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雞是什麼梗
吃雞是什麼梗?
這里所謂的吃雞並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絕地大逃殺里的台詞。當你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台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當玩家拿到第一的就會顯示「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在絕地求生里吃雞就代表拿第一的意思。
吃雞的來源出處
相信很多人沒拿過第一,所以不知道這個吃雞梗,更多的是從直播間們主播的口頭禪中聽來的。這段話的英文原版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的一段台詞。
電影中一個賭徒在美國的賭場里每次賭錢之前都要說一次這句話, 然後就總能贏錢。
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是什麼意思?
因為很久以前,每個LAS VEGAS的賭場都有一種包含三塊雞肉和土豆蔬菜的飯,價值$1.79,那時贏一次賭局的標准回饋是$2.00,所以當你贏一次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銀子去買一份雞肉飯了。
雖然中文翻譯比較直接,成了「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不過好在順口,而且成為了一種代表《絕地逃生:大逃殺》的通俗說法。
2. 吃雞是什麼意思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網路流行語。該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隨後因在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出現而火遍網路。
當你在該游戲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台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吃雞」即代指玩家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取得第一。
《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一款大逃殺類型的游戲,每一局游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投放在絕地島(battlegrounds)的上空,游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
該游戲中,玩家需要在游戲地圖上收集各種資源,並在不斷縮小的安全區域內對抗其他玩家,讓自己生存到最後。游戲《絕地求生》除獲得G-STAR最高獎項總統獎以及其他五項大獎,還打破了7項吉尼斯紀錄。
(2)吃雞補雞是哪個電影里說的擴展閱讀:
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來自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一段台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幾十年前,賭錢贏一把最低能賺2美元(12.5752人民幣元),一份包含三塊雞肉和土豆蔬菜的飯是1.75美元(11.0033人民幣),當你贏一次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金錢去買一份雞肉飯了,因此該詞常常成為當時求好運的一個說法。
電影中一個賭徒在美國的賭場里每次賭錢之前都要說一次這句話, 然後就總能贏錢。
參考資料: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網路
3. 吃雞是什麼梗,求出處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網路流行語。該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隨後因在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出現而火遍網路。當你在該游戲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台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吃雞」即代指玩家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取得第一。
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來自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一段台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幾十年前,賭錢贏一把最低能賺2美元(12.5752人民幣元),一份包含三塊雞肉和土豆蔬菜的飯是1.75美元(11.0033人民幣),當你贏一次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金錢去買一份雞肉飯了,因此該詞常常成為當時求好運的一個說法。
《絕地求生:大逃殺》游戲展開的方式是:玩家赤手空拳地分布在島嶼的各個角落,利用島上多樣的武器與道具淘汰其他人。隨著時間的流逝,電場開始擴散,島上的安全地帶也會越來越少,特定地區也會被轟炸(隨機轟炸)。最終只有一人或一個隊伍存活獲得勝利。
游戲的每一局比賽都會隨機轉換安全區,這樣玩家的新鮮感與緊張感會更加強烈。
Brendan Greene是大逃殺類游戲的開拓者。他在ARMA2初次展現大逃殺模式,他所創立的的大逃殺模式成為ARMA系列與H1Z1:King of the Kill的基礎。在2016年,他為了開發真正的大逃殺游戲而在藍洞(Bluehole)開發絕地求生這款游戲(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官方宣布將在10月30日測試服進行更新,增加玩家在安全區外所受到的「毒圈」傷害,從而讓玩家更專注於安全區內的戰斗。
在巴黎游戲周上,Bluehole宣布《絕地求生:大逃殺》的Xbox One版將在12月12日發售,售價為30美元。
4. "今晚吃雞"是個什麼梗
"今晚吃雞"即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是一個網路流行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隨後因在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中出現而火遍網路。該詞是指玩家在《絕地求生:大逃殺》等大逃殺游戲中取得第一名。當在該游戲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台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4)吃雞補雞是哪個電影里說的擴展閱讀:
詞語來源:
詞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中來自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一段台詞: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幾十年前,賭錢贏一把最低能賺2美元(12.5752人民幣元),一份包含三塊雞肉和土豆蔬菜的飯是1.75美元(11.0033人民幣),當你贏一次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金錢去買一份雞肉飯了,因此該詞常常成為當時求好運的一個說法。
電影中一個賭徒在美國的賭場里每次賭錢之前都要說一次這句話, 然後就總能贏錢。
5. 盤點周星馳電影中的「吃雞」片段,你知道「吃雞」背後的故事嗎
周星馳真的是很有才華的人,吃雞片段好像是在拍美人魚時鄧超和林允在路邊小攤上吃雞,說是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6. 吃雞有是什麼電影來的
大逃殺 バトル・ロワイアル (2000)
7. 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吃雞吃雞是什麼意思比如說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這個吃雞,首先不是真的去吃東西,然後也不是大家想的那啥。這里的吃雞,指的是steam上正火熱的FPS游戲,絕地大逃殺里的獲勝台詞。 當玩家拿到第一的就會顯示「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在絕地求生里吃雞就代表拿第一的意思。
在英文版中,這里的台詞應該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直譯過來應該是「贏了贏了,雞肉晚餐」,但是游戲的中文翻譯很有靈性,意譯成這么一句順口又不失原意的台詞,也無怪乎在各大主播之間流傳了。但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出自絕地逃生這部游戲,要說這台詞的出處,還得說到這部電影:《決勝21點》。在很久以前,也就是電影設定中的那個年代,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有種雞肉飯,價值1.79美元,而平均每贏一把的回報大約是2美元。也就是贏一把正好可以吃一頓雞肉飯。這么一來,這個台詞的來龍去脈我們就搞清楚了。
8. 你們再不來接他,村裡的雞都快被他給吃光了,這句話是哪個電影裡面的台詞
《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TheDreamFactory)是由馮小剛執導並主演,葛優、劉蓓、何冰、李琦、英達、葉京、楊立新等主演的喜劇片。
該片於1997年12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講述了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游」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的故事。
(8)吃雞補雞是哪個電影里說的擴展閱讀:
《甲方乙方》演員表:
1、葛優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79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198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從而正式出道。
1992年,因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一角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1993年,憑借電影《大撒把》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
1997年,在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甲方乙方》中飾演姚遠一角。
1998年、2002年、2004年三度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主演電影《夜宴》。
2008年,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中飾演秦奮。
2011年8月,憑借《趙氏孤兒》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12月簽約英皇娛樂。
2013年12月19日,葛優主演的賀歲喜劇電影《私人定製》在全國上映。
2016年12月16日,主演的劇情片《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
2019年2月4日,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表演小品《「兒子」來了》。
2、劉蓓
劉蓓,1967年11月13日生於中國北京,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1985年畢業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京劇專業。
1991年,參演葛優、呂麗萍主演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飾演雙雙一角。
1993年,憑借《過把癮》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1997年主演電影《甲方乙方》,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2001年主演電視劇《紅色康乃馨》,奪得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
2011年主演電視劇《下海》,獲得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年度人物獎、2011年南方盛典最佳女主角獎;2013年,主演趙寶剛執導的電視劇《老有所依》;2014年首演話劇《陽台》,獲得北京喜劇藝術節「最受觀眾喜愛的開心角色」獎。
2016年憑借主演電影《一句頂一萬句》獲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3、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
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
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199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獎。
1997年執導中國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該片奠定了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
1998年執導的喜劇愛情片《不見不散》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2001年執導喜劇片《大腕》,該片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2003年執導的喜劇片《手機》在中國內地獲得年度票房冠軍。
2004年擔任劇情片《天下無賊》的導演、編劇,並憑借該片獲得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8年執導的愛情喜劇片《非誠勿擾》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
201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
2015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同年憑借劇情片《老炮兒》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6年執導的劇情片《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貝殼獎,而其個人則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同年,執導劇情片《芳華》。
2018年5月6日,榮獲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9. 爹,雞吃雞了,是哪部電影的台詞
這個好像是在21世紀裡面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