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是誰說的
「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出自我國古代的史學巨著《史記》當中的《陳涉世家》這篇文章,這句話引申自原文中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它的意思是,即便出身如同螻蟻一般低賤,但仍舊應當立下遠大的志向。
《陳涉世家》這篇文章當中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秦末時期,因為苦於秦王朝的暴政,陳勝、吳廣率領民眾起義反抗秦朝統治的故事。《陳涉世家》就是世家7篇中的一篇。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典故: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陳涉,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被人僱傭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時,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越想越是氣憤,就對一塊休息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富裕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
同伴聽了他的話,都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白日作夢。他不禁嘆息說:「唉,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1)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㈡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應有不屈之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生命如螻蟻般弱小,但應當具備像雄鷹一樣搏擊長空的雄心。時運不濟待我們像紙片一樣薄情,但應當具備不屈服命運安排的心。
鴻鵠之志,比喻有遠大志向。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譯文: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典故: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陳涉,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被人僱傭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時,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越想越是氣憤,就對一塊休息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富裕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
同伴聽了他的話,都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白日作夢。他不禁嘆息說:「唉,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2)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鴻鵠之志的近義詞
鯤鵬之志
拼音:kūn péng zhī zhì。
釋義:形容人的志向遠大。
出自:戰國莊周《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譯文:在遙遠的北海有一條鯤魚,它的身體有好幾千里那麼大。有一天,鯤魚突然變化成一隻大鵬鳥,它的背也有好幾千里那麼寬。大鵬振奮起它全身的力氣飛向高空,它張開來的翅膀就像從空中垂下的兩片烏雲。大鵬乘著海氣要飛向南冥的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