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5億的影片成本 要達到多少票房才不會虧本
在大陸比較難回本,若只計算票房的話大約要三倍成本的票房才可能盈利,但實際可以利用電影的衍生產品來賺取其他利潤,例如DVD發售,電影人物模型的製作出售和電影版權等等都可以賺取利潤,具體還得看實際情況;在歐美地區這相關方面的利潤賺取就顯得更加成熟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㈡ 為什麼大導演,導演出來的電影都是虧本的呢
額 這事吧中國導演常干,老外那邊要好點
畢竟不能總砸自己飯碗,再說大導演也要看達到什麼程度
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伍迪艾倫這樣應該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如果拍了三部電影,兩部虧錢,還敢叫大導演的,估計只有他自己這么認為。
再有一個就是很多時候,牛逼的導演他們的認知和藝術表現形勢有些超前。觀眾很難在第一時間接受他們所要表達的東西。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馳了,大話西遊,當年虧的500W到現在估計還沒人填坑呢。這電影當年上映的時候,很多觀眾看了一半就走了。大多數人表示看不懂。票房異常慘淡。片子中很多隱喻,到現在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的,比如椿三十娘這個名字,這其實是調侃黑澤明電影里的大劍俠椿三十郎的,咱這很多人還春十三娘的記著呢,估計都快拐到黃飛鴻的十三姨那去了。
以前的看不懂是因為知道的少,所以不理解,電影虧錢。現在是導演更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要折騰個什麼,觀眾自然不買賬,虧錢在所難免。
㈢ 一部電影到底要票房的多少倍才算收回成本
首先一部電影成本主要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以及電影拍攝和發行中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也會需要一定的費用。
一般來說,片方最終能夠獲得總票房的30%,算上片方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收入,一般需要獲得3倍於製作成本的票房,才能夠收回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一部電影成本是3000萬,票房達到9000萬左右就可以回本,就目前片方分賬高達39%左右,也就是不到9000萬就可以回本。這還僅僅只是票房收益,還有非票房收益,像網路版權,電視台版權,以及海外版權都是電影投資收益中非常重要的收益!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㈣ 排電影的導演都靠票房賺錢,如過票房的錢沒有拍攝的成本高,那豈不是虧本嗎
是虧本了,虧大本!
不過電影下線後,還可以從出音像品中賺回一點點~DVD、VCD什麼的!
或是賣給電視台賺點轉播費!
但電影主要還是靠票房!
㈤ 放一場電影賣多少張票才不賠本求大神幫助
分賬部分: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曾下發《關於調整國產影片分賬比例的指導性意見》,其中就明確規定:「製片方原則上不低於43%,影院一般不超過50%。」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實際實行的票房分賬為: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後,剩餘影片票房由製片方(含發行方)與影院(含院線)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即二者凈分賬收入分別占總票房的39.4%和52.2%。 影院成本舉例概述: 7廳影院參照1300座位,水電費按4萬/月計算(最低,考慮北方地區中央空調有春秋季節不開) (部分城市夏季晚上10:30後單獨支付物業額外電費) 水電費1300元/天,每個座位耗1元/天 每個座位0.17元/場(按每天6場) 總人工成本接近18萬/月,每天近6000元,每個座位耗4.5元/天, 每個座位0.76元/場(按每天6場) 註:每套放映機器包括放映機,銀幕與音響打包價格。國產品牌50萬,進口品牌70萬,其中放映機設備一律為進口設備.現在設備購置中的放映機一塊的產權方式分為租賃的、自購兩種,租賃的形式越來越普遍,以分期付款最終的成本基本一致,所以統一按購置算。 其中燈泡的價格不一樣,2KW\3KW\4KW\6KW\8KW的價格差很大,壽命也不一樣,二類票倉城市包括一類票倉的郊區影院很多採用2KW的最低價格,在這里統計按最低的3KW價格算。 最大的6.5KW小時成本為12元/時,常見的4KW小時成本為7元/時,IMAX廳6.5KW一隻燈成本17元/時。 租金占影院整體票房收入的15%-20% 賣品一般佔比是票房的10%-12%,賣品利潤為其65%, 映前廣告等其他收益占票房10%,利潤75% 發生的放映成本: 一、普通中型廳(100-250座位) 1、每套放映機器加音響等機器成本50萬,滿負荷運行一般8年更換,每年成本6.2萬,每天成本約171元,平均每場機器折舊30元(按每天6場); 2、3000瓦的燈泡,兩小時電費6度,大概8元; 3、燈泡成本8000,可放映1000小時,2小時放映燈泡折舊16元;4.人工114元/場(按150座);5.空調等水電費18元/場(按150座) 總成本每場186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12張票。 二、大廳/巨幕廳(雙機放映)(200-400座) 1、機器成本70萬,滿負荷運行8年更換,平均每天成本340元以上,平均每場機器折舊成本40元(按每天6場算); 2、4000瓦的燈泡2隻,兩小時電費16元; 3、一隻燈泡成本10000,可放映500小時,2小時2隻燈泡折舊80元;4.人工228元/場(按300座)5.;空調等水電費35元(按300座)。 總成本每場410元。平均票價40元,每場至少20張票。如果是0點後那一場,還要加上人員超時的加班費用。 三.小型廳(100座以內)1、每套放映機器成本最低可控35萬以內,滿8年,平均每場機器折舊成本20元(按每天6場); 2、2000瓦的燈泡,兩小時電費6度,大概5元;3、燈泡成本,2小時放映燈泡折舊5元;4.人工68元/場(按90座位);5.空調等水電費10元/場(按90座位) 總成本每場107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8張票。 所以一般最後一場都是比較尷尬的時段,如果開映前半小時售不出去票,可能會提前刪掉場次。 註:上述不含人工成本,因人工成本屬於固定成本,即便沒有這場,也是要付的,所以很難折算到單場里。(同樣的道理還有房租) 以上數據僅是發生性費用,放映了才產生的,這才是放映一場的發生成本。
㈥ 比如一部電影投資資金是3000萬人民幣,票房收入2000萬人民幣,這樣對比是虧本嗎
所產生的票房收入,投資方不是全拿,還要跟放映院線按合同比例分賬,大概能收回30%-40%的票房收益,所以必然是虧本。
㈦ 魔獸電影票房超過多少才不會虧本
在原來,一部電影在達到成本的三倍的時候才有可能盈利,也就是說《魔獸》按原來的行情,最少要4.8億美元才有可能盈利。但是現在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有著各種其他方面的收入,所以,現在除非票房特別高,否則沒有辦法去判盈利與否。當然,票房盈利與否在每一家電影公司是商業機密。
㈧ 電影沒上映就虧本嗎
沒上映不可能知道虧不虧本,畢竟是靠票房來確定虧沒虧本!!只有上映之後才能知道票房是多少。
㈨ 什麼是票房怎樣的電影算不虧本的
票房只是電影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其他的主要有:
1、DVD銷售收入,很多大片如《變形金剛》、《蜘蛛俠》等的DVD銷售收入接近或者高於票房收入。
2、電視播放權,如《侏羅紀公園》就賣出了天價播放權。
3、植入式廣告,就是我們說的「軟廣告」,除了世界各大廠商外,甚至連美國軍方都是電影的大贊助商。
4、電影周邊,如《變形金剛》帶動了孩之寶玩具變形金剛的銷售,還有星球大戰的周邊。
其實,很多很火的影片都會賬面虧損的,為什麼?是因為很多影片的主創尤其是製片都是按照利潤的比例來得到收入,於是很多大的公司通過做帳使影片「虧損」以獲得更高的實際利潤。
㈩ 看電影,只有兩人,電影院虧本嗎,用經濟學原理解釋
還要經濟學原理?。。。不懂經濟學,但我可以說說我的看法:
電影院的主要客戶群是上班族和學生,工作日白天是上班和上課的時間,誰去看電影呢?一場兩個人很正常,我還一個人看過感覺像包場呢,我相信白天的電影場次某場一個人都沒有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如果是下班以後一場電影只有兩個人,可能是這電影知名度小,可能是電影內容和題材大家不感興趣。
最後說一下是否虧本,單從這一場電影兩個人來看,這一場肯定是虧本的,但是晚上的黃金場次都是幾乎滿座的,一天平均下來肯定就不虧本了。
中國人的娛樂很貧乏,看電影是現在最常見的休閑方式,電影票房一年比一年高,所以現在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不停地冒出來,而10年前一個城市也不過幾個電影院,不賺錢誰會投那麼多錢建電影院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