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電視劇在西安取景
《大唐芙蓉園》 該劇講述了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傳奇的一生,故事緊緊圍繞楊玉環的 情感 起伏、命運轉折而展開,重點描寫了她先後和三個男人之間纏綿悱惻,糾纏一生的愛情。 主演:范冰冰、趙文瑄、紀寧 取景地:西安大唐芙蓉園景區內
《空巷子》該劇 的故事發生在西北棉紡廠,喬家母女搬進廠,引發了廠里不斷的風波。老一輩的捕風捉影,醋壇打破;小一輩則在愛情和友情的曖昧中遊走徘徊。作為作家萬方女性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空巷子》延續了《空鏡子》《空房子》的風格,在細節處理上更是痛下苦功,整個故事帶著一抹淡淡的憂傷和惆悵,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不由得勾起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取景地:西安紡織城國棉三廠、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興慶公園、灞河;
《平凡的世界》 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 社會 生活的巨大 歷史 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 社會 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 社會 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 歷史 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取景地:西安交通大學;
《前妻回家》 故事圍繞秦腔劇團的一對離婚夫妻展開,熱愛秦腔的導演李想,因為前妻的突然出現,和未婚妻彩夢的關系弄得一團糟。然而李想想方設法湊足錢想買回另一半房子的產權,前妻卻不要。她拿出一份協議,讓李想做孩子三個月的臨時父親。協議期滿,前妻將放棄房子的產權,遠走高飛。 取景地:西安城牆、環城公園、曲江大唐不夜城、西安火車站;
《闖盪》 新世紀之初,一幫來自黃土高原的80後——鄉村下崗民辦教師唐秋燕、復員軍人楊樹林、懷揣明星夢的毛眼眼、機靈鬼金龍魚前往東海打工。 秋燕看到進城打工者子女上學難的問題便興辦了民工子弟學校,一步步發展成為東海市的模範學校;其後又開辦了「米脂婆姨」家政公司,培訓和輸出家政服務人員,並成功的將自己的「米脂婆姨」品牌推廣到了香港和東南亞,雖然經歷不少風雨,最後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樹林也發揮了做建築的特長,將一個裝修隊發展成「綏德漢」建築公司。 秋燕在事業的進程中,與娃娃親未婚夫惠雲騰、打工仔楊樹林、電視台主持人周天一遭遇了 情感 的碰撞。 取景地:西安市勞動技術學校、西安北郊雅荷花園;
《鐵骨芳心》 案犯王泉深夜從看守所襲警逃跑後來到南石大廈安放烈性炸葯,並聲稱要引爆炸葯,製造驚天大案。危急中南石市公安局副局長廖芳華挺身而出,將王泉再次擒獲。之後廖芳華擔任南石市公安局長,並決心要徹底改變南石惡性案件層出不窮的混亂局面的故事。 取景地:西安城牆、秦嶺、高新區;
1.前段時間上映很火的一部劇《裝台》就是在西安全景拍攝的。這部劇描述了一群小人物生活在西安城市的邊沿,他們為了生存,發生的一些有趣故事,內容非常貼近生活,很接地氣。
2.《白鹿原》是陝西作家陳忠實撰寫的一部巨著,以關中平原上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描寫了白性和鹿性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為了拍攝這部劇,在西安的藍天縣,專門建造了一座白鹿原影視城,可謂是巨資打造啊!
3.由陝西作家路遙撰寫的《平凡的世界》,是在陝北的綏德不足百人的雙水村拍攝的。如今,這個村已成為了 旅遊 的網紅村。同時,還在西安交通大學取景拍攝。
4.《道北人》是由著名演員,陝西籍的張嘉怡和苗圃領銜主演的一部34集電視劇。講述了三代人,四個家庭20年動盪變遷的故事。
5.於1981年拍攝的《西安事變》,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推動抗日民族戰線建立的 歷史 故事。
6.《大唐芙蓉園》是2007年拍攝的,由范冰冰、趙文瑄領銜主演的,講述了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傳奇一生的故事。
在西安拍攝的還有《12.1搶殺大案》、《西安虎家》、《高興》、《狗13》、《軟弱》、《大明宮》、《武則天》、《楊貴妃》等許多影視劇。
1、2020年《裝台》
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都市 情感 劇,該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以普通裝台工人刁順子的生活為對象,用平民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在熱氣騰騰的市井煙火中上演了一出人間溫情大戲。
取景地:徐家莊、北山門、吉祥村、沙井村
2、2019年《長安十二時辰》
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懸疑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取景地:陝西省博物館、乾陵
3、2018年《西京故事》
由姚遠執導,張國強、陳小藝、劉智揚、石安妮主演,改編自陳彥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進城創業,實現人生理想的故事。
取景地:西安交通大學、老鋼廠、大雁塔
4、2017年《白鹿原》
由劉進執導,張嘉益、何冰、秦海璐、劉佩琦、李洪濤、戈治均、雷佳音、翟天臨、李沁、姬他、鄧倫、王驍、孫銥等主演,以陝西關中平原上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之間恩怨紛爭的故事。
取景地:天官王府景區
5、2015年《平凡的世界》
由毛衛寧執導,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等主演,改編自路遙同名小說,講述了在面對現實壓力和人生抉擇時,兄弟倆依舊堅守最初夢想和對愛情執著的追求的故事。
取景地:西安交通大學,綏德縣
6、2007年《空巷子》
由王曉明執導,,牛萌萌、佟麗婭、周一圍主演,根據萬方《華沙的盛宴》改編,以上個世紀80年代為大背景,講述了某棉紡廠內,兩個天真爛漫的少女齊喬和華沙的成長經歷,是一部和青春有關的年代劇。
取景地:西安紡織城國棉三廠、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興慶公園、灞河 。
7、2007年《大唐芙蓉園》
由周曉文執導,范冰冰、趙文瑄、紀寧、馬侖主演,劇講述了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傳奇的一生,故事緊緊圍繞楊玉環的 情感 起伏、命運轉折而展開,重點描寫了她先後和三個男人之間纏綿悱惻,糾纏一生的愛情。
取景地:大唐芙蓉園景區
盜竊古墓的電視劇"墓道"在西安博迪學校取景。
還有嚴屹寬和杜若溪主演的戀了愛了,這部電視劇雖然大部分是在陝北榆林拍攝,但在劇中我看到了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大唐盛世不夜城,南大街等等,因為去過西安,每一個鏡頭看的都好興奮,該劇以愛情為主題,灰姑娘戀上愛上高富帥的故事,總之很好看,還看到陝西這么多美景,感觸頗多。
《大明宮詞》、《武媚娘傳奇》、《唐明皇》、《上官婉兒》、《楊貴妃》、《武則天》、《李世民與魏徵》、《隋唐英雄傳系列》、《老伴》、《西安大追捕》、《黑白大博斗》。
第一,電視劇《道北人》。
第二,電視劇《白鹿原》。
第三,電視劇《保衛延安》。
第四,電視劇《平凡的世界》。
第五,電視劇《長征》。
第六,電視劇《裝台》。
第七,電視劇《西安事變》。
第八,電視劇《延安頌》。
第九,電視劇《年年歲歲柿柿紅》。
第十,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
第十一,電視劇《關中匪事》。
第十二,電視劇《西安大逮捕》。
第十三,電視劇《西安12.1槍案》。
1.《白鹿原》
2.《平凡的世界》
3.《長安十二時辰》
4.《裝台》
5.《百鳥朝鳳》
6.《老腔》
7.《毛澤東》
8.《兵出潼關》
9.《神話》
10.《古今大戰秦俑情》
我的記憶里有以下幾部電視劇在西安取景:《道北人》、《白鹿原》、《保衛延安》、《平凡的世界》、《長征》、《裝台》、《西安事變》、《延安頌》、《年年歲歲柿柿紅》、《長安十二時辰》、《關中匪事》、《西安大逮捕》、《西安12.1槍案》。
丈八北路取景
『貳』 有那部電視劇是在西安拍的
在西安拍攝取景的電視劇有:《長安十二時辰》、《白鹿原》、《兵出潼關》、《百鳥朝鳳》、《毛澤東》、《老腔》等影視作品。
影視劇在西安取景時,大多數選擇白鹿原影視城,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前衛鎮,始建於2013年,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遊、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關中影視基地,這里是電視劇版《白鹿原》的主要拍攝地,也是《百鳥朝鳳》、《毛澤東》、《兵出潼關》、《老腔》等影視作品的取景拍攝地。除此之外,白鹿原影視城的演藝更是景區一大特色;其傾力打造了15台實景演出。
(2)電影老腔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長安十二時辰》首先帶火的是陝西的博物館。其中,西安博物館作為《長安十二時辰》原型所在地,自然受到了不少遊客的追捧。以西安博物館游為主線,結合《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脈絡,游博物館、看皮影戲、喝涇陽茯苓茶等都深受追劇人的喜愛。
當然,除了西安博物館之外,還有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碑林博物館、半坡博物館等都值得一去。其中,陝西歷史博物館近期採取限流政策,建議提前在網上預約。
此外,網上還流傳出很多與《長安十二時辰》相關的「網紅」玩法,例如「火晶柿子水盆羊肉吃貨游」「河洛帝國線繪制長安108坊」「探秘何家村金器的最後下落」等。
『叄』 白鹿原影視城都拍過哪些電影啊
白鹿原影視城自開工建設以來已接待吳天明導演的電影《百鳥朝鳳》、導演高希希、唐國強等多位著名演員加盟的電視劇《毛澤東》、《兵出潼關》、《老腔》以及由張嘉譯、秦海璐、何冰主演的電視劇《白鹿原》等十餘部影視作品拍攝取景。
『肆』 九部電影黑色星期五擠破頭!然而我只想安利這兩部電影清流
2017年1月13日,臘月十六,西方的「黑色星期五」
這天,將有九部電影在大陸院線上映,新年一開始,高潮就來了
(資料來源:豆瓣電影 )
風叔我已經買好了前四部的票,准備在電影院里躲「黑色星期五」
我要安利的,是九部中的兩部
《我的詩篇》
《少年巴比倫》
兩部電影的共同點,是都入圍了第52屆金馬獎,都在2015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亮相過
先說《我的詩篇》,風叔已經看過,通過眾籌的形式
首先要推薦《我的詩篇》片尾曲《退著回到故鄉》,歌詞本身就是一首詩
《我的詩篇》拿到了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爵獎
為最佳紀錄片金爵獎頒獎的嘉賓是奧斯卡得主、著名紀錄片導演Malcolm Clarke(中文名叫柯文思)和新加坡著名演員範文芳
柯文思為《我的詩篇》兩位導演吳飛躍、 秦曉宇頒獎
另外,《我的詩篇》還獲得了 2015年第52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剪輯獎的提名
入圍金馬52的最佳剪輯獎要特別提及,這個獎項,無論有沒有得獎,都是2015年華語電影中剪輯最優秀的作品
而紀錄片入圍最佳剪輯,是非常罕見的
《我的詩篇》的競爭對手,有台灣殿堂級剪輯大師廖慶松的《刺客聶隱娘》
下圖,《刺客聶隱娘》三巨頭,剪輯廖慶松、攝影李屏賓、導演侯孝賢
還有另外一位台灣剪輯大師陳博文幫張艾嘉剪的《念念》,他剪過很多大師級的作品,比如楊德昌的《一一》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另外兩部是導演自己剪的作品,一部是《解救吾先生》的丁晟
《解救吾先生》,劉德華、王千源、丁晟
金馬52最佳剪輯獎的得主,是《醉.生夢死》的導演張作驥,他因為性侵犯案還在獄中,所以得獎都是演員幫領的
這是張作驥(左二)和一眾演員在柏林電影節
《我的詩篇》主創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
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被認為是每年度華語紀錄片最高水準的「比武」,金馬52的競爭對手中,甚至有2015年轟動整個台灣的現象級紀錄片《灣生回家》,最後得獎的是周浩導演的《大同》
雖然空手而歸,但《我的詩篇》主創能和侯孝賢、李安等大導演同框,已是無憾了吧
《我的詩篇》還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入圍或獲得獎項,並計劃報名第89屆奧斯卡獎,有沒有入圍1月24見分曉
《我的詩篇》於2015年11月1日就舉行了全球首映禮(當時就已經拿到了「龍標」)
但由於紀錄片屬於非常小眾的電影類型,要進入商業院線放映非常困難,於是《我的詩篇》採用了眾籌的方式放映,效果還不錯
來看看部分眾籌放映現場有沒有你的城市
每一場都有觀眾都被感動得淚奔
風叔已經於2016年9月,在居住的南方某個三線弱城市,看過一場眾籌,當時已經是全國第600多場眾籌了,我所在的那個城市創造了第二輪三小時售罄的全國最好成績
截止到《我的詩篇》院線正式公映前,它的眾籌票房是244萬(資料來源:中國票房)
因為眾籌效果好,終於有發行公司願意將《我的詩篇》正式推向院線
《我的詩篇》還被它的策劃和發起人吳曉波,在他有1300萬粉絲收看的年終秀上宣傳
吳曉波背後是導演之一吳飛躍,兩人同是上海交大校友,也都做過財經記者
該片也被「黃金膝蓋」方勵力薦
截止發稿時,風叔居住的這個城市,沒有一家影院在1月13日排了正式公映的《我是詩篇》。九部電影擠到「黑色星期五」,要發年終獎的影城經理,當然有多排《太空旅客》的理由
一二線城市,請加油!
——略有劇透說詩篇的分割線——
《我的詩篇》的故事架構很有點意思,它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種把幾組人物故事均勻交叉鋪排,營造一種「你在北國森林狩獵,我在南疆收割稻穀」的山河一家親格局,而是在交叉中,有獨立的故事,也有故事的重點
電影講了六個工人詩人的故事
其實要把幾個人的故事,揉到一部紀錄片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候,哪怕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物,要雙線並行敘事,都是很困難的
比如2016年挺火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三組主角,分別是熊貓、金絲猴和雪豹,再用一年四季將他們串起來
而丹頂鶴,則是連接頭尾的角色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則美矣,還是有人吐槽劇情完全靠「硬演」和拼湊呢
而《我的詩篇》,更為復雜,因為有六位工人詩人的故事,要在110分鍾里鋪陳開來
所以,我們會看到,導演(或者說剪輯師),精妙的將前四個詩人的故事,在影片前半部分交叉
而到了影片中部開始,四川內江打工女孩鄔霞的故事,被獨立講述(這一段很溫情,是電影的一抹暖色)
然後,又相對獨立完整地講述了煤礦工人老井的故事
然後回到前四個之一的爆破工的失業和家事
最後重點講了前四個之一跳樓工人詩人許立志的故事,以及他哥哥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節
詩人們的故事,既相互交錯,又獨立成篇,而且被現場朗誦會串聯了起來
《我的詩篇》是冷靜平順的,它平靜地注視著一群同樣被優越階層稱之為「社會底層」的人,在他們掙扎的生存之外,還有渴望自由的精神世界
2016年,關於詩的電影,都有點能成現象級了,比如青年業余詩人畢贛,拍了一部《路邊野餐》,男主角陳某(不好意思,不敢提這個名字)是個鄉野醫生,也是個業余詩人
整部電影就被主人公貴州話朗誦的詩歌,串了起來
之後的《長江圖》,業余詩人楊超導演的作品。男主角在父親留下來的船上發現了一本名叫《長江圖》的詩集,所有的詩,連接起從吳淞口到宜賓逆流而上的長江,於是,他出發去尋找詩集中的女人和故事
一首首詩,連成了一整條長江
而《我的詩篇》,比它們更現實,又比它們更詩意,因為裡面有血淋淋、濕漉漉、熱騰騰的
生存與生活!
——就說下李夢有多慘的分割線——
90後女演員李夢其實挺活躍,也很有潛質的,但她的運氣有多背,背到我見猶憐吶
李夢2013年演過賈科長的電影喔,但是如果去搜這部電影,網頁顯示是這樣的
她2014年就拍好了戲曲電影《老腔》,結果2016年末才全國公映,電影首映的時候還鬧了些幺蛾子
呵呵,就算是李夢德藝雙差,那也是你片方自己選的女演員啊
結果《老腔》的最後全國票房是蔚為奇觀的 11萬人民幣 ,怪誰呢?怪觀眾有眼無珠還是影院經理見錢眼開呢?票房爛的話,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方勵的黃金膝蓋吧
接下來李夢就演了《少年巴比倫》,囤了一年半光景,橫跨三個年頭才上映
2015年夏天上映的《搖滾英雄》,文藝片男神(經)秦昊是男主,李夢是女主,結果這部帶著濃濃汪峰老師歌曲名味道的電影,票房不到兩百萬,悄無聲息地被淹沒了
2015年的《解救吾先生》,李夢的表現頗受好評,而她和王千源的床戲,尺度很消亡史
2016年李夢參演了連網大都不如的兩部片子,3分多的豆瓣評分,不是低了,而是太—高—了!
李夢還在大牌雲集的《上海王》中有角色,但這部電影在上海電影節放過之後,就石沉大海了
李夢還串場了《致青春 原來你還在這里》,這部電影,你可以在幾乎所有的2016年華語爛片排行榜中找到它的名字
最倒霉的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這部本來是黃子韜電影出道作品的電影,遇見不可抗力因素,從2016暑期檔硬生生消失了,其實如果它早一個月上的話……反正運氣背了,拍什麼片都會遇見封存、撤檔、遙遙無期
好在今天風叔看到一個消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將在2017年擇期上映,金馬最佳新導演得主張榮吉,終於可以大陸首秀了
黃子韜的處女作也終於要見天日了(被《鐵道飛虎》搶先了)
再來說說《少年巴比倫》的男主董子健,2015年的金馬52,他是最風光的一個人,盡管其實沒拿什麼獎回來
董子健在金馬52的紅毯是和《少年巴比倫》導演相國強以及李夢一起走的,小董的造型,已經搶走了李夢不少的風光(說實話,李夢在一眾小花里長得很有特色)
今年34歲的相國強,是著名的調色師和攝影師,所以對《少年巴比倫》的畫面很期待。他入圍了金馬52的最佳新導演,最後得獎的是毫無爭議的畢贛
董子健還入圍金馬52的最佳男主角,憑借的是《德蘭》,那次的金馬影帝是馮小剛
而《德蘭》2016年還斬獲了上海電影節的最高大獎
這還沒完,董子健主演的《山河故人》,獲得金馬52的七項提名,但最終只拿到劇本獎
這還還還沒完,董子健參與投資的《捉妖記》,還入圍了金馬52的四項技術獎
13號的《少年巴比倫》之後,緊接著春節檔還有董子健出演的《乘風破浪》
還是很欣慰,既然《少年巴比倫》都上映了
《德蘭》還會遠么?
(END)
本期編輯:落山風
『伍』 陝西本土電影《老腔》劇情簡介
陝西本土電影《老腔》劇情簡介
《老腔》,世代傳承老腔藝術的邵家,打破了祖上傳男不傳女,傳親不傳外的家規,讓養子白毛和養女小鳳結婚傳承老腔。從此演繹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恨情仇,真愛傳承的人性大片。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劇情:
故事世紀二十年代(1921年)說起,在華山腳下鳳凰嶺山麓的蝴蝶泉村,主人公白毛是被靠演繹皮影老腔為生的邵家班班主邵喊天在黃河岸邊撿來的孩子,白毛和邵喊天的親生兒子小華同一天來到了邵家。
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是:老腔皮影是家族傳承,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可是作為邵喊天唯一的親生兒子小華卻一心只想上學,堅決不學老腔,使邵喊天十分傷心和憤怒;可是撿來的白毛卻對老腔出奇的著迷和喜愛。白毛為了學老腔做出了許多讓邵喊天震驚和感動事情,加之白毛對老腔的痴迷和特有的'天賦,終於感動了邵喊天,他不顧周圍的非議,打破祖上的規矩,收白毛做了徒弟,把老腔藝術傳授給白毛。
寄養在邵家班的小鳳,她和小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小華去城裡上學了。為了傳宗接代和老腔藝術的傳承,邵喊天讓小鳳嫁給了白毛,小鳳視白毛為親哥哥,她的心裡只有小華。婚禮上酒醉的小華和白毛大打出手。新婚之夜,白毛因為性功能的障礙而沒能與小鳳房事,從此拉開了白毛一生情感悲劇的序幕。
因白毛身上的銀鎖,小華從銀器店老闆那裡知道了白毛的身世,他毫不猶豫的上門告知了葛老大……
1949年全國解放,小華大學畢業分配到文化館,當了劇院的新任經理. 小華又上門請葛老大認白毛為徒,傳授技藝。
十個月之後(1950年),小鳳生下一個兒子,從此以後,老邵家終於有了老腔傳承的後人……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周丕學 張小可 李林泓 歐陽立耕 楊雄偉
總策劃 高 峰 孟 冰
策 劃 歐陽立耕 歐陽樂耕 安雲 李林泓 周冰 常夢春 李洪霞
總製片人 李林泓
顧問 林炳坤
監 制 李林泓 唐中新 張帆 魯軍 鄭芝莉
領銜主演 李彧 李夢
聯合主演 尚鐵龍任山 賈曉琳
製片人李林泓 歐陽沖 楊林
編 劇 孟 冰
製片主任劉世兵
攝影指導李以須
美術 王小衛
剪輯 王秋月
錄音 翟立新
視效總監宋強
作曲 劉天華
導 演 高 峰
演員表
白毛-李彧
小鳳-李夢
邵喊天-任山
葛老大-尚鐵龍
邵妻-賈小琳
老歪-左騰雲
邵小華-魏子昕
影片獲獎:
《老腔》入圍2014第38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世界焦點”單元[1] ;入圍第六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優秀原創故事影片獎[2] ,入圍了第2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單元 ;入圍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4] ;入圍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
;『陸』 老腔的簡介
老腔是華陰皮影戲的一種。華陰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表演形式,長期在華陰廣泛流傳。表演方法和全國大致相同,先搭好檯子、撐好亮子,然後藉助燈火,以竹簽挑撥用皮革雕成的人物進行舞台表演。皮影班的班主一般由箱主擔任,後來逐漸由說戲的擔任。全班由五人組成。他們的分工是:
一、前手,也叫說戲的、叮本的,說唱全本台詞。演出時,懷抱月琴,旁放劇本,配合表演進行唱奏;
二、簽手。也叫捉簽子的,攔門的,主要操作全場皮影表演;
三、後槽,也叫打後台,打後槽.主奏馬鑼、勾鑼、梆子和碗碗,武打中還要吶喊助威,幫唱(拉坡);
四、板胡手。主奏唱腔過門,兼奏小鐃喇叭,助威幫唱、吹哨;
五、坐擋,也叫貼檔、幫檔、擇簽子的.根據劇情進展、提前安裝皮影人物道具,隨時供簽手使用。並幫簽手繞朵子,排兵對打、拍驚木、吶喊助威。
老腔孕育於陝西華陰三河口地區,具有2000多年歷史。老腔的演出者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有著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從苦難中提取情趣。看過老腔演出的人無不為之感到震撼,觀眾最深的印象就是蒼涼悲壯。
『柒』 老腔為什麼起源於陝西
老腔為什麼起源於陝西:老腔是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是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台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於陝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
據《華縣志》載: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調,於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於華州(今華縣)。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依秦嶺與洛南縣接壤、北隔渭水與大荔縣相望的獨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獨特唱腔特點。
實際上漢代就出現了老腔,它起源於軍隊,張良征戰為鼓舞士氣就高聲唱。因為華陰當時是一個京師糧倉,通過漕運把糧食源源不斷送到咸陽,作為守護糧倉的軍隊,他們鼓舞士氣的唱法成為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最後流行於民間,結合船公號子,就形成了真正的老腔。
『捌』 陝西老腔皮影的老腔的起源
關於老腔的起源,有三說:一是「曳船說」。老腔皮影的發源地――關中華陰雙泉村地理位置獨特,南倚西嶽華山,北臨渭河,西通長安,東接黃渭洛三河交匯處,村南是「西漢京師糧倉遺址」。昔日航運繁忙,船工雲集,曳船號聲此起彼伏、響遏行雲。故有人推想:船工抑或當地人士以曳船號子為基礎,吸收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一種一人主唱、眾人幫腔、多人合作的說唱藝術,其說唱形式頗似曳船時一人高吼號子、眾纖夫齊聲應喝一般。這種說唱藝術最初當無樂器,只是木板拍擊船板,後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逐漸加入了弦樂和其他打擊樂器,並與皮影結合,最終行成一地方劇種。二是「兵營說」。雙泉村的村址就是西漢的京師糧倉,想當年,戍守糧倉的士卒們為解決長期單調枯燥的軍旅生活,便在自娛自樂中逐漸形成了「老腔」加「皮影娃娃」的演唱形式,後來流傳到了民間,形成這一地方劇種。三是「孟兒說」。傳說,清代湖北老河口有一名叫「孟兒」的說書藝人,沿途乞討,逃難路經華陰雙泉村,被張家祖先收留。「孟兒」為報恩,將自己的說唱技藝傳給張家人,後又融入皮影,發展成老腔皮影。因「孟兒」來自湖北的老河口,故稱該聲腔為「老腔」。此說在當地流傳較廣,尤其是演唱老腔皮影的張家後人,更是堅信不移。而從老腔皮影「只傳張家人」的規矩和發展經歷看,此說似不無道理。以上三說,由來已久,各持道理,難確其一。若予歸納實為二說,即本地說和外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