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經理如何取得電影片源
這是一個關於數字影院的詳細問答。
問題:數字影院有幾種標准?有什麼特點?
答:從高到底分為4K,2k,1.3k,0.8k。區別:4K(數字機分辯率為4096×2016 825萬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極少。並且4K可以同步的電影,2K都有。4K的設備只有在20米以上寬的銀幕上才能看出與2K的效果差距。2K(數字機分辯率為2048×1080 221萬像素)是國際標准機。1.3K(數字機分辯率為1280×1024 131萬像素)是國家標准機。0.8K(數字機分辯率為1024×768 78.6萬像素)是農村放映機。在這里4K和0.8K都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以上數字設備標准,我國均已頒布了暫行技術規范)
問題:我想在一家縣(市)投資一家影院,有什麼要求?
答:具體沒要求拉。建議3個廳以上。1-2個廳感覺就是錄象廳。並且排片也不容易分開。也不知道各家院線願意不願意接納。多廳影城將是趨勢。並能夠取得更好的票房收入。
問題:什麼是1.3K?什麼是2K?有什麼區別?1.3K到底能不能放進口片?
答:這是解析度。1.3K標準是國內標准。2K是國際標准。區別:1.3k國產電影基本同步,進口片包括港片(合拍算國產)2K則可以放分帳大片。電影全球同步(只要國家引進^_^)1.3K放進口片嘛,分賬片放不了,買斷片可以放的。放不了分賬片,是由於版權,晶元級的硬體限制。
問題:什麼是分賬片?什麼是買斷片?
答:中國電影市場每年發行50部進口片,20部是分賬大片,除每年引進6部非美國影片,其餘都是好萊塢影片。國家標準的1.3K買斷片可以放,分賬片放不了。另外3D影片作為特種片,不再進口范圍限制內,中國電影市場進口片比重在逐步增加,進口片限制放寬。
問題:進口片是怎麼進口的?
答:中國有權利進口影片下發給各院線的,有兩家公司。一家:中影集團。另一家: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國家成立兩家公司本來意思是想引入競爭,結果現在是兩家商量引進。變成2家壟斷。各院線如需要上映進口片,歸根結底都到這兩家購買許可版權。
問題:家用投影可以不可以做劇院?
答:不建議。影院屏幕比較大,家用投影機亮度達不到。另外1.3K電影放映機和播放器都需要經過國家廣電局技術司設備備案。具有防盜版能力。2K機器則是國際標准,不可使用替代機器。2k電影放映機參考品牌只有科視,巴可,NEC三家。2k電影伺服器,只有杜比、GDC香港數碼環球,哆來咪,蒙太奇。1.3k的電影放映機通過認證型號:松下FT-630CC,夏普XG-P560WG,NEC4100W 和麗訊D6000W。1.3k播放伺服器:文廣HDM505、今典V15以及華彩的MCT-2000。
問題:我們縣(市)有一家老電影院`想搞過來`不用改造拉。都是老電影院`1個廳800人以上坐位。電影幾乎沒放過同步的。可以承包下來么?
答:不建議。這種千人大劇院基本已被淘汰。這么大的廳裝修都是個問題。基礎設施也跟不上。
問題:2k設備多少錢啊?1.3k設備多少錢?
答:1.3k,2k都是標准。可以理解為汽車排量。符合要求,就是1.3k,2k。而各標准下,設備又有不同品牌,不同型號。2k的設備,從最小支持12米寬銀幕-30米寬銀幕都有。1.3k則可以使用在8-12米寬的銀幕。不同的銀幕寬度,對亮度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對機器也不一樣。同樣的2k標准,有可以使用在小廳的,但就不能用在大銀幕上。價格自然差很多。有點像問鞋子多少錢?先確定是男鞋還是女鞋,碼數一樣的鞋子,品牌,系列不一樣價格就會差很多。
問題:建議是做幾個廳呢?
答:建議是3-6個。為什麼呢?比如......
⑵ 電影做好了怎麼拿到電影院放
一樓的哥們很有才。
樓主提的問題提得很好。是這樣的,電影拍好後,是要交到發行公司去發行的。這個發行,包括國內、國外、還有DVD版權發行、電影周邊產品的發行(比如玩偶公仔、道具、演員服裝)。這些都是電影公司和發行公司談好後由他們來做的。其中國內發行和國外發行的,就是在電影院放映,發行公司會和院線簽訂合約,而有些大公司自己就有院線,比如華誼兄弟。(院線就是電影放映行業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說白了就是某公司開了很多家電影院)
在給到院線去的時候,就有一個評估,評估這部影片大概賺多少錢,從而決定收入分成,比如票房三七開、二八開。當然有些小城市影院會隱瞞一些票房收益,以抽取更多利潤,所以有時候發行方和製片方會考慮和這些影院不談分成,直接談好一個數,不管你電影院賣多少票,我都只拿一個固定的數。中國的電影產業制度還不完善,以後,逐漸的這些都要走向規范化,才有利於電影形成一個工業體系。
⑶ 電影院是怎麼拿到片源的呢
電影院和製片方談,經製片方同意後,簽署版權協議,製片方是通過衛星將片源進行傳送到影院的。
而每個電影院都有所屬院系,而電影總局回報密鑰分配給各大院線,然後再分配給下屬的電影院,然後工作人員找到自己的電影院所對應的密鑰就行了,而密鑰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都是一個月,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部電影的檔期也都是一個月。而在這段時間內電影是可以無限播放的,而如果這段時間一過還想播放,就得延長密鑰了。
商業電影院一定要加入一個院線公司,院線負責為你提供片源,放映收入要和院線公司進行分成的,影院一般可以拿到票房收入50%左右(有保底分賬的形式)。
⑷ 電影院的電影是怎麼播放的
大多數都是用數字機了,膠片機不好操作畫質也沒數字的好。
數字拷貝復制到數字電影伺服器上,然後在密鑰生效後和失效前的時間里也就是檔期里可以播放。數字電影是用數字電影伺服器播放,通過數字電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成像。聲音是從數字電影伺服器傳輸到解碼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揚聲器播放。數字拷貝說白了就是塊經過加密只能在數字電影伺服器上讀取的移動硬碟,數字電影伺服器你也可以理解為一台顯卡非常牛逼的主機,數字電影放映機其實就是一台非常牛逼的投影儀。
⑸ 電影院是怎麼獲取影片的
發行方會給各影院送拷貝
⑹ 電影院是怎麼收到新電影的
款剛價格機卡分離看見發達國家看附件老公擠線工具盡快發了解是個人回顧如果法人股set個體提供提高認識個人天賦個人熱天個人風格他個人哥哥天天人工gtr東莞哥哥反復反復的個人天天gtr個人的通過人工改天給
⑺ 電影院怎麼看電影
1、先想好看什麼電影(比如說「盜夢空間」)
2、注意看售票處的大屏幕或者觀影時間表,每個電影都有對應的時間和觀影廳號碼(假如時間表上寫 二廳 12:10 14:20 16:30 18:40 盜夢空間 )
3、去買票,說我要看幾號廳幾點的什麼什麼電影(跟售票妹子說 求合體……額不對,來兩張14:20二廳的盜夢空間)
4、看售票員面前的屏幕,顯示的就是那個電影廳座位,深色表示有人坐,淺色是還沒人。售票員會讓你選座位,一般盡量選中後排中間位置
5、拿到票後記好位置X排X號
6、等開演前10分鍾入場,跟著人潮(- -)走,注意大廳號碼,進對大廳,一般很少有同時開場的電影,看別人進哪裡你也進哪裡就對了
7、注意看每排第一個座位的邊角或者樓梯台階,會有個數字表明是第幾排,進去……
8、看座位的扶手,會有號碼和箭頭,箭頭指示方向就是你的座位。
9、坐下等電影開始、散場,跟著人潮撤。
⑻ 電影院是如何播放電影的
電影院是使用數字機來播放電影的。
數字拷貝復制到數字電影伺服器上,然後在密鑰生效後和失效前的時間里也就是檔期里可以播放。
數字電影是用數字電影伺服器播放,通過數字電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成像。聲音是從數字電影伺服器傳輸到解碼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揚聲器播放。
數字拷貝就是塊經過加密只能在數字電影伺服器上讀取的移動硬碟,數字電影伺服器可以理解為一台顯卡非常厲害的主機,數字電影放映機其實就是一台非常厲害的投影儀。
(8)電影院怎麼接受電影擴展閱讀:
數字電影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一是計算機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
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最佳的院線級數字電影製作方式,仍舊是前期膠片拍攝,經過膠片洗印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再轉為數字視頻技術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攝的畫質已經確定,後期轉為數字放映,由數字技術將鹵化銀的色彩和細節進行精確定位,其放映效果遠遠超過膠片放映機,避免了膠片的閃爍、模糊等等缺點。
電影院大片的「數字版」即為上述技術的成功實踐。
另:根據德國傳統的著名膠片攝影機品牌——阿萊數字技術研究實驗室2009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當他們將數字攝影機的CCD像素無限擴大之後(8K),在實驗室最精良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影像的銳度達到驚人的細膩度,甚至人的毛孔絨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還原度上和飽和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與膠片攝影機之間差距很大,數字技術幾乎不可能達到膠片對色彩的敏銳度。因為數字技術的顏色,全是靠人工模擬的色彩種類。
比方說:如果被攝物體中某一個點上的顏色是CCD耦合電路中所沒有的,那麼,CCD就只能找一個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這種情況多起來,色彩的還原度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寬容度上,數字攝影機仍舊很弱。同等條件下,膠片攝影機只需要打一盞燈甚至不需要打燈,但數字攝影機卻需要兩盞甚至更多的燈光來彌補CCD的感光問題。
而在對比度上,數字技術的細節還原度則大大降低,當被攝物體的亮部和暗部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對細節的捕捉和「寬容性」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這也就是我們看數字拍攝的電影之時,會發現,當畫面明暗對比較強之時,數字技術的電影,暗部的細節就會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膠片電影卻能呈現出非常微妙的細節和色彩對比。
該實驗室的負責人最後的結論是:「在現今條件下,我們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數字技術全面取代膠片技術,仍舊沒有充足的理由,我們看不到數字技術的決定性優勢。」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數字技術的前景,更加接近於電視藝術,而非電影。在數字技術出來30年的今天,世界拍攝電影的主流仍然是膠片攝影機,大概能夠說明問題。
數字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和作品母帶的保存效果,同等條件下,賽璐珞膠片對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內,甚至30年。因為鹵化銀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從時間上說,硬碟的數字技術,幾乎是無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