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呂良偉新片《青面修羅》全網上線,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改編於圓太極拳傳統武俠巨著《刺局》,香港金牌電影導演李仁港導演,馮紹峰、胡軍、金晨領街,王慶祥、高捷、曾江、呂良偉、吳岱融、盛鑒、徐少強、修慶、杜玉明、袁祥仁、閔正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傾心參演的機械設備武俠大面積《青面修羅》今日在騰訊,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及其中國移動5GFUN映廳等服務平台各大網站公映。影片敘述了古代刺客機構離恨谷中,一位少年俠客怎樣破迷案,變成天下第一殺手的驚險故事。
做為一部影院級武俠佳作,《青面修羅》由李仁港金牌製作團隊服務保障,單純以表演+整體實力為人物角色考慮,規模性項目投資製做成本費,以好萊塢質量製做影片。據李仁港透露,製做精英團隊全身心打磨拋光多年,堅持不懈高製做資金投入,實景以加強感光層次感,試圖造就並展現一個詳細、真正、細膩、巨大的中國殺手全球。根據先前釋放的很多短視頻原材料便可看得出,《青面修羅》不但在服化道上耗費了很多想法,還將」技、器、術、局「的精細繁雜與冷酷酷炫極致呈現,可以說一場感觀盛會。
李仁港電影導演借《青面修羅》架構出了一個雜亂卻真正的江湖,將權利、人的本性、沖動、感情等結合進影片,借人物角色喻人的本性,合乎現代的價值觀念。江湖不會再是單純性的正魔大戰,更將武俠的性格和思想境界進一步提升展現,提升原來IP束縛,打造港色武俠新經典之作。
B. 《攀登者》讓人失望,鍋在李仁港,吳京效應失靈正常嗎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在度過前兩日的混戰之後,它們終於在口碑和票房上出現了分化。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流浪地球》上,這部電影同樣由於題材新穎和吳京效應也取得了相當超級的票房,但論影片的劇情也是存在相當大的不足,只是由於彼時的電影市場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再加上「國產科幻里程碑」的宣傳,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流浪地球》電影的內核和劇情一樣先天不足,取得了超級票房可以理解為透支了吳京效應。
正因為吳京效應的存在,再加上《攀登者》同樣又是一個新鮮題材,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期待吳京再創輝煌。可惜,有些效應透支了就很難再有。就像大鵬的《煎餅俠》透支了觀眾的期待導致《縫紉機樂隊》票房走低一樣。
如果吳京效應繼續有效,《攀登者》這個存在內核和劇情硬傷的電影繼續創造票房奇跡的話,那對於我國的電影行業來說並非是好消息,以後就更沒有人去研究電影藝術本身的規律,導演們只需要去找具有類似吳京效應的演員就行了。
現在看,吳京效應的失靈證明我國的電影觀眾大部分還是清醒的,大家對於電影的好與不好的判斷還是基於電影藝術本身,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只有這樣才會倒逼那些導演和製片人放棄明星幻想和套路文章。
電影好看不好看,根本還是劇本,不是明星。
C. 如何評價《攀登者》導演「飛碟帽」李仁港
據我了解,就在前幾天,《攀登者》的預售票房過億,看來,大家對這部影片和吳京的新作還是非常期待的,畢竟吳京這幾年堪稱電影界的良心和頂樑柱,其導演和參與製作的電影質量和票房,都是杠杠的,神一般的存在。
但是點映後,已有不少觀眾對該片提出了批評,紛紛對影片的劇情表示失望!貌似這次吳京的傳奇,要暫時緩一緩了!
難怪網友們會心疼吳京、心疼張譯、心疼章子怡、心疼《攀登者》。李仁港作為一個香港導演,真的是不懂內地觀眾的心思在哪裡,李仁港算是一個有自己風格的電影,其外號「飛碟帽」,也算是褒貶毀譽參半!
D. 《攀登者》被批感情戲太多,因李仁港不適合拍這種電影
因為李仁港導演真的不適合拍一些愛國的劇本,雖然說《攀登者》是一部優秀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應該主要用鏡頭描繪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意義,而不是過多去演繹兒女情長。可能是吧,電影拍的的確不錯,但是應該表現出來電影的意義,毫無疑問是李仁港導演把這個題材拍的小氣了。
E. 盜墓筆記真的好看嗎
好看
電影《盜墓筆記》由井柏然、鹿晗、馬思純、王景春等主演,演技派和偶像派都有了,導演是李仁港,他執導過《見龍卸甲》、《天將雄師》,且先不說李仁港電影娛樂性如何,他在美工和道具設計上的造詣就非同小可。以往在古裝戰爭片裡面還並不凸顯,畢竟千軍萬馬的場面里,觀眾注意不到盔甲、戰刀、皮靴等細小設計的精彩。但是,這一次是講述盜墓的故事,片中墓室中的機關和傀儡人偶都需要精緻的設計,李仁港可以大顯身手了。
F. 李仁港導演作品
李仁港導演作品:
1985年,拍攝了電視劇《魅力九龍塘》;1986年,離開亞洲電視台後任武俠電影《書劍恩仇錄》副導演;1988年,因擔任劇情片《今夜星光燦爛》的美術指導而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提名;1993年,因執導古裝武俠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真經》而獲得關注;1994年,編導了武俠電影《94獨臂刀之情》,該片為其導演處女作;1996年,執導了現代動作片《黑俠》;1999年,執導了唯美愛情電影《星月童話》;2000年,執導了愛情電影《阿虎》;
2005年,編導了動作片《猛龍》;2008年,編導了古裝動作片《三國志之見龍卸甲》,因此獲得了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指導及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提名;2010年,拍攝了武俠電影《錦衣衛》;2011年,監制並編導了戰爭電影《鴻門宴》,因其兼任影片的美術指導而獲得了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提名;2014年,監制了喜劇動作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2015年,編導了古裝動作電影《天將雄師》。2016年執導動作探險電影《盜墓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