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1980年的中國拍的電影怎麼樣

1980年的中國拍的電影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7-03 19:32:43

Ⅰ 80年代中國電影的特徵是什麼

電影本身是娛樂大眾。那個年代也沒什麼真正藝術高度的電影,但是當時娛樂節目匱乏,所以對當時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當時的小青年大多靠電影接觸外界,了解新鮮事。

Ⅱ 推薦幾部好看的講述七、八十年代國內狀況的電影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不用介紹了吧。

庄宇新的《愛情的牙齒》——這部小成本電影與《陽光燦爛的日子》背景相近,描寫了七八十年代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女混混,從青少年到中年的幾段情感經歷。蒙特利爾電影節參賽片。

王小帥的《青紅》——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歷程。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顧長衛的《孔雀》——影片講述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裡的一個五口之家,一段時期內各人發生的故事。

戴思傑的《巴爾扎克和小裁縫》——七十年代的發生在中國湘西山村裡的故事,陳坤、劉燁和周迅主演。

謝飛的《本命年》——謝飛導演的名作,姜文主演,影片風格朴實、自然,具有濃厚的北京地方特色。第四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路學長的《長大成人》——影片講述音樂青年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成長經歷,是一部少年的成長史,真誠、細致而又殘酷地表現他們這一代人對生活的思考和熱愛,也借用少年人的經歷,對社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該片畫面朴實,充滿強烈的人文關懷,同時也表現了導演的自我成長情結。(影片女主角朱潔在拍完此片後就因吸毒過量去世)

張揚的《向日葵》——北京胡同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因為歷史原因終止藝術夢想的父親對兒子長達30多年關愛的故事。

還有賈樟柯的幾部單太過藝術化就不推薦了。

Ⅲ 為什麼國產電影不如上個世紀80 90年代的好看。

總有小夥伴對我說,80年代、90年代的電影多好看,多好看,感覺現在的電影就是純粹的小鮮肉帥哥、大長腿美女集體來圈錢,整個就是四無產品「無劇情、無演技、無三觀、無亮點」。真的是這樣嗎?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原來:文化鑒賞力初步開發。80年代、90年代電影產出較少,當時電影拍攝主要還是以國家拍攝為主,電影年拍攝量約為100餘部左右,不是當時群眾喜聞樂見的劇本都不敢拿出來拍攝,且當時我國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群眾的文化生活鑒賞力才開始發掘,當時的電影較少給人的影像十分好。

總體來說,是我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帶來了一些好的電影,同樣的也生產出來了一些不好看不賣座的電影,大浪淘沙,活在當下也許你認為現在的電影不如以前,但是過上兩年再回頭看,也許你會感覺,留下的都是經典,渣滓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Ⅳ 80年代及以前,有哪些在中國影響比較大的外國電影

野鵝敢死隊(上譯)

1978年的作品,英國出品

主演:理查德.伯頓(英國,配音:喬臻)、理查德·哈里斯(楊成純配音)、羅傑·摩爾(蓋文源配音)。



《逃往雅典娜》是由喬治 P·科斯馬圖斯執導,Stassia Stakis、Lycourgos Callerghis、Lambros Tsangas、Paul Picerni等主演的電影,於1979年2月16日在芬蘭上映。

影片講述了二次大戰德軍命令囚犯到希臘一個海島發掘寶藏,遇到島上居民的反抗。居民合力痛擊入侵者,並合謀拯救囚犯,引發連場槍戰。究竟他們能否逃出德軍的魔掌?

Ⅳ 誰能幫著統計下20世紀80年代之後的中國電影,懷念啊~~~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電影輝煌的年代之一。第四代的崛起和興旺主要在這個年代。90年代之後,中國電影持續低迷。一則是多媒體尤其電視分流了電影觀眾,再則是主流意識形態強化了對電影的制約。多數第四代導演執著於電影藝術,孜孜不倦地在崎嶇道路上艱難跋涉。謝飛,乃第四代之佼佼者。
80年代初第四代崛起,紛紛嶄露頭角之際,謝飛並不出眾。謝飛電影的思想內容並不以新銳大膽而富於震撼力,在電影語言,電影形式上亦乏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謝飛電影並不背離中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取向,卻堅定不移地揚棄那些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封建宗法社會流毒,展現被異化的芸芸眾生的人生悲情。謝飛電影的形態比較傳統,傳統中卻融入了現代電影理念。謝飛沿著自己的道路一步一步走過來,堅定不移。《我們的田野》、《湘女瀟瀟》、《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益希卓瑪》,題材迥異,均專注於對中國社會現實和民族命運的精心思考,滲透著憂患不安的拳拳之心。多年藝術經驗的積累,對電影的把握亦趨於得心應手。他最近的作品《益希卓瑪》,表現一個藏族婦女與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情節復雜錯綜,故事延續半個世紀。這個故事與西藏政治風雲變化多端相聯系,涉及西藏文化的廣闊領域。影片在敘事上能做到脈絡有條不紊,繁簡得宜,很見藝術功力。西藏是國際上審視中國的一個焦點,國外拍攝過多部帶有偏見的影片。出於一種政治使命感,謝飛才決心拍攝這部真實反映西藏歷史與現實面貌的中國電影。但這種題材處處都會觸及政治雷區,鮮有問津之勇士。知難而進,這就是謝飛。在傳統和現代、中國和西方的文化撞擊和磨礪中,謝飛執著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藝術道路。
關於第四代,還應提上一筆。許多第四代導演為電影、電視兩棲。新時期興起的中國電視劇,如雨後春筍,高速發展。中國電視劇能夠在不長的時間里達到現在的規模和水平,電影導演輸入的電影藝術經驗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第四代拍攝的電視劇值得特別提到,黃蜀芹導演的《圍城》。在電視劇中忠實地傳達原著的哲理性的人生意蘊和幽默感,超脫的藝術品位,難能可貴。郭寶昌編導的《大宅門》,豪門家族的歷史沉浮,足顯中國傳統文化之大觀;傳奇敘事之起伏跌宕,適應民族審美情趣。陳家林從80年代中期之後,似乎從電影導演轉化為專職的電視導演。他導演的電視連續劇從《努爾哈赤》到《康熙王朝》,均屬歷史宮廷大戲。宮闈中的權力爭斗和戰場上的刀光劍影交輝,多能贏得觀眾之青睞。

Ⅵ 80年代的大陸電影有哪些

這個也太籠統了,80年代中國的電影工業幾乎還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每個電影廠都是有出品任務的,一年必須有幾部大片、幾部中片、幾部紀錄片……所以不好回答你。
如果說80年代非常有名的電影,基本上可以說《紅樓夢》《最後的瘋狂》《最後的貴族》《小鈴鐺續集》《下次開船港游記》《冒冒風險》《二子開店》《父與子》《傻冒經理》《娃娃餐廳》《嬌嬌小姐》《我只流三次淚》《國際大營救》《赤橙黃綠青藍紫》《快樂的單身漢》《小小得月樓》《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銀蛇謀殺案》《女神探寶蓋丁》《紅高粱》《黃土地》《一個和八個》《寡婦村》《少林寺》《木棉袈裟》……太多了,一時間能想起來的就這些!

Ⅶ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Ⅷ 中國電影最好的年代是80代嗎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不用介紹了吧。

庄宇新的《愛情的牙齒》——這部小成本電影與《陽光燦爛的日子》背景相近,描寫了七八十年代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女混混,從青少年到中年的幾段情感經歷。蒙特利爾電影節參賽片。

王小帥的《青紅》——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歷程。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顧長衛的《孔雀》——影片講述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裡的一個五口之家,一段時期內各人發生的故事。

戴思傑的《巴爾扎克和小裁縫》——七十年代的發生在中國湘西山村裡的故事,陳坤、劉燁和周迅主演。

謝飛的《本命年》——謝飛的名作,姜文主演,影片風格朴實、自然,具有濃厚的北京地方特色。第四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路學長的《長大成人》——影片講述音樂青年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成長經歷,是一部少年的成長史,真誠、細致而又殘酷地表現他們這一代人對生活的思考和熱愛,也借用少年人的經歷,對社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該片畫面朴實,充滿強烈的人文關懷,同時也表現了的自我成長情結。(影片女主角朱潔在拍完此片後就因吸毒過量去世)

張揚的《向日葵》——北京胡同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因為歷史原因終止藝術夢想的父親對兒子長達30多年關愛的故事。

還有賈樟柯的幾部單太過藝術化就不了。

Ⅸ 求一部反映80年代中國面貌的電影或電視劇或紀錄片

80年代的我不大清楚
我知道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在74年拍了部《中國》絕對符合你的要求,只是是70年代的
我再找找

Ⅹ 中國7080年代的國產電影特點(詳細一點,舉些例子)謝謝了

大多是反應社會現實的

閱讀全文

與1980年的中國拍的電影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調電影與電視播放速度 瀏覽:441
多聲道電影如何播放 瀏覽:981
強森特種部隊2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19
2020年3月有哪些省份電影院復工 瀏覽:89
恐怖的降頭電影有哪些 瀏覽:51
電影落下帷幕是什麼意思 瀏覽:839
如何將視頻拍的像電影一樣 瀏覽:822
如何用u盤播放3d電影下載 瀏覽:871
愛國電影有哪些免費 瀏覽:636
電影院里都賣什麼 瀏覽:976
萬達電影院電話多少 瀏覽:572
現在有熱血好看的動漫電影 瀏覽:227
歐美sm線電影免費觀看視頻下載 瀏覽:85
龍貓電影多久時間 瀏覽:199
美國電影什麼騷擾的名字 瀏覽:292
有多少個電影是撿屍 瀏覽:692
合成3d電影免費下載迅雷 瀏覽:62
群暉怎麼通過網址播放電影 瀏覽:404
如何把3d電影變2d暴風5 瀏覽:595
玩具西裝男是什麼電影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