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鋼的琴怎麼樣

電影鋼的琴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6-21 16:15:06

㈠ 電影《鋼的琴》為什麼評分如此高

《鋼的琴》之所以評分高,是因為它骨子裡流露出的浪漫主義。

影片故事的發生地是破敗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主人公是下崗的鋼廠工人,按說這樣的背景和人物是與浪漫無緣的。可是,影片偏偏就利用一架貨真價實的「鋼」琴讓老工廠與浪漫之間產生了化學反應。

首先,導演利用了舞台表現手法體現這種浪漫情調。

例如,像這樣:

人們圍觀煙囪的倒掉,也是在圍觀一個時代的結束。偉大的時代結束得有些草率,煙塵散去,人們各自回家,繼續在無望的生活中掙扎。

影片的最後,主人公還是失敗了,就像浪漫主義的失敗早已註定。心存浪漫的人們為本片打高分,就是想祭奠一下雖然敗局已定,但是至少曾經為之努力過的浪漫吧。

如何評價鋼的琴值得一看嗎

是一部很好看的小成本電影,看到這部電影有種兒時的回憶和父輩時代的逝去,也是一種工業時代逝去的輓歌,令人嗟嘆不已,值得一看。在看完這部後,才發現黑暗中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有一種深深的代入感,場景的布置,有種舞台劇的藝術美感,很真,色彩對比、拍攝角度恰到好處,充滿了懷舊的情緒。

再回來說這部電影,這里追逐夢想的角色是一位父親,這樣的角色設定讓我想起威爾史密斯的《當幸福來敲門》,如果一定要比較一下兩部電影,那麼我覺得《鋼的琴》是火鍋,熱辣辣的刺激,或許辣得你涕泗橫流,然而回味卻是挺爽;《當幸福來敲門》更像一盤苦瓜,入喉不適,苦,吃著吃著習慣之後,便喜歡那種回味悠長。

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激情的父親,為了女兒一個——對於不富有的他來說——昂貴的夢想而召集工廠的兄弟朋友,做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如此幾近狂熱的執著,很是感人,這種草根力量所帶來的心靈撼動是讓人很受用的。

㈢ 《鋼的琴》觀後感

[《鋼的琴》觀後感]晚上花時間看完了《鋼的琴》,《鋼的琴》觀後感。老早就聽說這部電影口碑很好,但當自己親自看過的時候又有另一種震撼。我不能說我完全看懂了,我總感覺裡面應該有更深一層的含義,而我大概沒看出來吧。愛情,友情,親情不著痕跡的在影片中充斥著,並沒有多麼刻意的用多麼生動優美的語言去描寫這些情感,但這些情感所展現出來時,卻會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溫暖。電影中淑賢不離不棄的跟著桂林,也許算不得是愛情。但那種平淡卻更耐人尋味。她跟在他身邊,在那麼落魄的一個男人身邊,在桂林買琴的時候借錢給他,偷琴的時候幫他放風,造琴的時候在他身邊幫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盡管中間有一小段的背叛,但一直到最後經過很多事還可以在一起。那種感情不需要多說,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是一個細微的動作就可以了。算不得是轟轟烈烈,但卻是那樣真實,像是無形的手根本就沒有造成任何的聲勢,卻在不知不覺中輕而易舉的將你俘虜。我想這部影片的美麗也正是在這里吧。我喜歡這電影中的淑賢。我想她真的很愛音樂,她唱歌時的那種感情是裝不出來的。她同樣很樂觀,很善良。很瀟灑。在街上唱歌,不在乎別人的議論。我佩服她。而那幫男人的友誼則更有意思一點,按照影片介紹上所說的就是一個豬肉大王,一個江湖大哥,一個專職混混,一個退役小偷,觀後感《《鋼的琴》觀後感》。一幫子的落魄兄弟齊心協力創造了奇跡。用自己的手造出了一架鋼琴。他們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有著某種信仰。很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成一件事情。而且他們都會善始善終,只要做,就必須做好。季哥在被警察帶走之前說的話是\"我還有點活,幹完就跟你們走。\"那樣的從容淡定,一定是有過很多經歷的人才可以表現出來的。他們經歷過的滄桑使得他們多很多事情都看得很開。我們都共同有著一種激情,敢於去挑戰的激情。他們活得很瀟灑,對很多事情都不會很在乎。這種灑脫的心性,我們現代人可以演出來,卻未必一定可以做出來。這種灑脫,是真的看得開了。他們懂得取捨,要什麼不要什麼。即使在鋼琴快要完工的時候,桂林都可以很瀟灑的說出了一句\"不做鋼琴了。\"而這種心性,非常值得現在的人所借鑒。這部電影中所表現出得親情是最明顯的。從始至終,桂林買琴,偷琴,造琴。都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可以留在自己身邊。而當最後桂林父親去世的時候,桂林沒有哭,也沒鬧。但那種沉默卻讓人十分震撼。以前聽說,傷心到了極點會不會流淚的。所以我同樣相信這,愛到了深處就會成為習慣,越容易忽視。就像很多人一樣都只是苦於不會表達。不過沒關系,當兩個人的心真正在一起時,哪怕是一個眼神,都可以知道對方可以做什麼。情感是這部電影的展現內容。但我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些,還有那種貫穿從始至終的蒼涼。尤其是幾首歌曲我最喜歡。乾杯朋友,讓一切成流水,把往事當作一場宿醉。我喜歡這種滄桑,蒼涼的感覺。我喜歡這部電影。〔《鋼的琴》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㈣ 鋼的琴的影片評價

王千源飾演的下崗工人陳桂林,用工廠廢棄的鋼鐵為女兒鑄造了一架飽含父愛的「鋼的琴」的故事,視角獨特,詼諧幽默中有著對現實的人文關照。王千源在戲中貼近20世紀90年代的造型以及他不留痕跡的表演風格完完整整地塑造了一個真實而特別的父親形象,他帶有超越常規的黑色幽默的表演,讓整個影片擁有溫暖的質感。雖然故事講訴的年代環境艱辛,物質缺乏,但片中王千源飾演的陳桂林下崗後自謀生計組建樂隊為婚喪嫁娶吹拉彈唱,他充滿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將平凡無奇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充滿快樂與激情。當看到陳桂林與女兒在一起,與眾工友在工廠里熱火朝天的鑄造鋼琴的時候,可以讓人看到生活艱辛以外的溫暖質感,同時又清新、生機盎然。(新華網評)
這部喜劇電影憑借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巡映及內地的兩場小型試映,口碑流出後呈現出一邊倒的好評,無一差評的情況是並不多見的。(鳳凰網評)
導演吳宇森、韓國導演郭在容、電影人方平與鮑起靜夫婦、張小北、程育海以及主持人崔永元都給予高度評價。張猛的《鋼的琴》,不光是對生活無奈的戲謔和自嘲,更是對一個逝去的時代,一批舊人緬懷和追憶。對於現實也許我們什麼也改變不了,但只要努力過,製造不了風景線,也能留下一段自豪的回憶。(鳳凰網評)
電影《鋼的琴》雖然是沒有大牌導演和大牌明星的小成本電影,但卻仍然得到觀眾叫好,「每一個鏡頭都像一幅油畫,每個橋段都像一部電影。「最無奈的年代,最深情的告白。」在大片當道的電影市場里,這類描寫小人物生活,接地氣的優質口碑喜劇將成為一朵奇葩,觀眾對於商業類型片的觀影選擇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鳳凰網評)

㈤ 《鋼的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道理

私以為這部電影不像是在講什麼道理,正如張猛導演電影的一貫風格,通過電影並不是傳達什麼道理,而是通過電影展現一個故事。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於電影的理解,對於“鋼的琴”也會有不同的解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沒落的東北老工業區,男主角離家許久妻子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離婚,並且帶走女兒。男主因為捨不得女兒,於是問女兒如何才能留下,女兒道“如果爸爸能讓我擁有一架鋼琴,我就願意留下”。

如果強行要說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個人認為大概就是勇敢嘗試、大膽放手。即便明知造鋼琴千難萬難,男主仍要嘗試,再想通問題以後大膽放手,讓女兒和母親一起,也讓放開自己內心,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㈥ 求《鋼的琴》影評,800字,最好稍微專業一點

鄉愁這東西,原先只有一種,就是某人身處乙地,因思念故鄉甲而泛愁。餘光中的詩歌《鄉愁》就是。現在又多了一種,就是某人站在甲地因思念若干年前此地的事情而生發出來的悵然感。《鋼的琴》就是。前一種是地域范疇內的鄉愁,後一種是時間范疇內的鄉愁。地域性鄉愁的表現手法,一般是將隔著時空的甲地和乙地的生活交叉疊現,就會收到煽情的對比效果。而時間性鄉愁只要把同一地方不同時代的生活,蒙太奇般穿插在一起,就會讓悲情達到高潮。

但張猛的《鋼的琴》,根本沒有把鏡頭閃回從前陽光爛燦的日子,就能把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表現出來。這份功力,屬大師級的。而張猛顯然不屬大師。在這之前,這個出生於七十年代中期的東北漢子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同樣沒聽過他的名字。這不奇怪,因為他總共才導演兩部片子,除了這部,還有一部叫《耳朵大有福》。《耳朵大有福》的藝術水準怎麼樣,我不知道。但這部《鋼的琴》儼然可以與國際一流電影一競雌雄。憑我的記憶,它應該是近五年國內最好的一部電影。有它在,中國電影似乎還有得救。

它敘事簡潔,卻不像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簡潔到膚淺。它思想厚實,卻不像顧長衛的《最愛》厚實到沉重。它台詞幽默,卻不像馮小剛的《非誠勿擾》幽默到輕浮。它寓意繁復,卻不像賈樟柯的《三峽好人》繁復到晦澀。它情緒飽滿,卻不像陳凱歌的《趙氏孤兒》飽滿到濫情。總而言之,它恰到好處。而電影藝術的關鍵詞,其實就是恰到好處。把鏡頭、光影、音樂、人物、情節、台詞、剪輯在主題的統籠下都做得恰到好處,渾然天成,電影就有大師的范兒了。能把電影做成這樣,其實是可以雅俗共賞的,但現實是,剛剛上映的《鋼的琴》票房黯淡,這或許只能歸罪於電影的宣傳力度不夠?

從綠顏色的警察服裝看,我們得知《鋼的琴》之事,應該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個什麼年代?簡言之,是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時代,也就是根正苗紅的工人階級集體下崗的年代。從時代嬌子潰退到社會邊緣人,成為走卒販夫,導演張猛並沒有花一個哪怕是五秒鍾的鏡頭去表現,而只用一段段濃烈的音樂在反襯這個時代下崗工人無限沒落的同時,也在為那個時代的「輝煌」招魂。陶醉於過去以俄羅斯風格為主打的音樂,其實就是沉浸在過去時光中無法自拔。從某種意義上講,陳桂林那班哥們,已成了這個時代行屍走肉般的「活死人」。時代已完全把他們當作了累贅,如果他們從這個時代消失,不但沒有人憐憫,某些政客反而會為之稱快。

相對這些工人兄弟來說,劇變是慘淡的,生活是平淡的,未來是黯淡的,但生命卻不能讓它寡淡無味,活著,總得要有一點滋味,要有一點希翼。如果說最開始,他們的確是在幫哥們陳桂林去爭取他女兒的撫養權,而去鑄造那台鋼琴的話,那麼到最後,當鋼琴能否造成,陳桂林女兒的撫養權都將勢必失去時,這幫兄弟就完全是為了證明自己在造琴了。證明自己什麼?證明自己的夢想在困窘的現實中依然肥碩燦爛,證明工人階級的情誼並未煙消雲散,證明下崗後的人們並非一無是處的廢物。最初造琴,他們是迫於現實的壓力;最後造琴,他們卻為自己從枯燥的日常生活成功逃逸找到一個借口,從而超越現實困境,進入夢想新天地。

那座鋼做的琴,其象徵意味就非常濃厚。醜陋的、粗糙的、冷冰冰的鐵架鋼皮,既象徵著國營集體試驗失敗後工廠里的種種世相,也象徵蟻族般生活的失業工人的面相,在這樣粗礪黯淡的外殼之下,工人階級依然藏著大集體蘊育的劍膽琴心式的浪漫和豪邁,依靠造琴,他們重溫了大集體時分工合作的團結和嚴謹,分享了大集體時火熱的豪情與榮耀。日漸黯淡的現實雖然骨感得如一座鋼琴架,但內心發出來的聲音仍然是那麼的柔情萬種。

這樣處理,《鋼的琴》其思想高度不但絲毫不亞於《最愛》,而且還避免了因憤世嫉俗引起的外相狹隘。與《最愛》實打實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是,《鋼的琴》採取的是四兩拔千斤的藝術手段,它只備了腹內熱腸一副,心中熱淚兩行,就把全部寓意都包裹在看似拉家常式的懷舊之中,而它偶爾黑色幽默式的荒誕敘述,也避免了主題因圖窮匕見後「流血伏屍」的慘狀。所以電影雖然深刻,卻並不尖酸;雖然憂傷,卻並不絕望;電影中的人物雖然身處茫茫「夜色」之中,卻仍不忘追逐夢想那一點飛舞的螢光。它像一枚令人無法釋懷的沉思之果,外殼卻包著鄉愁的淡淡意緒。

幸福誠然要有堅實的物質作後盾,如果拚死力爭,也無法獲得可支撐幸福的物質,那還不如遁入空靈的精神世界去捫求幸福。陳桂林這班哥們的造琴過程,其實就是返身進入精神的過程。你可以說他們是駝鳥哲學,也可以說他們已達到了佛的境界。就看怎麼理解了。

地域性鄉愁,是我們與思念之地隔著一段無法逾越的距離造成的。而時間性鄉愁,則是我們被迫突然斬斷與過去光陰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的。具體地到這部電影,就是由國家政策的斷裂性和分割性導致的。過去我們以階級斗爭為綱,後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有了私有制的大集體,就迫不及待地拋棄公有制的大集體;我們拔亂反正了文化大革命的狂熱,又投身於一切向錢看的狂熱之中。我們剛剛擺脫大躍進的魅影,現在又陷入惟GDP是論的陷阱之中。正是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政策,才會生生割斷人們與過往生活的優美銜接,個人的命運就像洪流中上下翻騰的一枚樹葉,是根本由不得自己作主,時間性鄉愁由此產生。

㈦ 如何評價電影 鋼的琴

個人認為,電影《鋼的琴》是近年來比較優秀的電影之一。 首先這部電影的內容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講的是九十年的東北國企改制的背景下,一名下崗工人為了爭奪離婚後對女兒的撫養權而製作一架鋼琴的故事。我們講一部電影劇本優秀就優秀在他能把一段歷史還原給熒幕前的觀眾,而鋼的琴的導演張猛本身就是一個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工人子女,親眼見過國企改制後的整個當時的社會環境,整部電影就是九十年代東北的時代縮影,而且整部電影裡面的角色立體豐滿,將東北人的性格反映的淋盡致,自我,好面兒,愛吹牛,同時又重感情,小團體意識非常強,所以我跟身邊的朋友講,如果你想了解東北人,就去看電影這部電影。

㈧ 如何評價電影 鋼的琴

《鋼的琴》在當下的中國電影中算得上是非常別致的一部:從豆瓣ers洶涌的追捧來看,它似乎應該算是一部藝術片,但是它又少有華語「藝術片」慣有的晦澀與「文藝范兒」;如果從它其中大量包袱來看,它似乎又容易被歸類到院線上常見的小成本喜劇中,但此類影片中常用的MTV式剪輯和情緒上的躁動,它又不沾;它被評論為「有庫斯圖里卡式的魔幻感」,但你所見到的都是尋常生活中場景,只是它從你未曾想到的角度去觀察。它的瑕疵很多,而且明目張膽地顯露在你面前,明顯到缺憾都成了風格——例如被無數人包括我詬病的濃得化不開的配樂,但同樣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兩分鍾轉三場戲時能換三次BGM的它,殘都殘得個性十足。

《鋼的琴》最大的問題有三處。第一是劇本上的。它的包袱與單場戲寫得非常好,用流行的說法,叫「接地氣」。但串在一起,就會讓人感覺到銜接有問題。除了忽明忽隱的主線劇情,它更像是把好幾場獨立可成的戲用「鋼琴」這根繩子綁在了一起,其實彼此的黏合並不牢靠。這種割裂感在後2/3部分更加強烈,尤其是一場靠音樂與寫意表現的硬轉,讓人不禁為它惋惜。這里除了之前導演張猛提到的資金問題外,在整體的構思上對全盤打算恐怕有些欠考慮了。這也影響了導演意圖的傳達,從小「鋼琴」到大「煙囪」,更多隻是以人物身份作為紐帶,引起一點觀眾的聯想,但表現上仍然是割裂的。第二是影像上的,仁直和桃桃林林都提到過,說好聽點叫鏡頭語言統一,說難聽點就叫單一了。緩慢的平移、拉出、上下搖拍出的中景、全景是很漂亮,正九十度的切換是很工整,但不是每個場景這樣做最好。即便要表達出一種有些悲天憫人的觀察,也不必總是這樣。第三就是被提過最多的音樂了。用得滿大家都聽出來了,這樣做比較麻煩的一點是,前後配樂會靠得比較近,為了不打架,必須及時掐掉。所以,第二次看的時候,好幾場音樂起來時,由於情緒被帶動了,我沒覺得太不適,但音樂彷彿電台節目中那樣戛然而止時,我反而覺得有點失落。但正如第一段講的,這些缺憾就像男人身上的傷疤,你可以覺得難看,也可以讀出滄桑。這種滄桑讓我深深惋惜:現在的樣子或許不賴,但本來可以更美。

它的風格非常雜糅,統一在懷舊的情緒下。大量中俄老歌先以強烈的沖擊把氛圍鋪墊上了。以對稱(片頭夫妻對話)、誇張的弧線(追逐胖頭)和黃金分割形成的構圖風格,使它幾乎每一個畫面,都充滿了美感,不像是說故事,倒成了直接從往事中摳取的老照片。敘事則在長鏡帶著詩性的寫實(陳桂林的紙板鋼琴),和小品式的誇張貧嘴(借錢)間怪異而和睦地推進著,時而在自嘲中顯得卑微,時而又被強行插入的舞台性很強的場景搞得崇高到突兀。如果說《建黨偉業》里angelababy臉上突如其來的光象徵資本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強勢介入,那麼雪花中射向陳桂林的白光,以及後面一場分別打到陳桂林和淑賢頭上的紅光和藍光(?記不清了),就是導演發出的幕間提示:既象徵著「鋼琴」計劃的兩個節點,也在舞台上拎出了兩個現實中卑微失敗者的可貴靈魂。直到幾聲悶響,煙霧把所有角色吞沒,大幕其實已經拉下了。

《鋼的琴》骨子裡有一點契訶夫喜劇的味道。雖然契訶夫的人物不可能會具有如此強的行動力,但在他們荒唐得讓人忍不住發笑的同時,你根本不忍心去嘲諷他們。彌漫在戲中的是淡淡的憂傷。正因此,它在時代精神表達上的缺憾才讓人倍感惋惜。

閱讀全文

與電影鋼的琴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好看電影犯罪電影 瀏覽:219
抖音剪輯電影如何設置合集 瀏覽:944
電影獵鷹與冬兵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993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過年 瀏覽:103
27電影免費 瀏覽:164
9000f看電影如何設置畫質 瀏覽:250
手機支付寶電影票怎麼取 瀏覽:832
全世界好看的電影系列 瀏覽:636
手機下載電影不是全屏怎麼辦 瀏覽:935
賓士自帶導航如何放電影 瀏覽:424
迅雷電影怎麼能在手機視頻顯示時間 瀏覽:848
1995小飛俠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192
周星馳的抗日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625
像乾柴烈火一樣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4
狼牙3電影免費 瀏覽:685
四年級放什麼電影 瀏覽:63
我影忍者博人轉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9
許娜京演的19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709
美國電影變相怪傑1完整版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388
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