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行業競爭分析怎麼寫

電影行業競爭分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5-05-05 19:04:10

㈠ 2023年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影視行業迎發展的黃金10年

影視市場新熱度,2023年春節檔票房破百億元,顯示電影市場的強勁復甦。春節檔影片類型多樣,話題討論火爆。《滿江紅》、《流浪地球2》進入票房前十,預示市場回暖。諸多因素推動票房增長:疫情防控安全、社會經濟提升、優質影片加持、觀影市場龐大、檔期效應成熟、持續電影創作。

影視市場蓬勃發展,彰顯國家綜合實力。至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影視文化迎來發展黃金期。文化產業在經濟中作用日益突出,成為社會穩定重要因素。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文化自信與自強,維護國家政治穩定。

政策助力影視文化產業,促進發展。國家扶持政策增多,影視產業成國民經濟支柱。財政支持、地方政策出台,推動影視行業黃金發展期。個人參與影視投資意識增強,金融、互聯網、影視產品與文化深度融合。

電影行業「苦日子」結束,2023年春節檔票房67.62億元,觀眾滿意度高,影片口碑百花齊放。春節檔影片類型豐富,滿足不同觀影喜好。今年春節檔票房「低開高走」,類型分布均衡,票房創歷史新高,預示行業全面復甦。

頭部影企活躍,春節檔影片多有參與。中影股份、光線影業、萬達電影最為活躍,歡喜傳媒、中國電影、博納影業等頭部公司參投交叉。春節檔成績提振市場信心,全年票房有望突破428億元,行業加速復甦。

暑期檔票房破206億元,觀影人次超5億,創歷史新高。暑期檔電影類型豐富,國產電影領跑市場,觀眾審美需求提升,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提高,進口片競爭力減弱。暑期檔票房成績提升全年預期,多家影企業績回暖。

下半年多部影片定檔,全年票房有望沖擊600億元。國慶檔影片類型更加豐富,市場供給充足。電影市場逐漸拉長在映周期,長尾效應凸顯。女性觀眾佔比高,家庭觀眾比例創新高。高頻用戶量恢復,市場回暖積極信號明顯。

中國電影觀眾的高質量觀影需求推動行業進步,影片品質與情緒價值成為關鍵。《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影片的成功,彰顯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強大實力與潛力。未來,中國電影市場將持續繁榮,滿足觀眾多元化的觀影需求。

如何評價中國電影的發展現狀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中國電影行業集中度

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影產業是對以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三個行業為主,同時包括電影的後產品的開發(如音像製品、電影頻道、相關圖書、玩具等)以及與電影相關的市場活動的總稱,屬第三產業中娛樂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視聽技術傳遞藝術形象信息,為人們提供審美、娛樂、宣教服務。

電影產業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2、產業鏈剖析:包括五大階段

從電影行業整體來看,其產業鏈包括電影製作、出品、發行、放映環節。電影製作作為整個產業的最前端,決定了行業的影片供給數量、質量等情況,具有一定的議價權。影片製作完成後,通過出品及發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線企業進行宣發。電影產業的終端是院線市場,其基本職能是提供放映服務獲取票務收入,一般占據45%的票房分賬比例,同時還為合作商提供廣告服務、提供賣品等衍生品服務以獲得非票務收入。

在電影產業鏈中,發行上承製片方,下連院線播映方,是將影片全國推廣的渠道,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參與者眾多。

電影製作方主要包括國內外文學與劇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國外的漫威、迪士尼,國內的華策影視、騰訊文學等;內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國內的萬達影視、華誼兄弟等專業影視公司;宣傳發行方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發行方,以及淘票票、愛奇藝與貓眼電影等網路發行方;電影產業鏈終端的院線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與國內的萬達影院、大地影院、橫店影視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互聯網+時代」

從1950年發展至今,我國電影行業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為「國有資本時代」、「民營資本時代」、「商業大片時代」和目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多項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為主導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國家層面以及政策層面出台的各項扶持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2010年的《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辦公廳出台發布,我國對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方針、具體政策措施保障;

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聯合發布,明確了八項具體政策,使得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公益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於2015年由國家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並規定,向申請工商登記的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徵收5%的電影專項資金,用於電影產業發展的金融、稅收和人才引進扶持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於2017年3月1日發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於正處於發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據及保障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帶來了法制化的信心,也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說,國家法律和政策,特別是政策幾乎決定著電影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程度。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疫情後強勢反彈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6-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達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國電影票房收入457億元,較2020年恢復較快。

2、中國觀影人次情況:2020年下降近7成

從觀影人次的變動情況看,2020年全年觀影人次5.49億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68.23%,降幅與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對比2019年全國約14億的人口總量,人均觀影次數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顯,若以8.48億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觀影次數為0.65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1.43次。

3、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疫情影響放映場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國影院共放映電影5658.4萬場,同比減少55.58%,降幅明顯低於觀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對比票房、觀影人次和放映場次的變化情況,隨著國內影院數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場次的增加速度始終能夠大幅高於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

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頭部效應明顯

整體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頭部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檔期競爭加劇、口碑宣傳作用凸顯,國內電影票房集中度加劇。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影前五名票房達到全年總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況外,2018至2021年電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佔比穩步提升,這意味著影視行業的龍頭公司能夠分到更多紅利。

2、企業競爭:萬達影院市場份額最高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0年電影總票房的47%。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7%)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後(7%)。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9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針對內地目前電影市場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方針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體的數字指標要求,也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規劃部署。整個規劃書近萬字,基本涵蓋了內地電影近幾年發展出現的問題和症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針政策的進一步執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㈢ 中國電影現狀分析

分析中國電影現狀
現階段,我國電影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方面都越來越好,重新贏得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中式大片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受到外國觀眾的歡迎,國際市場有了新的開拓,商業價值也趨於提高。但我們應當看到,中國電影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逆差狀態,影片的海外競爭力仍然偏弱,與中國貿易大國和文化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為此我們簡要歸納了近年來中式大片的成功經驗:
從創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經摸索出一條主旋律片、藝術片和商業片三型互滲的電影美學道路,特別是在主旋律應當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取得了共識。
從在觀眾中的社會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蘊藉民族主流或核心價值理念的美學傳統。
從資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經探索出了中國獨資、中外合資、民間融資、大陸香港合拍等多重電影投資渠道,並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環的投資環境,這對於我國電影產業的又快又好發展是重要的進步。
從電影管理機制看,我國電影管理部門已經在電影指導、審查及監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這對於國產大片的持續發展是必要的。
國產影片的發展成績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認真關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題過於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達主旨或主題過於直露地剝露出來,損害了電影美學的完整性,令觀眾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後面往往缺乏美學傳統蘊藉的支撐。中國電影美學的一種傳統在於,在通俗故事描繪中投寄深厚的興味蘊藉,讓觀眾在觀賞的愉悅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現階段的國產電影的「俗艷」下面缺乏足夠的興味蘊藉。致使觀眾難以投入足夠的理解力和共鳴感。
第三,對海外受眾心理和外國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興趣不高。不少影片傳達的核心價值理念主要囿於國內需要,而在國際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難以進一步向國外推廣。
第四,不少電影劇本缺乏質量,導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蘊藉。
第五,推廣模式尚不成熟,推廣的專業化水平產低。
其實,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對頭,國產影片創作水平的進步及其文化軟實力提升,應大有希望。為此,我們嘗試提出如下一些建議:
第一,強化影片主題的美學化處理,加強中國電影美學傳統的傳承和開發。
第二,加強電影製作技術與文化品位的探索。組織電影製作技術班子,集中研究3D技術等高科技在電影中的綜合運用。
第三, 調集我國電影劇本創作的最強陣容予以攻關, 吸納優秀作家參加劇本創作,為我國電影產業持續提供更多更好的優秀劇本。全力改善電影劇本創作這一目前我國電影發展的「短板」,這是是我國電影軟實力迅速提升的關鍵。
第四,加大中國電影對外推廣和傳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積極吸收和借鑒各民族優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將「文化折扣」變為文化優勢。學習和借鑒各民族優秀文化,從而為中國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斷改進和完善中國電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廣操作的專業化水平,積極探索合理的營銷策略和發行渠道。
第七,加強國際電影合拍協作。
第八,大力辦好國內和國際電影節

電影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受大眾喜愛,而有百年歷史的中國電影,也在走過蜿蜒曲折的發展道路後厚積薄發。中國電影業目前面臨多種困難,從大的環境看是電影的崛起,從電影業內看,是改革的滯後。中國電影不僅是一項文化產物,也是我國歷史傳統和世俗文明的延續和傳遞。可以說,中國電影的新氣象是眾多創作者在現實生活題材領域內創新和探索的結果。

現實狀況
說當下的中國電影已進入百花齊放的時期,有點勉強。與西方電影業比起來,我國的確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設備、技術上的差距,此外,我國缺少拍娛樂片的經驗,資金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單就藝術水平來說,中國並不比西方差,中國電影近年來在世界一些著名的電影節上頻頻獲獎。
在2010年,我國的電影市場生產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約1/4能登上電影院大銀幕。更多的銀幕則被僅有的幾部大片和賀歲片佔領,這就是銀幕壟斷。這種壟斷是資本投放的結果,資本和商業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裡所謂「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數。
5年前投資一億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經漲到3億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資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資有票房保證的商業大片,投資當下最顯赫的電影人。
例如《讓子彈飛》上映以來總票房突破5億元,姜文在劇中那句「站著掙錢」意味深長!資本推高了電影票房成本(有的賀歲片實行限價,實際上有的高達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銀幕。這種贏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單的狀況能持續多久呢?

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電影,就是看裡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間,兩個小時左右的光陰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場,人生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逐一展現。如今,電影題材越來越有局限性。農村題材的片子越來越少,而一些之前拍農村題材電影的導演現在也不拍了,甚至丟掉了自己的長處,盲目追求時髦,以至於拍出來的電影令觀眾失望,真是令人擔憂。
小而雅的文藝片受眾群體也在逐漸遞減。而有的影片淡化情節,淡化思想,故事片沒有故事片的情節,整部片子放完觀眾還沒弄明白到底是想闡釋什麼主題思想,令觀眾一頭霧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說成是大片、好片。整個社會比較浮躁,在一個物質化了的世界裡,那些中產階層開始講究階層氛圍,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好看」看什麼,靠資本運作的中國導演開始迎合這種取向,豪車、豪宅、美女等開始充斥銀幕,宣揚帝王般的尊貴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窮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塗脂抹粉,艷光四射,根本不考慮電影本身的背景。
市場上出現的所謂賺錢的商業片只顧賺錢,武打片、警匪片等沒有實質內容,而大打激情床戲作為賣點忽悠觀眾。看完電影,如浮華煙雲,羨慕嫉妒恨都有了,觀影快感盪然無存。
那些小成本小製作的影片在經歷種種困難之後,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入淺出的敘事方式在國際電影節上屢有斬獲,在國內卻很難進入人們的視野。正如賈樟柯所說:「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生命的喜悅或沉重。」在過去的10年當中,他特立獨行,用他的鏡頭語言去描繪一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時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價和命運發生的轉變。像賈樟柯一樣執著的導演還有很多,他們的身體力行促使我們去思考當下的生活,重新審視我們的心態。

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中國電影是如何在當今國際影壇造成巨大影響的?許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大大的紅燈籠、京劇、中國功夫等在電影中反復出現的民俗風情。像電影《梅蘭芳》中,京劇這個中國的國粹在影片中以線索和背景出現, 京腔京韻的中國氣息在影片中異常出彩。並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為藝術,真正的藝術是能夠打動人的,也為人們留下一些思考和難忘的內容。中國電影背負著讓世界認識中國的使命,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賞能力也增強了。中國電影百花齊放,不是要拋棄傳統,而是要與時俱進。在時間的長河裡,電影已變化了多種媒介方式和藝術形式,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每個時代都會有它的鮮明特質。
創造票房神話在中國不是難事;難的是,未來觀眾能看到什麼樣的好電影!只有在文化意識形態上進行准確定位, 中國電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腳。

㈣ 請以阿凡達為例,對電影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進行環境分析

總體環境主要包括影響產業發展的6個方面要素:人口、經濟、法律政策、社會文化、技術和地理。
人口方面:國家總人口數量為電影產業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潛在觀眾群,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各年齡層次觀眾群的消費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從18歲到45歲之間的主力觀眾人群收入水準是近乎襪年來提高幅度最大的。
經濟方面:國家GDP總值持續快速增長,國家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國家個人儲蓄率高,這些都對產業快速發展的外部資本准備創造了條件。
法律政策方面:國家先後制定和出台了關於發展文化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電影產業在「政策面」獲得了國家在拷貝經營、國際市場開拓、院線改造、公益放映、重大題材資助和數字技術發展等多項稅收、資助扶持政策。電影產業作為先進文化建設優先發展對象的地位將得到強化。
社會文化方面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口和經營產值比重將越來越大。電影作為一種視覺時代的文化服務,得到了社會文化的更大消費接受和肯定。同時,電影作為創意文化的上游產業,具有拉動其它以版權為核心的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作用,其文化重要性已經被提升到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
技術方面:數字技術的發展使電影產業在兩個方面面臨著技術創新帶來的嶄新機會,一是專門電影頻道的播出,使電影版權和廣告銷售收入得到新的增長源泉;二是數字影院的出現,將大大促進電影放映環節的產業技術?躍和市辯頃租場營銷模式的多樣化。
地理環境方面:中國加入WTO使電影產業進一步融入全球化進程, 中國電影通過國外優秀影片的引進,觀眾市場得到培育和激活;中國製片業通過與國際合作,學習到了先進的產業攜兆運作和管理經驗,也創造了國際市場對於中國電影的需求。但是在環境方面我們也面臨著美國好萊塢強勢地位的挑戰。

㈤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寬晌正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慎悔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謹段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㈥ 影院7月份經營分析怎麼

答:影院7月份經營分析的寫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但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經營收入分析、觀影人數和觀影次數分析、影片排片分析、市場份額分析、客戶滿意度分析等。

1. 經營收入分析:分析影院在7月份的總收入以及各項收入來源的貢獻比例。這可以包括票房收入、賣品收入、廣告收入等。通過分析各項收入,可以了解影院的經濟表現和營收結構的情況。

2. 觀影人數和觀影次數分析:統計7月份的觀影人數和觀影次數,可以了解影院在該時間段的觀影熱度和客流量的變化。可以從不同時間段、不同影片等角度進行分析,找出觀影高峰期和低谷期,為影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3. 影片排片分析:對7月份排片的影片進行分析,包括影片類型、上映時間、排片比例等。通過分析不同類型影片的排片情況,可以評估觀眾對不同類型影片的需求,並且可以為制定後續排片計劃提供參考依據。

4. 市場份額分析:將影院在本地市場的市場份額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了解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可以分析市場份額的變化趨勢,並思考如何增加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力。

5. 客戶滿意度分析:通過收集觀影者的反饋和評價,分析觀眾對影院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了解觀眾的需求和期望,可以改進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強客戶黏性。

在寫影院7月份經營分析時,可以依次進行上述分析,並結合實際數據和情況進行解釋和評價,提出相應的問題和改進方向。同時,還可以引用行業數據和市場分析報告等資料,為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和實用性提供支持。最後,總結分析結果,給出對應的經營策略和建議,為影院的未來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電影行業競爭分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岷縣好看的電影 瀏覽:67
好看的親吻動漫電影名 瀏覽:330
四大美人多有哪些電影 瀏覽:588
3個字的電影名字有哪些 瀏覽:944
和外國人接吻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
怎麼保留電影中喜歡的一段 瀏覽:763
陳意涵妓女電影有哪些 瀏覽:273
蘋果電影怎麼導出到電腦上 瀏覽:598
花木蘭2動漫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1
隔著時空相愛的國產電影有哪些 瀏覽:360
飛天猴子飛天猩猩是什麼電影 瀏覽:142
中國關於學校的電影有哪些歌曲 瀏覽:260
父母看什麼電影 瀏覽:563
電影溢價多少倍違法 瀏覽:259
什麼電影動畫片最有名最好看 瀏覽:320
守邊人電影免費觀看影片 瀏覽:7
8月推薦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03
在暴風上怎麼看vr電影 瀏覽:655
偷襲珍珠港電影國語免費觀看 瀏覽:914
台灣學生黑社會電影有哪些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