然作為一部求生系列的作品,卻落到一個「禁映」的下場。
為什麼?
因為它夠血腥、夠暗黑……
但另一方面,電影有超過10W+的評價,豆瓣評分高達8.0分,也足以可見觀眾的認可程度。
《大逃殺》的故事被設定在近未來時代。
故事中的島國政府為了培養出符合「優秀」定義的青年一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選出一批初三學生參加「吃雞游戲」。
一座荒島,一群少年互相廝殺,直到最後一人……
是不是很熟悉?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爆款的《絕對求生·大逃殺》的靈感來源,也真的就是這部島國的《大逃殺》。
《絕對求生·大逃殺》的作者布蘭登·格林,妥妥的《大逃殺》的粉絲一枚。
如今的游戲中很多場景,甚至道具的靈感都能在電影中找到源頭!
⑨ 吃雞的游戲全名叫什麼
吃雞游戲全名是《絕地求生》(又名《絕地求生大逃殺》),這是款Steam平台的PC游戲。
所謂的吃雞並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絕地大逃殺里的台詞。
當你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台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這句話的英文原版為「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是外國賭場中常見的一句俚語。
很久以前,在賭場中有一種價值$1.79雞肉蔬菜飯,那時贏一次賭局的標准回饋是$2.00,所以當你贏一次就可以有一頓雞肉飯作為晚餐。
中文翻譯為「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初看上去可能略顯直白,但仔細回味卻也的確做到了翻譯層面的「信、達」,雖然稱不上雅,好在朗朗上口,很接地氣。
而游戲開發者選擇將這句話放在每局游戲末尾,可能就是想說明,想要獲得游戲的勝利,除了足夠的游戲技巧與經驗,一點點的小運氣可能也會左右最後的結果。
(9)吃雞游戲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吃雞小技巧:
1、降落點選擇中後段降落,然後記得遠離航線沖著遠處的房屋快速俯沖,這樣可避免落地周圍有人,造成吃雞未捷身先死一開始就落地成盒!同時也能夠在前期快速獲取武器!
2、降落後迅速進去房屋尋找槍械,要能遇見一屋子極品裝備那簡直幸福到爆!關於槍械的話,選擇一把沖鋒槍,一把散彈槍,一把手槍為佳!接著找個隱蔽的位置然後暗中觀察等待其它玩家來臨。
3、默默暗中觀察,靜候外面大隊人馬互相殘殺,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活的人會越來越少。直到區域被限制要求轉移目的地,再准備出門!友情提示等倒計時快結束後,再做陣地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