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東京審判怎麼樣

電影東京審判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2-28 15:35:36

A. 《東京審判》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1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2

看完《東京審判》之後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那麼多無辜的百姓在這次慘無人道的戰爭中離去,無數官兵犧牲在了抗日前線的戰場上。對於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年輕的我們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多種的渠道去開闊自我的眼界,提升個人的修養,從而完善自身。經過學習的階段,把所學用實際的方式回報給父母,回饋給社會,盡自己綿薄的力量推動我們的祖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歷史已經存在,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慘痛的過去,但也不應該心存仇恨。對於日本民族好的部分,應該學習和借鑒。學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展現屬於中國的大國風采。但包容並不代表懦弱,對於日本政府現在的有些行為,以明顯存在不恰當的舉動和行為,我們應該堅定的站出來,用正義的方式,維護祖國的尊嚴。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報效我們的祖國。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3

當時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法官居然佔多數,在討論是否對日本戰犯判處死刑的會議撼人心魄,中國法官梅汝?以杯子和水來比喻人類和文明——人之不復存在,文明將焉附兮,經過梅汝?的努力,才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扭轉了局面,用日本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和其他國家被日本軍國主義殺害的冤魂。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 創造了開庭818次的奇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四百多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判決書的大部分敘述了日本如何侵略中國,描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

我覺得《東京審判》告訴了我們要著力於表現堅持法律公正,堅持懲罪揚善,堅持民族大義的寬廣胸襟,著力刻畫戰爭對人,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情感的沖擊和重建,我認為《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向世界傳達出的正義正氣的力量,傳遞了人類從心底深處發出的追求正義與和平的呼喊,也是對當今日本一小撮右翼勢力妄圖否認當時侵略罪行的深刻揭露,更讓我們每個中國人立志警鍾長鳴、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被別國欺負。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4

看完東京審判後,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俗話說得「弱國無外交」,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安排各國法官的的座位,我們中國被安排到第三的位置,就是說在美國和英國的位置後面,中國的法官沒有同意,他覺得應該按照日本簽訂投降書的順序排座位,但是他的觀點遭到反對,最後還是在中國法官以退出審判來作為反抗的條件,中國才得到了應有的位置,想想如果不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的弱小,我們怎麼會雖有著戰勝國的身份,卻沒有得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呢!如果當時中國的法官就這樣認了第三的位置而把第二的位置留給當時在二戰中並沒怎麼做出大的貢獻的英國,那麼當時那麼重視這場審判的中國國內該是怎樣的悲痛呀。

還有就是日本有些戰犯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但在證據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的畫面,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呀!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審判,當看到那些證人在法庭上訴說著他們的所見到的事情,所遭遇到的傷害,當那個長達100多分鍾的珍貴的膠片見證著在那場大屠殺里的殘暴時,我的心是悲痛的,怎麼會有那麼殘忍的人,他們簡直就不是人,是惡魔呀!

最後那些日本侵略者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我覺得就像本片的主人公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牢牢記住這段屈辱,然後振興中華。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5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軍隊對中國人民殘暴的殺害,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這國恥。電影當中,梅先生作為中國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審判,並以堅毅的決心一直走到審判的最後,審判過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戰犯是否處以死刑的問題他成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力,決心,說服力還有深沉的愛國情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

戰爭是可怕的惡魔,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對熱愛和平的一些日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絕望的深淵。這部電影當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對戰爭的不同態度,有被告人對侵華戰爭的鄙夷,十七個被告人當中,沒有一個日本人承認罪行,相反,他們找來各種借口來歪曲這不爭的事實;有從戰爭中歸來的日本兵,終日飲酒,活如死屍,他在中國看到了太多血腥,經歷了屠殺,看見了同去的夥伴變成了殺人魔鬼,回國後終究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死在同胞的槍下;有對大日本帝國充滿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終不相信日軍的.罪行,並活在對中國人的仇恨當中;也有有理智判斷是非對錯的日本人,他們接受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事實,並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們的一生也會過得不幸。

審判的結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數處以重要戰犯死刑,這也是中國人民及深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義終將宣張,惡人也得以懲罰。

由此,我想說的是當代中國人民必須牢記歷史,不忘恥辱,決不能讓國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們為祖國自強不息而做貢獻!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6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遠東軍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記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這這些數據讓我無比震撼,作為一個中國人怎麼可以錯過!觀看之後,我了解了什麼是國家的尊嚴,什麼是卑鄙無恥。

看了《東京審判》,燃起了我的愛國之心。日本的戰犯堅決不認罪,還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們中國人。但是,他們可曾知道日本軍隊是多麼的殘暴無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有多少老百姓成為他們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國人的罪行,可曾想過日本兵的罪行是我們中國的千倍萬倍?而且是日本軍隊先侵略我們中國,難道我們要坐在那被他們殺嗎?通過影片,我對於日本國際主義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

影片的結尾,各國法官在對戰犯量刑問題上產生分歧,中國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戰犯大肆搶掠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決定是否執行死刑時,我十分鄙視其他十國的法官,他們說什麼殺人不文明,佛會包容這些戰犯。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讓人氣憤!

最後,讓我們為那些死難者,為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努力奮斗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偉大的中國人致敬,向那在戰爭中犧牲的中國戰士們獻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7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些多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是那些可恨的日軍乾的,他們是多麼卑鄙!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在審判大會上東條英機卻狡猾的說是與我們國家鬧下矛盾,就像哥哥與弟弟爭吵一樣。那些戰犯卻說自己無罪,那麼,那些平民老百姓又是怎樣死去的呢?他們是在你們的屠刀下死去的,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你們的屠刀,你們的刀上的血跡是永遠擦不幹的,你們犯的滔天大罪,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在天堂上審判著你們,你們無限量殺掉普普通通老百姓。比如:有兩個日本天皇比兩個人誰殺得人多,他們便殺了100多個人,日本軍竟然拿著我們中國人當牲畜來殺掉,你們連一個個的小嬰兒都不放過,用刀把他們挑死,日本人是多麼的無恥啊!你們斷絕了多少人的性命。

這部電影終生難以忘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資料是:南京大屠殺事件,日本人大量的殺掉無數人的生命,是用刀刺 、斧砍 、活埋等許許多多斷絕人們生命的手段,而且用火燒房子,許多人被活活燒死,這里成人間的地獄,鬼的天堂,血如河流,人堆如山,成為了我們沖華民族最可怕的一頁!

如今,我們不像從前那樣腐敗無能,是個東亞病夫,我們祖國更加富強了,那些死去無辜的老百姓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8

「爭風吃醋」、「爭權奪勢」、「爭名逐利」,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爭」似乎是個貶義詞。而以寬容忍讓聞名於世的中國人往往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願一爭。

但看了《東京審判》後,我認為那些都是無理的,影片剛開場,中國法官就為了開庭的一個小小座位與主判官爭個不停,經過幾番激烈的爭論,中國法官終於取得了勝利。在這兒,他爭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更是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

影片中,來自11個國家的法官與日本律師團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與周旋,最終以6比5的票數將7名戰犯處以極刑。他們爭的是中國無法挽回的損失;是300多萬人民的冤魂;是中國在國際平台上站穩腳跟的基礎。

爭,正義的力量才會壯大!

爭,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爭,真理才能抬起頭,被世人接受!

「爭」需要正確的基點,而日本人滅絕人性的行為造成中國陷入戰爭陰影中,這就是真真切切的基點。「爭」更需要恆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歷時2年半,通過了818次的開庭審理,才最終定了戰犯們的罪。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生活需要我們去競爭,時代更需要我們去競爭。「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送勁退千尋。」青春,在追求中閃光,在競爭中永恆。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9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扞衛國家權益的故事。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生了爭執,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裡面的關系很復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並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爭是日本的執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並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於主權問題,關於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10

9月14日,我校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影片《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B. 《東京審判》最感動的地方再哪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解析:

電影《東京審判》帶給我的震撼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家人也沒有那個時期的經歷,《東京審判》中所講述的歷史,也只是在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中略知一二。知道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之後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略戰爭,知道偽滿洲國,知道南京大屠殺中30萬中國冤魂,知道珍珠港事件及之後的原子彈投放,也知道因此日本被迫投降,但是真的是在看過此片後才了解,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竟然有250多萬中國人,日本國內在當時對在中國所挑起的戰爭消息對其國內的封鎖令其國人對中國抱有那麼大的誤解和成見,在審判過程中竟然還有戰勝國同戰敗國的君子協定,那些罪惡昭昭的戰犯竟然還宣稱自己無罪、沒錯,甚至如果活著仍會繼續侵略戰爭。對於當年國際法庭對戰犯的審判,真的是知之甚少,可以說是不知道,當然就更不知道參與那場審判的中國法官、檢察官所面對的困境和壓力了。

片中的劇情給我的震撼有好多處,也是很精彩的幾幕,我就挑幾處印象深刻的說說吧。

劇情震撼一:法官座次—民族的榮辱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體現維護民族榮辱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國也許根本就沒想到中方會就此事提出異意,並且會據理力爭。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國際社會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他們以為安排中方代表參加就已經是對中國的厚待了,而且還沒把中國安排在蘇聯代表旁邊,這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異意時,用的是很平和的態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團重視這個安排來表現對所有戰勝國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會議前,法官團秘書通知梅汝璈准時並著正式法官袍參加會議時,他的凝思表現出他對公正安排的懷疑。果不其然,維持原來的安排。這次,梅汝璈用行動表達了他的 *** ,用力地合上筆記本,決斷地起身離席,留下滿場的諤然。如果此時,法官團還能如第一次那樣以笑置之,那麼,這場審判也就根本沒有參與的必要了。韋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釋,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達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受的苦難最多、時間最長、損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簽署次序來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即使這樣一個小問題,一個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徵著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及對死去的數百萬亡靈的哀悼。韋博以這只是綵排供媒體拍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決定及中美關系來試圖打壓梅汝璈,他沒有放棄、沒有屈服於權勢,他說的「如果這些照片和報道傳回國內,我的軟弱令國人蒙恥」、「我對這是麥克阿瑟的決定表示懷疑」及「我會向我的 *** 申請,如果不獲批准,我將自行辭職」充分表現了他維護國家尊嚴、民族榮辱的堅持。此段令觀看的我情緒激昂,熱淚瑩眶。當最後公正的安排傳來,他笑了,淡淡地說:「我不是鬥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中國的法官。」代表中國的法官,意味著他要為中國做到一名法官應該做到事,盡到他的責任。梅汝璈這個11人的法官團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對其肅然起敬。這也為最後量刑問題上,堅持法官的職責的演說打下了伏筆。

劇情震撼二:當庭指控—為了民族可以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

在審判日本挑起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的罪行這段中,中國檢察組提供了前日本軍務省軍官田中隆吉作為證人。他所闡述的有據可查的事實及當庭對戰爭執行人的指認為最終的定罪提供了有力且可信的證據。辯方被此舉打得措手不及,無力反駁,只能痛心地質問「你是日本人嗎?」。是呀,在他們的民族立場上考慮,他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大和民族這邊來。但是,卻是自己人來指控他們。所有的戰犯可以厚顏 *** 地宣稱自己無罪,是不是他們的國民也應該跟著他們一起無視事實,為他們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如果這樣的話,中國檢察組也就沒必要請到曾是小偷的證人,冒著被辯方質問「你 *** 那名中國少女就不是出於自願」的風險,為的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日本侵略者殘暴的行為。我震撼田中隆吉和德福能夠頂著巨大的污辱和壓力出庭作證,他們的勇氣難能可貴。

劇情震撼三:不要解釋—要的就是你承認

在審判板垣征四郎和東條英機時,中國檢察組的倪征燠及季南就分別在提問時多次大聲要求他們回答「是還是不是」。不需要他們那些滿嘴歪理的解釋,只要他們對他們做過的事的承認!中國檢察組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事是他們做的,但是一定要戰犯們親口回答「是」,這樣才能打垮他們的意志,推翻他們最初厚顏 *** 地 「無罪」之說,讓他們自己認罪。倪征燠對審判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賢二運用的聲東擊西的戰術對峙非常精彩,但我個人認為最有導向性的還是季南最後問東條英機的那個問題--「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夠無罪釋放,你們是不是還會繼續發動這樣的侵略戰爭?」,東條只能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那將推翻他一直堅持的他們做的都是正確的辯詞。而這個「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了戰犯對國際的威脅,同時也迫使東條英機承認了他們對中國發起的戰爭是侵略戰爭,而非他一直辯解的自衛戰。

劇情震撼四:手足式的侵略—狗屁理論

戰犯松井石根採用的是低調的、講故事一樣的態度解釋對中國的侵略是出於手足般的愛護,是哥哥對弟弟教訓式的提醒,而弟弟卻一直不領情。這算是什麼狗屁理論?!難道手足間的愛護、教訓式的提醒就是哥哥去搶弟弟的家產、 *** 弟弟家的女人、殺死弟弟家的家眷嗎?如果這樣的道理講得通,那麼,他們對珍珠港的襲擊也就只是推倒了別人堆的沙堡,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也不過是在他家門口放的兩顆煙花罷了。我真為他們的狗屁理論而震撼。

劇情震撼五:文明與宗教—法律的原則,審判的意義

在面對一群無視文明、莫視宗教的暴徒面前,在應該為冤魂伸張正義的法庭面前,某些法官竟然大談特談要堅持人類文明,要堅信宗教的寬恕。梅汝璈所舉的「杯、水」例子充分地向在座的法官表達出,當人類已遭滅頂,宗教的信徒性命無保之時,文明何在?宗教的寬恕和避佑何在?文明能夠阻止戰爭嗎?神明的寬恕能夠保證侵略不再重演嗎?法律制訂的宗旨是什麼?法律執行的原則是什麼?而這場象徵著法律的尊嚴與公正的國際審判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就是為了公正地懲罰觸犯法律的人,警示還有可能觸犯法律的人。梅汝璈在面對意見分歧巨大,而且可能令有罪之人不能被繩之以法的量刑的最終裁決時動容式的演說,非常之精彩,震撼力非常之強

還有幾處鏡頭,令我體會到導演及演員希望通過此片傳達給我們的一些信息。

鏡頭一:軍靴

在片子的開頭,導演對辯方的主辯的軍靴以及東條英機的軍靴都有特寫鏡頭。它們在片子之初就向我們揭示了他們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為了堅持軍國主義,在法庭上的一系列行為打下了伏筆。

鏡頭二:抖落的煙灰

梅汝璈第一次在等待韋博座次安排公平調整的答復時,他在辦公室內依窗而立,目光望向窗外,思緒復雜,手中的香煙已經積了很長一節煙灰。他在思考,如果反饋回來的消息依然沒有改變,或者是改變了但卻仍舊不是公平的安排,他應該怎麼辦?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結果。這時,韋博敲門而入,突然的門響,令他的思緒突然中斷,煙灰瞬間抖落。此場景向我們展示了梅汝璈的焦慮、擔憂以及他當時所承受的壓力。之後,他從容地拈滅香煙,又告訴我們,不管結果如何,他依然會堅持到底,絕不妥協。

鏡頭三:環視戰犯

終於按照公平的座次安排,各位法官在法庭上就坐了。審判開始前,梅汝璈向戰犯席上環視兩周。在每一名重犯面前凝視數秒。是確認有罪之人都已到場,也是提醒自己,牢記這些人對中國及中國人民的所作所為,牢記此行是為國家和人民伸張正義、血恥而來。這些人最終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一個也不能少,誰也跑不掉!當然,最終大川周明裝病逃脫審判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遺憾,梅汝璈已經盡力了。

鏡頭四:同聲傳譯耳機

剛剛開始審判,辯方主辯律師就對法官團提出了質疑,但當最終法官團宣布法官安排維持不變時,主辯律師一直就沒有帶起他的同聲傳譯耳機,也許是他聽得懂英語。但是我更相信,他知道這是預料中的結果,其實他只是想拖延時間,擾亂審判,無理取鬧而已,以便借機將審判局勢盡量扭轉到有利於他們的地步。另外,當倪征燠通過聲東擊西的方法,將審判的矛頭指向了以沉默來對抗審判的土肥原賢二時,土肥也是取下了耳機,用不聽來表現對抗。但是這兩處關於耳機的動作,其實是在向我們展示,受審的一方無力的抵抗,以及局勢在向勝利的方向扭轉。

鏡頭五:歡笑的背後

片中展現了不少的歡笑。有酒館中酒客們的歡笑,但在戰後一片狼藉的日本,這種歡笑只不過是人民麻痹自己的掩飾;有酒館老闆娘的歡笑(在聽到曾志偉那聲「 *** 日本鬼子」時的,還有與肖南同唱、伴舞時的),她的歡笑是不懂世事的,所以與她後來突然被槍擊,臨終前茫然地問怎麼回事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梅汝璈在法官團中對其它法官的微笑以及在酒館內看到歡愉的酒客們時的笑容,他的笑容背後,透露著憂慮,透露著壯志未酬時並非發自內心的、無法溶入的禮節式的笑。通過這些歡笑的鏡頭,導演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的背景下,不同階層的狀態。

鏡頭六:當場暈倒

當審判東條英機到了最後一個問題時,季南問出了那個很有導向性的問題(本人在劇情震撼三中所提到的),東條英機無奈地回答「是」之後,芳子的妹妹櫻子突然當場暈倒。不是因為體力不支,而是因為再受打擊。她當初是天真地響應日本國的號召加入了慰服團,本以為是為國家做些如戰地護士之類的工作的,但卻成了日本兵的洩慾工具,她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欺騙和撞傷,我相信絕不會亞於當時中國人民所受到的。被自己人出賣、欺騙和 *** ,更甚過外人所給予的,所以當她聽到仍會繼續發動戰爭時,僅存的一丁點兒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此處,影片向我們描述了這場戰爭對發動戰爭的國家裡的人民的傷害也是相當巨大的。

鏡頭七: *** 日本鬼子

曾志偉的角色在片中兩次喊出了「 *** 日本鬼子」。為什麼一個日本人這樣說日本人呢?他是親歷那場戰爭的人,而且這也和他殺死弘二有關。在中國,他目睹了天真少年變成了殺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殺的中國人的家屬之類的人當著他們的面狂喊「 *** 日本鬼子」,而這一切都與他最初應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我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也是被那個「手足情」的狗屁理論騙到戰場上的。所以,在他回國後,他判若兩人,整日飲酒,為了忘記殘酷的記憶;所以,當他面對肖南他們時下跪謝罪;所以,他在酒館內腹刺後,看著自己的傷口,有些許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槍擊下,他笑了,因為他解脫了;所以,他臨死前,仍然用這句罵自己人的話,是為了告訴他的國人和受害的人民,他們錯了。

鏡頭八:我要站起來

在面對量刑的僵局時,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回天的感覺。他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梅汝璈有些泄氣了,已經做了「志未酬,士隨死」的准備。向哲浚罵他這樣的想法是懦夫所為,用的是擊將法,然後用一句湖南老話鼓勵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受到向哲浚的激勵,梅汝璈突然抬起頭,無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滿滿,松泄的臉部肌肉重新又綳緊充滿鬥志。這並不是說梅汝璈是個意志不堅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種世人無法想像的壓力下,他一個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來呢?在11人的法官團中,只有他肩負著國家、民族的榮辱重擔,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勵。通過這些表現,作為觀眾的我們,在今天才體會到梅汝璈當時所處、所感、所受。

鏡頭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問題上的激昂演講後,雖然印度法官仍舊堅持拒絕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講不是只為說服印度法官,而是為了堅定堅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時感染拒絕死刑的法官,盡可能爭取最終令戰犯定下應有的懲罰。他握著裝有同意死刑或拒絕死刑的選票的手是有些顫抖的,但他的語言卻是堅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靈」。然後,打開信封,當眾抽出選票,豪不遲疑地在YES上畫了圈,裝入信封,第一個將選票投入票箱。這也是個引導。所以,他的干凈利落與韋博在填寫選票時的猶豫不決形成了對比。由此,我相信,韋博最後是被梅汝璈說服了。

鏡頭十:凝滯的表情,落地無聲

在韋博當眾讀票時,每一個拒絕死刑的票都配合著梅汝璈的表情鏡頭,最終結果出來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滯的,那樣的嚴肅,也同樣的躊躇滿志。當最後決定性的一票帶來了勝利的消息時,梅汝璈那凝滯的表情變了,只是一點點的變化而已,微微地閉上雙眼。六比五,一票險勝!他的堅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吳侯使命」,梅汝璈東京審判之行,除了國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註在自己身上的越來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對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無聲的表情最終得到了釋放。

看過此片,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歷史事實所震撼,被參與者的民族榮辱感和責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不管他們的做法對錯,他們維護自己民族的堅韌令人敬佩)。當然,最終的判決安慰了很多亡靈,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沒有因為此片而去痛恨什麼,但是記住歷史就是對現在及將來的幫助。

仍有一些遺憾,那就是片中的語言。在北京8月29日觀看的是外語版(前面說過,此外語版中的外籍角色都說的是角色應該說的語言),但是在9月1日全國公映時,片子已經是全中文版了。中文配音沒問題,但是卻令我感覺少了些國際審判中的國際性。我還是喜歡那個外語版,不僅僅因為我想聽到松哥的原音,更因為片中松哥、曾江、英達、謝君豪、曾志偉以及外籍角色的相應語言都說得很到位,與角色非常配合,而部分段落的普通話配音卻沒有表現出當時應有的情緒,如北野雄喝酒時的那一長段話,曾志偉坐在桌前道出弘二真正死因時的語氣。因為兩種版本都看過了,所以自己總是在比較吧。另外,就是復線故事由於片長的緣故,交待得不是很完整,角色的張力、與主線的呼應沒能充分地表現出來,多少令看片的我覺得與主線有些脫節。

說一處我的疑問,為何當北野雄知道弟弟弘二死在中國戰場之後,他沖著肖南發泄對中國人的憤恨時,肖南不反抗呢?片子最初他們在喝酒時,北野雄控訴著多少日本平民死於原子彈轟炸時,肖南用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大屠殺等反駁了他呀。而這時他卻沉默不語了呢?是體恤北野雄失去親人之痛?抑或是他不知道弘二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能枉加評斷?也許後者是對的吧,我無從知道。但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我處在那個境況下,我可以容忍對方打擊我,但是絕不容忍他因此而對中國人的污衊。

最後致謝:首先,感謝松哥,如果我不是松迷,我可能不會過多地關注此片,更可能不會這樣迫切地想一次再次地走進電影院觀看此片,反映那個年代的片子不少,而真正有啟示性或者說有價值的並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謝松哥讓我真正地溶到了此片中,去體會它,感受它。其次,感謝高導,在那樣艱難的境況下,背負著那麼多的包袱依然堅持完成此片的拍攝,因此我們才能夠看到此部歷史還原的宏篇大作,讓我更深層次地了解那段歷史,提醒現在和未來。

《東京審判》確實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和收藏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看看,同時也希望發行的四個半小時的版本可以令整部片更加完整,彌補一些我的遺憾.

C. 如何評價電影東京審判,,

電影中法庭的戲拍挺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從藝術風格上,《東京審判》都堪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缺點一面也有,本片容易給人產生一個錯覺,好像東京審判審的就是電影里的幾個人,力度不是很足夠。除了影片中受審的幾個人,還有許多乙級、丙級戰犯受審,這些其實應該在影片結尾的字幕中提及。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要不得,正視歷史,就是尊重今日的和平。

劇中角色:

1、梅汝璈

演員劉松仁

梅汝璈是一個曾留學美國,回國後有多年從事教學和法院工作的學者型專家。1946年,他以中國法官的身份出席遠東國際法庭,舌戰群儒,終將戰犯們送上絞刑架。

2、倪征燠

演員英達

倪征燠面對一言不發的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制定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在法庭上步步緊逼板垣征四郎,迫使板垣征四郎當庭指認土肥原賢二,從而挫敗了土肥原賢二以沉默對付法庭的策略。

D. 東京審判 內容簡介

東京審判講述了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法官們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的故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東京審判》的影片評價:

《東京審判》中法庭的戲拍挺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E. 《東京審判》觀後感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另外10名法官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梅汝璈扮演警察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像是警察已經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個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說明了11名法官內心的利益沖突。

還好,最後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於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總體來說是嚴肅、低調、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著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闆娘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里,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里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後,因為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為,扼殺了這片凈土。悲哀!

《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群書,他負債500萬拍攝了著部電影。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為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看一看《東京審判》!

F.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篇

《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 觀後感 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1

在看這部電影前,我認為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是正義之舉,是為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出了口惡氣,日本所受的損失...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2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

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

一直以來,我都對歷史的“側面”比較感興趣。

比如金朝攻下北宋,我們的歷史書就好像遺忘了那北方的大片土地,清一色的描繪著南宋的景象。我卻一直很留意關於那個時代關於北方人民生活狀態、政策民心的記載。

可能“側面”只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些瑣碎的細節,但卻是歷史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一面。

關於東京審判,我們的教科書中往往是在抗戰結束後一筆帶過,短短一小段,不足三十個字。

所以大部分學生在沒有看《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之前,都沒有料想到在教科書中的一小段文字背後,竟然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那麼復雜的政治博弈和那麼艱苦的心理斗爭。包括我。

我也因為這個電影,忽然意識到我們教科書的失敗。書中淡化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細節,而是這段歷史中頗為生動的一部分。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有生動的細節存在。所以細節是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如果失去了、遺忘了這些細節,歷史就會枯燥無味,如同歷史書最後附上的年表一般。拿著這樣的歷史書,不僅無法吸引後來人,而且就算他們看了,也只能讓他們極不情願的記住一些梗概和數字,談不上對歷史的認識。

那樣,我們不如讓孩子們扔掉課本,直接看電影。

有人會說我們不煽動民族仇恨,這樣跟日本教科書的歪曲描寫形成對比。這毫無疑問是無謂的意淫,顯然這種失誤不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高尚”造成的。記錄歷史的人不僅應當真實的反映歷史,而且更應該全面的、鮮活的反映。

至於當代中國人面對日本對華侵略這段歷史的態度,很多人說我們現在應該有大國的胸懷。我覺得真正的大國心態可以是“無國界”的:日本的錯誤不僅僅是日本人需要 反思 的,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不僅要反思自己民族昔日的懦弱,也要反思另一個民族的錯誤。

因為,我們同寫一部人類史。

G. 《東京審判》觀後感5篇

《東京審判》講述了二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等國家的11位法官對28名甲級戰犯長達2年的審判過程。下面是我整理的《東京審判》 觀後感 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觀後感相關內容推薦↓↓↓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5篇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5篇

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800字5篇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5篇

《東京審判》觀後感1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梅汝傲的 名言 。

其實那段歷史我想只要是中國人,就不會不知道。剛剛從電影院看完《東京審判》,耳邊還回響著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話。

第一次讓我震撼的,是當所有法官,堅持中國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國以後,梅汝傲把本子一關,頭也不回的離開會議室。從梅汝傲身上體現了中國人的骨氣。但是梅汝傲也有過無奈,有過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間里抽著煙,雖然他用「威脅」的方式,來說服大家,必須證明中國的位置,但是命運,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後的勝利,當然是屬於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遠東軍事法庭綵排的時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國法官中間,他很堅定的坐在了應該屬於中國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對戰犯實行不實行死刑的時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開始了他的說服工作。當他打開信封里的投票紙,把筆拿起來,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個圈,然後把投票紙放回信封里,疊好信封,最後投入投票箱。這是他作為中國法官,中國人,所做的一切。當最後的票數為5比5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緊張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當最後從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時候,梅汝傲勝利了,他輕輕的閉上眼睛,他如釋重負。

「我只能說,我盡力了。」這是本片最後梅汝傲說的一句話。

我覺得這部片子拍的很不錯,特別是在軍事法庭里的戲,那種刷的聲音,很有震撼力。那幾個日本演員,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邊的幾位老人家,都說他們像真人。松哥演當然一個字形容「棒」。幾乎全部的英文台詞,雖然我聽不懂講什麼(當然,下面有中文翻譯),但是能聽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時間在這方面。不過唯一的缺憾就是,裡面松哥只有的幾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聲音,本人不敢恭維。

東京審判個人覺得是一部很有 教育 意義的電影,如果對那段歷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內容還不夠多,可能因為時間關系,很多東西,只能走馬觀花,不能把東京審判全部呈現在大家面前。

《東京審判》觀後感2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扞衛國家權益的 故事 。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生了爭執,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裡面的關系很復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並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爭是日本的執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並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於主權問題,關於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東京審判》觀後感3

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除了對日本戰犯的冥頑不靈的憤怒之外,更多的是震撼。是對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強烈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熱忱所深深的折服。

或許,我們這一代的人,距離戰爭的硝煙已經太過久遠,對戰爭的了解也已經少得可憐久而久之,有一點麻木了。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永遠不能忽視和遺忘的。《東京審判》這部影片,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段歷史。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深重罪惡和欠下民眾的累累血債。也看到了當日本宣布投降後,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在長達兩年818次庭審中,中國法官上演了一場場思辨縝密,撼人心魄的法庭傳奇。終於艱難地扭轉了局面,以6票對5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也贏回了民族自尊。

影片一開場,就吸引了我。梅如璈博士為了座位的據理力爭,就充分顯示了他的睿智和果敢。他為了祖國的利益,為了死去民眾的冤魂,不屈不撓,字字句句鏗鏹有力。他說的很好,我來這里不是為了愉快,而是一項嚴肅的任務。真理只有深淺之分而沒有大小之分。是的,誰也沒有權利去顛覆歷史,改寫歷史,日本內閣所犯下的罪孽一定要受到大眾的審判。

另一精彩之處,扣人心弦的是最後的投票決定是否對戰犯實行死刑。此時影院里一片靜寂,我也屏吸觀察那一時刻的到來,心中默默祈禱。終於我們勝利了,影院里響起了一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我深深吐了一口氣,這一仗贏得真不容易。但是,我也深深知道,只要堅持真理,堅持正義,最終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影片讓我們再一次重溫了那段歷史,不禁讓我心潮澎湃。戰爭的殘酷與血腥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死亡人數令人難以置信。同時也給日本民眾帶來了苦難。而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學生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日本至今還有人否認這段歷史的行為加以痛斥和抗擊。因為全世界的人民都嚮往和平、維護和平。

《東京審判》觀後感4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鬥志充斥了熒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盡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於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心裡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里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東京審判》觀後感5

《東京審判》的結局,中國勝了,芳子死了。

芳子死了,她被喜歡自己的人射出的本應射入自己喜歡的人體內的子彈射中,然後死了。

又是一幕情感的悲劇,又是一個戰爭的犧牲品。

此時此刻,有多少仁人志士會不禁感慨:天下何如此?都是戰爭惹的禍!

戰爭斷送了什麼?斷送了人民的幸福、安定,斷送了國際的友好、和諧,當然,還有這——偉大的愛情!

不要說這樣才能鑒證出這場愛情的偉大,偉大的愛情還需要無謂的鑒證嗎?!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這不是芳子的問題,而是與芳子相愛的肖楠同志的問題。在這個問題面前,他何去何從?他應該自殺,隨芳子而去嗎?如果千萬個肖楠一樣因為戰爭失戀人的人肖楠一樣因為戰爭失戀人的人們都去自殺,那麼現如今中國的人口問題還會如此嚴重嗎?他應該苟活下來嗎?他會茶不思,飯不想吧。他會沒有積極性吧。他會沒有動力吧。他工作會萎穈不振吧。試想,千萬個和肖楠一樣的大萎穈不振吧。試想,千萬個和肖楠一樣的萎穈不振地工作會給國家,給社會帶來怎樣巨大的災難啊!再者,舉個生活中的例子:精神萎穈的人在街道上騎車,一不小心就會摔一跤,自己摔一下不要緊,可是傷到花花草草怎麼辦吧?!

透過芳子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我們越發發現了戰爭的黑暗與罪惡。

芳子死了,上帝看了都會心痛。而戰爭這罪魁禍首,卻日益囂張在這片文明的土地上,它不斷地侵蝕著我們的美好的友情、親情、愛情,它還要一點點地吞唾掉我們特有的人情。趁著我們還有人情,我們還可以說:我們對戰爭的厭惡,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若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當然,我們還可以做:制止戰爭、和平先行!


《東京審判》觀後感5篇相關 文章 :

★ 《東京審判》觀後感範文5篇

★ 東京審判電影觀後感5篇

★ 東京審判觀後感5篇

★ 東京審判法律觀後感5篇

★ 東京審判800字觀後感5篇

★ 東京審判觀後感500字5篇

★ 《東京審判》觀後感500字作文

★ 東京審判觀後感1000字5篇

★ 《東京審判》觀後感500字以上範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電影東京審判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洪金寶主演好看電影 瀏覽:161
電影男一號多少錢 瀏覽:527
北京電影學院怎麼坐車過去 瀏覽:696
怎麼免費下vip電影下載 瀏覽:10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武俠片 瀏覽:885
電影院最小影廳多少座 瀏覽:779
真實電影有哪些明星 瀏覽:498
電影廳坐滿多少人 瀏覽:722
免費電影大白鯊下載 瀏覽:94
為什麼不給我電影票英文 瀏覽:984
女人當著男朋友的面親電影有哪些 瀏覽:950
我剛才看的什麼電影我都忘了 瀏覽:404
印度電影推薦什麼一家 瀏覽:778
反映藝術家電影有哪些 瀏覽:295
歐美類似於禁忌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2
免費手機版電影賽德克巴萊 瀏覽:804
美國電影媽媽說的是什麼內容 瀏覽:51
成龍搶刀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82
開私人影院的電影如何拿版權 瀏覽:835
秋霞手機免費網站你懂得電影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