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電影攝像機跟普通單反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畫質不同,而且這樣灰濛蒙的片子調色不是更困難么
一般講 越灰 寬容度越大 後期可調整的空間越大
家用級的設備因為給不太專業的人員使用 所以啊 只能是用支出的艷麗色彩充數
㈡ 請問單反寬容度差別為何如此之大
寬容度的高低主要看CMOS。
目前主流單反相機的CMOS主要來自索尼和佳能這兩大公司。其中,尼康、賓得和索尼的CMOS來自索尼,佳能的CMOS則只供應佳能的單反以及微單。
一般來講索尼的CMOS寬容度高於佳能,目前比較主流的解釋是索尼的CMOS製造工藝更加先進,但是也牽涉到這兩家對CMOS的優化,具體的原因因為科技掌握在人家手裡國人並不清楚。
總體來講,佳能的單反寬容度偏低,只有少數幾個型號(80D,5D MARK 4,1DX MARK2)的寬容度達到了13檔以上,多數佳能單反的寬容度在11-12檔之間;多數尼康單反的寬容度在14檔左右,部分尼康單反(如D810)的寬容度達到了驚人的15檔;索尼微單的寬容度也在14檔左右。
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㈢ 麻煩高手解答一下,是不是只有用電影攝像機拍出來的才能叫電影,單反算不算
電影是用專業的膠片攝影機拍出來的。但隨著數碼攝像機的不斷更新發展,現在有的導演也用專業的數碼攝像機來拍電影,最後通過轉換得到電影拷貝。兩者的比較是:直接用膠片和膠片攝影機拍出來的電影寬容度大,圖像放大後比用數碼攝像機拍的更細膩清晰,但價值偏高;用數碼攝像機拍較經濟實惠。
如果是想拍電影院里放映的電影,那還是省省吧,一是盜版侵權,效果很差。如果想做專業的,就直接買膠片轉數碼的轉換機吧。
㈣ 拍視頻,發覺還是攝影機比單反清晰
還是一分錢一分貨,不過總體上來說單反的性價比是高於攝像機的!
㈤ 單反攝像功能,跟痛價格的攝像機比起來,畫質,寬容度上有多大區別
單反跟同價格攝像機來比,「感覺」上強太多了。我說的感覺,是指電影感覺。說單反的風格,不能籠統地說「淺景深、銳度」。要說淺景深。任何一款攝像要都能玩出來,拉長鏡頭不就出來了(當然我承認傳統的一體機效果不明顯),說到銳度,也不其然,普通高清家用攝像機的清晰度就達到單反的清晰度了。但單反「清晰」是由於淺景深的前後模糊而造成了主體的相對清晰,在有前後景比較的情況下,當然會覺得「高清」了。
也有專業人士說單反不夠灰,他們眼裡真正攝像機應該很灰,這樣能保留更多細節,後期再去調色,什麼422之類的。一聽到這種言論,立馬吐口水。攝像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人看著舒服,而不是去耍什麼嘴皮子理論功夫。
說過頭了,回正題吧,5000的單反畫質絕對超3萬以下的攝像機(即使配18-55),若論出片的感覺,我沒見過5萬的攝像機能比得上。至於寬容度,的確會差點,因為它不夠灰,不能給使用者太多的調整餘地。但恕我直言,普遍的行業從業者,我從沒見過有誰把攝像機素材調得像單反這么討好。個人覺得,出片才是王道。講究參數者,是因為道聽途說了一點,用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罷了,自己偷偷也用單反。
㈥ 請資深攝影師分析比較膠片機和數碼相機的寬容度
數碼的寬容度還是遠遠達不到膠片的水平。記不記的拍攝膠片的時候有個詞叫做倒易定律,個人覺得膠片的寬容度高也是和倒易定律有關系的。
實際上膠片比數碼尤其高的地方在於高光位置。前幾天我拍了一張相片,用的柯達EB3的膠片,由於相機不久前摔過,測光不準確,沖洗出後嚴重過曝,通過後期居然可以調整回來。這就是得益於膠片的超高寬容度和高光區層次細致。我後來又對原來拍攝的一張同樣過曝的數碼相片進行調整,其實這張相片的過曝程度遠不及那張膠片,但是高光部分完全無法修復。用吸管觀看高光位置數據。RGB全部為255。
而用吸管觀看膠片的高光部分,全部有層次,雖然肉眼無法看出,但是看數據可以明顯看出。
====================
補充答案
瓶頸應該是感光元件吧,其實我們的眼睛不就比膠片強很多,膠片又比數碼強很多,鏡頭解析度對寬容度的影響還真沒有研究過,應該不會很大吧。
㈦ 單反數碼相機的曝光寬容度是多少
曝光寬容度是指在不損失強光細部的最大曝光量與獲得良好陰影細部時的最小曝光量之比.該值表明了相機曝光量的允許變動范圍,
曝光寬容度常以曝光量對數表示。實用上也以光圈表示,一擋光圈相當於0.3曝光量對數。
參照目前單反機使用的鏡頭光圈檔級,照此計算:單反數碼相機的曝光寬容度一般1:4左右.
以上回答,至少有理論根據,分析而得.
㈧ 單反、攝像機和電影機三者記錄數據的差距有哪些
你是說444,422,411,420這些么,這個就是色度采樣,表現顏色解析度,加上灰度位數比如10bit,8bit,就反應了畫面質量
㈨ 電影攝像機寬容度為什麼比單反或者DV要高
攝像機,電影機都是cmos,ccd這些,面積很大的感測器。演算法也相對復雜。能夠針對,亮部,暗部,中灰度分別進行分析,運算,壓縮成視頻。單反的寬容度其實還可以,但是壓縮過的,位寬,亮部與暗部信息都有所損失。
電影機拍攝出來的,都是未經壓縮的數據,俗稱:raw,可以經過後期大范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