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學霸是怎麼煉成的電影

學霸是怎麼煉成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08 23:56:31

① 《夏至未至》: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品學兼優,乖巧可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羨慕的同時,你是否想過,「別人家的父母」到底是怎麼做的?下面是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分享的一些感悟,希望各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能仔細看,多領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更近一步,幫助孩子離夢想更近一步。
1、關於分數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對分數沒什麼壓力,所以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經驗就是: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松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麼太大的反響。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成績掛鉤。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系。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里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裡的小盒子里,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爸媽覺得,享受生活,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後,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媽媽更正了這種說法,對我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游戲、放鬆去鄉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說,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3、閱讀經典
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彷彿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志、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要讀經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剛開始讀,會找不著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奏。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悅了嗎?我說,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因為,愉悅,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閱讀經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於中考來說,是多麼重要。
4、潤物細無聲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閱讀,聽音樂這些事情,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根據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5、訓練獨立性
從小,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我的獨立性。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選擇,可以有很多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比如:我五歲的時候,天氣很熱,從幼兒園出來,很渴,想要喝飲料。媽媽給錢給我,讓我自己去買。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媽媽告訴我,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去買,然後喝。一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著,回家再喝水。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不去買,忍著。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
小學時,放學下雨了,媽媽也不會主動送傘。她知道,我總會想辦法的,比如,和同學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業,比如去超市裡避雨,順便逛一逛超市。因為,我曾對媽媽說過,你女兒沒你想像的那麼蠢,總會想到辦法。
再比如:現在我買衣服,媽媽只負責出錢。上次,和同學一起去買地攤貨,25元買了一件襯衣,穿到學校來了,媽媽說也還漂亮,但建議我把那些線頭剪一下,別讓人一眼就看出地攤貨。第二次,我又去買了一件,拿回來就覺得小了。媽媽也沒評價我,建議我送給一個比我矮一點的朋友了。
這都是我的選擇,爸爸媽媽都尊重我。不作負面評價。就是這樣,我一路思考,爸爸媽媽一路尊重,我漸漸長大了,遇事不逃避,學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6、關於粗心
經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里,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扎實的表現!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借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扎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7、培養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圍下盡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滿意,罵他,甚至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讓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長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並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爸爸媽媽終將老去,要學會把舞台適時地讓給孩子,讓他們發揮。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長江後浪拍前浪,我爸爸媽媽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灘上。
8、賞識孩子,扶持自信,呵護自尊
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誤區。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我做得對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表揚我。
媽媽平時在同朋友談話時,談到孩子的時候,她會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我們偶爾聽到,表面會裝得不在意,實際上,我們很在意,得到肯定的這些優點,我們會繼續堅持,越來越好。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
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事情過了,繼續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
對我們的啟示
作為家長的我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上述的那些做法我們又做到了幾條呢?
小尾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長、成才,卻往往走在一條錯誤教育的死胡同里。很多教育的大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是在面對孩子的那一刻,我們似乎總是無從下手。教育真的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時刻走在學習的路上,為了孩子的光明未來。

② 「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一、有規律的制定學習計劃

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鍾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鍾,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高效率的聽課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後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建立聽課筆記本。

三、不要一味的搞題海戰術

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四、要找出重點和疑點

預習中,—定要把新課內容的重點和疑點找出來,然後把重點和疑點帶到課堂上去。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所找的重點和疑點時,一定認真的一邊聽、一邊思考,聽出老師講解的思路。經老師講解後,有些問題仍不明白,就要抓緊時間和機會向老師發問,直到把預習中找出的疑點弄明白為止。

五、和同學一起學習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學習,就有了一個學習夥伴,更何況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水平高於你的人一起學習,他就是你的老師,你自然可以學得許多東西;同水平低於你的人一起學習,你是他的老師,我們常說「教學相長」,你同樣可以學得許多東西。當然,合作學習並不是幾個人的簡單相加。

合作學習有利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溫情與信任,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技巧與策略,學會有效地表達自我。在學習交往中,可以培養、發展真正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

六、課堂上多發言

現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

這對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面對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師不可能針對每一個人的理解進行分析和解答。

程度差的同學往往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往下講了。

課堂上講的內容,有很多時候又是環環相扣的,前面的沒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導致下面的更加難以理解,最終導致聽課失敗,如果課後又沒有進行及時的補救(如:馬上追著問老師),逐漸就會淪為「差生」的行列。

不要怕回答錯誤,不要怕出醜,不要計較別人的善意笑聲。只要你不是故意搗亂,沒有人會責怪你。

在很多情況下,老師不一定知道學生哪裡不懂?下面該著重講解哪一部分?是否該「再講一遍」?這時,老師會進行提問、設問,要求學生舉手回答或集體回答。

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積極的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聲說出來,讓老師聽到,盡可能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是針對你的理解而進行的。

如果你時刻在准備著進行搶答,你的注意力,一定會很集中,聽課的效率也一定會很高,學習就會逐漸變得輕松、有趣了。

七、不會的問題及時找老師

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但是再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還是不很順手。這說明你對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

這時,你可以不去找老師,因為經過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時只是差那麼一點點;但是,我建議你去找老師,把你的理解詳細的說出來,老師一聽,就會發現你知識上的缺陷或解題方法上的不當之處。

老師的三言兩語,就會使你的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事實上,這才是教師職業價值的最大體現。

八、不會的知識點及時記下來

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幾率要遠遠小於「差生」。大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優秀學生之所以能在各種考試中保持較好的成績,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把不會的知識真正問清楚了,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

這里為什麼要強調「真正」兩個字呢?因為我們的「差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有時也去問老師,也耐心地聽老師講,也聽懂了。

但是僅僅滿足於聽懂了,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再寫出來,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幾天後考試時又遇到了這樣的題,下筆寫的時候,才發現寫不完整,有那麼一點還沒有理解,「卡殼了」,重蹈了「一錯再錯」的覆轍。

若是當時問過之後,馬上把它完整的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馬上「打破沙鍋問到底」,就不會出現後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謂「行百步而半九十」。

③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人事經理 小米

經過了高考的浴血奮戰,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式的競爭,是否就像當初高中老師所說,可以在大學隨心所欲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大學有一類人很受歡迎——學霸,同時也很受敬仰,更能夠輕松獲取大學各種珍貴資源——榮譽證書、獎學金、就業優先權、免試研究生資格等等。結合自己及身邊的學霸真實經歷,告訴你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工具/原料

④ 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學霸總說:attitude rebuilding (態度重塑)
高考之後,經過一個小長假,大家高高興興地進入大學,像老師說的,可以隨意打發時間,任意發揮小嗜好了。事實是,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這時候也是人生最難得的機會,因為很多人剛進大學就頹廢了。
如果你在高中艱難地超越60%的同齡人,那麼大學中你可以輕松超越90%的同齡人。超越有技巧,第一是端正態度,第二是職業規劃,第三是執行,第四是堅持,第五是超越自我,六是知識踐行。之後回眸,會發現,真的很感激和敬佩自己。

大一上:university planning(規劃)
大一上應該進行大學四年的規劃。規劃的方法,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但可不完全依據此,因為很多人的興趣目標是不明確的,除非你有特殊能力,否則建議你進行一個常規的規劃。規劃,不建議迫不及待地去看相關職業規劃書籍,個人經驗告訴你,沒多大幫助!因為太籠統、指導性不強。
最實用的是,找本校學生標兵的信息作為標榜。參照他獲得的執業證書、英語證四六級、托福雅思、參加的社會活動類型及獲得的榮譽等等,這些證書一般來講社會公認度較高,以此為出發點,再去找實現途徑。保持成績為前提,趁高中英語熱度未減,輕鬆通過12月英語四級,否則會感覺越來越難,選擇性參加一些喜歡的社團或者學生組織。

大一下:carrying out (執行)
大一的時候很多人很迷惘,這時候你應該認真執行做好的職業規劃。當然職業規劃也有變化,不一定嚴格執行,但是大體是必須完成的,這期間,以本校的或者是更高等學校的學習標兵為參考,規定自己成績或者績點達到多少。趁熱打鐵,准備12月份的CET6考試,當大家都在准備這個的時候,可以開始你的托福雅思了。
繼續在學生組織做點事情,因為學生組織就是一個小型社會,裡面可認識各樣的人,有緣分,說不定會遇見心儀的ta^=^。但別把大把的時間耽擱在學生組織,除非你的職業規劃畢業就工作。根據小編統計,很多牛氣的學霸並沒有放更多時間在學生活動上,這點是沒人給你說的,當然,除了我。

大二上:persistence (堅持)
大學貴在堅持,因為有很多誘惑:戀愛、游戲、兼職。學霸註定孤獨!如果你鐵定了做學霸,就應該堅持,堅持就是大學致勝的法寶。因為大學真正去學習的人相比高中會少很多。所以,當學霸就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我也是,但是可以找到處理孤獨的方法,比如邊聽輕音樂變背單詞就很有效。每天比別人早點去自習室、晚點回寢室。要耐得住孤獨寂寞,再比如大家都玩,你就可以准備計算機二級以及托福考試了。
我們專業一個同學大二開始准備,托福雅思高分飄過。他很堅持,課上聽專業,課下看英語;別人看雙語電影,他只原版歐美電影。當然,能夠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學友,作為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彼此都會獲益頗豐。大二可以申請參加一些學術、科研活動,科技競賽,比如數學建模、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英語大賽等等。

大三上:going beyond(超越)
經過了大一大二的積累,這時候在英語、計算機、成績或績點方面都處於領先水平,同時,大部分人都已經覺醒,所以,大學的白熾化競爭就此展開。但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短期是無法超越的,所以繼續保持個人學習習慣。但這時候繼續保持領先的狀態,同時關注競爭對手的狀態,知己知彼,超越自己,當然,也超越別人。
大三,分流。每個人都大致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或是進入社會工作,或是繼續深造讀研,或是考公務員,或是爭取選調生。這時候有了前面的基礎,選擇什麼都是優勢!當今就業形勢嚴峻,多數學霸選擇深造,大部分通過保研途徑輕松獲得滿意高校入學資格,這是很多人羨慕的,畢竟考研是一個身心俱憊,費用劇增的過程。

大三下:practicing(踐行)
有了大三的超於,如果你打算讀研,可以有兩種途徑,一是保研二是考研,根據你的准備情況,發表論文,積極聯系導師來保研,科研是導師很看重的,准備應該從大二就開始。記住,社會永遠接受「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人,導師也這樣,這樣做的成功率會直線上升。
保研相對容易進入更好的學校如國內最頂尖的高校,身邊的人這樣都去了。當然,我要差點點,所以進入別的高校^..^。如果是進入社會工作,那就可以去實習,同時考取相關專業職業資格證,如建造師、注冊會計師(CPA)、CAD工程師認證證書、導游資格證等等。

大四:internship(實習)
這時候是個收獲的季節。一般來說,畢業設計都在上學期做完,保研、靠公務員、社會實踐正式開始。學霸在乾的是,不是攜懈怠,而是結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圈子,在寢室打游戲,能結交的就是打游戲的。當然,除非你有資本或者以游戲為生。
學霸畢業設計一般會提前完成的,這時候一般都會得到研究生導師的青睞,直接進入導師的團隊,跟隨導師做學術研究,如果到時看得起,還有「小費」。提前結識新環境的師哥師姐,無疑優勢巨大。或者用一年的時間去社會鍛煉。然後繼續深造。

溫馨提醒:細節 (details)
學霸多數是有自己絕招的,但是別期望直接從他們那裡得到所有,因為他們沒多少時間帶領新手。所以,為了更多學弟學妹能夠不受傷,這里給績點溫馨提示: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但不能「另闢蹊徑」弄巧成拙,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事情。
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就是你們的反面教材,所以「差點點」,給你們分享。別指望從學霸的公開演講中獲得你想知道的有用經驗。所以,現在,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你應該有自己的煉就方法了。

⑤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考入清華、北大五百名學生的學習方法,無外乎具備以下5大法寶:

1.都有一個錯題本
2.都有一個好題本
3.新課之前一定先預習
4.先復習後做作業
5.做作業要計時(限時訓練)
學習的三要素:1、規范的學習行為;2、良好的學習習慣;3、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優劣取決於他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了三個要素。有了規范的學習行為才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規范的學習行為是前提,是基礎。

實踐證明:一個行為持續3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的行為,超過100天就可以形成習慣。過程不變結果不變,過程改變結果巨變,過程合理成績斐然!

清華北大500名學霸,總結出的經典學習方法,快快收藏吧!
學習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為八大學習環節,即學習管理八環節:1、計劃管理;2、預習管理;3、聽課管理;4、復習管理;5、作業管理;6、錯題管理;7、難題管理;8考試管理

一、計劃管理---有規律

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在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鍾為異界,中間休息10分鍾,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讀:每科用10分鍾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後,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老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就要寫在預習本上。

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書寫下來。讀寫同步走。

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後能體現雙擊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會做了,就說明了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清華北大500名學霸,總結出的經典學習方法,快快收藏吧!

三、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等等,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後懂的則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

四、復習管理---講方法

想: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後最需要做的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以的清華北大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復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的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說明了你已經很好的復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不記得就是漏缺部分,需從頭再學。

看:即看課本,聽課筆記。既有面,更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並做上記號,以便總復習的時候,注意復習這部分內容

說:就是復述。如:每天都復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周末復述自己一周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才是真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增強。

五、作業管理---要自律

不計時不作業

不復習不作業

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先放過,後攻堅

不檢查不作業

不小結不作業

獨立作業忌抄襲

六、錯題管理—常反思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會考試,目的是為以後復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著許多的知識點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於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煤業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題;第二部分是錯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能舉一反三;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第五部分是復習次數。清華北大500名學霸,總結出的經典學習方法,快快收藏吧!

七、難題管理---會溯源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於題目所涉知識點眾多,知識點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思維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於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意識查清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內在聯系;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思維路徑,查「堵歧「點;三是藉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漏點。

八、考試管理---抓重點

用一張丟分統計表管理。按科目分為天空、選擇、計算等等項目。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那些是身體出了偏差,那些是運算出了錯誤,是什麼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

⑥ 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學成的,日夜刻苦,再加先天性的聰明大腦

⑦ 學霸是如何養成的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梳理高考狀元的好習慣

狀元是怎樣煉成的?不上補習班,還能在30餘萬考生中奪魁,狀元們究竟有何絕技?僅僅是勤奮,必定不夠。
為此,小編梳理了10年中高考30名狀元的學習習慣,為大家精心打造來自狀元們的「葵花寶典」。
寶典中,狀元們高效的學習、良好的心態是如何養成的,我們將一一揭秘他們的這些獨門絕技!
法寶1

不上補習班
狀元們的最「可怕」之處在於
——都不上補習班,學習還能那麼高效
談及經驗,每一位狀元必總結「效率高」。狀元們的更「可怕」之處在於,都不上補習班!那麼,他們究竟有何絕妙的高招提高效率?以下幾招,我們可以偷學:
2005年杭州市理科狀元王忻恬、2011年杭州中考狀元徐恩迪:
口袋裡始終揣著一本寶典——里頭記著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物理公式等,每到吃飯排隊時、等公交車時,必拿出來讀讀看看記記。其實,這招是從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處偷學的。蘇老曾說,「我的時間有限,『沒有整匹布』,我擠時間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頭』,把1分鍾2分鍾的時間都利用起來,這樣『零布頭』也能派上用場。」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李清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與同學交換和共享各自的復習筆記,受益良多。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張琛:
基礎最重要,對基礎知識點做細致、系統的梳理。怪題難題,統統不做。沒有基礎,一切只是空中樓閣。
2010年全省文科鍾雋儀:
動作快,做作業不拖拉。這個好習慣,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得培養。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遇到難題,和同學一起研討解決。集思廣益,同學的解法更能開拓思路。
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姜動:
上課45分鍾,並非分分鍾全神貫注,但在重要環節,肯定聽得極認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做什麼才最有效果。為了達到目的才做,達不到就不做。會判斷哪些作業對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還是不明白,就找別的題目繼續加強。
2013年杭州市文科狀元喻鵬陽:
上課很專注,跟著老師的思路轉。若是有不懂,當場發問。
2005年杭州中考狀元蔡夢如:
選擇最高效率的時間段學習,比如,晚上七八點。還比如,課上的時間最寶貴,一定得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時間段,可看電視、玩電腦(打CS)。不過,一定要見好就收。
法寶2

一本糾錯秘笈
狀元們人手一冊糾錯本,裡面收集的是
——哪裡出錯了,為什麼錯了,如何解決問題
每一位狀元,都有一本糾錯秘笈。不過,各自糾錯的方法不同。
2003年全省文科狀元陳杭霞:
記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錯的題目、解答方式、當時做錯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提醒。
2004年全省理科狀元吳傑行:
糾錯本講究精練,將平時出錯的知識點整理成冊。
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
有一本糾錯秘笈,隨身攜帶,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空時請教老師和同學。
2011年杭州中考狀元徐恩迪:
糾錯本上,不但有做錯的題目整理,平時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也會記錄在案。時不時地拿出來翻一翻鞏固。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法寶3
愛提問
狀元們比普通同學「不懂」的東西更多,因為他們
——特別愛提問、會思考
其實,狀元們並非什麼都懂。恰恰相反,他們問的問題比其他同學更多。有的問題,甚至別人不屑去問。狀元們討厭似懂非懂,必須打破沙鍋問到底,弄個明白。他們,是班上最會提問的人。
2006年全省文科狀元陳雄超、2008年全省文科狀元申屠李融、2012年全省理科狀元翁凱浩:
每次下課,都會圍著老師不停地問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會想方設法弄清楚,即便是問題很小。
2013年浙江省理科狀元周晨:
問題,必須在當天得到解決,隔夜都會很難受。每天,都會向老師問很多問題,不少問題,是老師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或者忽略的。
2012年杭州中考狀元周朔雯:
不單自己有問題一定得弄懂,別的同學在問老師問題,也會在邊上聽。有時,還會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
法寶4

活得「2」一點
狀元們修煉得來好心態
——放鬆,有助於調整狀態
沒有好心態,絕對考不出好成績。可好心態,並非與生俱來,而靠一點點的修煉。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李清揚、2013年杭州市文科狀元喻鵬陽:
活得「2」些,尋找生活中的樂趣,與同學老師多開玩笑。試試在所有作業本的名字旁,畫上一個自己的笑臉。
2007年全省文科狀元求芝蓉:
周末晚上,可放鬆地看看喜愛的電視劇或電視節目,有助於調整狀態。
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
遇到困難或情緒低落的時候,散步的效果不錯。邊散步邊思考,煩惱很快就消散了。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若要好心態,父母也得配合默契。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書」:請不要問我高考用具准備好了沒有;請爸爸媽媽保持正常心態,話語行為與平時一致;高考過程中,請不要詢問各科考試情況。開車接送我高考的時候,請保持冷靜,注意禮讓行人。高考前,還可以給父母一份「高考菜譜」,羅列平時愛吃的菜。
其實,高考,不過就是第十次月考。反正成績在走出考場的那一剎就已經定了,乾脆一切拋開。
2011年杭州中考狀元徐恩迪:
心理暗示很重要。這樣安慰自己:每個人都會有薄弱科目或者不喜歡的科目,如果不擅長數學,每天對自己說三四遍「我喜歡數學、我喜歡數學」,不要讓自己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越抵觸越沒信心。其實背後的老師們,也很「精通」暗示法。比如,有同學怕寫作文,就會拿她的作文當範文給全班同學看,以示鼓勵。
法寶5

愛看書
狀元們不可一日不讀書
——每天閱讀,攝取大量信息
對狀元們而言,不可一日不讀書。否則,就如居無竹食無肉。閱讀,不但能啟發思維開闊視野,還可陶冶心性。
2009年杭州中考狀元黃夢瑜、2013年杭州中考狀元魏予祺:
作業,在學校搞定。回家,就是閱讀的專享時間。喜歡看外國文學作品、文藝作品。比如,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比如,張愛玲作品《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大量的閱讀,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英語中。潛移默化之下,語言的表達與敘述,慢慢變得精道。此外,每天閱讀各類雜志,攝取大量信息。
2004年杭州中考狀元張維加(現已是牛津大學的博士,並入選極富盛名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會士):
最愛科學類與歷史類。歷史,讓人開竅,培養情商,形成處理問題的看法與思路。比如,《東周列國志》看上六七遍,對每個年份發生的故事瞭若指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激情的年代,百家爭鳴,群雄逐鹿。
科學類的書,則可讓自己對科學問題有了解。這對之後從事科學技術類工作是很好的啟蒙。科學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學的圖象,對科學問題的想法,都得仰賴啟蒙階段的培養。
法寶6
「會」玩「懂」玩
狀元們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
——張弛有度
「玩」的學問,也大有講究。不懂玩的人,又怎麼懂學習呢?
2005年杭州文科狀元姜卉、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張琛、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2013年全省文科狀元施丹旖、2009年杭州中考狀元黃夢瑜:
喜歡看動漫,是網路動漫貼吧的常客。我們都是《名偵探柯南》的粉,跟著柯南破案,還可鍛煉觀察力和敏銳度。還喜歡畫漫畫,甚至在畢業紀念冊上,以畫代筆,用四格漫畫來表達對同學的祝福。
2006年全省文科狀元陳雄超、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楊純子:
每周一部電影,是周末的必修課。文藝片、動作片、科幻片,是狀元們的最愛。電影的表達與敘述、電影的構思與創意、電影傳遞的想法與引發的思考,處處都見「學問」。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李清揚:
喜歡研究明清紫砂壺,鑒別紫砂壺真品贗品的准確率,已經達到80%左右。
2012年文科狀元姜動、楊純子:
不贊同「拼搏三年、犧牲三年成就以後的生活」這樣的觀點。每周或每兩周出去玩一次,比如唱歌、運動。玩3個小時並不會耽誤什麼事。相反,如果一直想著玩又不能玩,就會耽誤很多事。
法寶7
嚴格的時間表
睡覺都很自覺——
養好精神,跑完中學馬拉松
其實,狀元們都很會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號。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不養好精神,何來力量走到終點?
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高中三年,從不給自己增加額外學習時間,嚴格按照學校規定作息時間。
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姜動:早睡晚起,午睡雷打不動。晚上十點半睡,早上7點起。中午再睡半個小時的午覺。晚上回家吃完晚飯先睡半個小時再做作業。
2013年杭州市文科狀元喻鵬陽:每晚,不等自習結束,就提早溜回家睡覺。早上,6點起床。每天的午睡,必定保障40分鍾至1小時。
法寶8
寬松的家庭環境
每一位狀元背後
——都有一對善解人意的父母
寬松的家庭氛圍、一對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看似「放任」的教育,卻是給孩子寬松自由的環境發展個性。
父母給予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孩子就有時間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比如,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楊純子,擅長唱歌跳舞排球;2009年杭州中考狀元黃夢瑜,擅長素描、書法,平常有空會寫原創小說。對於模考成績,父母從不過問。甚至連孩子看電視上網,都不會特別限制。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張琛、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姜動、2009年杭州中考狀元黃夢瑜:
父母從來不打孩子。遇上事,父母多以商量的方式與孩子探討,最終的決定權在孩子。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平時,父母與孩子之間更像朋友。與父母聊天,聊學校發生的事、聊同學與老師、聊自己的內心世界,彼此的信任,就這樣建立。
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楊純子:
不會給孩子學習定目標,不會在學習上過多要求孩子。在父母看來,過得快樂和幸福才最重要。他們並不希望孩子一路走得一帆風順,認為多點挫折更有益。如果孩子沒考好,他們會這樣安慰:你需要重新定位。永遠都沒有常勝將軍,你要能接受挫折。失敗,是很正常的。
2008年杭州中考狀元徐軼文:
上學自己去,放學自己回,回家作業自己做。作業沒做完,父母也不會說。但到了學校,老師會批評,父母要求孩子自己面對老師。檢查作業,家長只是簽字,錯了也不會幫忙改過來,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2010年杭州中考狀元李英子:
理解孩子,會「像小孩一樣思考」。陪孩子,邊玩邊學。媽媽會陪我一起看動畫片,《麥兜系列》、《玩具總動員》等,也是溝通與交流的一個渠道。爸爸會在我還未上小學,吃年夜飯時就教她玩對聯。
住校的孩子,需要一個宣洩情緒的渠道。媽媽為我准備了日記本,不過,這本日記並不對媽媽保密,我們周末會就著日記題材聊天

⑧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人事部經理小米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可一日不學習,否則,就如居無竹食無肉。他們是成績排名中的佼佼者,受無數同學敬仰膜拜,並感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積極踐行者——「學霸」。
在網路釋義中,「學霸」指專注於學習、很少參加課外活動、分數很高的學生。而根據媒體對那些出現在大眾眼中的「學霸」的報道,不難發現他們除了學習勤奮和成績優異,還具備一些其他非同常人的特質。
在本文中,我們整理了關於學霸的5個非典型特徵,這些特徵並不適用於所有學霸,但每一條都與學霸保持「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其中,有些可被他人復制並發揚光大,有些則不宜模仿以免身心受傷。
特徵1:學習:
不要以為「學霸」只代表單純的「學習機器」,或是他們只會心無旁騖地追求高分。事實上,很多時候「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緣於他們能夠樂在其中。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7所美國名校錄取的武漢大學畢業生李當娜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學習的「學霸姐」。高中時成績並不拔尖的李當娜在大學專業課程里找到了興趣所在,只要是老師課上推薦的參考書,她全部找來看;對於不理解的地方,好奇心會驅使她鑽研到底。也因此,享受學習過程的李當娜從未認為當「學霸」是一件苦差事。
鏈接:動物也瘋狂
2012年底,電子科技大學校園內活躍著的「學霸狗」在網上一炮而紅。據傳言,這隻身高0.3米的小傢伙最喜歡出現在概率論和英語(精品課)課堂上,在校內外贏得了不少粉絲的青睞,曾獲得民間評定的電子科技大學「最佳人氣獎」和「學風建設獎」。不同於「學霸狗」對理工類課程的執著,「北大蹭課貓」則更偏愛哲學、藝術等人文課程。這只黃白條紋的貓咪多年來旁若無人地「蹭聽」北大各門課程,渾身散發出濃濃的「學術氣息」,深受師生喜愛。
特徵2:傷心人
2013年高考(精品課)成績出爐,武漢理科高考狀元黃翌青的人人網狀態——「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卻得不到你的駐足」——引來無數網友圍觀轉發。同時,北京文科高考狀元張韻凝將自己455天單戀無果的故事寫成一篇超長博文發表在人人網上。這些「考場得意,情場失意」的故事不禁讓網友聯想,或許「情傷」是學霸的一劑「強心針」?
此外,華中科技大學的於斐斐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大學四年基本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學習。然而事實上,和不少大學生一樣,於斐斐在剛入校時情感受挫。與其他就此在游戲中荒廢大學生活的同學不同,她選擇了奮發學習。面對「學霸」稱呼,於斐斐淡定地說,自己只是拒絕了迷失,做了學習的主人。
特徵3:計劃癖
對「學霸」來說,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看似無限的學習任務,強大的計劃能力不可或缺。清華大學著名的「學霸姐妹花」之一的馬冬晗便是這樣一個制訂計劃的高手。
當網路上爆出馬冬晗的學習時間表時,那密密麻麻的計劃安排讓眾網友大跌眼鏡,不禁驚嘆「比國家領導人還忙」!這張堪稱「神器」的時間計劃表將馬「學霸」一天的時間安排精確到了分鍾。
從早晨6點起床到凌晨1點睡覺,「自習大物(大學物理實驗)」「微積分」「背單詞」「開班會」等各項任務都在這張時間表裡被安排得井井有條。這樣的習慣,她從大一下學期一直堅持到大四畢業,積累的計劃表已有厚厚一摞。用馬「學霸」自己的話說,「我只是不想浪費時間」。這樣看來,計劃表或許是「學霸」彪悍人生的必備法寶。
特徵4:強迫症
馬冬晗曾坦言,自己有很明顯的強迫症症狀。但是,用她的話說,「有些時候,有強迫症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不難發現,許多令人仰望的「學霸」都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強迫症症狀,如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容不得分分秒秒的時間浪費,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要加班加點甚至熬夜去完成,等等。
其中,不乏一些「走火入魔」的「學霸」,修煉出「見題就做」的至高境界。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劉志哲用一本全新的《考研(課程)完形填空模擬試題》佔座,豈料一天後再去自習室,這本習題集已被完成了大半。這位不知名的「學霸」用黑筆做了60多頁試題,還用紅筆進行批改,書中多處講解內容也都有勾畫痕跡。
鏈接:全民「學霸」時代
「學霸」,不只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少希望成為「學霸」的學生苦於自己有限的自控力,搖搖頭說自己「學習的時候總想玩手機」。於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幾名學生便開發一款名為「我要當學霸」的手機應用。
這款專治「手機依賴症」的應用上線一周即有10萬用戶下載安裝。當用戶開啟「學霸模式」以後,每次一碰手機,軟體便會跳出提醒:「親,你確定要退出學習嗎?」經過幾次勸誘仍然堅持玩手機的用戶,必須選擇「我不是學霸」,然後確定「接受鄙視」才能退出應用。
同時,用戶的人人網狀態會被自動改為:「對不住大家,我又在學習的時候玩手機了,麻煩看見的每人回復一句『玩你妹的手機』或『你個二貨成不了學霸』,跪謝!」
特徵5:恐懼感
根據美國自由大學專業教學主任馬克•德雷珀博士的看法,「學霸」的恐懼感主要源於排名的落後,因為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成績不理想意味著他們的勞動付諸東流,而且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
馬克博士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就是一位狂熱的學習分子,但有一陣子他總是低垂著頭,臉上似乎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他為學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卻始終進不了班裡排名的前百分之十。
他說恐懼感一直伴隨著他,並覺得同學的聰明程度遠超他想像,然後開始為「不夠聰明」的自己能夠進這所精英大學而感到慶幸。然而在經歷過一段迷茫期之後,馬克博士開始瘋狂地寫筆記,並利用睡眠時間來學習,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最後他的成績終於躋身前列,而那種恐懼感開始被輕松所替代,但他從此一直保有危機意識。
「學霸」到底能在學校起到多大的表率作用呢?也許並不會很明顯。在國內,大學生都曾在高考中擠得頭破血流,而奮力爭取的大學校園生活則意味著多姿多彩的友誼、愛情和體育活動,多數人很難且不願再回到悶頭苦學的日子裡。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看到「學霸」成績所代表的教學成果,也應該看到「非學霸」普遍存在的學習症狀。理想的情況是,學校在倡導學生向A+成績努力的同時,也保證他們無需放棄豐富的個人社交生活。
而此時的學校需要一些擔當,它們應該教學生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論」,讓他們高效率地學習知識,做到既能玩得開心,也不耽誤學業。

⑨ 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學霸當然要有一套好的書桌椅相配合,在《金蟬脫殼》史泰龍公司總部的辦公室中,技術人員就使用達寶利銷售的擁有多項工學調節功能的金尊和金豪+人體工學全網電腦椅。可見一把好椅子對學霸的重要性。

閱讀全文

與學霸是怎麼煉成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魔戒電影怎麼看 瀏覽:367
電影免費看建軍大業 瀏覽:174
如何查看下載電影的聲道 瀏覽:847
wifi如何把電影傳到手機上 瀏覽:728
怎麼用汽車顯示屏看電影 瀏覽:750
一家人好看的電影 瀏覽:234
波蘭巡航電影講的什麼 瀏覽:769
2020歐美好看免費電影排名 瀏覽:673
如何用剪影拍攝電影視頻呢 瀏覽:39
電影院免費觀看完整版高清 瀏覽:82
百度網盤中怎麼看小電影 瀏覽:621
2018第064號是什麼電影 瀏覽:664
b站抽獎電影票如何領取 瀏覽:581
好看的勵志女生的電影排行榜 瀏覽:392
傳染病電影推薦詞怎麼寫 瀏覽:469
雷霆戰警免費播放電影 瀏覽:447
愛的藝術電影免費 瀏覽:154
邊看電影邊說電影情節是什麼 瀏覽:658
少兒最好看電影 瀏覽:866
黎塘電影院有多少層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