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電影演員的錢是誰給的,如果票房不好那付錢方不是虧大了嗎
演員的錢是投資方給付。
比如:投名狀這部電影,投資方的投資金額是兩億多,光是李連傑的片酬就是一億,可見李連傑所謂的親情價的虛偽!!
如果票房不好,也要看程度而言。
比如:電影還沒有拍攝完成,就已經把北美或者歐洲的放映權賣掉,這就把投資收回來了。 電影裡面的廣告贊助商出的錢多,可能票房不好,影響不大。 電影最怕就是卡斯強大,但是劇本不好,前期宣傳不到位,最後票房必須達到5000萬才能收回投資,結果沒有好票房,那麼就虧大了!! 宣傳不大為的電影,往往dvd的銷量都不好,更虧!!
B. 電影院怎麼分票房
電影院一般拿票房全部的50-60%。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即電影院)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很多電影沒有票房是因為劇情不夠精彩。院線上映最低需要10萬到100萬左右發行費用。高票房的電影也可能是低成本製作,高票房也不一定和高成本掛鉤,電影劇情是否精彩很重要。院線上映其實這個沒有具體數字。我們都知道每部電影的拍攝內容和進度都是不一樣的,包括演員的工資和場地費。所有的投資成本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