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電影里北京的城牆角是哪裡

電影里北京的城牆角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15 12:45:05

Ⅰ 老北京的城牆,為啥沒有西北角

北京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古都,歷史上有很多封建王朝都曾經在這里建都,比如說明朝、清朝等等,這些封建王朝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古建築並且都保存的十分完好,比如說紫禁城和北京周圍的古城牆等等。


第三種猜測依然是封建迷信,在古時候,人們相信天空是由八座山所支撐著的,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便是不周山,從西北方向來的風也叫做「不周風」。在東漢時期,班固就解釋「不周」本意即為不交,所以姚廣孝他們故意將此處空缺。

Ⅱ 電視劇上有一個北京的景點城牆腳上有一個樓下面有水是什麼地方

電視劇上有一個北京的景點城,牆腳上有一個樓,下面有水,是北京天安門

Ⅲ 拍電影的城牆是從哪裡攝取的,拍電影經常出現北京城牆的影子那是在哪裡拍的

無錫的影視城和橫店影視城都有類似的古代城牆的場景。

Ⅳ 北京城一角指哪裡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況,皇帝索性把西北角的城牆往回縮一段,避開這個地震帶,果然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城牆倒塌過,只是西北角也自此缺了一塊。

Ⅳ 老北京的城牆,為什麼沒有西北角

因為老北京的城牆的西北角剛好建在地震帶上,原先是有西北角的,可是屢建屢塌,所以就沒有再建了。

Ⅵ 北京古城牆,為什麼缺了個角

對於北京古城牆獨缺一角的原因,猜測有三:1.因為建築時,無法把對角線相交在故宮金鑾殿之上,為了避免招致殺身之禍,所以索性去掉了一角;2.城牆的西北角在修建之後,屢次倒塌,所以無奈之下只好去除;3.古人認為西北兩個方向不宜連接,所以刻意做成了缺口。

後來到了明代,改建後的城牆雖略呈方形,但是城牆卻缺少了西北角,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城牆南斜30多度,一直延伸到西直門立交橋和西二環交接,而這個30多度的斜角就是缺少的那一部分。

人們對於缺失的這一角,有過三種猜測

一、最初城牆是按矩形設計的,並且工程師們想讓矩形圖案的對角線相交在故宮的金鑾殿上,目的是顯示皇帝的中心地位,但是由於自然原因,交點偏離了金鑾殿,為了免遭殺身之禍,他們只好去掉了一角,也就是西北角。

二、在明朝建築北城牆時,西北角修建的確實是直角,但是,卻不知道因為何故,在修建後屢次倒塌,最後在無奈之下只好建為了斜角。

三、古人認為西北方向是個缺口,西漢劉安的《地形訓》中認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撐著天體,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訓》中說八方吹來八風,而西北方向吹來的風則稱不周風,東漢班固認為為不周就是不交的意思,所以西北兩個方向不應該互相連接,而應該留有缺口。

Ⅶ 為什麼北京皇城左上角缺失

你說的是西直門嗎?

「曾有人把北京城西北缺角、東南角歪斜解釋為風水學上的「天塌西北、地陷東南」。近期另一本國家級的權威雜志的風水專輯上,也有教授根據風水理論把西北缺角稱為「天缺口」。所以北京城和故宮筒子河西北都缺一角,總之都是人為故意。中國歷史上哪朝哪帝不迷信風水,但為什麼魏洛陽城西北多一角?南朝建康城、北宋東京城、唐長安城、元大都城、元明清宮城都不缺西北角?元大都是非常典型的方正平直的都城,大街小胡同都規定尺寸、馬可·波羅在游記中有清楚的記載,但為什麼東直門和西直門不能通順平直?非常重要的安定門大街到了大佛寺就得拐一個彎?今天,衛星遙感技術已經清楚地解答了這些問題,這些違反「常規」的現象大部分都是由於水和地質結構的原因,迫使人們不得不採取「違規」措施。從多幅衛星照片看出,從積水潭到西直門歷史上是一片濕地,在濕地東南側有一道明顯的斜向城牆痕跡,但也有一條正東西向的城牆痕跡,另從地質結構圖上也看出從二里溝到德勝門有一條斜向地層斷裂帶。這說明明初曾把城牆西北角修成直角,由於濕地和斷裂帶的影響,不得不後來改為斜角修築。外城東南角城牆不直同樣由濕地影響所致,與風水和龍脈毫無關系。筒子河西北缺角不是明清所為。民國八年為了擴展道路遇到了筒子河與道路的矛盾,直到1956年當時的建設局才決定把筒子河西北抹去一角,解決了這個矛盾。從石牆底下的混凝土基礎完全看得清楚,這根本不是明清所為,故與風水也毫無關系。」(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S/1128459.htm)

「也談北京城西北角的缺角問題
應該說,這個問題是由於北京地下的地質結構造成的。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在分析地震對北京的影響時,有資料表明,在西直門到德外校場口一帶的地下,有一個地質斷裂帶。所以在它上面的建築物非常容易受到北京周圍地質活動的影響,後來人們就順勢修建了那段北京的西北角城牆,從而造成了北京城西北角的缺角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1976年大地震後的有關資料。」
(http://www.cng.com.cn/BBS/printpage.asp?BoardID=27&ID=19411)

「西直門,柳暗花明之角
——破古城牆缺角之謎
翻開北京交通圖,很容易就看到一條環形的線路像窗格似的鑲嵌在北京城的正中心,把北京城分出城內城外。它就是二環路,北京古城牆遺址的位置。北京古城牆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始創於元代,建成於明代,沿用於清以至民國,經歷了七個世紀之久。今天,古城牆已不見蹤影,被二環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當今的人們只有看著交通圖的窗格去猜想當年那個近乎方方正正建築的恢宏氣量。據說,古城牆呈「凸」字形,城牆周長60里,牆基寬24米,牆高8米,全部為板築的夯土牆。
心細的人會發現,古城牆沒有西北角,即二環路沒有西北角,西直門和東直門路線有所不同,西直門路段就像方形桌子被砍去了一角。據史書記載,巍巍北京古城牆在元時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謂「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內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現象。內城沒有西北角,破壞了北京城整體的對稱性,從整體布局上看,似有缺憾之處。
為什麼古城牆沒有西北角?這是長久遺留下來的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的一個謎。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從卷帙浩繁的史書中尋找謎之底,原由事理各有所雲,但這個缺角之用意缺異曲同工。北京的城牆在元時是方方正正的,到了明代內城和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現象,我國地理學家著名的候仁之教授在50年代曾這樣解釋,當初城牆是按矩形設計的,工程設計師門千方百計的想把矩形圖安的對角線交在故宮的金鑾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無上的中心地位。但由於自然原因,最終還是偏離了金鑾殿。為避免殺身之禍,他們只好去掉一角,這就是西北角。另有相傳,明朝建築北城牆時,西北角修建為直角,但不知何故,屢建屢踏,前後百年間,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於無奈,最後建為斜角。社會學家對這自然現象有一番傳統觀念上的解釋,我國古代有一種說法,認為西北方向是個缺口。如西漢劉安寫有《地形訓》,認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撐著天體,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訓》講八方吹來八風,西北方向吹來的風稱不周風。東漢班固解釋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這種解釋,西北兩個方向不應該互相連接,而應缺口。
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社會因素,都為了使西直門成為一個活角,把內城外城連在一起,吞吐呼吸順暢。從西直門起點呈放射狀的向外延伸出去的道路。給城內創造了一個絕處逢生,逢凶化吉,柳暗花明之地,永不死之角使西直門成為了北京城門中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交通樞紐、物流中心。長此以往西直門地區就變成一個繁華地區,人流車流熙熙攘攘、傳流不息。」
(http://blog.focus.cn/blogforum.php?page=5&blog_id=800261)

Ⅷ 北京古城牆還剩多少,在什麼位置

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

北京的豐台區的鳳凰嘴村、高樓村、萬泉寺與馬連道均可找到一些金中都城牆的遺址。具體到金中都城牆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市豐台區東管頭街,中國戲曲學院西南。

Ⅸ 北京在哪三個地方保留了古城牆,北京古城牆各是哪三個朝代的

吳晗當時是北京市的副市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也是「三家村」(吳晗、鄧拓、廖沫沙)之一,絕對不會主張拆除城牆的。拆除北京城牆是中央做的決定,要疏通交通——現在看來絕對是空前的損失! 北京的城牆現在還有幾處遺存: 1、東南角樓附近城牆:位於崇文區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內城城牆,外加一處箭樓——內城東南角樓。 2、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於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 3、德勝門箭樓:位於西城區北二環德勝門橋北。 4、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北京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位於天安門南側。以前的北京城門包括:城樓、箭樓、瓮城三個部分,只有正陽門保持著城樓及箭樓。 可惜的是,由於修建二環路,大部分的城牆都被拆除。

閱讀全文

與電影里北京的城牆角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粵語全部電影 瀏覽:309
東廠不敢殺的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546
電影蜘蛛網怎麼做 瀏覽:603
為什麼老公不愛看小電影 瀏覽:103
剛上映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150
好看的青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3
產後多久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334
如何發展我國的電影產業的發展 瀏覽:691
姜棟元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40
恐怖電影叫紅什麼女孩 瀏覽:478
電影木乃伊二免費 瀏覽:864
下載的電影怎麼放apid 瀏覽:176
和閆妮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1
好看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856
好看的宗教電影惡魔的耳語 瀏覽:54
臨潁電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訂票 瀏覽:382
女生好聽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麼電影 瀏覽:234
考中央電影學院要多少分 瀏覽:533
外國好看電影剪輯動作 瀏覽:249