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幾個步驟
1、首先是製片方找到一個願意投拍的劇本,與原作者簽署拍攝協議。
2、製片方尋找投資人,購買原著的拍攝權。
3、製片方尋找適合的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4、劇組成立後,編劇與導演編制分鏡頭劇本,副導演尋找演員,談好報酬;尋找合適的合作者,比如後期製作團隊、特技團隊等等。
5、投入拍攝。
6、後期製作,開展公映前的宣傳。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錢, 或者賠錢。
(1)人工性智能電影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❷ 科幻電影是怎麼拍的
模型、化妝、電腦特效、後期合成
❸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電影的拍攝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耗費心力的工作,特別是商業大片,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協作才能最終完成。一般來說,電影拍攝離不開前期准備、現場拍攝、後期製作三個步驟。
最後就是後期製作,現在的電影很多場景和特效都要靠後期來完成,所以這部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現場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聲,那也得處理現場的雜音等等,做到聲畫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還要補拍補錄等等,特效團隊負責做影片中無法直接拍攝出的特效,這都是非常繁復的工作。
在我們外行人看來,這些事情想想都會覺得可怕,其實也只要有經驗的導演統籌調度,嚴格執行片場制度,各部門人員很快就能適應,然後就是默契配合,尋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❹ 人工智慧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斯坦利·庫布里克早在70年代初就產生了拍攝本片的想法,他僱用短篇小說作家布萊恩·奧爾迪斯完成故事大綱。1985年,庫布里克找來老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簡·哈蘭一同擔綱製作人,並敲定由華納兄弟公司發行本片。80年代末,庫布里克解僱了與自己存在創作分歧的奧爾迪斯,而隨後接手劇本的鮑勃·肖也因無法滿足庫布里克的進度要求而在半年後被炒。1990年3月,伊恩·沃森成為第三任編劇,並僅用三周時間便完成了故事大綱初稿。
影片故事的創作靈感源於《木偶奇遇記》,庫布里克曾將本片稱為「機器人版本的匹諾曹歷險記」。在劇本初稿中,喬原本是個大兵,後來沃森建議將其身份改為舞男,庫布里克因此開玩笑說他想他們失去了兒童觀眾。與此同時,認為當時電腦動畫技術不夠成熟的庫布里克擱置了本片的拍攝計劃,轉而致力於小說《戰爭謊言》的改編工作。在《侏羅紀公園》上映之後,庫布里克宣布《人工智慧》將在1994年開拍,曾參與拍攝《侏羅紀公園》的丹尼斯·穆倫和奈德·高曼任影片視覺特效總監,不過庫布里克對兩人的初步構想和工業光魔公司的高昂費用非常不滿。
1994年初,影片拍攝的籌備工作終於展開,庫布里克開始考慮啟用真人演員扮演大衛,而新任視覺特效總監克里斯·康寧漢和製作人哈蘭認為小演員帶上橡膠面具的效果實在糟糕。庫布里克和哈蘭逐漸意識到影片更適合由斯皮爾伯格執導,1995年,庫布里克決定把導演的位置交給斯皮爾伯格,可後者卻因片約纏身而無暇擔綱。之後,《人工智慧》再次被束之高閣,因為庫布里克已經簽約執導《大開眼戒》。1999年3月5日,這位時年71歲的偉大導演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而這部《人工智慧》也成了他未竟的遺願。
在哈蘭和庫布里克妻子的懇求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決定親自擔任影片編導,他說:「80年代,我從斯坦利口中得知了這個讓人無法忘懷的美妙故事,我被其中科學與人性的巧妙融合深深吸引了,斯人遠去之後,就讓我來為他講述這個故事吧。」曾與斯皮爾伯格合作過《外星人》、《奪寶奇兵》系列電影、《太陽帝國》、《紫色》和《侏羅紀公園》的製作人凱瑟琳·肯尼迪說:「我很清楚沒人比斯蒂文更適合完成《人工智慧》的劇本,他理解影片對他自己、庫布里克和觀眾分別意味著什麼,我認為沒有哪個編劇能道出斯蒂文腦海中的一切。」曾為斯皮爾伯格助手的製作人邦妮·柯蒂斯回憶道:「在我作斯蒂文助手的6年中,所有信件都由我經手,唯一的例外是來自斯坦利的傳真。斯蒂文在家裡裝了台傳真機,他和斯坦利直接通過傳真聯系,沒人知道相關內容。」在《拯救大兵瑞恩》的後期製作結束之後,斯皮爾伯格拒絕簽約任何新片,而是全心投入籌備本片,他僅用兩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影片劇本。
拍攝過程
為呈現出影片故事中的未來世界,斯皮爾伯格曾花費大量時間與來自工業光魔的視覺特效總監丹尼斯·穆倫和斯科特·法勒和藝術指導瑞克·卡特一道細心研究概念藝術家克里斯·貝克(Chris Baker)在早年完成的情節串聯圖版。根據現有的1000多張圖紙,工業光魔製作出100個實物模型和相應的電腦模型,而已經移居美國的克里斯·貝克也因此特地前往位於北加州的工業光魔公司協助實現他的設計成果。藝術指導瑞克·卡特將影片分成三個部分,他說:「本片的情節發展有點像電影的演變,它以家庭劇情片拉開序幕,之後轉變成呈現出真實和數字影像的公路電影,最終進入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數字世界。」
在設計和建造布景的同時,主創人員面臨著整部影片中最嚴峻的挑戰,那就是伴隨機器人男孩大衛一同展開歷險之旅的泰迪熊。作為片中的主要角色,泰迪熊是模型與數字技術的復雜集合體,它的出現意味著影片布景的結構和光線必須能容納並隱藏操作模型的技師,當泰迪熊要做出奔跑或跳躍等模型無法完成的動作時,工業光魔就會介入進來,將電腦畫面和實拍影像天衣無縫的融合到一起。泰迪熊雖小卻五臟俱全,用於拍攝特寫鏡頭的小熊身上裝有50個伺服電機,其中有24個位於頭部,特效技師可以藉此控制復雜的面部動作。斯坦·溫斯頓工作室共製作出六個版本功能各異的泰迪熊,有的適合演員攜帶,有的可以完成特技動作,有的呈現出微笑或皺眉等單一表情。對於扮演大衛的小演員海利·喬·奧斯蒙來說,帶著泰迪熊東奔西走並非易事,因為看似輕巧便攜的小熊足有30磅重,他說:「它真是一個超級玩具,因為在體內各種電機的作用下,它不但能擺動身體、鼻子和耳朵,還可以抓住物體,我真的差點就信以為真了。」
藝術指導瑞克·卡特及其率領的美工部門在片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設計和建造流光溢彩的快樂城(Rouge City),城中的部分建築是按比例搭建而成,其餘則在虛擬的藍屏攝影棚中製作和拍攝。卡特回憶說:「我們本想花費100萬美元在更大的攝影棚中建造實物布景,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工業光魔能用這筆錢打造出更壯觀的數字城市,他們決定用突破性技術手段在藍屏攝影棚中構建出一個虛擬數字空間。」在特效部門的精心設計下,攝影棚天花板上的數百個感應點對應著不同的環境程序,當演員穿行其間時,藍屏布景會以360度呈現出相應的虛擬數字環境。
影片選角
1993年影片最初籌備時,出演過《侏羅紀公園》的童星約瑟夫·梅澤羅曾是扮演大衛的最初人選。朱麗安·摩爾和格溫妮斯·帕特洛曾是扮演莫妮卡的最初人選。為機器人配音的羅賓·威廉斯、本·金斯利、梅麗爾·斯特里普、克里斯·洛克和傑克·安琪都是庫布里克生前欽定的人選,他們的配音也是在庫布里克的指導下完成。影片中出現的樂隊Ministry,是庫布里克親自選的。
❺ 美國電影里邊的ML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
你好!
一般會給男演員的重要部位用類似「膠帶;的東西粘住,以防生理反應。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記得給問豆啊!
❻ 電影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啊,怎麼後期製作的
電影是用攝影機拍出來的
後期是把拍出來的膠片用剪刀剪成需要的每一個鏡頭
然後是十分種一個膠片盒(拷貝)
電影院兩太機器輪換拷貝放映
就是你看到的電影
❼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這些特技表演基本上是由前期拍攝的素材通過後期製作加工而表現的。
1、刺激和驚險打鬥的場面,首先是由導演要求,武指創作,演員表演完成的,有些拍攝動作並不快,後期製作的時候可以壓縮時間從而達到加快動作的效果,再加上鏡頭迅速的切換,製造激烈的效果。驚險的場面,比如飛來飛去是由吊鋼絲完成的,後期再把鋼絲做掉。還有就是比如懸崖峭壁上驚險的動作,演員可以在攝影棚內就能完成,在藍背景或綠背景下拍攝,再拍攝外景,通過後期相加,就把人放在在懸崖峭壁上了,呵呵,我這些舉例都是比較通俗的說法,便於你的理解。
2、大型的汽車啦飛機什麼的,那也是小問題,有的電影投資比較大,運用飛機的一般都是租用,拍攝自己所需的鏡頭,當然真實的飛機不能爆炸了,那也是通過後期的加工來完成,大部分就是假的。
3、壓碎的小轎車,房子,火車翻車,飛機爆炸基本都是用模型來拍攝的,首先製作逼真的模型,通過後期製作使它們與真實的鏡頭相組合來創造比較真實的效果,說白了都是掩人耳目。
現在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的發展為電影製作奠定的堅實的基礎,視覺上的東西什麼都可以用電腦做出來,就怕你想不到,只要能想到的東西就能做出來,當然,這要求專業的技術力量的,電影特效的製作全世界沒幾家做的是頂級的,那就要看電影投資的Money了。
❽ 電影里裸的鏡頭 是怎麼拍的
一般有實力的大明星是會用替身的,而有些演員為了出名走紅就只好自己無私奉獻了,像"色戒"的女主角湯唯就是自己脫光
❾ 虛擬現實 想知道電影是怎麼拍出來
有錢就CG,1分鍾100萬美金(高質量的)
想玩玩就用全景視頻吧,用運動相機自己拼,或者買現成的全景相機。
但是VR電影,除了全景之外,一定要有交互,沒有交互,只能叫全景視頻。
❿ 電影是如何表現人與人工智慧的關系
拍關於機器人的電影,內容機器人都得遵守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二.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三.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遵守的是好機器人 不遵守的自然就是壞機器人 就像《終結者》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