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2.39:1的屏幕比例,用AE製作的視頻尺寸(寬和高)應該多大
1920X800或者1280X534,一般根據2.4:1這個比例設置就是了。
B. 怎麼使用AE將視頻做成電影的熒屏比例呢
在視頻後面加個黑色soild層 視頻比例自己看著辦。。黑邊這么加就可以。。。。。
C. ae怎麼做寬屏效果。我輸出後都是方形屏幕,在輸出時我也改了伸縮了。
像素比,新建時間線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如果你想導出給電腦看,最好使用方形像素,就是像素比是1:1的~
常用的是4:3及16:9、16:10
D. 我想在premiere里把16:9的寬屏影片變成4:3的怎麼弄
啟動Premiere(我用的是premiere CS3),建立一個4:3的項目(注意制式是PAL或NTSC,要根據原視頻的來定),將16:9的視頻導入到節目庫中,在將它拖入到時間線,此時在節目預覽窗口裡顯示為變形的畫面.在節目庫中,右擊視頻,選擇"定義影片"(由於軟體漢化不同有所有同),在[像素縱橫比]下勾選[符合為]並選擇為NTSC或PAL寬銀幕(PAL或NTSC要根據你的原始視頻而選擇),在點確定,此時在節目預覽窗口裡顯示為不變形的畫面.左右兩邊將被隱藏.
其實,16:9做成4:3的視頻後,視頻上下留黑到顯得很美觀,就像我們平時用4:3電視觀看電視台播放的16:9電影信號時上下留黑一樣,因為習慣了,所以就自然了,這樣的視頻更顯的有專業的味道,所以建議你用這種方法.還有別刻意去追求4:3的視頻,在說,以後是16:9的天下,4:3已將被淘汰,所以要拍要拍16:9,要做也要做16:9的視頻.
如果就是想做成4:3的話,建議那你就做成保留16:9全部視頻,讓上下留黑.方法是:前半操作與上面相同,只是需要在時間線里右擊視頻,選擇"畫面大小與當前畫幅比例適配"(有的反譯為"保持縱橫比").
E. 怎樣用ae把視頻調整成電影風格的大小,具體參數是多少
不用調 你在視頻畫面上方和下方各加一個20MM的黑條就可以了 再把畫面用MOJO插件調成藍綠色調 就是大片的效果 望採納哦親
F. AE渲染怎麼設置才能有電影那樣的黑邊
在渲染設置那裡,把尺寸裡面的高的數值設置成比你的合成設置的大就可以了~
比如你的合成尺寸是400X300的,那你高就設置350,
G. 如何用ae做出更逼真的電視熒幕效果
如果是電影標准AE製作的影片鏡頭至少應該符合2K標准,在AE的合成設置(Composition Settings)改變預設(Preset)為Film 2K(如果是16:9應自定義寬高2048×1152;2.35:1應自定義寬高2048×870)或4K標准Film 4K(16:9應自定義寬高4096×2304;2.35:1應自定義寬高4096×1740)的電影標准。
如果是IMAX巨幕就要上6K的畫幅了。
你用maya等3D渲染時選則輸出電影格式格式最少應為Film 2K,或自定義寬熒幕2048×1152 or 超級寬熒幕2048×870。
H. 如何把滿屏的電影設置成用寬屏看
暴風影音2.0版。
播放影片,選擇[顯示]→[顯示比例],選擇你滿意的顯示比例!
I. 在AE中做出來的影片如果想放在電影熒幕上播放的話輸出的格式和像素以及影片大小應該如何設
如果是電影標准AE製作的影片鏡頭至少應該符合2K標准,在AE的合成設置(Composition Settings)改變預設(Preset)為Film 2K(如果是16:9應自定義寬高2048×1152;2.35:1應自定義寬高2048×870)或4K標准Film 4K(16:9應自定義寬高4096×2304;2.35:1應自定義寬高4096×1740)的電影標准。
如果是IMAX巨幕就要上6K的畫幅了。
你用maya等3D軟體渲染時選則輸出電影格式格式最少應為Film 2K,或自定義寬熒幕2048×1152 or 超級寬熒幕2048×870。
J. AE電影風格怎麼調色
根據畫面明暗調整
如果影視製作中畫面太亮且灰,缺少飽和度,黑色的部分有很明顯的空缺,比如說畫面中應該
黑的顏色像頭發、眼睛等不夠黑,畫面不夠生動,那就用AE中的
curves來調比較合適,它相當於圖像曝光的伽瑪曲線。電影膠片的伽瑪曲線呈現長「s」形,他的灰度感覺很生動,要使電視攝像鏡頭盡可能接近膠片的效
果,就要對curves進行調整,它大約有14個控制點來調整曲線,而這些就是curves能更精確地控制畫面的原因,當然這里只用3個點來控制就夠了。
通過對curves的調整,黑色的部分補充了進來,讓圖像應該黑的地方「壓」下去,該亮的「提」起來,這樣色調也均衡了,整個畫面都明顯生動了許多。
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圖層的疊加模式來調整,在AE中將素材復制一層,將上面一層的疊合方式設為SoftLight,這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色彩都變飽和了,而且暗部加重.畫面有了分量。然後,將該層做一點Blur模糊,整個畫面就變得柔和了,顆粒噪波減弱了很多。如果畫面本身已經很暗,那就將疊加方式設為 Screen.然後調整明暗和Blur,當然色彩也不要過飽和,最好是對著監視器調色,並經常把調色的結果輸出到電視機上觀察電腦和電視的差別(最好是動態,可以對比信噪比)。
2.根據色彩成分調整
I
V122524色彩成分調整就是挑選具有鮮明色存在的場景來調。比如一幅街道的畫面,應該呈現出灰綠色調。這時候應該挑那種有鮮明紅色或黃色等等亮眼色的
鏡頭,先用上面的方法調整,如果不夠,那就在Hue/saturation裡面單獨提純紅或黃,將標尺向右拉,若數值過大,後果是純色出現噪波,那麼就復
制原始層。用Luminosity疊和方式,使下面層的色彩影響上面一層,但顆粒度不變,這樣當把下面層Blur以後,基本畫面既保持了原有的顆粒,又提
高了色彩純度。調整時需要很細心的將有微小色彩差別的區域在Hue/saturation里圈出,逐次調整色系使其區分開,然後給予統一處理。
這里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則:鮮艷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味地增加飽和度或色彩純度會使畫面出
現噪波,而噪波的增加會讓畫面失去通透感、顏色不純,使圖像清晰度下降,拿第一版的素材和倒了幾版的素材比較看會更明顯,單純地增加飽和度就會使畫面噪波
增加,而膠片由於本身感光原理不同,所以噪波極小(即使有那也是在膠轉磁的時候出現)。
不會的話可以給網上找免費視頻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