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的中心思想怎麼寫

電影的中心思想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1-06-14 00:55:22

1. 電影活著的中心思想意義是什麼

電影活著的意義正如余華所說:

「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

「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來,再走。」

2. 搜索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中心思想,想告訴大家什麼希望看過的人說一下。

電影里的趙又廷受雇於高圓圓,高圓圓說:「我不想讓人看到,我和你在一起。」趙又廷聽後有點真情迸發:「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每天都陪著你。」這兩句話是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詞之一,差點感動落淚。生命中,有那麼幾個瞬間,是復刻了這樣的情緒的,被擊中也在所難免。然後,趙又廷緊緊抱住高圓圓,那一刻從高圓圓的表情可以看出,在拍這場戲的時候,他倆一定是相愛了的。據說,這場戲在陳凱歌喊cut之後,趙又廷和高圓圓依然緊緊擁抱了五分鍾,情深到實在是讓人吐槽無力。還有一場戲,兩人在蹦極台上緊緊抱著彼此,反復糾結要不要跳下去,趙又廷苦笑著說:「我只想說,這筆錢真不好賺吶!」唔,抱著愛人跳崖還要裝作是金錢關系的戲也確實不好拍啊!

在花絮里,趙又廷在接受訪問時看著高圓圓說,「我在看到她時,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那個畫面。」然後他就有點說不下去了,就又開始很靦腆的笑。花絮里另外一個鏡頭是,趙又廷說,自己愛上戲里的對手高圓圓。「愛瘋了!」你知道看到這幾條花絮的感覺么!趙又廷這時候已經是個陷入愛情的小2b了!

因為電影里的戲不是按順序拍的,所以究竟是哪一場戲兩人才開始來電,基本無從考證,但我在幾次《搜索》的看片過程中,都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其中有若干場戲,從二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已經愛的很深了。有些人比如我有一種特異功能叫gaydar,比如看誰一眼,就基本知道誰是gay。插話:這種技能是天賦異稟,你們想都不要想。同時gaydar還有另外一種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在與某兩人接觸過之後,基本就可以知道這倆人是不是情侶關系。因為有過親密關系的人,彼此之間的默契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看完《碟中諜4》唯一感受就是,阿湯哥一定把傑瑞米·雷納搞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多多少少有些gaydar,所以,看《搜索》的一大樂趣也在於,某些戲份時你會知道,趙又廷和高圓圓還是陌生人,而到了下一場戲,他們可能已經見過家長了,而某一場戲時,他們可能剛爬完床單。雖然電影里他們並沒有滾床單,那麼這里也是我要跟導演抗議的地方:他!倆!欠!觀!眾!一!炮!你!竟!然!不!點!炮!

陳凱歌導演曾經說過,《搜索》里葉藍秋和楊守誠這倆角色,不管誰來演都會愛上彼此。我在看電影之前,最感興趣的是高圓圓那句「要坐坐這兒啊」,一個「不讓座」事件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看完電影後發現,比起原著的奧義,電影的本質回歸了「人」字。雖然《搜索》里的線索有好幾條,主要人物有若干個,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葉藍秋和楊守誠之間短暫又熱烈的愛情。大抵所有事物都逃不開一個「情」字,與「情」有關的故事也格外動人。

電影《搜索》里,在「不讓座」事件被媒體曝光後,葉藍秋成了一個被符號化的女人,烈焰紅唇,美麗而道德敗壞的「小三」。陰差陽錯之下,楊守誠成了唯一守護他的男人,普通、懦弱卻又堅定,在他的視角之下,葉藍秋只是一個被傷害了的女人,需要被保護,而他此刻成了一個挺身而出的騎士。有些被設定的情境下,主角是會本能有情的。而最重要的是,在《搜索》中,高圓圓被拍得美艷絕倫,傾國傾城,換做是誰演對手戲都會把持不住荷爾蒙亂冒吧。

在《搜索》戲外,高圓圓本人有一些特質很像葉藍秋,美麗倔強,多年來被誤解,大概她始終等著一個可以託付內心的人。趙又廷外表不夠十足帥氣,但想必骨子裡也流著期待被喚醒的騎士之血。電影內外,兩個人和角色都融為一體,確實像凱歌導演所說,很難不愛上彼此。在一次媒體采訪里,趙又廷說,他看到了圓圓身上不為人知的一面。話里話外都說明,他倆走到一起的過程,絕不是辛苦追求,而是水到渠成。在我看來,《搜索》的片名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含義,而更像是去搜尋一段戀情的隱秘始末。

《搜索》最美的地方,是拍出了一道風景。與這個圈子迥然不同的風景。戲里戲外,都是兩個年輕人所有陷入戀愛的最美好的可能。

3. 中心思想應該怎麼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或議論,描述……)一件……事,歌頌(或贊揚)了……,同時也鞭撻(或批判,反映)了……,表現出了作者的……之情與……之感

4. 怎麼寫中心思想

概括記敘文中心思想的提煉與的方法:
記敘文的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是對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的內容的概括、提煉,是通過人、事、景物所表現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記敘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分析文題,概括中心。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標題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過分析文章的標題,結合文章的內容,准確概括出文章中心。如《敬畏自然》、《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題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題;《變色龍》、《驛路梨花》等題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題。
2、分析寫作背景,體會中心。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助於准確地歸納文章的主題。如了解了《故鄉》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題是通過閏土等人的巨大變化,揭示黑暗統治及農民生活痛苦的現實。
3、分析首段,確定中心。文章常常開篇點題,分析開篇的語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題。如《背影》、《誰是最可愛的人》開篇寫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題。
4、分析結尾,總結中心。篇尾點題也是為文之法,有的記敘文卒章顯志,往往在結尾用簡短的議論、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細心品味文章的結尾,結合文章的內容,准確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議論、抒情句,品味中心。有的記敘文,作者往往用議論、抒情的語句,表達情感,這些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要認真品讀這些句子,就能准確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每敘述完一個故事後,就有一段議論抒情的句子,分析每一個典型事例後面的議論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歸納中心。一般的記敘文,每一段落都有一個中心句或重點句,要抓住這些中心句或重點句,歸納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歸納中心。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來,在各段大意的基礎上,歸納出文意的中心。如《我的老師》
8、分析文章的結構,總結主題。結構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分析結構可以了解作者意圖,總結歸納出主題。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先寫百草園快樂自由的生活,再寫三味書屋的枯燥生活,對比中就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縛兒童的健康成長。
9、綜合分析,把握中心。有些文章比較復雜,必須從多方面入手,綜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確地把握文章中心。
概括記敘文中心的一般語言表述形式:
本文記敘了(或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贊揚了(或揭露了、歌頌了、說明了、表達了、表現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質、道理、感情性格、實質),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5. 電影 中心思想

【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和沖突】

當確定了由扎克·埃夫隆來飾演影片中的主角邁克之後,兩位製片人又找到伯爾·斯蒂爾,說服他給《重回十七歲》做導演。在此之前,斯蒂爾憑借他的大銀幕處女作《伊比的墮落》(Igby Goes Down)而獲得了極大的贊譽,亞當·山克曼回憶道:「我還清楚地記得斯蒂爾製作的那部獨立影片,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探索角色豐富的內心世界的過程。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輕易就能夠駕馭各類演員的導演類型,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天分。當我們見到斯蒂爾的時候,他對這個劇本表現出了深厚的興趣,對此我們感到高興極了。」詹妮弗·吉伯特則補充道:「當斯蒂爾對我們羅列出他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時,我發現很多地方都與我的不謀而合。我和山克曼都希望能夠為這部影片尋找到一位擁有著一種乖僻、詭辯的氣質的導演,我們相信斯蒂爾就是我們需要的那個人。」斯蒂爾繼續說:「劇本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裡面結合了溫暖和幽默的故事概念,山克曼和吉伯特都是那種非常風趣、很有創造力的電影人,而且我一直都是山克曼的導演作品的仰慕者,他在《發膠》中完成的是一次令人驚詫的飛躍。至於吉伯特,則是一個擁有著獨到的眼光、令人印象深刻的製片人,她似乎永遠都在堅持著同一個信念--將影片製作得更好。然後,我又見到了埃夫隆,發現我們倆個人非常地合拍,於是一切就這么定了下來,很順利。」埃夫隆也對斯蒂爾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說:「我從斯蒂爾那裡學會了很多,而他教給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攝像機面前保持住真實的觸感,即使是在這樣一個違背了常理的電影故事當中,並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喜劇內容,我非常喜歡且珍惜這次與他合作的機會。」
在《重回十七歲》中,我們第一次看到扎克·埃夫隆,他是作為一個17歲的高三學生邁克出現的,那是1989年,邁克過的是無憂無慮的優質生活,帥氣又受歡迎,而且還是學校籃球隊的英雄,邁克看似已經准備好了,不管結果最終會成就他、還是毀掉他。但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女友懷孕了,所以他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放棄了大學的獎學金,與女友結婚……20年之後,邁克早就沒有了當年的風光,在一份死氣沉沉的工作中消磨著時間,同時還經歷了一場註定要失敗的婚姻,撫養著兩個他根本就不了解的孩子,所以他才會禁不住回想當年,埃夫隆說:「從一開始,邁克面前就有無數條能夠選擇的未來之路,但是他卻放棄了一切機會。所以當有一天,他沒落下來的時候,就開始想如果他能回到過去,如果他抓住那些可能性,也許就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做出一個選擇,結果導致了後半生單調無奇、沉悶乏味的生活,你當然會想著回到過去改變這一切。」
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在影片中飾演的是成年的邁克,他表示:「每個人都會做一些讓自己懊悔的決定,但是如果你只會不斷地向後看,思考著,『我希望自己當時這樣或那樣做。』那麼你將永遠地生活在痛苦當中。邁克對於自己的狀況感到非常地不滿意,而且顯然有點走入死胡同的感覺,他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對自己所擁有的心存感激--稱職的妻子和很棒的孩子,然後意識到也許他自己才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所在。當我讀劇本的時候,我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即使他是如此地沮喪、讓人感到挫敗,但我就是沒辦法不同情他。」詹妮弗·吉伯特則表示:「派瑞將成年的邁克演繹得如此可愛,臉上總是一副被佔了便宜的郁悶表情,這是他為這部影片所帶來的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派瑞賦予我們的都是一些我們迫切期待的:一個被痛苦和失望填滿了的中年男人,同時還不會顯得太過笨手笨腳,從頭到腳透露出一種能引起你的共鳴的真實感,派瑞要比任何人都能更好地平衡出現在這個角色身上的強烈的反差。」伯爾·斯蒂爾繼續說:「派瑞是那種瞬間就讓你產生喜歡之情的特色演員,是我們將故事和觀眾聯繫到一起的關鍵所在,因為最初的時候,邁克只是太過沉迷於自怨自艾了,其實他的內心,仍然是善良而柔軟的。」

6. 電影簡介該怎麼寫簡單介紹故事情節加背景就不用說了,主要的是要中心思想。孩怎麼寫出來在線等……很

首先確定電影的關健詞,主要內容及相聯的背景。如戰爭,英雄,事件熱點。如愛情,婚姻,家庭矛盾。如歷史,典故,名垂千古等。

7. 中心思想或主題思想怎麼寫

主題思想以及中心思想其實是一個意思,就是舉例說一篇文章,它的主題以及中心思想就是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並說明了什麼道理。

8. 中心思想怎麼寫

通過這個賣菜的姑娘,在給菜稱重時將水除掉這樣一個行為,表達了姑娘在做生意時誠實的品質,以及誠信才可以將生意做得更紅火。

9. 電影的中心思想包括哪幾方面

這個好像太多了啊,社會倫理,道德法制,人性善惡,歷史調侃,人文科幻,.......凡是能想到的,都可以當作電影的中心思想表達出來

10. 親愛的,電影中心思想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2.
善與善的悲劇

我最最揪心的時刻,也許就是他們抱著孩子在田間奔命地逃跑,孩子卻用力掙扎著,叫著另一個人媽的時候。
那一刻,感覺位置發生了調換,他們成了拐賣者。
我有些恨那個山溝溝里的女人。我甚至有些埋怨那個孩子,昔日作為精神支柱的歌謠,如今成為一碰就碎的石頭。怎麼就會忘了呢?
年齡太小,環境變換,是的,有太多理由。可我不想用理性去分析。太殘忍。
小孩子是無辜的,是被害者。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因為年幼無知,不諳世事,做起事情反而更加堅決,成人有猶豫有遲疑,小孩子心中只認自己那一個理兒,曉之以理他不懂,動之以情他無視,真真是狠角色。

他問她,你說孩子當時得是多久才叫那個人媽呢?
她對他說,你別逼孩子,萬一他跑了呢?
他和她都接受了自己「拐賣者」的身份。
無奈的,撕心離肺的,強顏歡笑的,佯裝明天會更好的,彷彿明天就是「明天」了。
可我們仍要說,他們是幸運的。但強顏歡笑真的比沉浸在悲傷里更幸福嗎?我不覺得。

我最最感動的時刻,是他出門時突然怔住,回去抱著孩子的時候。
沒有什麼煽情,如此真實,甚至有些搞笑,但這些細節卻讓人為之著迷。
而那一天,他終於牽她的手了,她要淚崩了,卻強忍著,那一刻,歡喜與悲傷都化作勇氣了吧。最能改變女人的,無疑就是孩子了。

我最最心碎的時刻,是農村女人在街頭問「你說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TM只知道,編劇,你太壞了,真的太壞了。
你知道嗎,你的一句話就讓價值觀在一瞬間顛倒了,如此簡單粗暴。
我是怎樣從堅定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場突然自我懷疑的?也許就是這句話吧。

無心做壞事,好心做壞事,這都是很難用法律或道德評判的。
而當一個人的愛與另一個人的愛——兩種「善」發生沖突時,事情就會變得越發說不清楚,沒有贏家,贏家也是輸家。
每一個人都受傷,也會有純粹無辜的受害者,比如留在福利院的小女孩兒。

農村女人要帶走女孩,因為她想念女兒,那也就是她的女兒,當然或許也因為她無法再有自己的小孩兒了。
孩子的生母要領養女孩,其實是為了留住男孩的心。
福利院不讓女人帶走女孩,是因為世人的目光——媒體怎麼看,人民怎麼看,上級怎麼看?唯獨不問當事人怎麼看。仔細想想,其實這些疑問後面其實都省略了一個字——「我」。
那些善良的、正義的,何嘗不是自私的?

為什麼我們的「善良」,最後卻成為悲劇了呢?
因為我們的很多「善良」,說到底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什麼非要去「善良」呢?因為無奈,我們無法掌控的一切。
我們都是浮萍,不比劇中人高貴或低賤。

所以,電影那些真正觸動我讓我流淚的地方,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不是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悲劇,而是善與善的悲劇,它是沒有答案的,卻絕非廉價的。

參考自網友

閱讀全文

與電影的中心思想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粵語全部電影 瀏覽:309
東廠不敢殺的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546
電影蜘蛛網怎麼做 瀏覽:603
為什麼老公不愛看小電影 瀏覽:103
剛上映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150
好看的青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3
產後多久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334
如何發展我國的電影產業的發展 瀏覽:691
姜棟元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40
恐怖電影叫紅什麼女孩 瀏覽:478
電影木乃伊二免費 瀏覽:864
下載的電影怎麼放apid 瀏覽:176
和閆妮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1
好看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856
好看的宗教電影惡魔的耳語 瀏覽:54
臨潁電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訂票 瀏覽:382
女生好聽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麼電影 瀏覽:234
考中央電影學院要多少分 瀏覽:533
外國好看電影剪輯動作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