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源氏物語》電影有幾個版本
1951年吉村公三郎導演「源氏物語」,長谷川一夫主演1961年森一生導演「新源氏物語」,市川雷藏主演2001年堀川敦厚導演「千年之戀·光源氏物語」,天海佑希、常盤貴子主演
你是說動畫還是小說還是漫畫還是電影←_←
③ 源氏物語 動漫和真人版情節有什麼不一樣嗎哪個更好看呢
《源氏物語》分漫畫,動畫與電影3種。。
當然電影是最差的,盡管用的都是大牌明星。但故事內容連續性與內容可讀性不敢恭維。
其次就是動畫了。動畫還算OK,無論聲優與配樂還可以,但動畫人物有些走形,而且劇情銜接也一般了(對比漫畫)。而且動畫只說到源氏剛被流放就結束了
最好就當然是漫畫了。作者是大和由記。畫風可以,劇情也按照小說路線的編排,看完就相當通讀小說一次,更何況漫畫已經完結了,可以一次性看完。美中不足的是女角色差不多都是一個模樣的
最後當然是看小說了
④ 源氏物語除了愛來愛去還有什麼好看
LZ問的是小說版的《源氏物語》嗎?如果是,70塊錢是貴了點兒,如果你買的是除大和和紀版的漫畫和所有版本的電影版的話,我勸你馬上把那些垃圾丟掉!
我們大陸讀者看(或討論)的比較多的是80年代初豐子愷的譯本(三本一套),將近三十年前的東西也不過才45一套。
其實你覺得文章別扭的原因往往是翻譯的問題,就象有的〈紅樓夢〉譯本中把襲人翻譯成襲擊男人一樣。
中文譯本中看的比較多的是豐子愷譯本和台灣的林文月譯本,同樣是中文翻譯,但因為他們比照的譯本、自身翻譯功底甚至是性別的不同,我們讀者閱讀起來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表面上《源氏物語》是言情小說,甚至有人認為是黃書,但如果LZ看過小說版的,會發現全書中有關性的內容是很隱晦的,其中時代背景、法律、習俗、婚姻制度、戀愛觀、倫理道德也與我們中國大相徑庭,建議在看《源》的同時多讀一些有關當時的歷史知識,就會有更深的感悟。
前幾天在吧里總結過一次,現在轉過來,有耐心的話可以看看:
在這里我只想強調一點,源氏所處的日本平安朝時期實行的是『取婿婚』,這是一種通過女性父母的力量來牽制女婿,從而起到穩定夫妻關系的婚姻方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一夫多妻制』,其特點是:無法將『妻』的地位永久地固定在一個女性身上,也無法將一個女性與其他女性作明確的區分。中國的《唐律疏義》中說「妻者,齊也,妾通買賣。等數相懸。」而日本的《養老令》卻明確規定妻和妾同為二等親。《大寶律令》的注釋書《古記》中記述有「本令(指唐朝的律令)妾比賤隸......此間(指日本)妾與妻同體。」
在日本,古代帝王在王權的建立過程中,要到各地去「覓妻」,通過征服地方上地位最高的女性進而取得統治地方的權力,這種古代意義上的「好色之道」的具體的體現是「對眾多的女子不以自己的好惡去區分之,而是以各位女子的長處去善待之」。日本人認為源氏的美德之一就是表現在他對每位女性都不棄不離,給予各自相應的待遇。
在《源氏物語》的世界裡或者說在平安朝貴族的多妻婚社會里,男子的誠意並不表現在他對妻子的忠貞上,而是表現在他對妻子的坦誠上。
對妻子,特別是同居的正妻公開自己和別的女性的關系,以此表示自己並無隱瞞之心是很重要的,而女子在對待男子和其他女性的關繫上則要適度的表示「嫉妒」,這種「嫉妒游戲」在光源氏和紫姬之間是經常能夠看到的。
《源》的作者紫式部是生活在平安朝時期的人,她不可能超越她那個時代的性愛觀去寫一個符合我們這個時代觀點的光源氏,她能給予源氏的「美德」只能是源氏對出身不同家境的女性、不同地位的女性持有不離不棄的耐心,而這種「美德」是『取婿婚』時代女子內心不安和希望男子對愛情能夠穩定的一種希望。
我們的頭腦里已被打上了各種符合我們的這個時代或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的烙印,如果用這樣的視角去詮釋千年前的一位異國女性的作品,真不知該說是這位作者的悲哀還是我們這些後人的悲哀。
另外,日本古代的男人如果沒有女方家庭的支援是很難生存於世的,當然,女性越多,得到的外援就越多,《源》的時代背景、法律、習俗、婚姻制度、戀愛觀與我們熟悉的都不一樣。建議在看《源》的同時多讀一些有關當時的歷史知識,大家會有更深的感悟。
按照日本當時的制度,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幾個女人的話,是會餓死的^_^畢竟當時的日本流行的是訪妻婚(或稱為取婿婚),既男方成年後的所有支出完全靠女方來提供,就像現在很多女孩子在擇偶時喜歡找有房有車有資產的一樣,當時的男人在擇偶時也要看女方有無父母、有無家宅、會否縫洗、有無侍者、有無車馬等等,男人為了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往往同時走訪若干個女性。
源氏並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薄情,就連書中那個無貌、無才、無味、無趣的三無女人——末摘花都能得到他終生的照顧,要知道在書中她與源氏公子的幽會似乎只有短短的三次,而源氏在飛黃騰達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因為其窮困潦倒就拋棄她。
———————————————————————————————————
至於什麼是「物哀」,我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現在再轉述一遍:
「物哀」就是在現世真實的無奈與痛苦中,所感受到的哀愁。
「物哀」不再直接抒發作者的主觀情緒,而是把這種情緒溶進對自然萬物、人生變遷的描述之中;讀者也不再靠聆聽吶喊體會「哀」,而要靜下心來,用「心眼」去領悟緩緩波動的憂傷。
「物」的范圍包括自然萬物生死存亡的神秘規律,更為重要的是人生的起伏跌宕、變幻無常。「物」還意味著真實,只有真實存在的東西才能稱為「物」,因此只有在真切的人生體驗之中感受「哀」,那才是真正的「物哀」。
在濃艷曖昧的情愛世界中從「哀」升華到目空生死的「物哀」,這就是《源氏物語》被日本人推崇為最偉大作品的原因。
⑤ 求推薦有關《源氏物語》的電影和電視劇
電視劇:
1991年TBS電視台:《源氏物語》橋田壽賀子編劇「源氏物語」,東山紀之、片岡孝夫主演
電影:
1951年吉村公三郎導演「源氏物語」,長谷川一夫主演
1961年森一生導演「新源氏物語」,市川雷藏主演
2001年堀川敦厚導演「千年之戀·光源氏物語」,天海佑希、常盤貴子主演
2011鶴橋康夫導演源氏物語 千年の謎 生田斗真在片中飾演男主角光源氏
中谷美紀 飾演 紫式部 窪冢洋介 飾演 安倍晴明
⑥ 源氏物語共三版電影和一版電視劇,這四版中哪一版比較好
源氏物語 千年の謎 (2011)
生田斗真版
帥啊
最新的肯定是最牛掰的~
⑦ 求推薦源氏物語的電影和電視劇
電視劇是由TBS電視台播放的,由橋田壽賀子編劇,東山紀之、生田斗真、片岡孝夫等主演,但是電視劇可能不好找到視屏,不過動漫還是很好找的,電影版「千年之戀之源氏物語」在PPS上可以播的,曾經看過,劇情挺感動的,看了之後眼淚嘩嘩,呵呵,刻骨的愛情故事向來如此!
⑧ 《源氏物語》哪個版本好知道的希望給予知道。非常謝謝。
《源氏物語》的全譯本,以林文月譯本(台灣中外文學月刊社,1979年出版)和豐子愷譯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983年出版)最為有名,尤其是豐譯本,是喜歡《源》的讀者必看的版本,一般大家在討論時也是已這個版本做參照的。
豐子愷先生1961年翻譯《源氏物語》一書時共參照了六個譯本,它們是:1.藤原定家的《源氏物語注釋》、2.四辻善成的《河海抄》、3.一條兼良的《花鳥余情》、4.三條西公條的《細流抄》、5.中院通勝的《岷江入楚》以及6.北村季吟的《湖月抄》,另外,還參照了一些現代日文的譯本,其中有谷崎潤一郎與謝野晶子、佐成謙太郎的譯本。
豐子愷先生依據的(谷崎潤一郎與謝野晶子)現代日語譯本,跟林文月所依據的兩個重要譯本:吉澤義譯本(只在翻譯初期使用過),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衛三人共同注釋(主要底本),不是同一版本,豐子愷先生使用的版本更早。
除此兩種外,遠方出版社曾在1996年出版過由殷志俊翻譯的全譯本。此本所受非議頗多,有學者指出該本並未說明所依據的底本,同時襲用了豐本中的絕大多數注釋,且並沒有資料可以說明其翻譯是獨立可信的。也有人稱殷本為「豐譯版的改寫本」。
姚繼中譯本聽說也不錯,但看的人並不多,貓某也沒看過不好下斷言。
梁春譯本和殷志俊譯本讀起來有些相似,可能是離我們這個年代比較近的緣故吧,這兩個譯本的語言習慣我們可能更容易接受,同時這兩個譯本在市面上也是見得最多的。初次接觸《源》的人大部分都是通過這兩個版本。
《新源氏物語》剛上市,還沒有看過,暫不下斷言。
市面上各個版本的《源氏物語》:
http://tieba..com/f?z=152442055&ct=335544320&lm=0&sc=0&rn=50&tn=PostBrowser&word=%D4%B4%CA%CF%CE%EF%D3%EF&pn=0
⑨ 求源氏物語所有電影
回答過類似的問題,LZ不妨搜一下「請問源氏物語的電影到底有幾部啊?」
文字部分轉過來,圖片就不發了,不如回答容易被吞~~~~~~~
《源氏物語》主要電影版一共有七個,它們分別是:
1951年吉村公三郎導演,長谷川一夫版
1957年衣笠貞之助導演「源氏物語 浮舟」,長谷川一夫版
1961年森一生導演「新源氏物語」,市川雷藏版
1966年花ノ本壽版
1991年東山紀之版
2001年堀川敦厚導演「千年之戀 光源氏物語」,天海佑希版
2011年鶴橋康夫導演「源氏物語千年之謎」,生田斗真版
其中,第二個1957年的那版「源氏物語 浮舟」主要表現的是源氏去世(即小說版《雲隱》卷)之後的「宇治十帖」的內容。個人感覺這部片子的化妝、服飾很到位,雖然有些現代人看著不太習慣。
1961年的那版,個人感覺人設有些不太好,接受不了~
⑩ 為什麼看《源氏物語》電影,看不懂啊
簡單點說,源氏是天皇的兒子從小沒有母親,皇帝給他找了個繼母。源氏小時候愛上了他的繼母,後來繼母發現了,繼母覺得不能和繼子發生不正當感情,所以在他十多歲成人的時候漸漸疏遠。(男孩子成人後不得進入後宮)
源氏後來和很多女人玩感情,但就是忘不掉繼母。反正就是有一次吧,他和繼母在宮外相遇然後就那個那個,然後繼母懷孕生下皇子,其實是源氏的兒子,後然作為皇子撫養(皇子是皇帝繼承人,皇上為了不讓源氏捲入宮斗所以賜臣子之姓、其實皇帝知道孩子是源氏的)
源氏最後是和一個叫阿紫的女孩結婚的!然後戰死沙場。繼母在天皇死後當了尼姑,一直到源氏死去她都沒有回應源氏的愛!大概就是這樣。
我看的是《源氏物語千年紀》源氏是痴情人,後母是保守的女人,故事挺無奈地。
土豆觀看地址:http://www.tudou.com/albumcover/FwPURcWBjh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