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描寫保爾的片段並從片段中概括他的形象
保爾.柯察金早已成為世界人民熱愛的藝術形象和生活中的榜樣,保爾的精神激勵了無數的青年人,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後,保爾的生動形象便在我的腦海里打下了永遠的烙印。
保爾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也是與病魔作斗爭的一生。保爾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非常艱辛的,12歲就被迫輟學去做工,生活在最底層。少年時救地下黨被折磨毒打卻不向敵人透露任何消息。參加紅軍後,戰斗中大腿受傷,頭部炸傷,右眼失明。修築鐵路時帶領同伴奮戰在工地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滿身傷殘的保爾患了關節炎,嚴重的傷寒病幾乎令他喪命。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後,保爾繼續沒命地工作。糟糕的身體讓他進了療養院,而後他又提前離開之後又再次因車禍住進醫院。
收到撫恤金的同時,他還收到了殘疾證明書,而此時保爾僅僅24歲.帶著從未有過的絕望保爾坐在黑海港口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失去了最可貴的戰鬥力,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他用搶對准了自己,然而保爾之所以成為英維,就在於堅強的保爾戰勝了懦弱的保爾,他決心活下去,他要讓生命綻放出全部的輝煌。懷著從事文學創作這個新的理想,他閱讀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念完了函授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兩腿完全癱瘓了.他只有右手還聽使喚。接著,左眼也失明了。
但他很鎮靜,他相信自己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殘疾。眼睛看不見,就藉助無線廣播學習,寫字時用硬紙板框中間卡出的縫限制鉛筆進行寫作.他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完成的,作品問世後大受歡迎,保爾的心沸騰了,他又拿起了新的武器,走向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保爾是個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愛情故事。但他對待愛情是充滿理性的,甚至在革命最需要自己的時候毅然放棄了愛情。
保爾的奮斗歷程是何等艱辛,他的美一步都激起我內心深處一種深深敬意。他的九死一生的歷程向我們昭示著一個真理—人活著,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保爾將生活和生命的意義都演繹到了極至,他是一個純粹的、完完全全的人,他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我們的時代需要保爾,更需要新時代的中國保爾。保爾雖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留給我們的是青年人身上所應具有的積極進取、頑強勇敢、熱愛生活、永不退縮的高貴品質。
保爾還告訴我們.生活永遠偏愛勤奮、堅強的人。當生活需要你承受痛苦的時候,除了堅強,毫無選擇。
比起保爾,我們幸運得多,沒有飢餓,沒有戰爭.沐浴生活的陽光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長,因此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情,做出樣子來,在新時代展示出我們當代青年應有的精神風貌,用青春的激情、為祖國的明天貢獻出我們全部的聰明和才智。
② 保爾 柯察金的原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原型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保爾·柯察金:是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據自己的生活所描畫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他勇敢、堅強,擁有頑強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並有「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怕困難」的品質,教育了無數中國革命青年。1957年同名電影《保爾·柯察金》根據小說改編播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前蘇聯作家,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1904年9月22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戰斗中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年僅32歲便去世。他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30年代蘇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同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樣,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於吃喝、呼吸、等死,於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 筆,不,說筆也不準確,因為後來他連筆也拿不動了,而是靠口述,請親友筆錄,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小說的結尾說,保爾在近乎絕望的期待中,終於迎來了州委的電報:「小說備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現實生活中的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卻沒有那麼幸運,而是經歷了更多的磨難。小說寄給出版社之後,開頭吃了個閉門羹——退稿。後來經過朋友們的努力,才被一家雜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家鄉烈士墓前的一段獨白,成為了千百萬青年的座右銘: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來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懊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③ 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42版本和1957和1975哪個版本接近原著或者好看
電影與小說相比,電影只是個腰斬版,革命勝利後的都沒拍。拍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值衛國戰爭,影片有鮮明的保衛國家抵抗外辱的色彩,因此在影片中革命的敵人只限於德奧聯軍和蓋特曼偽政權,其餘的,白軍、民族主義者等全忽略了(有一部分原來的反革命流亡者,當時已經成了反法西斯的同盟者,這時候就不好再說他們壞了),而電影中的紅軍騎兵按照1918-1919相應的時間點,仍然是科托夫的軍隊,不是另對方聞風喪膽的第一騎兵軍。舍佩托夫卡的共青團組織也比小說中提前建立了一年,團員們被德軍殺害,而不是原著的波蘭人。
至於人物設定,對阿爾焦姆和謝廖沙的塑造與原著接近,朱赫來比較親和,但領導者氣場不是太夠。保爾的扮演者面容清癯,目光明亮且單純,形象上很適合演青少年時期的保爾,如果演中後期的保爾就很有挑戰。電影與原著設定最大的不同,就是保爾和冬妮婭在影片結束時幸福結合了。冬妮婭在電影中直接讀《牛虻》(《鋼鐵》第一部,《牛虻》是保爾在戰爭時期才從營政委手中借到的。在他給偵察隊員讀《牛虻》片段時,還被上級誤以為是偵察隊的指導員。),還借給保爾看,而不是原著中提到的《薩什卡 日古廖夫》,不過也差不多,都是描寫民粹派傾向的革命獻身者,能算姊妹篇,兩個人的感情也自此開始。影片中表現冬妮婭和保爾在思想傾向上的契合做得還可以,但沒有表現原著中沖突的一面(見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1942年版電影版《鋼鐵》對冬妮婭進行了「左轉」化改動,並非出自電影編劇的某種情懷,而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的生前意願,這裡面還有「事」。我詳細說說來龍去脈。
在《鋼鐵》出話劇版時,奧氏認為保爾和冬妮婭分手的情節設定過於突兀,原因是小說中的一些暗示在舞台上表達效果差,於是加了一段,在不愉快的團員聚會後,冬妮婭聲明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中與保爾沖突的一面:「我絕不會去附和眾聲」,還為挽回愛情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向保爾提出一個折中方案——一起離開基輔,去父親所在的小城市生活,那裡離政治中心有一定距離,兩人的思想沖突受外界影響減少,還有可能慢慢解決。保爾拒絕,而且回答還是很傷人的,「已經成了生活的主人,卻要退下去再受操控。」最終兩人不得不選擇分手,這段情節極有可能時奧氏取自親身經歷。我國人藝版《鋼鐵》話劇的母本(高莽譯)就保留這段情節。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5年底,意外收到因理想沖突分手,已經聯系中斷十一年的女友別蓮富斯寄來的和解信,別蓮富斯贊揚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就,並承認雖然自己沒完全接收奧氏的思想,但仍受到他的極大影響。奧斯特洛夫斯基當即回了信,認為他們是能夠更深程度互相理解的。這個經歷對奧斯特洛夫斯基1936年曾與敖德薩電影廠的編劇合作改編的《鋼鐵》電影劇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劇本的情節除了「托派」用間接方法帶過外,大致依據原著,但女主角變動極大,可謂是化三為一的「魔改」,她與保爾早年相識,在內戰中因同情和支持蘇維埃方面,甚至被波蘭人迫害和逮捕,後來參加工作,與保爾聚少離多,這間雙方因一些理念磨得也很厲害,保爾車禍傷殘後兩人結婚,之後保爾病重、出書,她都陪在保爾身邊。這個劇本最終未獲通過(換成我,我也不支持),現在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里,還保存有幾個預拍時的片段。後來影視、舞台作品大多有冬妮婭讀《牛虻》的情節,而最早的來源就是這個電影本子。
與《鋼鐵》的早期改編作品對冬妮婭還算較友善的描寫不同,1956年電影《保爾•柯察金》中冬妮婭的形象庸俗生硬、令人生厭,反映了當時官方對冬妮婭的定位,影片中冬妮婭和保爾甚至都沒談戀愛就吹了。後來在築路時相見時,冬妮婭對保爾冷嘲熱諷,吵急了最後還大力摔門,完全成為反面角色。有意思的是,1956年12月,奧斯特洛夫斯基文學研究機構在共青團員報上刊登了早期發行版中刪除的關於冬妮婭的約5000欄位落,展示了女主人公相當復雜的思想傾向,與電影形成強烈對比。《保爾•柯察金》偏重於小說第二部,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6年的電影劇本也有一定淵源,築路和戰勝輕生念頭拿兩段拍得很出色,但刪除了農村工作和黨內斗爭的戲份。
至於孰優孰劣,以我個人評價,目前我所知《鋼鐵》改編的作品,其內容和思想都遠遠趕不上原著。
④ 保爾·柯察金是哪部名著的人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爾·柯察金(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 英文:Pavel Korchagin)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十分貧苦。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直到哥哥工作之後,才有所改善。後到省肅反委員會工作。妻子是達雅·柯察金娜,第三個戀人。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據自己的生活所描畫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他勇敢、堅強,擁有頑強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並有「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怕困難」的品質,教育了無數中國革命青年。1957年同名電影《保爾·柯察金》根據小說改編播出。
⑤ 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保爾柯察金是誰扮演的 很想知道
安德烈-薩米寧
⑥ 這是哪個電影
這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18歲的鄭微(楊子姍飾)滿懷期冀地步入大學校園,開始她的追愛之旅。原來,鄭微從小便與鄰家的林靜(韓庚飾)大哥哥青梅竹馬,此次終於如願考上林靜所在學校的鄰校,可以開誠布公地與之交往了。誰想迎接她的不是心上人的懷抱,而是命運的捉弄--林靜出國留學,杳無音信。鄭微倍受打擊,患難時刻卻與室友阮莞(江疏影飾)、朱小北(劉雅瑟飾)、黎維娟(張瑤飾)及師哥老張(包貝爾飾)結下深厚友誼,在他們陪伴下慢慢走出心結。
嶄新的大學生活正式開啟,在這個男多女少的理工院校,鄭微和阮莞兩大美女很受矚目。富家公子許開陽(鄭愷飾)便是鄭微眾多追求者中很有實力的一位,而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護著對於愛情的忠貞。一次偶然的誤會使鄭微與老張室友陳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懷舊版劇照(20張)
孝正(趙又廷飾)結為死敵,在一次次地反擊中,鄭微驚訝地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表面冷酷、內心善良的高材生,於是瘋狂地反擊演變為死纏爛打地追求,而陳孝正也終於在強攻之下繳械投降,歡喜冤家終成甜蜜戀人。
大學四年時光匆匆流逝,畢業在即的鄭微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卻再一次遭遇晴天霹靂:陳孝正迫於家庭壓力選擇出國留學,卻遲遲不敢告訴鄭微。感覺再次被欺騙的鄭微痛苦地離開陳孝正,卻遇到摟著新歡的許開陽,兩下對比更覺世界的荒涼,但大家終於四散。
多年以後的新世紀,鄭微已蛻變為職場上的白領麗人,竟再次品嘗命運的無常:帶著悔意和愛意的林靜和陳孝正同時回到她的生活里!鄭微,這個昔日的玉面小飛龍,將怎樣面對生活和青春賜予她的迷霧和抉擇…
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電影嗎
有。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1942年蘇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由馬克·頓斯闊依執導。該片原著影響過整整一代人,故事塑造了一個逐漸成長中的年輕布爾什維克戰士的形象——保爾·柯察金,描寫他從一個年輕無知的少年,在不斷的社會歷練中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革命戰士。
2、1956年由阿剁洛臃夫導演的《保爾·柯察金》,中國觀眾對此有更深刻的情結。2001年國內還推出了與俄羅斯合拍的連續劇版本,用的是俄羅斯的演員,還有中國的製作班底,試圖將革命精神傳授給新一代青年。除此之外,1975年蘇聯還拍過一個瑪膽申克馴執導的版本。
(7)保爾柯察冀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保爾·柯察金》劇情簡介:
影片反映了狂風暴雨的年代,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為人類的解放事業獻出全部精力的布爾什維克崇高形象。編劇班達連柯(前蘇聯),根據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講一個蘇俄革命者保爾·柯察金奮斗的故事。他的苦難的童年,戰爭的烽火和艱苦的勞動,錘煉了他的意志。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後,仍堅持工作,為青年寫書,為著一個崇高的理想而獻身,自己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⑧ 保爾柯察金出自哪個影視作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⑨ 保爾柯察
保爾·柯察金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所描繪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
⑩ 保爾柯察金扮演者感染新冠去世
2021年1月31日,娛樂圈再次傳來了一個噩耗。據外媒報道,俄羅斯著名演員瓦西里·蘭諾沃伊因感染新冠病毒於28日去世,享年87歲。
據悉蘭諾沃伊是去年12月底確診的,同時被感染的還有他的妻子。今年1月中旬,蘭諾沃伊狀態還算不錯,誰料到28號的時候突然惡化,最終沒能搶救過來。就在去世的12天前,1月16日,蘭諾沃伊才剛剛度過自己的87歲生日。
對於這個名字,或許大多數人不了解,但是他飾演過的角色卻算是家喻戶曉,他最知名的一部作品就是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飾演男主保爾·柯察金。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算是許多8090後的啟蒙書籍之一了,在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影響力,男主保爾·柯察金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本書被改編成電影後,也引起了一陣風潮。
蘭諾沃伊飾演保爾·柯察金的時候,才只有23歲。世界名著加上角色影響力之大,蘭諾沃伊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他還是憑借高超的演技,把保爾自強不息的精神完美詮釋了出來,也從此奠定了他演藝之路的基礎。
在之後的幾年裡,蘭諾沃伊接連出演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個火槍手》等多部經典影視劇,獲得過「蘇聯人民演員」「列寧獎章」等榮譽,在俄羅斯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他80大壽的時候,俄羅斯領導人都送上了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