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裡有<把信送給亞西亞>的內容啊
把信送給加西亞
在古巴的所有歷史事件中,有一位傑出人物一直閃耀在我的記憶中,他就像位於近日點的火星一樣光彩奪目。
當西班牙和美國的戰爭即將爆發之時,最重要的就是讓軍隊的首領得知古巴的情況。當時,加西亞將軍隱蔽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偏僻山林中,無法收到任何郵件和電報。而美國總統須要盡快得與他進行合作,情勢緊急!
該怎麼辦?
這時,有人報告總統,「有一個名叫羅恩的人能幫您把信送給加西亞。」
就這樣,羅恩帶著總統致加西亞將軍的信出發了。關於這個名叫羅恩的人怎樣拿到信,如何用油布袋將它密封好、捆在胸前,然後乘敞蓬船航行四天後趁著夜幕降臨在古巴海岸登陸,消失在叢林中,三周後來到古巴的另一端,接著步行穿過西班牙軍隊控制的領土,最終將信交給加西亞的全過程——我不想在此詳述。但我想說明一點:威廉·麥金利總統交給了羅恩一封信,並委派他交給加西亞;羅恩接到信後,並問都沒問一聲「他在哪兒?」,便出發了。
羅恩的形象應該被雕塑成不朽的銅像,矗立在各個高等學府的門前。它不是年輕人所應受的正規教育,也不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擬定的政策,而是讓我們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強、信念更加堅定,行動更加迅捷,精力更加集中的精神——「把信送給加西亞」。
如今,加西亞將軍已經去世了,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加西亞。沒人願意經營一個滿是無能的下屬的公司,他們的無能和毫不情願將使事情變得一團糟。
漫不經心的幫助、愚蠢的錯誤和懶散的工作態度,這些都不足以表現那些人的無能;他們永遠不會成功,除非不擇手段的使用威脅或賄賂的方法;或者聽天由命,等待上帝恩賜奇跡,給他們帶上天使的光環。
既然你讀到了這里,那麼就去做一個測試吧:你正坐在辦公室里,六個職員在外面聽候差使。你如召喚其中一個職員進來,並對他說:「請幫我在網路全書中查找一個關於科勒喬一生的情況,並做一個簡短的紀錄。」
你認為這個職員會立刻說「好的,先生」,並著手去做嗎?
無論如何他都不會這樣,他會用呆滯的目光盯著你,並提出一系列類似如下的問題:
他是誰?
從哪本網路全書中查找?
這屬於我的工作職責嗎?
您說的是俾斯麥嗎?
為什麼不讓查理去做?
您說的那個科勒喬死了嗎?
您著急要嗎?
我能不能把書給您,由您自己去查?
您想知道一些關於他的什麼事?
……
我敢下十倍的賭注和你打賭,當你解答完他的這些問題,告訴他怎樣去查找信息,以及你為什麼要查這些之後,這個職員會出去並找另一個職員來幫他找這個「加西亞」——然後,回來告訴你根本沒有你要找的這個人。當然,我也會輸掉我的賭注,但是根據普遍規律,我將是正確的。現在,如果你明智的話,你就會不厭其煩的向你的「助理」解釋:應該在C的目錄下查找科勒喬,而不是在K類中。但是,最終你將會微笑地說聲「沒關系」,然後自己去查。
他們愚昧無知,意志薄弱,沒有獨立工作的能力,願承擔責任——所有這些都使純粹的理想狀態離我們遠去。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事都不願做,那他怎會幫助別人?我對現在的辦事員工的作能力表示懷疑。如果你刊登廣告招聘速記員,那麼前來應聘的十個人里就有九個既不會拼寫,也不會准確使用標點——並且他們認為根本就沒必要學會。
這樣的一個人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嗎?
「你看那個簿記員!」一個大企業的領班對我說。
「嗯,他怎麼了?」
「他本應是一位好會計,但如果我派他去做事,他很難完成使命。每路路過一個俱樂部他就會逗留一會兒,當他好不容易達到目的時,卻忘了自己究竟要做什麼。」
我們能信任這樣的人,而讓他把信送給加西亞嗎?
最近我們聽到了許多感情脆弱的人們對「血汗工廠中被蹂躪的工人」和「尋找工作的流離失所的人們」的同情,然而他們每天同樣得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辛苦勞作。
關於那個未老先衰的僱主未能讓懶散的飯桶擔任要職的事情,我們一無所知;他長期固定地用一個「助手」,只能使他的工作越來越糟。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僱主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並解僱那些碌碌無為的人,任用有為的新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這個規律將保持不變:當工作艱苦、人員短缺的時候,僱主對員工的工作總是很滿意。但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將出現人浮於事的現象。這時只有最出色的人才能存留下來,個人利益將激發每個員工盡力做得最好——這些人才能完成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使命。
我認識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但他卻不善於處理自己的事務,對別人的工作也毫無益處。因為他一直神經質地懷疑他的僱主具有壓迫性或壓迫欲。他不能發號施令,也不會接受命令。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能把送給加西亞的信託付給他嗎?即使我們這樣做了,他的回答也將是:「你自己去做吧!」
今晚,這個人還會穿著破舊的衣衫,頂著凜冽的寒風走在街上,四處尋找工作。認識他的人都不願意僱傭他,因為他是一個仇恨一切的反叛分子。他對外界發生的一切都無動於衷,唯一能影響他的是他那雙厚底的9號鞋。
當然,我清楚地知道,一個思想畸形的人比一個身體殘疾的人要可憐得多;我們還對另一些人感到同情,他們試圖經營自己的公司,他們的工作時間被嚴格限定,頭發在一夜間變白,他們將為自己的懶散拖沓、無知愚昧和忘恩負義付出代價,並終將流離失所、飢寒交迫。
雖然我的話聽起來似乎有些嚴重,但道理確實如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使命,只是由於精神意志的限制,使大多數人難以勝任。在工作中,人們善於指使他人,但是當使命落到自己肩上時,他們卻不知所措。庸懶、愚昧和無能使他們百般推託,最終這些人將被社會所淘汰。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送信」的使命,無數之人為此而奔忙不息,你曾否考慮讓自己具備「把信送給加西亞」的這種精神呢?
艾爾伯特·哈伯德
2. 把信送給加西亞 的英文版哪裡有呀
A Message To Garcia
In all this Cuban business there is one man stands out on the horizon of my memory like Mars at perihelion.
When war broke out between Sp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very necessary to communicate quickly with the leader of the Insurgents. Garcia was somewhere in the mountain vastness of Cuba-no one knew where. No mail nor telegraph message could reach him. The President must secure his cooperation, and quickly. What to do!
Some one said to the President, 「There』s a fellow by the name of Rowan will find Garcia for you, if anybody can.」
Rowan was sent for and given a letter to be delivered to Garcia. How 「the fellow by the name of Rowan」 took the letter, sealed it up in an oil-skin pouch, strapped it over his heart, in four days landed by night off the coast of Cuba from an open boat, disappeared into the jungle, and in three weeds came ou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Island, having traversed a hostile country on foot, and delivered his letter to Garcia-are things I have no special desire now to tell in detail. The point that I wish to make is this: McKinley gave Rowan a letter to be delivered to Garcia; Rowan took the letter and did not ask: 「Where is he at?」
By the Eternal! There is a man whose form should be cast in deathless bronze and the statue placed in every college of the land. It is not book-learning young men need, nor instruction about this and that, but a stiffening of the vertebrae which will cause them to be loyal to a trust, to act promptly, concentrate their energies: do the thing-「Carry a message to Garcia!」
General Garcia is dead now, but there are other Garcias. No man who has endeavored to carry out an enterprise where many hands were needed, but has been well-nigh appalled at times by the imbecility of the average man-the inability or unwillingness to concentrate on a thing and do it.
Slipshod assistance, foolish inattention, dowdy indiffer-ence, and half-hearted work seem the rule; and no man succeeds, unless by hook or crook or threat he forces or bribes other men to assist him; or mayhap, God in His goodness performs a miracle, and sends him an Angel of Light for an assistant.
You, reader, put this matter to a test: You are sitting now in your office-six clerks are within call. Summon any one and make this request:」 Please look in the encyclopedia and make a brief memoranm for me concerning the life of Correggio.」 Will the clerk quietly say,」 Yes, sir,」 and go do the task?
On your life, he will not. He will look at you out of a fishy eye and ask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was he ? Which encyclopedia? Where is the encyclopedia? Was I hired for that? Don』t you mean Bismarck? What』s the matter with Charlie doing it? Is he dead? Is there any hurry? Shan』t I bring you the book and let you look it up yourself?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or?
And I will lay you ten to one that after you hav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and explained how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and why you want it, the clerk will go off and get one of the other clerks to help him try to find Garcia-and then come back and tell you there is no such man. Of course I may lose my bet, but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Average, I will not.
Now, if you are wise, you will not bother to explain to your 「assistant」 that Correggio is indexed under the C』s, not in the K』s, but you will smile very sweetly and say, 「Never mind,」 and go look it up yourself. And this in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action, this moral stupidity, this infirmity of the will, this unwillingness to cheerfully catch hold and lift-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put pure Socialism so far into the future.
If men will not act for themselves, what will they do when the benefit of their effort is for all?
A first-mate with knotted club seems necessary; and the dread of getting 「the bounce」 Saturday night holds many a worker to his place. Advertise for a stenographer, and nine out of ten who apply can neither spell nor punctuate-and do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Can such a one write a letter to Garcia?
「You see that bookkeeper,」 said the foreman to me in a large factory. 「Yes, what about him?」 「Well he』s a fine accountant, but if I』d send him up town on an errand, he might accomplish the errand all right, and on the other hand, might stop at four salons on the way, and when he got to Main Street would forget what he had been sent for.」 Can such a man be entrusted to carry a message to Garcia?
「We have recently been hearing much maudlin sympathy expressed for the downtrodden denizens of the sweat-shop」 and the 「homeless wanderer searching for honest employ-ment,」 「and with it all often go many hard words for the men in power.」
Nothing is said about the employer who grows old before his time in a vain attempt to get frowsy ne』er-do-wells to do intelligent work; and his long, patient striving after 「help」 that does nothing but loaf when his back is turned.
In every store and factory there is a constant weeding-out process going on. The employer is constantly sending away 「help」 that have shown their incapacity to further the interests of the business, and others are being taken on. No matter how good times are, this sorting continues: only, if times are hard and work is scarce, the sorting is done finer-but out and forever out the incompetent and unworthy go. It is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Self-interest prompts every employer to keep the best-those who can carry a message to Garcia.
I know one man of really brilliant parts who has not the ability to manage a business of his own, and yet who is absolutely worthless to any one else, because he carries with him constantly the insane suspicion that his employer is oppressing, or intending to oppress, him. He cannot give orders; and he will not receive them. Should a message be given him to take to Garcia, his answer would probably be, 「Take it yourself!」
Tonight this man walks the streets looking for work, the wind whistling through his threadbare coat. No one who knows him dare employ him, for he is a regular firebrand of discontent. He is impervious to reason, and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impress him is the toe of a thick-soled Number Nine boot.
Of course I know that one so morally deformed is no less to be pitied than a physical cripple; but in our pitying, let us drop a tear, too, for the men who are striving to carry on a great enterprise, whose working hours are not limited by the whistle, and whose hair is fast turning white through the struggle to hold in line dowdy indifference, slipshod imbecility, and the heartless ingratitude which, but for their enterprise, would be both hungry and homeless.
Have I put the matter too strongly? Possibly I have; but when all the world has gone a-slumming I wish to speak a word of sympathy for the man who succeeds-the man who, against great odds, has directed the efforts of others, and having succeeded, finds there』s nothing in it: nothing but bare board and clothes. I have carried a dinner pail and worked for day』s wages, and I have also been an employer of labor, and I know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said on both sides. There is no excellence, per se, in poverty; rags are no recommendation; and all employers are not rapacious and high-handed, any more than all poor men are virtuous. My heart goes out to the man who does his work when the 「boss」 is away, as well as when he is at home. And the man who, when given a letter for Garcia, quietly takes the missive, without asking any idiotic questions, and with no lurking intention of chucking it into the nearest sewer, or of doing aught else but deliver it, never gets 「laid off」 nor has to go on a strike for higher wages.
Civilization is one long anxious search for just such indivials.
Anything such a man asks shall be granted. He is wanted in every city, town and village-in every office, shop, store and factory. The world cries out for such: he is needed and needed badly-the man who can 「Carry a Message to Garcia」.
So who will send a letter to Garcia?
Elbert Hubbard
1899
3. 誰有《把信交給加西亞》的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美西戰爭時期一個送信的傳奇故事,它從一個英雄的事跡揭示出企業成功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它以其上百年的廣泛流傳和超過8億冊的全球銷量證明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成功模式,一種用忠誠、自信、責任心和主動性就可以創造奇跡的工作方法。羅文--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已成為無數的政府、軍隊、企業及其他各種社會組織機構夢寐以求的標志化人才,正如本書作者所言: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漫長過程。本書可以被看作為最經典和最優秀的商業論著,也可以被當作最有價值的員工培訓指導用書,有助於我們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序
在現實社會中,個性解放,自我實現與忠誠、敬業、主動性,它們的關系究竟是否對立?事實卻告訴我們,它們竟然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美]阿爾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反映的是一個叫羅文的人以其絕對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的傳奇故事。他的事跡100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該書也成為有史以來世界最暢銷圖書第6名。
據說,這本薄薄的小書——《把信送給加西亞》現在還放在布 什辦公室的一張桌子上。布 什在本書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是一個送信者!」他解釋說:「我把它送給那些所有在本屆政府成立之時共同奮斗的人們……我一直在尋找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讓他們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員。」。
該書的故事發生於1898年,而《把信送給加西亞》寫於1899年。但是故事和該書所表述的精神卻已經成為了一代又一代領導者的信念。故事中的英雄,就是安德魯·羅文,美國陸軍的一位年輕的中尉,一個送信人。當時美西戰爭爆發,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稱職的特使去完成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軍事情報局向總統推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接受任務後,沒有問:「加西亞在什麼地方?」「到哪裡能找到加西亞?」就立即出發,沒有任何人跟隨前往。直到他潛入古巴島,古巴的起義軍才給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向導,幾經冒險,或者用他自己謙虛幽默的話來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後設法逃了出來,他終於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在戰爭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的人。該書告訴人們: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必須在社會組織中奠基事業生涯,只要你還是公司企業的一員,就應當拋開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你把身心徹底融入公司,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勇氣極以欽佩,理解企業主的壓力,那麼,任何一個老闆都會視你為公司的支柱。忠誠帶來信任,你將被委以重任,獲得夢寐以求的廣闊舞台。
該書傳達的理念,影響力之大是不可想像的。正如作者阿爾伯特·哈伯德所說:「文明,就是充滿渴望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公司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其員工的主動性、責任感和忠誠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送信的人」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棟梁之才。該書更是一本關於成功的勵志佳品,它激勵著人們:不被困難嚇倒,滿懷信心堅持完成所託付的任務。揭示了成功的一種模式。
一、 致加西亞的信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件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
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然而,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
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裡,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後,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里。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跡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否則,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里——周圍有6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網路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
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後就去執行嗎?
我敢說他絕不會,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
他是誰呀?
他過世了嗎?
哪套網路全書?
網路全書放在哪兒?
這是我的工作嗎?
為什麼不叫查理去做呢?
急不急?
你為什麼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怎麼樣去查那個資料,以及你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找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會再回來對你說,根本查不到這個人。真的。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不會對你的「助理」解釋,某某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滿面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心靈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把這個社會帶到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危險境界。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能期待他們為別人採取行動呢?
你登廣告徵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之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不認為這些是必要條件。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
在一家大公司里,總經理對我說:「你看那職員。」
「我看到了,他怎樣?」
「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不過如果我派他到城裡去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務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進一家酒吧,而當他到了鬧市區,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
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近來我們聽到了許多人,為「那些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的人士」表示同情,同時把那些僱主罵得體無完膚。
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那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
在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不論業務怎麼忙碌,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績——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乾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已的利益,使得每個老闆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我認識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沒有自已創業的能力,而對別人來說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價值,因為他老是瘋狂地懷疑他的僱主在壓榨他,或存心壓迫他。他無法下命令,也不敢接受命令。如果你要他送封信給加西亞,他極可能回答:「你自己去吧。」
當然,我知道像這種道德不健全的人,並不會比一個四肢不健全的人更值得同情;但是,我們也應該同情那些努力去經營一個大企業的人,他們不會因為下班的鈴聲而放下工作。他們因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關心、偷懶被動、沒有良心的員工不太離譜而日增白發。如果沒有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員工將挨餓和無家可歸。
我是否說得太嚴重了?不過,當整個世界變成貧民窟,我要為成功者說幾句同情的話——在成功機會極小之時,他們導引別人的力量,終於獲得了成功;但他們從成功中所得到的是一片空虛,除了食物外,就是一片空無。
我曾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當過老闆,我知道這兩方面的種種甘苦。貧窮是不好的,貧苦是不值得推介的,但並非所有的老闆都是貪婪者、專橫者,就像並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一樣。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闆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為了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極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二、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如果林肯的所有信件和演講都被銷毀了,只要一封給胡克(美國內站時期聯邦軍將領,參加過所有東部的重要戰役,敗於南方聯盟的李將軍,但是在盧考特山戰役中獲得決定性勝利----譯者注)的信保存下來,那麼我們就可以窺測」劈木人」(林肯的綽號----譯者注)的內心世界。
在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林肯的自製精神;我們還可以看到人控制他人的能力。從這封信里可以看到坦率、善良、機智、老練;聯明的外交和無限的耐心。
胡克嚴厲而有失公允地批評了他的總司令-----林肯,還羞辱了他的頂頭上司----伯思賽德(美國內戰時聯邦軍將領,作戰無數,以連 鬍子而著名,為人紛紛效仿,辭去軍職後曾任羅州州長----譯者注)。但是林肯將這些揮之而去,他相信胡克具有才能,於是讓他取代了伯恩賽德。換句話說,一個被誤解的人提升了一個誤解他的人,使之超過了與自己有著深厚友誼的人人。
但是為了大局,所有個人的考慮都棄之不顧了。當然,被提升的人應該掌握趔,這是必要的,而且林肯平心靜氣地通知他這件事,當然,這種方式還避免了胡克誇大其辭的攻擊。
也許我們最好還是將這封信全文抄錄如下:
胡克少將:
我委任你為波托馬克軍司令。當然,我這樣做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但是你最好也應該知道,在有些事情上我對你並不太滿意。
我相信你是一名勇敢善戰的軍人,對於這樣的人,我當然喜歡了。
我還相信你不會將政治和你的職業相混淆。在你的職業方面,你是正確的。
你很自信。這即使不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品質,至少也是一個珍貴的品質。
你有著雄心壯志。在合理范圍內,這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但是,我認為,在伯恩賽德將軍指揮期間,你保守著自己的雄心,並且極力阻撓他。你這樣做,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一個最優秀可敬的將領,你都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你最近說,無論是軍隊還是政府都需要一個獨裁者。我相信這種傳言是真的。當然,我授權於你,並不是因為這件事,而是盡管有這件事。只有那些建功立業的將軍才能建立獨裁。
現在,我要求你的是軍事上的成功,我將為此而面臨獨裁的危險。政府將全力支持你,對於所有的將軍,它都一視同仁,也不會另眼看待你。你對司令橫加指責,心存疑慮,你助長的這種風氣將會毀了你,就是拿破崙再世,也無能為力。現在,戒驕戒躁,勇往直前,去爭取勝利。
你真誠的朋友亞伯拉罕.林肯
這封信中有一點特別值得我們重視,它暗示了一種在組織中潛滋暗長的惡習,那就是,對於位居我們之上的人加以冷嘲熱諷、吹毛求疵、批評抱怨的習慣。
任何一個人,想當個人物,想做點事,肯定會受到批評、侮 辱和誤解。這是必經的磨難,每一位偉人都懂得這一點,他們還懂得,偉大是無從證明的。最後的證明在於能夠含垢忍辱,無怨無悔。林肯沒有忌恨胡克對他的批評,他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過我們還是看他是如何提醒胡克這樣一個事實吧:胡克因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如果任其蔓延,別說是你,就是拿破崙再世,也無能為力。」胡克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久前,我遇到一個耶魯大學的學生。他要回家度假。我肯定,他不能代表真正的耶魯精神,因為他對學校的規章制度,牢騷滿腹,怨聲載道。哈德里校長也成為他批評的對象,他向我擺了一大堆理由、事實、材料、還附帶著時間、地點,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很快,我就看到麻煩出現了,不是耶魯不了麻煩,而是那個學生。他對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耿耿於懷,他終於做得太離譜了,失去了在耶魯大學學習的資格。我想耶魯並不是完善無缺的,而哈德里校長和其他的耶魯人都願意承認這一點;但是,耶魯有著某些優勢,而且它也依賴這些學生,不管他們是否利用了這些優勢。
如果你是一所大學的學生,那就抓住那些現有的好處。你給予他容忍,你就得到益處。你對它的制度給予同情和忠誠,你就會得到報償。為它驕傲吧。站在老師們一邊,他們就會盡力而為。如果一個地方不好,那麼你平時就盡力而為,給別人樹立榜樣,讓它變得好起來。做自己份內之事。
如果問題出在公司一方,老闆性乖戾,那麼你最好就去找他,誠懇地、平靜地、溫和地告訴他:他是一個性情乖戾的人;向他說明,他的政策是荒謬的。然後,讓他知道改進的方式,你還可以把這些問題攬過來,悄悄地清除它們。
或者支做,或者不做,二者必居其一;要麼全身退出,要麼全力以赴。你只能做一種選擇。
如果你為一個人工作,那就以上帝的名義去為他工作。
如果他的報酬足以讓你白掙飯吃,那就盡心為他工作,為他著想,支持他,支持他所代表的機構。
我想,如果我為一個人工作,我就為他工作。我不能對他三心二意,不能陽奉陰違。我不是全心全意,就是乾脆不幹。
嚴格說來,一丁點的忠誠抵得上一大堆的智慧。
如果你非要辱罵、詛咒和沒完沒了地貶損不可,那麼你為什麼不辭職呢?當你身在局外時,你可以心情發泄。但是,我請求你,身在其中時,不要詛咒它。當你貶損它進,你身置其中,那麼你也是在貶損自己。
不僅如此,你還是在鬆懈把自己與這個機構聯系紐帶。樹大招風,當有一天你被連根拔起,無所依附時,你甚至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那封解僱信上只會說:」合同到期了,很抱歉,我們沒有足夠的職位」,等等。
你到處都可以看到那些失業的人。跟他們聊一聊,你就會發現,他們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憤憤不平。那是他們性格上的缺陷給他們造成的麻煩。他們自毀前程、自食其果。他們總是顯得格格不入,無所作為。所有僱主都在尋找能夠助他一臂之力的人,他卻在冷眼旁觀。對於那些無所作為的人,礙手礙腳的人,讓其趁早離開,這是商業上的規矩;基於自然的法則,獎賞只能屬於那些得力的人。為了能得到提攜,你必須具有同情之心。
只要你嘰嘰喳喳、說三道四、指桑罵槐、陽奉陰違,說老闆是一個性情乖戾的人,他的事業就要完蛋了,那麼你對他毫無幫助。你沒必要以不滿來威脅他,沒必要將忌恨升級為沖突,但是你正在步入險境,將很快被淘汰出局。
當你告訴別人說你的老闆是一個性情乖戾的人,那麼你就暴露了你就是這樣一個人;當你告訴別人說機構政策」不可救葯」,那麼顯然你也是這樣。
盡管有著缺點,但在胡克還是得到了晉升。但很有可能是,你的僱主沒有林肯那樣寬厚。但即使林肯也不能永遠保護胡克,胡克作戰不利,林肯也就不得不另請高明。終有一天,胡克為一個高明的人所取代。這個從不批評任何人,從不抱怨任何人;這個高明的人控制著自己的情感,恰到好處;他做著自己的份內之事,以忠誠、信任和義無反顧的獻身精神,做著常人不可能做的事。
讓我們做自己的份內之事吧,盡全力而為之。
三、不要被動服,從而要主動開拓
就像許多人一樣,我在十幾歲時和大學期間做過許多有趣的工作。我修理過自行車(我被解僱了),我挨家挨戶賣過詞典。有一年,我整整一個夏天都在為一個選美比賽收集那些訂出去而未收上款來的票,那是一些中年人在甜言蜜語的競爭者勸說下訂下的,但他們根本無意去觀看。我還做過數學課的家教、書店收銀員、商店出納員和夏令營童子軍顧問。為了讀完大學,還打掃過院子,整理守房間和船艙。這些工作大部分都低俗不堪,我一度認為它們都是下賤而收入不高的工作。
後來,我知道自己錯了。這些工作潛移默化地給予我珍貴的教誨和機會,不管在什麼樣的工作中,也不管在哪個檔次上,我都學到了不少東西。
就拿我在商店的工作來說吧。我覺得我是一個好雇員,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主要就是記錄顧客的購物款。
然而,有一天,當我正和一個同事閑聊時,地區經理走進門來。他環顧四周,然後示意我跟他走。他一句話也不說,開始整理已經訂出的商品。然後,他走到食物區,清理櫃台,把購物車清空。
我驚奇地看著這一切,逐漸醒悟過來:他也想讓我做這些事!我為之所以驚詫萬分,不是因為這是一些新任務,而是因為這意味著我要一直做下去。
可是,從前沒人告訴我要做這些事啊!即使是現在,誰也沒有說過。
那時,我學到了終生受益的經驗。它不僅使我成為一名更優秀的雇員,還讓我從每一項工作中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這個教益就是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我要更上一層樓,對自己的行為切實負起責。總之:不僅僅是別人告訴我要去做的事。
一旦獲得這個教益,我以前認為低谷的工作開始有意思起來。我越是專注我的工作,我學到的東西和完成的東西也就越多。
我離開那家商店去上大學,但是這種經驗對我人生和事業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了一個認真負責的人。學業變得有趣了,兼職和實習成為探索未來發展的機會。
當我成為經理或者執行官時,我總是努力發現需要做的事。事實上,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我都可以發現超過他人的機會-----不僅讓我的僱主與眾不同,也讓我自己出人頭地。
我的結論就是,每一位雇員在每一項工作中都要傾聽和相信這一點:你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好轉起來,就從今天開始,就從你現在的工作做起,而不必等到遙遠未來的某一天你找天理想的工作再去行動。
四、哈伯德商業信條
我相信我自己
我相信我的產品
我相信我的公司
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夥伴
我相信產品的生產者、設計者、製造者、銷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工作的人們
我相信真理的價值
我相信好的性情和好的身體
我相信 成功的必要條件並不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創造了價值,成功就自然而來
我相信陽光、新鮮空氣、蔬菜、水果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就是「自信」
我相信我每做一筆生意我就多了一個朋友
我相信我和別人分開後,我們都會渴望再次相聚,並且相聚時大家都很愉快
我相信工作的雙手、思考的大腦和友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