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朴樹最近最火的一首歌是哪首
朴樹比較出名的歌曲有:《白樺林》、《生如夏花》、《平凡之路》、《那些花兒》。最近最火的一首是《平凡之路》。
1、《白樺林》
每次聽這首《白樺林》總感覺這歌講的是一個蘇聯的故事,並且會自動腦補女主叫喀秋莎 。這首歌每次聽總能讓人熱淚盈眶,一季過一季漸漸老去的白樺林 還有漸漸老去的姑娘 望著遠方 等著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愛人。
4、《那些花兒》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個詞叫做「曲終人散」,這首歌無論是詞還是曲都唱出了這個味道。
Ⅱ 《送別》的背景是什麼
1、《送別》的背景:
弘一法師在俗時,「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凄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去。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彷彿也沒聽見。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2、《送別》歌詞:
詞:李叔同 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2)離別朴樹是給哪個電影配的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這是因為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Ⅲ 《送別》這首歌創作於哪一年
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
19世紀美國音樂家J·P·奧德威作有一首歌曲《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
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李叔同的《送別》,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從歌詞上來說,《夢見家和母親》、《旅愁》、《送別》分別是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是三個獨立的作品。
《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整個中文歌詞與曲調結合得十分完美,幾乎不能被發現是譜曲後重填詞的歌曲。
《送別》這首歌的歌名常被誤作為「驪歌」,雖然《送別》是一首驪歌,但「驪歌」並不是它的名字。
《送別》和《旅愁》兩首歌曲在中日兩國都分別廣為流傳直至今日,但英文的《夢見家和母親》在美國卻沒有被人們記住,如今已少有人知。
(3)離別朴樹是給哪個電影配的擴展閱讀:
影響
1、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Ⅳ 朴樹的《送別》 歌詞
送別-
朴樹
詞:李叔同
曲:John
Pond
Ordway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拓展資料: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4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Ⅳ 朴樹的《送別》調多高,是c3還是c4
我覺得朴樹的松糕調多高,一般是c4。
Ⅵ 《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歌詞
歌曲:《送別》
譜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編詞:李叔同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6)離別朴樹是給哪個電影配的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Ⅶ 《送別》的完整版歌詞,李叔同的那個
歌曲名:送別
作詞:李叔同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惟有別離多。
(7)離別朴樹是給哪個電影配的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參考資料:網路-送別
Ⅷ 「朴樹的送別主要是用什麼演奏」
吉他,鋼琴都可以
Ⅸ 朴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送別(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片尾曲)
-
朴樹
長亭外
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今千里
酒一杯
聲聲喋喋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朴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網頁鏈接
Ⅹ 朴樹為畢業生唱《送別》,畢業生們有什麼反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正是傳唱多年的老歌——《送別》。這首歌經常會被用在人們分別時的場景,無論是畢業季,或是電影中好友的離別,配上這首歌曲可以說是非常應景的了。而如今,這首歌出現在了一場畢業生的歡送晚會上,演唱這首歌的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歌手——朴樹。
畢業會上,朴樹的這首《送別》讓很多在場的畢業生都非常感動,而朴樹的一席話,更是讓很多畢業生深深地銘記在心裡。年輕意味著有更多的可能,而年輕人也更應該懂得好好把握自己的大好年華,不怕挫折和失敗,敢於反思自己,這樣才能調整正確的方向,向成功的方向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