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雛菊》版本問題
雛菊有三個版本,漢語版,中文配音版,還有導演剪輯版,我看過韓語版,中文配音版聽到完全看不下去。 後來了解了一下區別,韓語版是殺手先出場的,中文配音版是警察先出現吧。中文版是每個人獨立的回憶所組成的,而原版就是一步一步來的,看到最後才女主角才知道橋是殺手給他造的,最後才知道一開始對她好的不是警察是殺手。
⑵ 電影《雛菊》所表達的是什麼
因人而異吧,我的朋友都不喜歡,我卻很喜歡,喜歡那裡面的簡單,純潔和無私,喜歡唯美電影的推薦看一下,應該不會後悔。像看過之後再看簡介就覺得簡介的都不大和電影符合,個人有個人自己的哈姆雷特(應該是雛菊,呵呵)吧
⑶ 電影《雛菊》主題曲漢語歌詞.
電影《雛菊》主題曲 回憶里的愛情,比等待中的愛情,更令人痛苦。腦海中浮現出很多人的面孔,那個男人的臉,被層層疊疊的覆蓋著。一定要見他一面吧!
醒悟得太遲的愛情,比起永遠無法相見的愛情,更令人悲傷。愛情那麼近,一直就在身邊,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就連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也都丟失了。一直走到了陡峭的絕壁,再也無法回頭。我的心中,有一朵容易凋零的花。
無法訴說的愛情,卻比能告白的愛情,來得更殷切。在望不到盡頭的等待中,長久以來壓抑的心,就要窒息了。
命運。不尋常的愛情。Daisy。。。
我那帶著清晨露水的愛
原來一直近在咫尺
但我卻從來全然不知
始終這樣無言的凝視著你
在這陌生而憂郁的都市裡
我把愛日復一日的回憶
期待雛菊的芬芳會帶來你的消息
雖然此刻來得太遲
但我終於還是找到了你
那些美麗的記憶在這一刻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只是此刻我們卻要永遠分離
可我是真的愛你
就象你送我的那些永遠不會枯萎的雛菊
看著這份愛在眼前慢慢逝去
淚水象最初相互錯過的那場大雨
但我的微笑一如那些盛開的雛菊
因為我相信
無論在天堂還是地獄
你的愛會一直繼續 。。。
⑷ 電影雛菊的中文配音為何和韓文配音的開頭不一樣
韓文配音的也看過,不過是同一版本的,你看的可能是被截了的,個人也很喜歡中文配音的,好像更多的人比較喜歡韓文配音的
⑸ 電影《雛菊》為什麼中文版與韓文版有那麼多不一樣
兩個版本都看了。始終認為還是原版韓文的好。中文版光是惠英的配音就讓人失望。
⑹ 電影雛菊
這部片子,有干凈唯美的畫面,純凈的音樂,有憂傷而執著的等待和無言的殘缺結局……,惠英,一個人淡如菊的知性女子,如畫,如畫里的雛菊,而全智賢在片里的表現卻也如她手裡眼裡的那雛菊,淡淡的,有一種幽雅純凈而又陽光的氣質。
鄭憂(宇),一個剛性的有著迷人微笑的警察,不經意的路過,一個無意,一個有心,一次關於送雛菊人的誤會鄭的旁白:我不能說那是我,更不能說那不是我,於是,一場愛戀不可避免的發生,而這場愛戀也因各自的期待有所不同而註定是個不能圓滿的結局。
惠英等待的一直是那個送花人,那個建橋的人,我想,這橋,就如同通向惠英那純美內心的一個紐帶,而在雛菊的延續下,綻放開來,在各自的心中陽光自然的盛開。於是,從影片開始,我們一直期待著他的出現
朴義,這個殺手不太冷一腔溫情,寄於陽光的惠英,有著淡淡憂郁的惠英,一個淡如菊純如菊的女子。可命運偏偏是愛開玩笑的,如朴義的旁白:為什麼不在殺第一個人之前遇見她呢?他被她感化,在遠處頂樓房子里默默的注視著惠英,他的笑,他的揮手,他的愛屋及烏也喜歡上繪畫,……,看著這些的時候,我們也許忘記了他是個殺手,他就在這樣的沉默中靜靜的守侯著自己的愛戀。
如網上的評論說:「全智賢與兩個男人的愛情都是尚未開始就嘎然而止。與警察的愛僅存於每次短暫的作畫中,在終於要互表心跡時出現了槍擊事件,他們缺乏的是時間;與殺手的愛僅存於女孩知道真相的那一剎那間,兩人未曾交談過一句話,他們缺乏的是交流」,命運總是善於捉弄人的,如片名《雛菊》所蘊涵的意思,這註定是一場瞬間綻放既凋零的愛情。
片中的花語不去看一些評論和介紹並不能完全的讀懂,可當明白了這些花的含義時,我們如同讀懂了片子的「唇語」,心中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傷,關於愛,我們又何嘗不是會等待,會錯過,甚至也如片中的愛情一樣,瞬間綻放,剎那芳華呢?當最後那副雛菊畫被鮮血染紅時,我們的心又何嘗沒有滴血的痛感呢?
但我們還是願意相信惠英在雨中等待時,他爺爺說過的話:雨總是會停的,雨後的陽光會更燦爛;終有一天,你會找到你的意中人的……
路旁的雛菊花,悄開在陽光下
寧靜的風和飄盪的雲是她所有的牽掛
忽然有一天,世界有了變化
一隻五彩斑斕的蝶飛到了她身旁
輕輕吻著她含羞的花瓣和她少女般的心
輕輕講述著她那從未有過的愛情
溫柔的情話,浪漫的流霞
轉眼彩蝶他化作夢飛逝如雲煙
⑺ 韓國電影《雛菊》的羅馬音和中文組合歌詞
啥意思說明白點
⑻ 電影雛菊中 有說雛菊的花語是什麼來著的
在羅馬神話里,雛菊是森林中的妖精-貝爾帝絲的化身花。所謂森林的妖精,便是指活力充沛的淘氣鬼,因此雛菊的花語就是-快活。
⑼ 電影《雛菊》啥意思 最後一點看不懂
影片告訴我們,故事的結局是:朴宜失去了惠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他為惠英報仇,殺死了自己的老闆和他手下所有的殺手,當然包括那個向惠英和鄭宇開槍的人。然後,與老闆同歸於盡……
可是,最後一組鏡頭在告訴我們,這一切,都被改變了:
《雛菊》的結尾,從三個人聚在屋檐底下,到舉向空中的雛菊花,都是有涵義的。
1、惠英跑過來,三個人聚在屋檐下。惠英的旁白:我還在等待我的初戀,當然這一刻不可能就出現我的初戀——惠英的初戀就在身邊。是鄭宇(警察),也是朴宜(雨盛)。
2、惠英畫板上的顏色流了下來——那代表雛菊花的顏色,流了下來,預示著雛菊的愛最終要逝去。
3、顏料流到了朴宜腳下——惠英的愛的真正的歸屬,真正的愛人,是朴宜。
4、朴宜發現惠英就在身邊——不用我說了吧?雨盛傾情的表演,太棒了,那種驚喜和幸福!!!
5、鄭宇看著惠英的顏料流下來,跟朴宜對視,微笑——兩個男人惺惺相惜。還有,對惠英的愛,鄭宇是觀望的,鄭宇是欣慰的。
6、雨停了,鄭宇的同事讀出屋檐上廣告牌的話:
不管怎樣,未來是可以改變的(No matter what,future can be changed.) 。
未來是可以改變的——注意!!!這是一句重要的話,這句話預示著,結局不是悲劇。「未來是可以改變的」。朴宜會改變他的未來,將要去改變他的未來。
7、舉向空中的雛菊花,伴著一句「Flowers!!」——朴宜將說出他心中的愛,勇敢地追求他的愛,他會去改變命運中的未來。
結尾向我們揭示了主人公真正的命運,揭示了雛菊的愛的真正的歸屬——原來一切都不是我們看到的,原來未來會被朴宜改變——向陽的雛菊預示了朴宜那一刻的信念:future can be changed!!! ——讓我們來祝福純潔的愛情,祝福朴宜和惠英的永恆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