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分別是由那個國家拍攝的
《哈利波特1-8》都是在英國拍攝。
英國是《哈利波特》的誕生地,無論是書中的故事和魔法世界,還是系列電影的取景,都發生在這里。
具體取景地:
1.艾維克城堡:
霍格沃茨城堡、魁地奇課霍格沃茨城堡的外形。
2.女貞路4號:
故事最開始的地方,德思禮一家的居住之地。哈利在這棟房子里睡在樓梯間,也是在這棟房子里收到了第一封來自霍格沃茨的信件。
3.倫敦動物園的爬蟲類動物館:
德思禮一家在達力11歲生日時,把哈利也帶上一起去了動物園。哈利在那裡,第一次發現自己擁有能和蛇對話的能力。
4.勒頓豪集市:
對角巷的取景地之一,現實中,勒頓豪集市是倫敦最古老的集市之一,早在14世紀就在賣肉類和魚類食品
(1)電影小飛象是哪個國家拍的擴展閱讀
其中在《哈利波特》學校中,霍格沃茨大禮堂的取景地是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的食堂,霍格沃茨圖書館取景地是牛津大學波德萊恩圖書館,霍格沃茨走廊取景地是格洛斯特教堂的迴音廊,霍格莫德車站取景地哥斯蘭德火車站。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由美納兄弟電影公司將JK羅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改拍成的八部電影,講述的是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部講述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戰中被迫逃亡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Ⅱ 求迪士尼動畫片<小飛象>的內容簡介
迪士尼電影:《小飛象》
英文原名:Dumbo
中文譯名:
小飛象(大陸)
小飛象(台灣)
小飛象(香港)
首映日期:1941年10月23日
發行品牌:Walt Disney Pictures
影片長度:64分鍾
導演:Ben Sharpsteen
主演: 比利·布萊徹 Herman Bing Edward Brophy
類型: 動畫 / 家庭 / 劇情 / 歌舞
歌曲列表
Look Out for Mr. Stork
Casey Junior
Song of the Roustabouts
Baby Mine
Clown Song
Pink Elephants on Parade
When I See an Elephant Fly
奧斯卡獲獎
奧斯卡最佳音樂片配樂獎奧斯卡最佳歌曲提名:Baby Mine
影片介紹
丹波是馬戲團的一頭小象,因為長著一雙藍眼睛和一對超大號的耳朵而成為大家嘲笑的對象。要在馬戲團里立住腳,必須會一手絕活才行,可是丹波什麼也不會,為此它很苦惱,這時,老鼠蒂莫西給了它安慰和幫助。一次,丹波失足掉進了盛著香檳酒的水桶,灌得酩酊大醉。這次意外事故卻使丹波發現發現它可以靠撲扇它的大耳朵飛到空中。於是,丹波一夜之間成了觀眾最喜愛的小飛象,從此,母親再也不必為兒子的未來犯愁了。
幕後花絮
本片是是迪斯尼的第4部經典動畫,改編自小說,因為罷工潮的影響而使得拍攝過程非常不順利,電影的結構及劇情的流暢性都有待加強,盡管如此片中小飛象不再自卑、找出自己優點的寓意,依舊使本片充滿意義,小象酒醉後的夢幻場景已成經典,整部影片充滿了奇妙和溫馨。繼《幻想曲》奪得1940年的票房冠軍後,本片又在1941年的票房排行榜上勇奪亞軍,成績僅次於第一名的《約克軍曹》。
[編輯本段]同名漫畫
作者: (美)狄斯尼
譯者: 任溶溶
出版年: 1981
Ⅲ 電影:大什麼和小飛象
林子祥和洪金寶演的《貓頭鷹和小飛象》
Ⅳ 小飛象的影片簡介
本片故事接續《小飛象》原來電影的最後,並新增加許多角色。本片曝光的介紹影片是收錄在2001年10月23日在美國所發行的一區《小飛象》60周年紀念版DVD當中。本片據說將是以計算機動畫來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全新小飛象風貌。
Ⅳ 這是哪個電影,哪個國家的
按照畫面上的圖案來看,那個電影應該是屬於日本的電影。
Ⅵ 美國有哪些是真人版動畫電影
美國電影《小飛象》是真人版動畫電影,真人版《小飛象》是根據迪士尼1941年動畫片翻拍的。
《小飛象》是由蒂姆·波頓執導,伊娃·格林、科林·法瑞爾、邁克爾·基頓、艾倫·阿金、丹尼·德·維托聯合主演電影,於2019年3月29日在美國、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劇情介紹:一位前馬戲團明星,剛從戰爭前線歸來,霍特·法瑞爾在一家艱難經營的馬戲團謀得一份工作,負責照顧剛出生的小象,帶著兩個善良的孩子,女兒米莉·法瑞爾和兒子喬·法瑞爾,兩個孩子和另外一個女孩瑪茜特與小飛象成為朋友, 幫助小飛象找到媽媽。
當人們發現小象會飛後,馬戲團重復生機,更吸引到一個充滿心機的生意人文德維爾的注意,他把小飛象僱傭到他的大型游樂場Dreamland,與雜技演員柯萊特·馬錢特做搭檔,人氣達到新高度,然而霍特·法瑞爾發現,游樂場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滿種種見不得人的秘密。
(6)電影小飛象是哪個國家拍的擴展閱讀
《小飛象》角色介紹:
1,霍特·法瑞爾
一位前馬戲團明星,戰後歸來卻發現這里早已天翻地覆,在一家艱難經營的馬戲團謀得一份工作,負責照顧剛出生的小象,是米莉·法瑞爾和喬·法瑞爾的父親。
2,柯萊特·馬錢特
馬戲團一名鞦韆雜技演員,與小飛象是表演搭檔。
3,文德維爾
剝削虐待大象的企業家,他把小飛象僱傭到他的大型游樂場Dreamland,與雜技演員柯萊特·馬錢特做搭檔。
Ⅶ 第一部電影是哪個國家拍的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Ⅷ 這部電影是哪個國家拍的名字叫《回歸》
You'll Be Back是不是英文名字?也是西班牙拍的,在02年上映
Ⅸ 動畫電影《小飛象》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我個人看來,故事講述了在一家不景氣的馬戲團工作的霍特·法瑞爾,負責照顧一隻剛出生的小象,他的兩個孩子女兒米莉·法瑞爾和兒子喬·法瑞爾和另外一個女孩瑪茜特與小飛象成為了朋友,並幫助小飛象找到媽媽。然而當人們發現小象會飛後,一個生意人文德維爾把小飛象僱傭到他的大型游樂場Dreamland,然而游樂場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滿種種見不得人的秘密。
除了煽情的部分,小飛象從因為自己生來與眾不同而遭人嘲笑,到後來發現自我,勇敢飛翔的蛻變,它的勇敢和經歷一定會激勵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與眾不同,然而大多數人會順應潮流變得「大同小異」,而那些特立獨行的人被嘲笑、甚至被孤立和欺負,勇敢做自己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在多元化、開放的信息時代,希望我們大家能多一些包容和欣賞、少一些自私和嫉妒,不做檸檬精。也祝各位有夢想和個性的朋友,能像小飛象一樣勇敢做自己,讓別人去酸吧!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