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AE中做出來的影片如果想放在電影熒幕上播放的話輸出的格式和像素以及影片大小應該如何設
如果是電影標准AE製作的影片鏡頭至少應該符合2K標准,在AE的合成設置(Composition Settings)改變預設(Preset)為Film 2K(如果是16:9應自定義寬高2048×1152;2.35:1應自定義寬高2048×870)或4K標准Film 4K(16:9應自定義寬高4096×2304;2.35:1應自定義寬高4096×1740)的電影標准。
如果是IMAX巨幕就要上6K的畫幅了。
你用maya等3D軟體渲染時選則輸出電影格式格式最少應為Film 2K,或自定義寬熒幕2048×1152 or 超級寬熒幕2048×870。
⑵ 為什麼不用ae做高端的電影特效
首先,做特效是肯定不會用到AE的,電影級特效必然是很少使用到假3D的2.5D特效,AE做不了純3D的特效,電影級特效一般是由特效公司自主開發,商業性軟體里有Houdini,Maya,XSI,3DMAX等等可以做。 如果是電影里的後期合成為什麼不使用AE,原因如下: {首先,你得明白AE在後期合成軟體里的定位,AE屬於比較低端的合成軟體,就說目前高端合成軟體幾乎是Commotion 、shake、nuke、以及Fusion,這4個軟體的共通點是節點式,AE所謂低端是因為AE屬於層級式而並非節點式,這導致了很多功能在AE里無法實現(譬如在後期里,我想先加拖尾,再加GLOW,在AE里或許出來都是一個效果,但在節點軟體中,拖尾節點和GLOW的位置就會對結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是先拖尾再GLOW,那麼就會是整體發光,如果是先GLOW再拖尾,那麼只有頭部會發光 PS: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AE里也能實現以上兩種效果,但比較麻煩,就說有更復雜的效果,AE是無法實現的)}
⑶ AE製作紙片風格
這種紙片的動畫效果雖然是連貫的動作. 雖然我沒看你的片子. 但我想應該是抽過幀的. 這是一般的做法.
還有就是你猜想的沒錯. 就是單純的導入圖片. 在前期對一段視頻進行抽幀把人物摳出來. 你有沒有發現這類片子主題的紙片動畫部分的人物一般都帶有白邊類似的效果來模仿紙片. 一當然是模仿紙片效果. 二就是前期口人物主體方便.只要扣個大概區域加白邊就可以了.
⑷ ae怎麼做片頭
你這是一個大問題,估計很少人來回答,我就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
學習期:
首先,熟悉軟體的基本操作命令,大約3星期到一個月左右
其次,要熟悉軟體的操作理念,需要一定量的練習與模仿。
最後,要有一個自己練習期,把自己腦子中的想法,去實現出來,
這三個時期很多時候都是混在一起的,並非獨立的。
模仿期:
把你喜歡老外的片子,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執行出來,
此階段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你的能力能執行3-5個,就說明你自己已經具備軟體的基本操作和軟體操作的基本理念了。
商業實戰期:
如果你要從事商業設計,進入廣告公司,那麼你的創意,和切合題意,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就是鏡頭關系設計要新穎,最後就是調色和細節。
A.首先你需要對拿到手的稿子進行自己的分析整理,並找出其中的重點表達的部分,並判斷出影片的風格(比如:中國風,科技風,未來風,點線面的構成風,還是光線風格)客戶最關心的是內容的表達,當然這部分的可能需要到最後才能呈現出來;
B.按照你定義出來的風格找到相應的參考視頻,一般都是老外的。這是你鏡頭新穎與否的關鍵一環,如果你能把老外新穎的鏡頭融入到你的片頭中,那麼,這會使你在同事中建立威信,工資也會上漲。(當然現在很多人都在找模板,但是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東西,並不能成為你的作品,對你能力的提高也是微乎其微的)
C.把老外的參考視頻與你的項目進行綜合,並在腦子里形成虛擬的片段
D.在網上找到相應的元素,提取客戶可以使用的素材,(其中包括ps摳圖,ai元素提取)
E.把元素放在時間線上去做動畫,並考慮前後鏡頭的銜接。
F.添加文字,圖形,補充缺少的元素。
G.執行的中間遇到瓶頸,開始通過參考,或者別的方式解決瓶頸問題,可能會花費很長時間
H.即使遇到瓶頸執行不下去,也要把別的部分執行出來
I.通篇看你做的片頭是否符合題意。
J.最後進行細節調整並調色。
K.輸出,進入pr,或者音棚做音樂。
算了,後面說的有點亂,就這樣吧,重要的都說出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有幫助的話,就當廢話吧》
⑸ ae製作影視節目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
AE是個工具,首先我先理解你說的影視節目不是節目本身,而是AE效果合成這塊的內容
過程就是剪輯師剪輯,剪輯好了吧需要做效果的鏡頭丟給你,你來加效果,加好了再丟給剪輯師剪進去
⑹ AE電影風格怎麼調色
根據畫面明暗調整
如果影視製作中畫面太亮且灰,缺少飽和度,黑色的部分有很明顯的空缺,比如說畫面中應該
黑的顏色像頭發、眼睛等不夠黑,畫面不夠生動,那就用AE中的
curves來調比較合適,它相當於圖像曝光的伽瑪曲線。電影膠片的伽瑪曲線呈現長「s」形,他的灰度感覺很生動,要使電視攝像鏡頭盡可能接近膠片的效
果,就要對curves進行調整,它大約有14個控制點來調整曲線,而這些就是curves能更精確地控制畫面的原因,當然這里只用3個點來控制就夠了。
通過對curves的調整,黑色的部分補充了進來,讓圖像應該黑的地方「壓」下去,該亮的「提」起來,這樣色調也均衡了,整個畫面都明顯生動了許多。
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圖層的疊加模式來調整,在AE中將素材復制一層,將上面一層的疊合方式設為SoftLight,這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色彩都變飽和了,而且暗部加重.畫面有了分量。然後,將該層做一點Blur模糊,整個畫面就變得柔和了,顆粒噪波減弱了很多。如果畫面本身已經很暗,那就將疊加方式設為 Screen.然後調整明暗和Blur,當然色彩也不要過飽和,最好是對著監視器調色,並經常把調色的結果輸出到電視機上觀察電腦和電視的差別(最好是動態,可以對比信噪比)。
2.根據色彩成分調整
I
V122524色彩成分調整就是挑選具有鮮明色存在的場景來調。比如一幅街道的畫面,應該呈現出灰綠色調。這時候應該挑那種有鮮明紅色或黃色等等亮眼色的
鏡頭,先用上面的方法調整,如果不夠,那就在Hue/saturation裡面單獨提純紅或黃,將標尺向右拉,若數值過大,後果是純色出現噪波,那麼就復
制原始層。用Luminosity疊和方式,使下面層的色彩影響上面一層,但顆粒度不變,這樣當把下面層Blur以後,基本畫面既保持了原有的顆粒,又提
高了色彩純度。調整時需要很細心的將有微小色彩差別的區域在Hue/saturation里圈出,逐次調整色系使其區分開,然後給予統一處理。
這里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則:鮮艷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味地增加飽和度或色彩純度會使畫面出
現噪波,而噪波的增加會讓畫面失去通透感、顏色不純,使圖像清晰度下降,拿第一版的素材和倒了幾版的素材比較看會更明顯,單純地增加飽和度就會使畫面噪波
增加,而膠片由於本身感光原理不同,所以噪波極小(即使有那也是在膠轉磁的時候出現)。
不會的話可以給網上找免費視頻教程
⑺ AE影視特效製作
人是先用綠屏摳像摳出來,合成到場景中,
再單獨把人所在的圖層用粒子散開的
大體思路就是這樣,
就像兩層透明的塑料紙,上面分別都有東西,疊加起來看起來就和一張一樣
把其中一張撕開,另一張不受影響,看起來好像是一張紙的部分發生了變化
具體操作沒有基礎怎麼說...
我有一個身體燃燒的AE教程,原理是一樣的,留郵箱可以發給你,
視頻+素材
做是可以做,但電影中的那種質感是很難實現的
⑻ After effect AE求教:電影里道士畫符的影視特效是怎麼做出來的求具體方法
用Trapcode Shine
兩層,後一層加Shine做發光效果
前一層還可以疊一個遮罩上去,調整效果後能夠模擬發亮的效果
⑼ ae里怎麼做出電影的朦朧特效
這是拍攝時攝像機的景深效果
如果你在AE里的素材拍的東西是全實很平的話
可以用MASK畫個形狀然後加入模糊等效果來模似 不過效果一般都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