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哈姆雷特電影哪部最符合莎士比亞的原劇本
獲得 奧斯卡 金像獎的1948版
1948版電影
基本信息
內容類型:劇情片 故事片 所屬國別:英國 原文語種:英文 配音語種:中文 原著作者: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導演: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主演: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攝影:Desmond Dickinson 作曲:威廉華爾頓 (William Walton) 出品:J. Arthur Rank Films Pilgrim Pictures Rank Film Organization [uk] Two Cities Films Ltd. [uk] 攝制日期:1948年 更多中文片名:王子復仇記 更多外文片名:Amlet(Greece ,reissue title);Amleto(Italy)Amletos(Greece) 片長:155 min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級別:Australia:G / UK:U / Argentina:13 / Finland:K-12 / USA:Approved 製作成本:£500,000 (estimated) 製作周期:1947年4月 - 1947年11月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演職員表
導演: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編劇: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原著 (play)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uncredited 主演: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簡·西蒙斯 Jean Simmons ....Ophelia, daughter of Polonius 安東尼·奎爾 Anthony Quayle ....Marcellus
劇情簡介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在花園中打盹時突然神秘死去,皇叔繼位並娶母後為妻,令哈姆雷特深覺羞愧與憤怒。他對父親的死因有所懷疑,憂郁過度,終日愁容滿面。某夜他遇見父王鬼魂訴冤,終於知道原來是皇叔為篡位娶嫂而毒害親兄。為報父仇他假裝發瘋以避開皇叔監視,並請戲班進宮表演一出與父王被殺經過十分相似的戲劇,逼使叔父原形畢露,結果他卻誤殺戀人奧菲莉亞的父親,導致她因此發瘋墜河而死。他的母親後來也誤飲毒酒身亡。優柔寡斷的王子終於在怒不可遏之下殺死萬惡的叔叔。 這是一部真正拍出莎劇古典戲味的代表作,由勞倫斯·奧立佛自導自演,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 共分為十幕: 1、深夜顯幽靈 2、先王揭陰謀 3、裝瘋傷情人 4、演戲巧試探 5、寡斷失良機 6、誤殺情人父 7、海上得脫險 8、情人斷芳魂 9、墓地起沖突 10、悲情大結局 全片成功地突破舞台劇局限,在場景設計和鏡頭運動上都充分發揮了電影的映象魅力。奧立佛的念白和表情同樣精彩,將王子的性格悲劇詮釋得絲絲入扣,吉恩.西蒙絲飾演奧菲莉亞則純美至極。 「有人因天性不良而喪失理智,或因積習難返而抱憾終身,雖有純潔的道德,亦無法補救」,本片是莎士比亞作品搬上銀幕上,成就最高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幕後製作
公認的最經典版本,榮獲威尼斯金獅獎和第2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5項大獎。奧利佛的形象塑造深入人心,孫道臨的配音版也非常出色。1969英國版長114分鍾,導演托尼·理查森,主演尼克·威廉森、安東尼·霍普金斯等,由舞台版改編而成,但效果並不理想,只有奧菲麗婭一角獨具特色。1990版(135分鍾)是現代普通觀眾最容易接受的版本,導演佛朗哥·澤菲雷里拍過多部沙翁名劇,主演梅爾·吉布森。該版本拍攝於蘇格蘭北部,吉布森的表演充滿活力,人物塑造更具當代感。1996年布拉納版的最大特色是:第一,它對莎翁台詞沒有做任何刪減,這在電影版中屬首次(但市面上有兩個半小時的壓縮版);第二,它匯聚了眾多大腕,像羅賓·威廉斯、比利·克里斯多、查爾頓·海斯頓、法國大明星傑拉·德巴杜均在片中客串。布拉納的哈姆雷特不是憂郁型的,而更偏火爆型。片長共238分鍾。導演和主角凱尼斯·布拉納被公認為當代莎劇的最權威詮釋者。其他主演包括凱特·溫斯萊特、朱麗·克里斯蒂、戴瑞克·傑寇比等英國大腕。2000版111分鍾,主演伊森·霍克,劇情搬到了紐約,丹麥變成了丹麥公司,王子化身成獨立影像製片人,頗具創意和實驗性。另外有一個2001年版本也將故事搬到現代,主演兼導演是坎貝爾·斯格特。
B. 哈姆雷特電影哪個版本的最好
當然是1948年由勞倫斯奧立弗主演的黑白版。
C. 哈姆雷特哪個電影版本忠於原著
1948的《哈姆雷特》忠於原著。《哈姆雷特》是由Two Cities Films Ltd出品,勞倫斯·奧利弗導演,勞倫斯·奧利弗、簡·西蒙斯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於1948年5月4日在英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為叔叔篡位,從而替父報仇的故事。該片獲得第2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3)哈姆雷特電影哪個好擴展閱讀
原著《哈姆雷特》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後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
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並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隨後,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並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確是殺父仇人。
由於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並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斗。
D. 電影《哈姆雷特》有幾個版本
如果無聲片和電視電影版包括在內,至少三十多個版本,1948年的黑白版最為經典。
《哈姆雷特》的拍攝於1994年9月開始籌備,肯尼思·布拉納和製片搭檔大衛·拜倫及製作設計師蒂姆·哈維得到了城堡石娛樂公司的投資,該片耗資1800萬美金 。
該片是英國25年來第一部用70mm寬銀幕膠片拍攝的電影,在謝伯頓製片廠的五個攝影棚中拍攝完成,外景則完全取自牛津郡的布倫海姆庄園。
(4)哈姆雷特電影哪個好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該片中演員的服飾是現代華麗的,同時基本沒有改動場景和台詞,成功地再現了莎士比亞的原著。該片內外景設計都保持19世紀斯堪的納維亞的新古典主義風格,背景色彩是肅殺的冬季和皚皚白雪,似乎在潔凈的外表下隱藏著罪惡與陰謀,也為悲劇的發展鋪墊了陰冷的視覺色彩。
導演布拉納在片中大量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在敘述過程中加入閃回的影像。這樣就把莎士比亞戲劇的語言美和電影的視覺美完美地結合起來 。
該片更符合當代觀眾的欣賞口味。由於選用流行明星、華麗場景等籌碼使影片不再像舊版那樣不注重節奏感,氣氛也變得活躍了。
在表現哈姆雷特癲狂的場面時,導演巧妙地運用了鏡子的折射性。當畫面中出現無數的鏡子反射著哈姆雷特痛苦的身影時,給觀眾的視覺沖擊力遠遠比前版本庸俗的床戲來得震撼。藉由該片,觀眾得以看透這個充滿報復、背叛、慾望、野心的故事,而其中錯綜復雜的政治局面與哈姆雷特的瘋狂心態,更值得細細玩味 。
E. 《哈姆雷特》的眾多電影版之中哪個最值得一看
我還是最喜歡看最原始的那個電影版本,因為最原始的時候是最有精髓的,其他的版本都是在此之上改編或者仿造的,我覺得特別的不好。
F. 為什麼哈姆雷特這么經典哈姆雷特這部作品(不是電影),好在哪裡,求高手做一下評析,最好能有1000字...
哈姆雷特是具有新型世界觀的文武全才,是朵舉世矚目的嬌花,如果登上王位,自然是開明君主的典範。在他身上,寄託著國家與民族復興的希望,體現出資產階級對統一國家的理想。
哈姆雷特性格特徵。
⑴ 憂郁
A.憂郁之源----理想破滅
一系列傷天害理的事變突然發生,打破了他關於人生、世界、愛情、友誼、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義的幻想。
人類,並不美好,下賤的克牢狄斯一旦爬上王位,很多人對他阿諛逢迎,"如今誠實的人,一萬個人中也沒有一個! " 為了篡權,弟弟居然暗殺自己的哥哥 ---- "人,不過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人間,是長滿惡毒莠草的荒原。
世界,就是一座大監獄,而丹麥,又是其中最壞的一間。
愛情,也不堅貞,父王死去不到兩個月,母親的孝鞋還沒有穿舊,居然匆匆地改嫁奸王,鑽進亂倫的衾被, 就是畜牲也會比這悲哀得長久些吧?
友誼,也不可靠,一個個好友,為了一己的私利,甘做奸王的暗探來窺視行蹤;就連信誓旦旦的情人,也不自覺成為篡權者的工具。
縱目四望,奸王邪惡、群臣昏聵、朝廷腐敗、上層墮落,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
理想破滅,使他承受不了這超負荷的壓力,陷入於精神危機,產生了憂郁。
B.憂郁之深
深刻洞察力 ---- 他以哲學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現實,深揭被掩蓋著的社會罪惡,使其憂郁積重難返。
繼續探索 ---- 他在精神危機里繼續進行精神探索,又發現更新,更嚴重的社會罪惡,這些新的罪惡又帶來他憂郁的進一步升級,達到常人達不到的深度與廣度。
C.憂郁之久
憂郁 ---- 貫穿劇目的始終。
從他穿著喪服登場,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裝瘋,到戲中作戲,到後宮勸母,到海上窺奸,到墓場葬禮,到宮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後毀滅,憂郁一直沒有離開過他。
因而, 沒有憂郁,也就沒有哈姆雷特。
⑵猶豫
A.猶豫原因
敵強我弱---- 他知已知彼,正確的估計了敵我力量的對比過於懸殊。
整個時代已經顛倒混亂, 而拯救者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 "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於自己,這樣,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社會,他深知這場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危險性,導致他行動的猶豫。
任務艱巨----既要為父報仇,又要扭轉乾坤,一身二任。
這種獨扭乾坤的重任與勢孤力單的矛盾,只能產生"難扭乾坤"的哀嘆: 一個任務尚且力不從心,何況兩個?這就帶來他行動的雙重猶豫。
B.猶豫表現
拙於行動 ---- 他是哲學家而不是實幹家,他敏於思索而拙於行動,他在沒有切實可行、十拿九穩的辦法之前,只會冥思苦想,他從思考到行動需要一個比常人更為復雜的過程。
不知如何行動 ---- 他決心行動而又不知如何行動, 他很不容易等到一個殺掉奸王的機會,克牢狄斯在祈禱,只需抽刀一擊,就能為父報仇,然而,靈魂進入天堂還是滾入地獄的無用考慮又使他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C.猶豫結果
等待時機,而時機不來,一旦到來,又坐失良機;幻想行動,卻一拖再拖,空有報國之心,而無匡世之策,只落得個苦悶彷徨,憂郁猶豫。
結果,行動的猶豫,導致了他的毀滅。
4.哈姆雷特形象的意義:
哈姆雷特的毀滅, 向我們揭示了人文主義的時代悲劇。
客觀上,階級力量對比的懸殊,敵強我弱;
主觀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憂郁、猶豫等弱點。
因而他的毀滅,不只是個人的原因,而是那個時代人文主義者不可超越的歷史局限性所導致的。
主要人物:克勞狄斯、奧菲利婭
4、反映的16世紀末英國現實:動盪不安、危機四伏的國家;惡人當道、陰謀成風的朝庭;奸詐殘暴、荒淫奢侈的統治者。――英國現實中存在的美好理想與丑惡現實之間的矛盾,號召人們為重整乾坤而斗爭。
5、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義者。復雜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類與世界新穎的看法。目光敏銳,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過於內向,過於審慎,;加上勢單力薄的處境,造成行動上的延宕。有行動的決心,而且不斷督促自己,但最後只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6、悲劇原因:哈姆雷特自身的心理弱點,也有罪惡勢力過於強大的客觀原因,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7、形象塑造手法:首先,塑造一個性格復雜的,發展變化的形象。其次,在發展中,內外雙重矛盾過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演變過程,用獨白和旁白表現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現思考、認識與自責、懷疑。
8、克勞狄斯形象:封建主和暴君的殘忍,陰謀家的野心和陰險,集封建統治者和資產階級陰謀家於一身,代表文藝復興新舊交替時期的所有罪惡。
9、哈姆雷特延宕的原因:首先,認為應該有正當的名分,必須讓克的罪行得到證實並當眾暴露;其次,自己的行動能否起到懲罰罪惡,重整乾坤的目的。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義者的特點,性格發展的階段性,延宕問題,精神分析學解釋的再思考。《哈姆雷特》的藝術特點:情節的生動豐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廣闊的社會背景,多種藝術成分的融合。
G. 哈姆雷特電影版哪部好
傾向最早勞倫斯奧利弗那部黑白經典,比較忠實原著
96年版的演員大多熟悉,效果也更華麗悅目。
兩個版的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167607/
http://www.verycd.com/topics/135334/
H. 電影《哈姆雷特》一共有幾個版本,哪個版本最經典
哈姆雷特 (1948)
(Hamlet)
其他片名:
王子復仇記
導演: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編劇: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員:
· John Laurie
· Esmond Knight
· Anthony Quayle
· Niall MacGinnis
· Harcourt Williams
語 言: 英語(English)
播映時間: 155分鍾
類 型: 犯罪(Crime) / 劇情(Drama) / 愛情(Romance) / 驚悚(Thriller) (更多...)
分級級別: ETGO 0 級
總 點 擊: 1115
國家/地區: 英國(United Kingdom) (更多...)
上映日期: 1948年10月13日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1948年由勞倫斯奧立弗主演的黑白版 第一個
這樣說吧, 我認為 1980 年 BBC 版 Derek Jacobi 的 Hamlet 是最傳神的, 雖有人說他的表演太誇張, 但他確實能把 Hamlet 內心的掙扎及個人的魅力演譯得很不錯, 他念獨白時也比較有感情。有人說 he makes Hamlet makes sense, 一點也沒錯。
其次是 1990 年 Mel Gibson 的, 雖然這版電影對原著作了很多改動, 但他把 Hamlet 的優柔寡斷的性格及裝瘋時的狀態演得很到位, 電影的節奏也很明快, 可看性很高。
1948 年版的 Laurence Olivier 雖是演 Hamlet 的始祖, 但他的演技比較一般, 他把 Hamlet 演譯成一個很壓抑很木納的人, 動作有時不大自然, 但基本上還可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剪接十分好, 人物的服裝超美, 比其他所有版本都好。
1996 年 Kenneth Branagh 的版本我目前正在看, 他的版本是4小時的完整版, 對學習很有幫助, 他的表演也很精采, 把 Hamlet 的矛盾及心境的變化詮釋得不錯挺自然, 不過我覺得他演 Hamlet 有點太老了 (雖然上述的多版都有類似的問題, 但他的老態好像比較明顯...個人認為啦...), 值得一提的是 Derek Jacobi 在這版也有演 Claudius 哦, 很有趣不是嗎? 基本上這一版也是值得一看的。
從無聲片到現在,包括中國在內,拍過四十多個版本
I. 哈姆雷特電影和原文的比較
那很難比較啊。電影有很多種。莎士比亞的劇本從來沒有注釋,所以每一種都是不一樣的。其中最離譜的一個電影里哈姆雷特親了他的母親。。。。就是真正、情人間的那種。。。。囧。。。。
一般來說最受歡迎的是改編的現代版。。。雖然也是古英語但是是現代的背景,所以有些不協調。。。。
話說回來你說的是英語版本的電影吧?我沒回答錯把?最相近的是1996年的版本,kenneth branagh飾演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