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方快車謀殺案小說還是電影好看
我覺得小說要比電影好看得多,如果能讀原文就更過癮了。
❷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哪一年的版本最好
有1974年,2001年和2010年三個版本的。
其中2001年的由於一些背景等等改動的較大,和原著有些出入,所以票房也不怎麼樣,所以我建議這個版本就不要看了。
另外兩部的話,1974年版本的應該是比較經典的,而且大牌雲集,好評度也挺高的,到了2010版,則是在忠於原著的情況下有了創新,也是挺不錯的。所以我想這兩部你都可以看看,就當做一種對比,鑒賞一下吧。
❸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影片講述大偵探在東方快車上巧破一樁謀殺奇案的故事。波洛乘上東方快車,夜間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雷切爾被人謀殺,死者被戳了12刀。波洛根據他所觀察到的各種可疑跡象以及同車人士的訊問,並結合美國實行的12人陪審團制度等情況進行邏輯推理,成功地揭開了一起「集體復仇」奇案。
具體可以看這里:http://base.verycd.com/entries/0000003937/
❹ 除了東方快車謀殺案還有哪些電影的名字中含有東方快車
東方快車 Orient Express (2004)
導演:塞爾玖·尼古萊耶斯庫
主演:塞爾玖·尼古萊耶斯庫 格奧爾基·迪尼克
東方快車 Dong fang kuai che (1996)
導演:鍾少雄
主演:陳妙瑛 彭丹 於榮光
劇情
亞豪是一家運輸公司的老闆及司機,在運送途中經常遇到一些路霸搶劫的危險。在一次朋友大衛到卡拉OK飲酒後,大衛被舞小姐及賊人打劫,亞豪及大衛與賊人在打鬥中誤殺了賊人及舞小姐,事後兩人逃走,後來向警方報案及自首,在逃亡中兩人的錢又被賊人偷去,因而到處搶劫。到最後他們兩人因此由受害人變成罪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東方快車戀曲Romance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85)電視電影
導演: Lawrence Gordon Clark
主演: 切瑞·拉德 斯圖爾特·威爾遜 Renée Asherson
就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求好看的偵探電影 類似 東方快車謀殺案
偵探片網路一搜一大把……電影有很多啊,但是電視劇也很值得一看,查案的也是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的,喜歡福爾摩斯就一定要看看《神探夏洛克》,很不錯,要是尊重原著,舊版的《福爾摩斯偵探集》也超級不錯的……
❻ 相對於原著《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有什麼缺點
1.缺乏事件的邏輯基點。
這個事件的核心是,來自天南地北看似各不相關的13個人,為了殺死5年前阿姆斯特朗慘案逃脫了法律制裁的兇手雷切特而一起乘上了東方快車,這13個人精心安排好了每個人的「偽證」,從而編造出了一個不存在的「兇手」,【這個兇手在A站上車,晚上殺了雷切特,在後半夜列車到站B站後,兇手下車離開了這列火車】。那麼當第二天早晨發現屍體的時候,13個人就會向警方用串供的方式證明這樣一個事件的存在——讓警方相信「真正的兇手」已經不在火車上了。
影片中,波洛作為一個神探,卻連續兩次認錯了兇手,這簡直是我最不可以忍受的事情。因為,原著中,直到最後真相大白之前,波洛先生都沒有做出定論!這意味著他從未被那些看似輕而易舉得來的線索所迷惑。
舉個兩個很簡單的例子——
其一。原著中有特意強調每個人的包廂位置,也有將整個時間線進行整理說明——當然是通過波洛先生的視角。也就是說,讀者和波洛先生擁有同樣的信息去做出推斷。必須要說明的是,包廂位置,和時間線,是的,時間線,這一點非常重要。小說中,甚至1974版的影片中,都對這一點做了詳細的說明,包廂位置的不同將影響每個人對事件描述的真實性以及每個人的證詞是否有虛假——波洛先生聽到的聲音是幾點,波洛先生看到的那個穿猩紅色睡衣的人是誰,波洛先生聽到的那句法語到底是誰說的?(是的,那句「我沒事的」法語不可能是雷切特先生說的,因為他不會法語,這和那個故意被弄壞的表,放在現場的手帕和煙斗一樣,都是故意誤導波洛的線索,而在影片中,這些線索要麼一筆帶過要麼隻字未提。)
其二。原著中專門有一章叫做「十個問題」
1.有字母H的手帕。是誰的?
2.煙斗是阿巴斯諾特上校丟的,還是其他人的?
3.穿猩紅色睡衣的是誰?
4.假扮成列車員的那個男人或女人是誰?
5.為什麼手錶指針指向一點一刻?
6.謀殺發生在那個時間嗎?
7.是更早?
8.還是晚一些?
9.我們能確定,殺死雷切特的不止一人嗎?
10.他身上的多出刀傷還有別的解釋嗎?
這是這個事件中段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波洛先生理清楚事情發生以後的推論開始。而在影片中,這十個問題居然在波洛先生認為瑪麗是兇手的時候說了出來——你他媽問題都沒回答,你怎麼好意思確定別人是兇手的?誰給你的勇氣?!就因為你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嗎
整部電影,刪減了大段大段的推理情節,刪掉了大段對現場線索的分析和猜測,沒有提到任何有連續性的推論-驗證-推翻;一段簡單的線索分析+打鬥就能過掉一段精彩的劇情,甚至連單獨詢問,都沒有顯現出波洛最機智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比如推斷女傭人是不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廚娘時——「我給她設了一個套——她上當了。我說,我知道她是個好廚娘。她回答說:『是的。所有的女主人都這樣說。『 然而,加入你被僱傭做女傭人,你的主人將很少有機會知道,你是否是個誠摯的廚娘。」
那麼這部影片最後留下的是什麼?是波洛的掙扎,波洛的獨角戲,波洛對人性的探討,波洛的大徹大悟,波洛的心靈升華。
3.最精彩的地方變成了最惡心的地方。
我們先不說人物刻畫的硬傷,伯爵和伯爵夫人是有心理疾病還是有暴躁症?一個瘋狂嗑葯,一個一言不合就像狂犬一樣只會打人。
哈巴特太太是一個風騷迷人的老女郎?開場就把我驚著了,意思是還得出來點香艷的場景才有人看?
波洛跟個痴情老男孩兒一樣,拿著心上人的照片念念不忘等等.......
我們現在都不說這些人物硬傷了。
只說最後一段。
在這部小說中,精彩的推理,嚴謹的邏輯,意想不到的事件真相,其實都不如最後這一段升華的到位,我認為也正是最後波洛給出的那「兩個選擇」,才使得這個作品成為了永遠沒法超越的經典,而這個人物,也在第一次讀阿加莎作品的我的眼中,鮮活立體了起來。
應該說,事件的真相是對人性的一種拷問,更是對法律和公正的一種全新的審視。
這13個人有罪嗎?法律上講,當然有。雷切特有罪嗎?當然有。那他為什麼還活著?
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審判了他的死刑,宣揚的卻是這個世界的正義。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可以逃避內心的問責。
但波洛巧妙的做到了雲淡風輕。
波洛的魅力就在於他浮誇做作的舉止、客套啰嗦的談吐。那種滑稽自戀的外表和智慧溫情的內心之間的巨大對比,把這些都拋棄掉,那還是波洛嗎?當最後波洛威風凜凜、長大衣雪中飄舞、聲嘶力竭地質問兇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完全崩潰的,這根本就是一個假的波洛!原著的結尾是波洛輕描淡寫地提出了兩種結論,然後請同伴選一種。同伴會意地選了錯誤的一種結論,不動聲色地放過了所有人。這種含蓄而溫情的英式作風,真的比改編版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❼ 解讀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影片講述大偵探在東方快車上巧破一樁謀殺奇案的故事。波洛乘上東方快車,夜間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雷切爾被人謀殺,死者被戳了12刀。波洛根據他所觀察到的各種可疑跡象以及同車人士的訊問,並結合美國實行的12人陪審團制度等情況進行邏輯推理,成功地揭開了一起「集體復仇」奇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可以說是第一部以巨星雲集的方式拍攝的克里斯蒂作品,它在藝術上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因此為後來的偵探片所模仿。與克里斯蒂的許多其他小說一樣,《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建立在一個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那就是三十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綁架案。著名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是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人。1932年3月1日晚....並索贖金五萬美元。盡管付出了贖金,11天後小查爾斯·林德伯格的屍體還是在離家不遠的灌木叢中被發現。保姆貝蒂·格羅與其男友受到調查,但後來被證明是清白的。女傭薇奧萊特·夏普因證詞含糊也被懷疑,她選擇了自殺而不是說出實情,實情是:她與幾個男人有染而且案發當晚在一家底下酒吧鬼混。兩年後,警方終於發現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紐約木匠豪普曼。豪普曼是一名非法移民,犯有前科,並且還有若干不利證據指向他,尤其是在他家車庫發現了部分被記下號碼的贖金。在法庭上,證據被一一出示,七個筆跡專家認為豪普曼的筆跡與勒索贖金紙條上的筆跡相符;綁匪用來爬上嬰兒室窗口的梯子上的木料有的來自豪普曼家附近一棵松樹,有的來自他家的地板;另外還有人看到他在綁架案發生的當天出現在林德伯格家附近;據交付贖金的中間人指認,豪普曼就是收贖金的那個有德國口音的人;當然,最有力的證據是那些贖金本身,事實上,豪普曼就是因為使用這些錢才被發現的,而且盡管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在大蕭條時期卻過著與其收入不符的優越生活。豪普曼否認對他的指控,辯稱這些錢是一個皮貨商留在他家的,那人已經死在德國;他的妻子證明案發當晚他在家裡沒有外出;他的辯護律師則指責警方偽造證據。有些人認為孩子是在從窗口掉下來意外身亡的,但法官告訴陪審團,即使如此也不能改變惡性謀殺的性質。經過11小時的討論,陪審團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罪名成立。豪普曼始終拒絕認罪,上訴被駁回後,1936年4月他被送上了電椅。豪普曼被處死後,有關此事的議論依然未平息。有些人認為他是無辜的,因為他拒絕了坦白以換取終身監禁的提議;有些人認為那個皮貨商才是真凶;還有人甚至認為是林德伯格自己或者他妻子的姐姐殺死了孩子;而豪普曼的妻子安娜則至死都在呼籲還她丈夫清白。顯然,這件轟動一時的綁架案給了克里斯蒂創作的靈感,《東方快車謀殺案》與其相似之處一目瞭然:小說開始就是美國著名飛行員阿姆斯特朗的小女兒戴西被綁架並撕票,幾個月後,綁匪被抓獲,但其中的頭目凱賽梯卻憑借著金錢的力量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戴西懷孕的母親悲傷過度而死,父親因而自殺,家裡的一個女傭也因無辜受到懷疑而自殺。幾年後,在伊斯坦布爾開往加萊的東方快車上,一個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為旅客一員的波洛開始了調查,他首先查明的就是這個雷切特原來正是當年逃脫法網的凱賽梯,後來他又查明同車的旅客幾乎個個與阿姆斯特朗一家有瓜葛,那麼兇手到底是他們中的哪一個呢?或者另有其人?……
❽ 除了尼羅河上的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還有什麼好看的偵探電影嗎
這類電影我看的比較多,下面分幾類詳細說,按年份排序,特別推薦的是很精彩個人很喜歡的,你參考哦~~~
一、宗教類:有宗教含義,採用宗教形式
1 七宗罪 1995 宗教式犯罪 布拉德皮特主演 導演:大衛芬奇 特別推薦
2 第九道門 1999 宗教懸疑
3 人骨拼圖 1999 犯罪 有一點宗教內涵
4 異教徒 2005 宗教懸疑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 特別推薦
5萬能鑰匙 2005 宗教懸疑 靈魂交換,比較精彩
6 寂靜嶺 2006 驚悚 源於游戲,有宗教內涵,有點血腥恐怖
7 失真的畫 2007 藝術式犯罪 一點宗教內涵
二、心理類:隨劇情不斷猜想,最後才知道答案
1 心理游戲 1997 心理懸疑 導演:大衛芬奇 情節很精彩,懸疑電影的經典,特別推薦
2 記憶碎片 2000 懸疑 短期失憶症,值得看很多遍,特別推薦
3 穆赫蘭道 2001 懸疑 一個噩夢,尋找記憶 導演:大衛林奇
4 狙擊電話亭 2003 心理 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有點心理的震撼
5 蝴蝶效應1 2004 心理懸疑 四種結局,比較精彩
蝴蝶效應2 2006 穿越時空改變歷史的連鎖反應
蝴蝶效應3 2009生活的各種可能
三、人群類:一群人在一起的心理斗爭
1 致命ID 2003 犯罪 人格分裂,一群人相繼死去,很精彩,特別推薦
2 八面埋伏 2005 心理 一群人相繼死去,情節緊湊
3 九人禁閉室 2005 心理 一群人,爭做最後的贏家
4 哭泣殺狼 2005 心理懸疑 類似我們玩的殺人游戲
5 玩命記憶 2006 懸疑 一群人全部失去記憶
四、犯罪類:刑偵破案,找出兇手,探究犯罪心理
1 沉默的羔羊 1991 犯罪心理 奧斯卡電影,包括姐妹篇紅龍和漢尼拔,特別推薦
2 非常嫌疑犯 1995 犯罪心理
3 一級恐懼 1996 犯罪
4 王牌對王牌 1998 懸疑 真實案件改編,談判專家為自己脫罪,精彩,特別推薦
5 八毫米1999 偵查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八毫米影帶引起,有懸疑色彩
6 神秘河2003 懸疑 三個朋友的故事
7 局內人 2006 犯罪 完美的銀行搶劫,情節很精彩
8 十二宮 2007 犯罪 真實犯罪改編 導演:大衛芬奇
五、人格分裂類:人格分裂引起的犯罪及懸疑事件
1精神病患者 1960 驚悚 導演:希區柯克
2搏擊俱樂部 1999 布拉德皮特主演 人格分裂 導演:大衛芬奇 經典懸疑片
3機械師 2004 類似搏擊俱樂部 人格分裂
4捉迷藏 2005 懸疑驚悚 人格分裂
六、其它:靈異,意外的結局
1 第六感 1999 鬼眼 結局意外
2小島驚魂 2001 驚悚 妮可基德曼主演 結局意外
3靈異拼圖 懸疑 尋找兒子,發現一個陰謀,過程還比較精彩
因為懸疑電影的特性,這里不好把具體情節透露太多,你根據喜好挑選吧,有好電影大家交流哦~~
❾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主要講了什麼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由福斯影業製作,肯尼思·布拉納執導,肯尼思·布拉納、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米歇爾·菲佛、朱迪·丹奇等人主演的驚悚劇情片。
會不會很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