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多電影普通人都知道是爛片,為何投資方和導演就看不透
觀眾都能知道爛片,他們心裡更是跟明鏡兒似得。之所以明知道是爛片還要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能夠得到預期的收益,因為爛片也能掙錢,而且利潤率未必比那些經典影片低。
導演、編劇和投資方,他們在操作一個項目之初,都是想做好的,對於出現爛片的情況,我覺得有以下這幾個原因。
他們之所以拍出那些爛片無非就是兩個字「圈錢」《姜子牙》這部神作,上映一天就口碑崩盤,在網上各路網友是罵聲一片。
但是,出奇的是即便是這樣,這部電影現在的票房也很高,這便是我說的第一種情況,靠上一部火的作品創作帶動下一部作品的銷量。
因為爛片也能掙錢,而且利潤率未必比那些經典影片低,大製作爛片收益高,只要捨得花錢,雇一個頂級流量當主演,在花點錢買熱搜,票房很可能出奇跡。
比如《誅仙》在第十一屆金掃帚獎中喜提多項大獎,由此可以反映出它的質量,這就是非理性的粉絲經濟。
當然,大製作自然伴隨著大風險,比如《封神傳奇》票房慘敗,證明了擁有鑒別能力的觀眾還是大多數。
有時間拍爛劇不如多沉澱一下,多搞出點好的作品,真就別急,有人花十年轉型成功並且一直都很火,時間不是問題,主要是你得有拿的出手的東西和能夠和人對抗的本事。
❷ 評分低的電影就不能賺到錢嗎
誰說評分低的電影就不能賺到錢?很多電影人都會把自己作品的失敗歸功於各大評分網站,在他們眼裡,爛番茄、豆瓣和IMDB上影評人們對觀眾的影響太大,以至於大家看電影院前會先翻評分和影評再決定要不要買票。
但誰說評分低口碑差的電影就不能賺到錢了呢?這樣的電影一抓一大把啊!
《變形金剛》系列
想當年,很多DC粉都熱切的期盼著這部但也,但看了爛番茄25%的評分後,這種熱情可能會減弱很多。
好在對於電影票房而言,口碑和評分都是可以靠邊站的,第一個周末就賺了1.337億美元,再加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化妝與發型的獎項,確實讓整部電影的檔次高了很多。
雖然在看電影之前翻翻評分網站確實能幫助很多小夥伴“避雷”爛片,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時候對一部電影有興趣,也別因為別人的評價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畢竟好壞是需要自己去判斷的。
關注一個再走~
❸ 亂撞的中國電影為什麼能掙錢
1、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2、中國人,往往通過網路上看評分,如果一個電影,評分高,自然很多人去看。所以電影發行者往往通過網路等,提升電影評分。
3、中國看電影的,往往通過電影的主演來確定是否看該電影,這也是製作人拚命請明星的原因。
4、再是選好一個放映時間很重要。例如暑假,新年等,看的人自然就多了。
❹ 為什麼國產垃圾電影保持那麼高票房啊
這個問題往大了說,是事關國民審美性,現在工作、生活壓力大,進影院主要為了娛樂消遣,看些搞笑片、動作片、奇幻片舒緩壓力,所以國產片就拚命給觀眾爽、雷、熱血,不需要費腦子。
這個問題往小了說,就是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現在三四線城市甚者小鎮青年,成為票房的新增長點,這部分人容易成為粉絲經濟生力軍,只要有喜歡的明星參演,就會去支持,而不管影片質量。
❺ 為什麼很多國產爛片,卻能輕松票房破億
我們需要承認確實有很多國產爛片,他們的票房輕松破億,這和主演有一定的關聯,其實我們看電影也是沖著明星去觀看,但還好我喜歡的明星基本上拍的影片口碑都非常不錯,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崢,黃渤。
這也是王寶強的第1部導演處女作,當時這部電影上映之初,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事件已經被炒得火熱,借著這個噱頭宣傳影片受關注度也非常高,給我的感覺這部影片超過1000萬票房都有一點不值得,更何況有好幾億的票房。
只能說王寶強不適合做導演,他只適合做一名喜劇演員,我想他自己也認清自己的幾斤幾兩,應該不會再拍攝電影,而且他在拍攝電影,也沒人會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