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電影什麼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項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辦的中國電影最高政府榮譽獎,採用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為獎杯造型,每年由國家電影局(原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製作完成的各類影片進行評選。
華表獎由政府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屬於鼓勵性質的電影獎項。體現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2005年起,華表獎改為兩年一屆,一般每年在北京舉辦。
金雞獎是專家獎,百花獎是觀眾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電影類文藝大獎,這三個獎是分別代表中國最高藝術水準、最高觀眾認可、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近年來,華表獎因其政府主導和獎項名目繁多的優勢深受明星歡迎,紅毯和頒獎典禮星光璀璨,堪稱每年的「電影人大聯歡」。
(1)金雞獎是哪個國家的電影獎項擴展閱讀:
獎項文化
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天安門前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該華表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米,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米,其直徑為98厘米,重20000多公斤。
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雲形的長片石,遠遠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一種庄嚴的感覺。
『貳』 中國電影什麼與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
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金雞獎是哪個國家的電影獎項擴展閱讀:
金雞獎評獎創始於中國農歷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 又因為安徽懷寧洪鋪鎮有「金雞碑」。「金雞碑」為戲神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中國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
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金雞碑」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
『叄』 金雞百花獎是中國最權威的電影獎項么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創辦於1981年,因該年為農歷雞年和現存最早的戲劇文物「金雞碑」而得名。它是中國大陸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之一,與金像獎、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與百花獎、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肆』 電影金雞獎名字的由來啊是什麼
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為獎勵優秀影片而頒發的電影獎。創始於1981年。由於這一年是農歷雞年,為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開創電影事業的新未來,故取名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
金雞獎設立的宗旨是為了表彰做出優秀成績的電影工作者,促進電影創作的繁榮,活躍電影評論工作,提高電影藝術和技術水平。
參加金雞獎評獎活動的影片,以上一生產年度攝制的影片為限,參加評獎的創作人員也以上一生產年度有作品的為限。
電影金雞獎的獎杯是一隻正在引吭啼鳴的金雞。
曾獲歷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故事片有:《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鄰居》、《人到中年》、《駱駝祥子》、《鄉音》、《紅衣少女》、《野山》。
金雞獎有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樂、最佳攝影等20項獎。必要時還增設特別獎和榮譽獎。
金雞獎由專家評選,於每年5月23日舉行。
『伍』 中國電影什麼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項
中國電影華表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其中的中國電影華表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的政府獎勵;中國電影金雞獎是專家獎;中國電影百花獎是觀眾獎。該三個獎項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百花獎代表的是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華表獎由政府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屬於鼓勵性質的電影獎項。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電影三大獎項由來:
1、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
2、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創辦的,主要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華表獎創辦於1992年,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電影三大獎
『陸』 中國電影四大獎的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柒』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獎項目有哪些
中國電影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兒童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戲曲片和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錄音、最佳剪輯、導演處女作獎等常設獎項,當年無適當影片或人選的項目可空缺。
上述各片種獎評選當屆優秀影片一部,各單項獎評選當屆優秀的創作人員一名,多人合作者可一並獲獎。
各單項獎僅以電影故事片為限(含中小成本故事片和兒童片)。
『捌』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基本簡介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這三個獎分別代表最高觀眾認可、最高藝術水準、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此外,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杭州是第一屆金雞獎舉辦地,當時還沒有金雞百花電影節),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代表專家意見的金雞獎和代表觀眾意見的百花獎合二為一,簡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金雞啼曉」象徵「百花齊放」,年年舉辦。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獎宗旨和評獎風格金雞獎的評獎宗旨是:
學術、爭鳴、民主。
六親不認,只認作品
八面來風,自己掌舵
不抱成見,從善如流
充分協商,顧全大局 金雞獎獎杯為銅質鍍金金雞,以金雞啼曉並鼓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獎杯為一尊引頸高唱的金雞。
中國影協將這一專業性評獎命名為「金雞獎」,名稱來源於葉挺將軍親屬收藏的周恩來總理四十年代(20世紀)題寫的一件墨寶,其中有「聞雞起舞」四個字,彷彿周總理冥冥之中關注著此獎項的創辦。為了表達對周總理的懷念和敬意,《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條例》第二條對這次評獎予以命名:「鑒於本評獎從農歷雞年開始舉辦,並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為繁榮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電影創作而奮發前進,特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獎獎杯為一尊引頸高唱的金雞。毋庸置疑,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隨之而來的思想解放,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誕生便是不可設想的!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電影金雞獎並沒有辜負時代和人民寄予的厚望。二十年來,她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發揚並始終保持了「學術、爭鳴、民主」的好風氣,獎掖優秀影片,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藝術家,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電影創作的繁榮,對活躍和發展電影理論和評論工作,提高中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水平,擴大中國電影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循著她的足印,人們不僅可以大致觀覽到新時期電影無論在思想還是藝術上迅速發展前進的軌跡和整個風貌,而且還可以從她所涉及的影片,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在我國各個領域引發的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實踐證明,中國電影金雞獎是改革開放的產兒,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的熱心宣傳者。
二十年來,中國電影金雞獎從誕生到學會走路進而開始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比較鮮明的特點。這就是由各方專家評委通過聆聽多方咨詢意見,經學術討論和爭鳴,最後發揚民主、投票評選出各獎得主,從而比較准確地反映了這一年電影創作的最高水平。應當說,在全國諸多類似評獎中,中國電影金雞獎開優良風氣之先,是可以引為自豪的。當然,中國電影金雞獎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她還存在著疏珍漏珠的遺憾甚至失誤。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電影金雞獎本身還需要不斷改革完善,為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進步和發展不懈地做出貢獻。 1980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全中國落實,思想解放的主旋律響徹了華夏大地。為了進一步推動電影創作已經呈現出來的初步繁榮,全面提高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水準,設立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的意見,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失時機地在電影界醞釀提出了。
1981年,該設想在老一輩電影家們的熱心倡導和直接參與下,正式付諸實施。她與《大眾電影》百花獎、電影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優秀影片獎鼎足而立,成為相互補充令人矚目的中國影壇三大獎之一。
1982年增設「最佳剪輯」、「最佳錄音」、「最佳道具」、「最佳服裝」、「最佳化妝」、「最佳特技」五項技術獎的評選。
1990年增設「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1992年起,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獎頒獎活動改辦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001年增設「最佳電視電影獎」。
2003年增設「最佳表演新人獎」,但從次年開始未再頒發過。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獎」,合拍片開始有資格進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設「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05年根據中宣部頒布的《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從第25屆開始,金雞獎改為隔年舉辦,即奇數年進行評選,偶數年頒發大眾電影百花獎。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金雞百花電影節還是每年舉辦。 同時從本年開始,將香港、台灣電影人納入金雞獎的評選范圍。 成龍成為首個獲金雞最佳男主角的香港演員。
2006年,第28屆百花獎也將首次向港台影片演員敞開大門。
2011年隨著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電影市場相對較小,從第28屆金雞獎開始,取消「最佳電視電影」獎項,增設「最佳中小成本電影」。
2012年3月,全國政協會議上,政協委員、作協副主席張抗抗和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再次提案,申請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飛天獎、金鷹獎幾大中國影視國家級大獎設立「最佳改編劇本獎」。中國影協副主席康健民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影家協會已經提交了增設「最佳改編劇本獎」、恢復「百花獎最佳編劇」等提案。
2013年8月28日,第29屆金雞獎提名名單的新聞發布會上,組委會宣布為了更好的推動文學創作,將最佳編劇獎拆分為「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獎。
『玖』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介紹
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於1981年創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由中國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是中國內地電影界最權威和最專業的電影獎。金雞獎的評選范圍具有區域性,2005年前提名影片和電影工作者必須為中國內地籍,2005年後將港澳籍電影工作者納入評選范圍,但憑借提名的影片製片方必須有中國內地參與。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