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變形金剛這部電影是用什麼軟體合成的
這類的電影都採用了新的技術,例如動作撲捉和表情撲捉技術。也就是在真人的身上安裝了很多的類似探測器的東西。然後真人做動作表情採集的數據輸入到電腦中,然後再用軟體進行設計和處理。一般都是有團隊合作完成的。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然後再合成剪輯,最後配樂和聲音效果。軟體大概也就是3dsmax,maya還有影視後期製作的軟體,如ae等。還有就是這樣的團隊幾乎牛到自己可以開發小插件的地步,比如說那些特效沒有現成的插件,他們自己都能夠開發出來。我就知道這些了。呵呵。
Ⅱ 請問變形金剛電影的動畫是用什麼軟體做的我想自學
是MAYA。電影幾乎都用MAYA,網路游戲和室內設計等用MAX。
我看的很多美國電影製作花絮都用的MAYA,比如《金剛》。
自學的話是很苦的,建議你先報個班入門,然後自己買書鑽研。我專業是就是這個,有興趣的話可以互相交流下。
Ⅲ 變形金剛電影片頭是用什麼軟體做的
使用Autodesk
Inferno
和Autodesk
Maya軟體為影片製作了數百個特技鏡頭
《變形金剛2》中翻倍增長的機器人數量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和更多的技術難題,美工們尚有氣度做到面不改色,用Autodesk
Maya一一破解謎題。科特•本扎(Scott
Benza)由衷感嘆,之前工業光魔從未處理過這么復雜的模型,一個場景中就有眾多人物更是未曾嘗試過。為了加快進程,工作人員在Maya中建立了關聯索引,如此這般,在製作場景時,就可以利用低解析度版本的人物資料。與使用原模型相比,動畫製作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多虧了Maya,使工業光魔美工們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除了Maya,工業光魔成員們還應用了另一在業內遙遙領先的影視特效神器——Autodesk
Inferno,它能為製作成員提供一個互動式的三維合成環境以及用於出色視頻、HDTV、2K和4K後期製作,工業光魔製作組Inferno主管馬克•凱西(Mark
Casey)對此也有許多深刻的體會。「觀眾見到一組鏡頭可能並不感覺特殊,但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來看,已經包含了太多的元素,整個影片更是不可勝數。」他解釋說。「邁克爾•貝最擅長製造這種超負荷的視覺沖擊,而塑造、編排出如此混亂的場景並為每一個畫面定時排序,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如果沒有Inferno工具幫忙,復雜又繁多的鏡頭將使我們的影片製作之路變得極其艱巨。」
Ⅳ 變形金剛是怎麼拍的,
《變形金剛》真人版特效製作無疑站在當前特效工業的巔峰。
其製作過程通俗講就是分4個步驟
1.建模-這是設計師們真正難熬的地方,主要使用的軟體是MAYA~
2.動畫-讓人崩潰的一個步驟,短短的不到30秒的鏡頭,動畫的製作可能會花上2到3個月!金剛的每一個動作,變形時的每一個零件的移動,都必須精心設計,不然變形的過程就不能被人信服。這里使用了動作捕捉,線性掃描等特殊技術。動畫部分也是在MAYA中完成的。
3.渲染-有超過上百部頂級計算機參與了整個渲染過程,渲染過程是一幀一幀進行的,顏色,紋理,光線反射,都必須和真實場景一摸一樣。這幾乎是電影特效製作史上最消耗時間的渲染。
4.後期合成-與真實場景中拍攝的影響進行合成,成為最終效果。
看下面三張圖大概就明白了~!
下面是《變形金剛2》特效製作的相關數據:
人員與時間:
* 有將近300名工業光魔的頂尖設計師參與個整個特效項目的製作,許多人是變形金剛的忠實粉絲。
* 整個特效製作花去了將近16個月的時間。
機器人: * 上次有14個變形金剛,這次有46個變形金剛(全為工業光魔製作) * 如果你有人類歷史上所有金礦也許能建半個多一點的大力神 * 大力神出拳速度390英里每秒 * 所有機器人部件長度疊加起來大約180英里 * 大力神的零件疊加起來有58個帝國大廈高度 * 如果把所有的機器人紋理圖紙列印出來一個方形的紙片,能覆蓋13個足球場 硬碟空間: * 第一部花了大概20TB空間,第2部達到145TB空間,甚至更大 * 大約要刻盤350000張DVD,DVD疊放在一起45英尺高 渲染時間:
* 如果你用你家裡的電腦來渲染整個電影到今年上映的話,那就要從16000年前開始(當年人類也許剛開始在岩石上畫壁畫) * 一個簡單的IMAX鏡頭渲染要花掉目前頂級家用電腦3年時間 * 一幀IMAX渲染要花72小時 IMAX:(IMAX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 * 擎天柱森林大戰將呈現為全尺寸(實物大小) * IMAX畫面6倍大的變形呈現 * IMAX每幀渲染時間為72小時 工業光魔畫面長度:
* 工業光魔製作的畫面時間長度約為51分鍾 大力神:
* 10層樓高 * 組成結構是一輛普通汽車零件的10倍 * 頭尾相接,大力神部件達到14英里長 大力神總計:
* 幾何部件 52632個 * 建模三角面數量 11716127 個 * 零件總長73090英尺(合13.84英里)
Ⅳ 變形金剛電影是如何拍出的
你要想想畫面製作花了多少錢,每一個動作都是完美,變形金剛1:1變形,也就是如果有實物,可以按電影變形方式原樣變形,震盪波的鑽探獸的零件超越了TF2的大力神,那是多麼完美啊,我第一眼看到震盪波小寵物時,真覺得不可思議,擎天柱的車廂,3部擎天柱都有變化,毀大樓是特效製作的,但有一部分是真的,擎天柱營救那段我覺得很酷,只不過給震盪波一炮轟的纏在了鋼絲上,馬上TF4要出了,中國演員正在海選,可以到網上看看,TF4帝王的墮落。總之3部還是很回味的。
當然在特效上最好的電影當然還是阿凡達我幾乎看不出來是假的。
Ⅵ 電影變形金剛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變形金剛人物是用MAYA、3D
電影中的特效是用AE AE是視頻處理軟體
Ⅶ 變形金剛是怎麼拍出來的
運用電影特效製作出來的。
工業光魔公司於2005年花了6個月的時間製作機器人變形的電腦動畫,仔細對照了汽車模型上的每一個細節。起初這些變形過程都有遵循物理定律,但由於看起來不夠刺激而改得更為流暢。
導演選用了「魔方」風格的造型。他希望可以在機器人身上多出現一些機械零件,這樣可以令其看上去更有趣、真實、動態和快速,而不是像頭笨拙的野獸。特技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決策就是讓車輪盡可能長時間地接觸地面,這樣機器人就可以在變形的同時保持運動。
(7)變形金剛電影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影視特效改變電影:
在當前的電影製作流程中,從分鏡頭劇本開始,特效的思想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影視特效改變了原有傳統的電影製作的流程和方式。
劇本策劃時,敘事的安排中,影視特效讓創作者跳出了傳統的線性的思維模式,完全打破了時空的概念,因此一些局限於拍攝技術的畫面可以被實現了,創作者放開了手腳,充分發揮了想像力。在傳統的劇本、分鏡頭劇本以外,影視特效還需要自己的特效劇本。
前期拍攝時,除了實地拍攝外,搭景、藍幕、模型、數字天光畫等鏡頭越來越多。為了滿足摳像的要求,演員被要求在藍幕的攝影棚內拍攝,因為在藍幕棚內,沒有場景,全靠演員想像,還要求表演的情緒動作與合成的畫面中場景相符合,這無疑是對演員經歷和表演功底的一個挑戰。
而且對照明、道具的要求與傳統的拍攝的要求不一樣:燈光人員要結合將要合成的背景光線、環境變化包括風雨雷電,設計攝影棚內的燈光,道具的某些部分也會隱藏在藍布中,在製作中也需要和要合成的道具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
對置景和道具人員的要求並不僅僅是做一些實物的模型了,而是要在計算機中畫出所需場景和道具,以便後期合成使用。
前期工作完成後,後期合成處理,完全使用了計算機技術,原有的遮片、疊影等傳統方式的特效方法被計算機軟體的某些功能所取代。
Ⅷ 變形金剛大電影的幕後製作
鏈接:https://pan..com/s/1DOOayTAqbPX6JklkAwklMw
《變形金剛:大電影》是由尼爾森·申執導,彼特·庫倫、弗蘭克·維爾克、奧遜·威爾斯、賈德·尼爾森配音的科幻動畫電影。該片於1986年8月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汽車人領袖擎天柱在戰斗中犧牲,年輕的汽車人熱破在宇宙大帝降臨這一塞伯坦最黑暗的時刻打開領導模塊,成為汽車人的新領袖補天士的成長故事。
Ⅸ 變形金剛裡面的特效,比如變形什麼的,是用什麼做出來的,CG 還有什麼
製作一個變形金剛需要15周。先進行2D藝術設計,然後根據藝術設計,將其製作成3D角色。每一小塊零件都要製作,舉例來說,擎天柱由超過10000塊的零件組成,每塊都要准確的建模,隨後要繪制紋理貼圖。在完成模型製作後,僅僅只是完成了外觀的創建,然後還需要綁定,製作內部骨骼,這又需要15周時間。因為有太多小零件,關節和轉軸等,這些以便動畫師能夠製作機械變形動畫,轉動、旋轉和翻轉等。到此時你還需要六個月去調整角色的外觀,最後使用渲染農場進行渲染,在NUKE中將分層渲染的CG圖像與實拍鏡頭進行合成。
Ⅹ 變形金剛真人版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工業光魔(ILM)訪談
問:當「金剛」們開始變形時,成千上萬的部件一起啟動。完成這樣一個角色的完整變形過程要多久呢?
答:一個完整的變形過程要從零開始做的話,可能需要6個月的時間。盡然我們是在製作「變形金剛」,我們事先就清楚展現令人信服的變形過程不會很容易。要製作一個變形的鏡頭,我們首先要做出角色變形前後的靜態模型,而且要盡可能的栩栩如生。每一個汽車人都有上千個零部件,其中部分是一眼就可以辨識出來的,就像你打開自家汽車的引擎蓋會發現的那樣。接下來,我們要做出骨架來方便做動畫,讓那些槍炮、噴射器和其他零件真正動起來。下一步我們通過動畫程序讓汽車上的大部件變形成機器人的模樣。之後,我們要絞盡腦汁地計劃如何將那些細小零件從汽車狀態轉換為機器人狀態。動畫過程完成後,燈光和紋理渲染會繼續以使得它們與背景更為融洽。最後,要加進煙火、灰塵、火花等外部效果,將便形成機器人的「金剛」們更好地與現實環境諧調,讓它們看起來更真實。
問:最難製作的是哪一個變形金剛?
答:每一個變形金剛都是一個挑戰(哈哈~~~),就像拉扯14個小屁孩一樣(啊哦,這就是說電影中將出現14個變形金剛!)。我們剛弄好這一個,又得趕場去修理另一個爆炸中的機器人。每個機器人都有成千上萬個部件,這種復雜程度的製作是我們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在所有金剛中,擎天柱(Optimus Prime)、威震天(Megatron)和鐵皮(Ironhide)是難度最大的。擎天柱是因為它是主角英雄(所以要求更細致);威震天是因為它那異常復雜的鉸鏈式結構(汗,看起來老讓俺想起《魔戒》里的樹胡……)。至於鐵皮,光它那兩桿大煙槍就比某些變形金剛本身還更復雜……
問:最難表現的是哪一個場景?
答:很難挑選一個呀,因為每一個場景都有獨特的挑戰性。對於我們來說,最富於挑戰性的場景之一,是一個所有五個汽車人同時變形的長鏡頭。鏡頭將以擎天柱為中心,環繞展現救護車(Rachet)、鐵皮(Ironhide)、大黃蜂(Bumblebee)和爵士(Jazz)一起變形的場景。每一段都令人頭痛。我們設計的動作是讓它們在變形的同時展現各自的性格。每一個機器人都有數千個部件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解、移動、組合。此外,這是一個夜景鏡頭,發生在一個潮濕而稍有霧氣的地帶,進一步加重了布光與合成的困難。
問:總共花了多少時間完成所有的特效?
答:單單我們ILM就花了差不多一年吧。但概念設計與動畫早在我們正式動工前已經開始了。
問:電影中真實場景與數碼特效各佔多少比例?
答:跟邁克爾貝導演工作的一大好處,是他總是盡可能地用現場拍攝來展現特效。電影中看到的絕大部分破壞與爆炸場景都是真實發生的,我們只不過在後期加入機器人,然後再加入其他輔助的畫面層。為了看起來更真實,我們要努力使金剛們與環境融合。有很少的一部分鏡頭用到了機械模型,不過絕大部分機器人鏡頭都是數碼特效製作的。除此以外,許多背景、建築物和其他場景也都進行了數碼加工。
問:怎麼讓機器人們具有表情呢?
答:開始的時候,我們製作人員自己表演一下,體會動作,作為參考。我們把機器人們的「表演」,絕大部分都集中在肢體語言和頭部運動上。接著我們開始做臉部的動畫。例如擎天柱同學的臉部就沒有兩個傳遞表情的最重要器官——眼瞼與眉毛,所以我們得創造性地利用它臉部上那些鐵條與鋼板來模擬復雜的眼神。一旦搞掂眼神,嘴唇的模擬就會把所有表情綜合起來,從而使得變形金剛們具有了擬人化的生命力。
問:如果讓你變成變形金剛,你會選擇誰?為什麼?
答:我會選擇「大黃蜂」(Bumblebee),因為那樣我將會有一個人類的朋友;而且,我將會成為第一個碰到山姆(Sam Witwicky,片中Shia LaBeouf扮演的角色,他的家族保守著「能量寶」藏身地的秘密)的汽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